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1.2.3-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帝国宪法》,甭管它多保守,也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宪法,日本在亚洲第一个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   
    另外,对洋务运动进行一些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洋务运动得以兴起,是在一没内忧,大规模农民反抗刚刚被*的情况下开始的。二没外患,列强忙于巩固既得利益,所以没有大的战争爆发,中外各种势力暂时“和好”。而这个时候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是刚刚萌发,比较弱小,所以没有人反抗朝廷。随着列强进一步提出新的侵略要求,两次鸦片战争之后的东西,他们可就不再满足。农民起义虽然被*,但是以后农民还要进行反抗,资产阶级随着力量的强大也会起来反抗,所以这个内忧外患只是暂时平息,洋务运动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展起来的。   
第二章 良辰美景他家田 3。先进阶级代言人   
    为什么到1894年大规模战争又爆发了?列强已经不满足既得利益了,他们要瓜分世界,要资本输出,所以又爆发了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这个要求算是满足了,然后中外又是30年和平,到“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小日本又发起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近代史上这五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分三波。两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波,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是第二波,日本侵华是第三波。中间都是三十多年,给中国喘息的机会,中国发展就是利用这三十多年。中间为什么给你三十多年喘息的机会?帝国主义在巩固既得利益。当然抗日战争是很特殊的,因为后来英美用不着这种战争手段侵略中国,欧美列强用不着,小日本因为经济落后只能用这种手段,世界经济危机一爆发它没法摆脱,这次战争可看作是上一场战争得到的利益已经不满足,提出新侵略要求,都是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就像你吃完早点,需要时间消化,你不能早上起来油条煎饼豆浆鸡蛋牛奶吃个一斤多,二斤,8点钟刚来这么一餐,9点再让你来一顿,你就得哭了。你得12点来一顿,12点烧鸡烤鹅,再加几条鱼,一斤米饭又进去了,你再来就得晚上6点了。所以洋人两次鸦片战争就是早餐,然后需要消化,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就是午餐,到抗日战争就是晚餐,最后小鬼子撑死算是了,就这么一个意思。西方国家需要时间来巩固既得利益,咱们钻了一个空当。   
    洋务大盘点   
    洋务运动最终是没能让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它创办的近代工业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为主,不具备近代化企业的性质,或者说不是近代化企业。近代化企业是资产阶级企业,还应该是商人办的,私人办的。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朝廷对私人办企业大力扶持,甚至工厂国家可以半买半送地给你,大力扶持,我们呢?都是官办,甚至压制私人资本的发展,所以资产阶级就没法发展。江南制造总局的总办,正五品,上班跟上朝似的,闲人闪开,肃静回避,厂长顶戴花翎的去,工人上班不好好干,迟到了,给你50板子。   
    其次,力量分散,没有形成近代工业体系。洋务运动建的几个厂,就集中在长江中下游那么些个有限的地方。要想建兵工厂,首先得有钢铁厂,要想有钢铁厂,首先资源得跟上,周围得有煤矿。如果建了一个兵工厂,兵工厂建起来了,机器全是从外国进口的,要是人家不卖给你机器,你这东西就开不了。要有钢铁厂了,这煤是从外国进口的,那就更扯了,所以洋务运动没有在中国形成近代工业体系。   
    再看洋务运动兴办的教育。洋务运动期间,所开办的新式教育,只是培养了一些专门人才,没能建立起近代教育体系。出去了几批幼童,一百多人还没学完就全给招回来,后来陆陆续续派了一些留学生,比如说去英国学海军,但问题是就出去的这一点留学生,绝大多数的中国读书人还在干吗呢?四书五经科举八股的还在干这个。所以没有形成近代教育体系。   
    严复,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人物,翻译《天演论》的主。严复从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学院毕业,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是他的同学,伊藤博文回来当了日本首相,严复一辈子最高做到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这不属于官,无官无品,为什么严复不可以做官呢?学历不够啊,学历怎么不够?有的留学生是美国的博士,那扯淡,你是中国的进士吗,博士管什么用,你连一个举人都不是你怎么能做官呢?所以这一帮留学生回来只能做事不能当官,回来的人还得捧起四书五经来,从头看从头考。能考上的估计也不多,你想他整天念英文华盛顿将军传,现在来这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肯定有抵触情绪,只有做事的,很少有说做官的。最大的官可能就是唐绍仪,后来做到清朝的外务大臣,民国首任国务总理,那个时候风气已经开放多了。一开始出去的一帮人都不行,没人搭理。   
