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德战争-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托克和诺沃格鲁多克地区向南突围,逃出包围圈。 
  苏联空军虽然损失惨重,可是几天以后又活跃起来,给第1骑兵师的马匹造成很大的损失。这个师与其说是骑兵,不如说是骑在马上的步兵。它边打边走,七天推进三百英里,越过沼泽地到达科勃临和品斯克,伤亡不到五百人。骑兵师对于苏军炮兵的高超本领和步兵的低劣质量感到惊讶。苏联步兵不是象在波罗的海和乌克兰那样,在荫蔽地进行防守,给德军造成重大伤亡,而是在没有协调一致的火力掩护的情况下,一波又一波地不断进行反冲击,伤亡惨重。据骑兵师的作战日志记载,苏军步兵训练素质差,士气低,但它仍然能够攻击德军,这表明指挥官和政委对士兵能牢固地加以控制。在战争刚刚开始时,这种情况是很令人吃惊的。第1骑兵师炮弹不足,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这种遮蔽地难以找到合适的炮兵观察所。由于云层很低,加以北面的战斗更为重要,第1骑兵师没有得到空中支援,幸亏敌人不堪一击,很容易被骑兵的卡宾枪和机枪打垮,否则骑兵师这一仗可能要打糟。 
  到6月26日中午,赫特的第3装甲集群到达明斯克以北,距明斯克仅十八英里。当天下午,中央集团军群命令古德里安把他正在向东挺进的大部分兵力北调,在明斯克与赫特会合,收紧口袋。不过可允许古德里安右翼第24装甲军继续朝别烈津纳河畔的博勃鲁伊斯克和第聂伯河畔的罗加切夫前进。古德里安和赫特勉强从命,因为他们都不赞成这一命令,都想再深入突破二百英里在斯摩棱斯克完成南北合围。 
  在腊斯登堡,陆军总部、希特勒和中央集团军群之间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意见越谈越僵。陆军总部1月31日发出的命令是明确的,装甲部队深入敌后进行两翼包围的地点是明斯克。可是陆军元帅包克一直主张在斯摩棱斯克进行大纵深的包围。6月23日,他又一次试图使希特勒改变命令,没有成功。而希特勒担心的是,装甲集群向东冒进过远可能有失。他关心的是,苏军有大约二十个师马上就要被装进比亚威斯托克…诺沃格鲁多克口袋,对这一批军队的突围应预有准备。6月25日,希特勒的副官施蒙特火速从元首那里赶到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传达元首的紧急指示,应该在比明斯克近得多的地方,即在诺沃格鲁多克合围。包克据理反驳。6月26日,中央集团军群接到命令,古德里安必须继续向东,前进到别烈津纳河畔的博勃鲁伊斯克,但同时要把大部分兵力北调,封闭巴腊诺维奇和明斯克之间包围圈的缺口。二天以后,哈尔德满腔怨气地说,由于元首的神经质和干预,勃劳希契被迫放弃继续向东挺进的大胆行动,向博勃鲁伊斯克的试探性进军只能看成是一次威力侦察。哈尔德希望古德里安会采取正确的行动,即在莫吉廖夫和罗加切夫渡过第聂伯河,尽管陆军总部由于惧怕希特勒不会发出这种命令。 
  这种不寻常的战争指挥方法在德军领导机关高级将领之间播下了混乱和不信任的种子。赫特和古德里安认为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夺得维切布斯克…奥尔沙…斯摩棱斯克三角地带和“陆桥”,阻止敌人在第聂伯河建立防线。集团军群司令包克与其说是战术家,不如说是战略家,他在1898年就参加了凯泽的步兵近卫军。对上级和下级来说,他都是一个特别难以相处的人。他同意赫特和古德里安的意见。6月23日他与勃劳希契(当时勃劳希契给包克下的命令是干某件事,而心里希望的却是包克会去干另一件事)通电话后,很自然地坚持以后陆军总部给他的命令应该是书面的。 
  战争的第一天,斯大林就派总参谋长朱可夫作为大本营代表到基尔波诺斯指挥的西南方面军。这时苏军四位元帅中的两位沙波什尼科夫和库利克负着同样的使命被派到巴甫洛夫的西方方面军。象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那样,库利克晋升到元帅这一最高军衔是由于斯大林的宠爱,而不是由于他有什么军事才能。由于战争的紧张生活,沙波什尼科夫不久又病倒在床。库利克在见到博尔金后,又到了第3集团军。之后,将近一周无声无息。在此期间,斯大林既担心,又生气。6月26日,斯大林拍电报给在加利西亚的朱可夫,告诉他:沙波什尼科夫生病了,库利克去向不明,关于巴甫洛夫的情况毫无所知。朱可夫奉命返回莫斯科。 
