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顺口熘-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北辽阳北岭北,省制影响到如今。 
 管辖琉球⑤巡检司⑥,海峡两岸联系紧。 
 管辖西藏宣政院,蒙藏关系超前人。 
 册封国师八思巴,国师创制蒙古文。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疆域辽阔 元朝疆域超前人,西伯利亚亦统领。 
 新藏台滇今犹在,南海诸岛属国人。 
2、民族关系 元朝一统疆域广,多族国家大促进。 
①各族互迁 汉族离乡到边疆,开发边疆技术新。 
 中原江南多民族,杂居融合似亲人。 
②“汉 人” 契丹女真迁中原,民族融合成“汉人”。 
③回族形成 波斯大食民迁华,定居通婚成回民。 
④初辖藏台 藏台中原渊源远,吴国使台有卫温。 
 千年交往本一家,元朝机构初施政。 
 辖台澎湖巡检司,管辖西藏称宣政。 
'注释' 
①一二三四:指1234年。②燕京:今北京,元定都后称大都。③世杰秀夫:指张世杰陆秀夫。④宣政:指宣政院。⑤琉球:今台湾,元朝称琉球,明朝称小琉球。⑥巡检司:指澎湖巡检司。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一、经济制度 
1、一条鞭法(1581) 明朝后朝地兼并,矛盾激化税革新。 
①内 容 田赋徭役与杂税,“并为一条”征白银。 
 人丁田亩为依据,纳银代役利农耕。 
②影 响 首辅①改革张居正,纳银代役影响深。 
 人身控制渐松驰,农民负担有减轻。 
 赋役征银促生产,商品经济渐兴盛。 
 有利农业商品化,资本主义将初萌。 
2、更 名 田(1669) 明清之交多战争,地方亡逃地归民。 
 康熙下诏“更名田”,明朝藩王地变更。 
 农民耕种地归已,土地易名民欢欣。 
3、摊丁入亩 康熙田税皆更新,田地更名丁税新。 
①内 容 固定丁数②收丁税,人丁增加税不增。 
 雍正丁税入田赋,“摊丁入亩”地丁银。 
②影 响 “摊丁入亩”影响深,千年丁税终废停。 
 人身控制又松驰,经济发展人口增。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 
1、推广新作物 明清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新引进。 
 贫瘠土地可种植,粮食总产量激增。 
2、经济作物扩种 宋元植棉遍南方,明清植棉大北进。 
 油料作物棉桑茶,清朝扩种多商品。 
 农业生产商品化,涌向市场商品增。 
三、手工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 
1、手工业进步特征 明清工业又前进,手工进步多特征。 
①工具革新 生产工具多革新,产品质量效率增。 
 嘉兴使用“纱绸机”,“制造尤工”远扬名。 
②技术提高 技术提高品种增,双色套印加彩印。 
③分工细密 分工细密行业新,社会分工区域性。 
 松江织造③芜湖染④,苏杭丝织最典型。 
④产量大增 手工生产规模大,产量提高逐年增。 
 广东佛山冶铁业,日产生铁七千斤。 
⑤萌芽出现 江南丝织机房兴,生产商品目标明。 
2、萌芽概况 苏州“机户”设机房,雇佣“机工”获利润。 
①明 朝 机户机工新关系⑤,资本主义渐初萌。 
 明朝中叶为萌芽,清代发展略说明。 
②清 朝 工场扩大分工细,部门增多地区增。 
3、萌芽受阻 明朝中叶萌芽兴,发展缓慢多原因。 
①市场因素 封建剥削民贫困,无力购买工业品。 
②资本因素 权贵买房重置地,扩大生产缺资本。 
③税收因素 关卡林立征重税,限制生产少利润。 