    也就是说,洋务运动的工业和教育,解决不了中国的实际问题,海军更是装装门面,是皇太后王爷的豪华大游艇。要知道海军最主要的作用是与敌人争雄于海上,整天在港口藏着就没用。当然,洋务运动最终是失败了,但它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刺激民族资本主义,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毕竟中国的厂子办起来,国货卖出去,洋货就少一点。   
第二章 良辰美景他家田 4。不败而败,不胜而胜   
    先进生产力   
    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中国社会就开始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分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它能够为西方提供市场和劳动力,就也能为中国提供市场和劳动力,只要这事你愿意干。其次,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中国的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不仅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也受洋务派的刺激,他一看这玩意能来钱,比土地刨食来钱,所以他们就开始干这个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上海、广东、天津等地兴起资本主义工业,比较著名的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机器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继昌隆机器丝厂是纺织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磨什么玩意,磨面。也就是说它们都是轻工业,这几个工厂跟前面洋务派创办的企业要分开了。那个名怪不拉叽的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企业,民族资产阶级就是私人创办的,不像国企名头比较大,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你就是继昌隆机器丝厂,能代表湖北吗?你们家开一个小饭馆叫做中国大饭店,工商局绝对不给你注册,你什么中国大饭店,你北京饭店他也不给你注册。北京饭店在哪儿,在长安街上,回头你这儿一干扰,外国人跑你这儿来了,这就不合适了。难的反而是洋务派的那两个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不好区分。   
    光脚最革命   
    资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资产阶级也曾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西方采用近代企业管理模式,厂长不能拿鞭子抽人,敲板子也不能干。其实中国资本家也是人民大众,也是被压迫的,被谁压迫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座大山,他们也压迫资本家。不像在国外,资本家就是天老爷,中国不行。资本家都受压迫,所以他有革命性。而有产者总是希望维护社会稳定,“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造反者总是无产者,我怎么着都是死,所以*怎么号召—无产阶级起来斗争吧,你们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整个世界。为什么无产阶级他能去斗争呢?我什么都没有啊,等死,死国可乎?资产阶级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他希望社会稳定,当这个社会*的程度超过他忍受的能力的时候,他就往后撤了。所以现在任何一个国家,如果稳定一定是有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阶层,有有产者国家才能够稳定。所以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根本原因就在这儿。   
    一般欧美国家里先有资产阶级然后才能有无产阶级,咱中国是正好相反,因为他诞生在外商企业里。工人阶级来源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洋务派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厂矿里也产生了中国的无产阶级。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无产阶级深受压迫,所以革命性是最强的。这种出身于破产农民的工人和农民便于结盟,他们集中程度高,便于斗争。   
第二章 良辰美景他家田 5。甲午一战惊天人(1)   
    边境起纷争   
    中国曾经也是个有很多属邦的国家。缅甸、安南、朝鲜、尼泊尔都是。我们对于属国抱有唯一的一点希望就是它们能来朝贡,我们不去干涉属国的内政外交,更不会有殖民通商的经济政策。这些属国同中国的关系也还不错,按时纳粮,请求册封,如此而已。而且但凡属国内部有叛乱,中国都会不计酬劳、跋山涉水地前往摆平。所以,属国对于我们是拥戴的。   