  在比亚威斯托克和明斯克之间沸腾的“大锅”中,苏军二十多个师已差不多被围住。苏联的一些文献指责巴甫洛夫犯了第二个大错。他扣压了命令,直到6月25日才把全面撤退的命令下达到第3集团军和第10集团军,但为时已晚,因为此刻只有一条不到四十英里宽的走廊可供撤退,而仅有的几条道路都遭到飞机轰炸和炮火袭击。6月25日黄昏,比亚威斯托克向东的主要通道,也是最直接的通道在沃尔科威斯和斯洛尼姆之间被莱梅尔森的第47装甲军切断。菲拉托夫的第13集团军被配属给巴甫洛夫,任务是守住明斯克地区,协助第3集团军和第10集团军。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和赫特的第3装甲集群这两个铁拳都打在第13集团军身上。一个从南向北,一个从北向南,两支部队6月97日在明斯克附近会师。第13集团军四个步兵师有三个陷入包围圈。到6月28日夜幕降临时,施特劳斯的第9集团军和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的步兵已会合,完成了近距离的包围,把比亚威斯托克包围困同东部的诺沃格鲁多克大包围圈完全分割开来。 
  此时,巴甫洛夫本人尚不知道他的军队已经大难临头。6月30日,斯大林和铁木辛哥首先从德国的电台广播中获得军队被围的消息。那天,朱可夫通过无线电与巴甫洛夫通话,询问德国人所宣布的苏军有两个集团军在比亚威斯克以东被围,是否属实。巴甫洛夫答道,他认为消息相当可靠。巴甫洛夫和他的参谋长克利莫夫斯基以及一些主要兵种顾问当天被召回莫斯科,随之即被逮捕、审判和处决。政治委员福明内赫幸免于死。巴甫洛夫在战争中担任指挥只有六天,在那种情况下,他,或者任何其他指挥官是无能为力的,因为他的部队大部在前方,已经进入比亚威斯托克的口袋,战争尚未打响已部分被德军包围。德军获得完全而迅速的胜利,首先应归功于德国空军在白俄罗斯集中了最大兵力,形成了压倒一切的优势,其次是在战略上和战术上达成了突然性;第三是德军不论在空中还是在地面上,在战术指挥、训练素质和作战经验等方面都占决定的优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多次表明(而这次作战则是其中的第一次),消灭大量敌军一般要靠大纵深两翼包围,也就是说,象钳子一样从两面包围敌人,在敌人深远后方完成合围。只从一侧迂回敌人则达不到此目的,因为动作太慢,敌人通常可设法逃脱。白俄罗斯战役首战告捷,声威大振。而向波罗的海和乌克兰的突击都未达到战略目的,因为在这两个方向上都是从一侧迂回背靠大海的敌人。 
  希特勒一直打算在明斯克进行纵深包围。包克、古德里安和赫特则要在距进攻出发地区四百英里的斯摩棱斯克合围,他们显然还得到了勃劳希契和哈尔德某种程度上的支持。不管谁对谁错,对于1941年战役的结局来说,都无大影响。因为在斯摩棱斯克合围,充其量也只能多包围苏军第19和20两个集团军。不过,德军步兵师肯定会落在后面更远,中央集团军群是否有足够的兵力包围那么多敌人,是很值得怀疑的。事实证明,一些苏军士兵从比亚威斯托克小包围圈逃到诺沃格鲁多克大包围困,然后在森林和夜幕的掩护下,到达第聂伯河。只是在被围苏军己被全歼时,元首才同意继续进攻第聂伯河和斯摩棱斯克。 
  在此期间,德国将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6月底,战争爆发才不过八天,以第4集团军司令部为基础组建了新的第4装甲集团军,下辖第2装甲集群和第3装甲集群,由克鲁格陆军元帅指挥。克鲁格精力充沛,从不迁就或妥协,很快就同两个装甲集群司令争吵起来,与古德里安尤为激烈。因为他们暗中把一些装甲部队从诺沃格鲁多克包围圈调出,向第聂伯河方向追歼敌人。古德里安则批评克鲁格,把他说得一无是处。而赫特讲得较为客观准确。战后,赫特指责最高统帅部没有根据基本战略制定出成文的计划就轻率地发动一场战争,一切行动全是由希特勒和他的参谋人员每天谈话后决定的。第4集团军司令部由一个新的司令部魏克斯领导的第2集团军司令部代替。第2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一起,开始消灭和肃清被围的苏军部队,到7月3日,比亚威斯托克地区的敌人已投降。到7月8日,共俘虏二十九万人,包括数名军长和师长,俘获和击毁坦克二千五百辆、火炮一千五百门。德国人估计,共消灭敌二十二个步兵师和相当于七个坦克师、六个机械化旅的兵力。被围的苏军是第3集团军、第10集团军和两翼的第4集团军和第11集团军的一部以及前来增援的第13集团军的大部。 
  白俄罗斯地区的第一次战役在两周内结束,即使按当时德国的标淮来衡量,也是一次出色的胜仗。苏军步兵装备良好,数量与对方不相上下,飞机和坦克的质量不如德国,但数量上占优势。 