④外贸因素 限制外贸市场小,闭关锁国清推行。 
⑤根本因素 萌芽徘徊多原因,封建制度为根本。 
四、商业繁荣和外贸状况 
1、商业繁荣 明清商业较兴盛,繁荣“四多”略说明。 
①商 品 多 农工产品进市场,品种两百商贸频。 
②商 贩 多 商人不畏旅途远,长途贩运高利润。 
③商 城 多 商贸城市达数十,北京南京最繁盛。 
④市 镇 多 商品经济到农村,江浙市镇工商兴。 
2、外贸概况 明朝前期国强盛,郑和西下商贸频。 
①明朝繁盛 丝瓷茶叶易珠宝,和平使者喜相迎。 
 明末清朝局变更,殖民东来显野心。 
②清朝衰微 闭关政策清施行,限制外贸影响深。 
 广州一处可通商,统一管理称“公行”。 
 中外商人往来少,外贸微弱重农耕。 
 明清工商难发展,中外隔绝清弱贫。 
'注释' 
①首辅:明初朱元璋废除丞相,另设殿阁大学士,后称内阁,内阁首辅职责逐渐等同于丞相。②固定丁数: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2462万)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③松江织造:指明清时期江苏省松江府为全国纺织中心。④芜湖染:明清时期安徽省芜湖为全国纺织品浆染中心。⑤新关系:指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第四节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加强与蒙古、新疆的关系 
1、瓦剌与鞑靼 明朝蒙古两裂分,瓦剌鞑靼各为政。 
①明朝册封 永乐①册封两首领,双方安宁边疆靖。 
②修缮长城 中明衰落北兴兵,明修长城防蒙军。 
③保卫北京 瓦剌骑兵趋北京,于谦率军败敌人。 
④鞑靼修好 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修好似亲人。 
 朱明册封顺义王,封贡互市数十春。 
2、平定准噶尔叛乱 明末清初蒙裂分,大漠南北西三分②。 
 “联蒙制汉”皇太极,漠南蒙古归属清。 
 漠北漠西初臣服,满蒙联姻一家亲。 
①噶尔丹叛乱 漠西蒙古多纷争,准噶尔部叛乱兴。 
 占据新疆进漠北,进攻漠南犯大清。 
 康熙初败噶尔丹,康雍平叛七十春。 
②设置机构 天山南北喜收复,统辖蒙古机构兴。 
 参赞大臣科布多③,乌里雅苏台④乌将军。 
3、平定和卓叛乱 晚唐回鹘迁甘新,维吾尔族渐形成。 
①和卓叛乱 南疆维族称回部⑤,回部贵族叛清廷。 
②伊犁将军(1762) 大小和卓⑥施逆行,“虐用其民”民难忍。 
 乾隆派军平叛乱,新疆伊犁设将军。 
 清朝调军驻新疆,开发边疆立功勋。 
4、土尔扈特回归 蒙古土尔扈特部,西迁伏河⑦遭欺凌。 
 (1771) 反俄首领渥巴锡,率部回归多艰辛。 
 乾隆喜迎爱国者,民族一家多温馨。 
二、加强与西藏的关系 
1、明朝 ①卫所 西藏明称乌思藏,设立卫所赐印信。 
 藏人为官管藏事,征收贡赋境安宁。 
②僧官制度 僧官制度明施行,各级僧官帝使命。 
 最高僧官称法王,藏教各派忠北京。 
2、清朝举措 唐蕃友好一家亲,元代辖藏为宣政⑧。 
①册封达赖 西藏黄教两首领,达赖统一觐帝君。 
 顺治喜迎又册封,“达赖喇嘛”名至今。 
②册封班禅 五世班禅康熙封,“额尔德尼⑨”远扬名。 
 历世班禅与达赖,中央册封民信任。 
③驻藏大臣 雍正辖藏举措新,驻藏大臣掌军政。 
 中央地方同管理,管辖加强边疆靖。 
④金瓶掣鉴 达赖班禅怎继承,灵童转世怎确定。 
 乾隆皇帝赐金瓶,诵经掣鉴作决定。 
 中鉴灵童帝批准,达赖班禅民信任。 
三、加强与云贵川桂的关系 