    中国喜欢拥有自己的属国,是一种传统。因为中国文化的关系,古代圣贤君王,都追求使四夷倾心向往,然后散点钱财,传播一下文化。而这些国家多半就是我们的邻国,越南在我们的西南,蒙古在我们的西北,琉球在东南,它们基本上就是我们的边防线,属于国之门户,唇亡齿寒。   
    西方资本主义对清朝的侵略,除了直接攻打外,还有一种就是侵略属国。法国人侵占安南,在康乾盛世的时候就开始了。   
    英法对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开始武力侵占越南南部,使越南南部六省沦为法国殖民地。法国人因为湄公河不适合航运,把目光转向越南北部,并很快攻陷河内。越南无力抵抗,向当时驻扎在中越边境的刘永福求助。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协助抵抗法军侵略。黑旗军在河内城郊大败法国,刘永福身先士卒,冒死冲锋,斩法国数百人首级,法军被迫退回越南南部。后来,法军屡犯越南,并屡次向驻守越南的清朝军队进攻。法国侵略者为实现对越南的殖民统治,及早达到据越南而侵入中国西南的目的,开始以全力来对付中国。中法之间正面冲突的危机日益逼近。   
    在战与和的问题上,朝廷内部纷争不休。左宗棠﹑曾纪泽﹑张之洞为代表的主战派,多次要求朝廷采取抗法方针,曾纪泽还照会法国,极力维护宗主国地位,毫不退步。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最终控制了局面。   
    宗棠憾平生   
    1883年底,法军向红河三角洲中国军队防地发动攻击。中法战争爆发。1884年,法国舰队强行驶入福建水师的马尾基地,战火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8月26日﹐清廷颁发上谕谴责法国“横索无名兵费﹐恣意要求”,“先启兵端”,令陆路各军迅速进兵,沿海各地严防法军侵入。这道上谕实际上是对法国侵略者的宣战书。   
    同年,法军侵占中国台湾。分头进犯台湾基隆和淡水,刘铭传审时度势,放弃基隆,集中兵力扼守淡水,击退侵略者。转而,法军攻占谅山,进犯镇南关。冯子材率部英勇抗击敌人,获得镇南关大捷。冯子材乘胜追击法军,清朝电令乘胜即收,并在1885年4月7日,宣布停战撤军。对此,张之洞奏请朝廷,延缓撤兵时间,以克河内。然而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致使中法战争出现一个奇特的结局,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清政府在胜利情况下,同法国签订屈辱的《中*定越南条款》,对此左宗棠内心悲愤不能自已,病死福州。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话:“惟此次越南和战,实中国强弱一大关键,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恨平生,不能瞑目。”   
    中国西南从此门户洞开,法国侵略势力以印度*为基地,长驱直入云南﹑广西和广州湾(今湛江市),并使之一度变成法国的势力范围。   
第二章 良辰美景他家田 5。甲午一战惊天人(2)   
    攻掠急先锋   
    19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他们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加紧争夺市场,中国成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还没有被瓜分的大国,拉丁美洲基本被瓜分完了,澳洲也没了,亚洲也几乎被瓜分殆尽,剩下日本和暹罗,还有一个中国。列强都对中国虎视眈眈。同治之前,列强实行帝国主义的仅英俄法三国。在中国门户被打开后,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美国中央政府消灭南方独立运动,恢复统治并加强统一。此时,东方帝国主义日本也兴起,光绪年间,我们处在帝国主义的四面包围之中。   
    在这个情况下谁表现得最积极?日本。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国力强盛,可是其市场狭小,资源尤其匮乏。尤其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钢铁和石油百分之百依赖进口,橡胶都依赖进口,当然它国内产一点铜,产一点很有限的东西。其本身3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森林覆盖率将近70%,几千万人口都集中在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带,直至今天。日本人口密度比中国大得不是一点半点,大部分森林山地没有什么人。所以它极需对外扩张,它对外扩张的目标是中国和朝鲜。明治维新使日本脱亚入欧,与欧美列强共进退,失之欧美,取之邻国。日本当时也是半殖民地,直到1910年才废除不平等条约,国力也不强于中国。它就是敢于赌国运,对中国发动这一场战争。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西方列强为什么支持日本?日本独占中国,不会对西方列强的利益构成威胁?谁都想着瓜分中国,可中国毕竟不同于非洲,是史前文明时代,和拉美香蕉共和国也有区别,也不像当时的印度,从来没有统一过。中国在1840年以前是,就是到184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那么强那么大的国家,如果要去瓜分,就得考虑谁有这个实力。一口想把中国咬下,回头把牙硌掉了,这怎么弄?这个时候,小日本“不揣冒昧”地跳出来,我来,我打头炮,西方列强当然求之不得,因为你们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