  克鲁格的第4装甲集团军,由于左侧有施特劳斯第9集团军的密切支援,率第9装甲集群和第3装甲集群继续东进,向德维纳河上游和第聂伯河上游进军。两个装甲集群都留下一些师封锁明斯克包围圈。新的指挥官配搭得不好,因为两个装甲集群的司令对上级的意图都有些怀疑。他们都认为,一旦攻破第聂伯河防线,下一个战略目标就是莫斯科。看来,他们都没有接到在斯摩棱斯克封闭合围圈,包围和歼灭拥进奥尔沙与斯摩棱斯克之间的苏军的明确命令。克鲁格与两个部下不和,可是,克鲁格似乎对他们也控制得不严。古德里安没有接到其他命令,以为他的目标仍是第聂伯河和斯摩棱斯克…耶耳尼亚…罗斯拉夫尔地区。因此他率领三个装甲军在一个很宽广的正面上向东推进,同时,他不断向右扩展,因为他放心不下暴露在南面的侧翼。赫特只有两个装甲军,因为元首对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分界线上涅韦耳…维利基卢基地区敌人兵力的集结十分关注,他只得令孔岑的第57装甲军北进,直取波洛次克和涅韦耳。鉴于敌人在此处集结兵力,赫特把李勃的步兵也调到翼侧。鲁道夫·施密特的第39装甲军则向维切布斯克方向开进。这样,第4装甲集团军的5个装甲军在二百多英里的宽大正面上向前推进,没有后备兵力,这样的装甲突击是没有锐势的,正如赫特所说,这象伸开的五指,而不象握紧的拳头。对奥尔沙…斯摩棱斯克方向施加压力也是错误的,因为这只不过是把敌人向东赶而已。夏天开始降暴雨,一夜之间,道路上那层厚厚的浮土变成了深不可测的烂泥。结果,德军装甲纵队开进的速度减慢,队伍拉长。敌人的抵抗逐渐加强,苏联空军又活跃起来,他们的工兵也赢得了充裕的时间毁掉所有桥梁。 
  7月2日,铁木辛哥接过西方方面军的指挥权。布琼尼的预备方面军编成内有第19、20、2l和22集团军。这个方面军一直在德维纳河上游和第聂伯河上游构筑工事,现在也归铁木辛哥指挥。西方方面军仍有近千辆坦克,虽然这些坦克几乎全部是老式的。苏军在执行纪律十分严格的铁木辛哥指挥下,抵抗将进一步加强。内林的第18装甲师(古德里安左冀的一部分)沿着奥尔沙…斯摩棱斯克汽车路进攻苏军第20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残部时,在别烈津纳河岸遭到猛烈的反突击。反突击的部队是师级政治委员苏塞科夫领导的鲍里索夫坦克学校和克列泽尔的莫斯科第1摩托化步兵师。他们配备有新式的T34坦克。7月6日,第3装甲集群孔岑的第57装甲军,在敌人的空袭下,在迪斯纳强渡德维纳河获得成功,但遭到伊萨柯夫第22集团军的阻击。同时,右翼的鲁道夫·施密特的第39装甲军在7月5日和6日被猛烈的翼侧进攻阻挡在维切布斯克的外围。发动攻击的是库罗奇金的第30集团军和第5、第7机械化军。已经是一片火海的维切布斯克,被施通普夫的第20装甲师从北面包围,于7月9日陷落,但西南方锡叶诺附近苏军机械化部队防守的地区,激烈的战斗持续到7月10日。 
  铁木辛哥的西方方面军(几天后改为西部战区),此时有七个集团军,从北向南数,有:维切布斯克以北的伊萨柯夫的第22集团军、维切布斯克以东作为预备队的科涅夫的第19集团军、奥尔沙附近的库罗奇金的第20集团军、第聂伯河莫吉廖夫附近的列梅佐夫的第13集团军、南翼的格拉希缅科的(后由V·I·库兹涅佐夫指挥)第21集团军,作为预备队的卢金的第16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第4集团军在南部德军突破博勃鲁伊斯克的情况下还在撤退。西方方面军实际上部署在奥尔沙三角地带前部和第聂伯河的兵力,据说仅有二十四个师,其中多数集团军的人数与步兵军相差无几。虽然兵力部署缺乏纵深,并且在维切布斯克…奥尔沙战役之后能作战的坦克,据说只剩不到二百辆,可是苏军的兵力兵器仍比德国人想象的要多得多。每天都有增援部队开到,在斯摩棱斯克以东的后方正组建一些新的集团军。苏军在这一战场的处境险恶,而且每况愈下,尤其是部队的士气已被暂时击垮,开小差的为数众多。战后苏联关于苏军集体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精神的宣传,与当时战场上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戈尔巴托夫前沙皇骑兵队军士,一个经验丰富的卓越军人和坚定的共产党员1941年7月在科涅夫的第19集团军任第25步兵军副军长。第25步兵军从基辅地区被调到维切布斯克附近。这个军部署较为分散,匆忙构筑了防御阵地。德军几发冷炮刚刚打到该步兵军第162步兵师前方部队中间,最前面一个大约有一千五百人的团及其军官、政委纷纷逃命,一哄而散。戈尔巴托夫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又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