1、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元初行,明朝沿用广推进。 
 宣慰司与土知府,西南各族任首领。 
 土司世袭忠朝廷,交纳贡赋掌军政。 
2、“改土归流” 永乐贵州兴叛乱,明朝平叛机构新。 
①贵州设省 贵州设置布政司,流官统治明初行。 
②“三藩之乱” 清军入关赖汉奸⑩,分封三王埋祸根。 
 “三藩叛乱”吴尚耿⑾,康熙平叛国安稳。 
③普遍推行 雍正边疆举措新,蒙古西藏设大臣⑿。 
云贵川桂派流官,改土归流全推进。 
④意 义 消除割据利统治,巩固边疆民欢迎。 
 经济文化广交流,多族国家又前进。 
四、加强与台湾的关系 
1、元明管辖 海峡两岸为一家,元朝初辖机构⒀兴。 
 明朝续辖小琉球⒁,明清之交有变更。 
2、郑氏台湾 明末荷兰据台湾,殖民统治卅八春⒂。 
 (1662…1683)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为抗清。 
 清命施琅攻台湾,澎湖一战获全胜。 
 投降清朝郑克爽,台湾回归民欢腾。 
3、台湾设府 康熙设置台湾府,隶属大清福建省。 
 (1684) 联系加强促开发,巩固海防立功勋。 
五、清朝的疆域 
1、疆域四至 清朝前期疆域广,东临大洋西葱岭。 
 巴尔喀什湖北岸,东北库页兴安岭⒃。 
 东南台湾附属岛,南海诸岛全统领。 
 西伯利亚北接壤,内蒙外蒙隶属清。 
2、行省区域制度 行省制度元初行,明朝三司实为省。 
 清朝承继又强化,全国划分十八省。 
 西藏青海两大臣,东北蒙新五将军。 
 掌管各族理藩院,蒙古盟旗名至今。 
 各级官吏帝任命,大清一统影响深。 
 兄弟民族五十六,开发中华立功勋。 
六、多民族国家发展概况 
 中华统一多民族,五步发展特鲜明。 
 秦朝一统初建立,两汉时期初前进。 
 隋唐发展元顶盛,明清巩固较典型。 
 清朝前朝疆域广,中华版图终奠定。 
'注释' 
①永乐:1402年,明朝燕王朱棣即位,后称明成祖,次年,改元永乐。②三分: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大部。③科布多:今外蒙古西部,清朝雍正皇帝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进行管辖。④乌里雅苏台:今外蒙古西部,清朝雍正皇帝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该地区。⑤回部:清朝前期,称天山南路的维吾尔族为回部。⑥和卓:清朝时期,维吾尔族伊斯兰教首领称为和卓。⑦伏河:指伏尔加河。⑧宣政:指元朝宣政院。⑨“额尔德尼”:即“班禅额尔德尼”。⑩汉奸:指明朝降将吴三桂等人。⑾吴尚耿: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⑿大臣:指参赞大臣(科布多)和驻藏大臣。⒀机构:指澎湖巡检司。⒁小琉球:元朝称台湾为琉球,明朝称台湾为小琉球。⒂卅八春:荷兰殖民者统治台湾达三十八年(1624…1662年间)。⒃库页兴安岭:指清朝疆域东北到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  
 
  
  
 

 
 
 第五节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1405…1433) 
1、原 因 明朝前期国强盛,对外交往多原因。 
 七下西洋①扬国威,加强联系交往频。 
 珍宝特产明需求,郑和出使多远征。 
2、概 况 远航亚非三十国,红海东非传友情。 
①贸易交流 拜见元首示通好,丝瓷茶叶易异珍。 
②使节往来 各国使节频来华,中外友好最鲜明。 
③悄然结束 郑和西下目标明,宣扬国威宝船行。 
 随行外贸勿获利,不计效益国渐贫。 
 明朝国力渐衰退,航海壮举影响深。 
3、影 响 十五世纪初远航,主功外交睦友邻。 
①航海壮举 规模宏大历时久,世界航海远盛名。 
 世航先驱唯郑和,早于西欧八十春②。 
②外交准则 郑和西下旗帜明,友好相处共太平。 
 不欺寡,不凌弱,规则确立睦友邻。 
 有利交往交友朋,影响深远到如今。 
③华侨赴南洋 郑和西下睦友邻,国人迁徙去谋生。 
 定居南洋③技先进,经济交流勤耕耘。 
 开发林矿种橡胶,华侨南洋立功勋。 
二、戚继光抗倭(16世纪中期) 
1、起因 ①外因 元明之交倭患兴,武士海盗极残忍。 
 侵扰明朝烧杀抢,明罢市舶势严峻。 
②内因 倭寇华商相勾结,共同走私共掠民。 
2、概 况 十六世纪倭犯境,举兵江浙苏沪行。 
 沿海人民抗敌寇,明朝荡倭谴精军。 
①台州大捷 浙东抗倭戚家军④,台州九捷败敌人。 
 江浙初年赴粤闽,戚俞⑤合作军连胜。 
②肃清倭寇(1565) 沿海倭寇全肃清,抗倭业绩万代存。 
三、葡萄牙租占澳门(1553) 
1、起 因 葡西开辟新航路,殖民东来初殖民。 
 侵扰明朝葡萄牙,谎言晒物图澳门。 
2、概 况 行贿明官送银两,租借澳门计得成。 
 修筑城垣与炮台,设置机构又驻军。 
 澳门领土属明清,控制军政设衙门。 
3、回 归 一九九九澳回归,华夏儿女齐欢腾。 
四、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1、收复台湾 明末荷兰占台湾,殖民统治卅八春⑥。 
 抗清将领郑成功,收复台湾为抗清。 
 击败荷兰殖民者,台湾回归民欢欣。 
2、开发台湾 郑氏祖孙有公论,开发台湾举措新。 
 军屯垦荒重农商,手工发展商兴盛。 
 农师传授汉农技,倡导文教境安宁。 
五、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5…1686年) 
1、起 因 清朝入关大举兵,东北空虚俄南侵。 
 强占雅克⑦尼布楚,增兵东北显野心。 
 清朝通谍俄不听,康熙诏令清进军。 
2、概 况 清军败俄雅克萨,俄军惨败清连胜。 
3、签订条约 中俄谈判尼布楚,平等协商作决定。 
①内 容 边界条约尼布楚,国界两河兴安岭⑧。 
 部分问题⑨暂搁置,拆毁雅城迁俄人。 
 商旅往来凭护照,中国让步显诚心。 
②意 义 中俄签约尼布楚,两江一岛⑩清统领。 
 华夏国土神圣地,不可侵犯显决心。 
六、明清外交的时代特征 
 明清中外大变更,中华落伍盛衰分。 
 西欧发展初殖民,明清外交多特征。 
1、友好交流 明朝前期国强盛,郑和西下睦友邻。 
 国人南迁多开发,华侨南洋立功勋。 
 康乾盛世帝开明,中外交往一度盛。 
2、反对侵略 航路开辟初殖民,明清卫国反外侵。 
 抗击倭寇反荷兰,战败俄国订协定。 
3、闭关政策 明清外交大变更,闭关政策全推行。 
 中外隔绝渐落伍,落后挨打是教训。 
4、西学东渐 明清一度开国门,西学东渐一度盛。 
 西方科技与文化,初传中华影响深。 
'注释' 
①西洋:明朝时期,称文莱以西包括印度洋一带为西洋。②八十春:郑和下西洋始于1405年,早于哥伦布等人远洋航行八十多年。③南洋:明清时期称东南亚为南洋。④戚家军: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训练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奋勇,时称戚家军。⑤戚俞:指明朝抗倭名将戚继飞和俞大猷。⑥卅八春:荷兰殖民者统治台湾达三十八年(1624…1662年间)。⑦雅克:指雅克萨。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