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德战争-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失败在什么时候都是“孤儿”,人们总是互相推脱,因此,“城堡”计划失败的责任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确定的。希特勒显然有些拿不定主意。古德里安责怪希特勒和蔡茨勒,特别是蔡茨勒,而且还说克鲁格与他们的意见一致。后来蔡茨勒强调,集团军群司令们不够热心,尽管按梅伦廷的看法,此刻他本人似乎是信心百倍。凯特尔是同意进攻的,而约德尔是反对的。各种可能的作战方案都讨论过,例如:不从北部和南部而从西部第2集团军地域突破,这样就可以避开敌方周密设防的阵地。然而,变更进攻部队的部署又得拖延时间,这个作战方案没有被采纳。有人还建议待苏军发动进攻时再采取行动,尔后转为反攻,但是这样做太被动,不合希特勒的心意。结果,进攻再一次推迟,等到拥有更多的重型坦克和强击火炮时再议。 
  希特勒不仅对部队数量的魔力而且还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着了迷。他希望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战争中能成为德国的救星。他对空心装药破甲弹曾寄予很大希望,认为它是对付T34和KV型坦克的有效手段。这个希望落空了,他就转而乞灵于重型和超重型坦克。VI型(虎式)坦克重约五十六吨、装有一门88毫米火炮,当时已小批量地装备部队。V型(豹式)坦克重约四十五吨,是一种新式重型坦克,刚刚研制成功。希特勒拒不接受技术人员的劝告,决定将所有能集中的重型坦克都用于“城堡”作战计划,其中包括豹式坦克、波尔舍的虎式坦克和费迪南德式强击火炮。然而,它们全都没有完成验收试验。 
  7月1日,元首接见了参加这次进攻的军以上高级指挥官并讲了话。他的开场白是讲战争形势,并大骂意大利是导致各种灾难的祸根。说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靠不住,芬兰已到了人穷财尽的地步。德国必须不借任何代价固守夺得的土地非此就无法生存而且务必使德国军人都知道,他们应该与阵地共存亡。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他都不会放弃巴尔干半岛,而且他还要用德军取代那里的意军。克里特岛也要守住,绝不能交给敌人让他们在那里再开设一个机场。他不否认德军在苏联面临许多潜伏着的危机。但是,他认为苏军为准备另一次冬季攻势在整个夏季是不会大动于戈的。他不想放弃奥廖尔突出部,因为牵制住这部分苏军对德军有利,而且他也决不相信苏军会再次让德军进行有组织的撤退。苏军已有教训在先,在德军撤离尔热夫突出部时,它曾坐失良机,放走了敌人。元首不同意坐等敌人进攻时再行还击,即实施反攻的建议。他认为德国必须争取主动,先发制人。他不想否认“城堡”行动是一场赌博,但是他本人相信它会成功。这个信念是他根据以往的事实得出来的。那时他驳回了军界所有的建议,独自作出了进军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苏联的决定。 
  人们可能认为有充分的理由立即放弃“城堡”攻势计划。 
  在南部,曼施泰因的进攻部队,也就是赫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下辖:奥特的第52军,部署在左翼,有三个步兵师;克诺贝尔斯道夫的第48装甲军部署在中央,有一个步兵师、两个装甲师和大德意志装甲护卫师;豪塞尔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有一个步兵师和三个党卫军装甲护卫师。大德意志装甲护卫师的编制特殊,其坦克的编制数比装甲师还多。别耳哥罗德以南即第4装甲集团军的右邻是肯普夫集群,有三个军,即:布赖特的第3装甲军,有一个步兵师和三个装甲师;劳斯一个军,有两个步兵师;马滕克洛特的第42军,有三个步兵师。内林的第24装甲军,是集团军群的预备队,有第17装甲师和党卫军诺曼人装甲护卫师。总计,南方案团军群有二十二个师,其中六个是装甲师,五个是装甲护卫师,其余十一个步兵师中只有七个参加这次行动。曼施泰因拥有的适合于作战的坦克不到一千辆(其中有九十四辆虎式坦克、二百辆豹式坦克),强击火炮不到一百五十门。在北部,部署在奥廖尔突出部的莫德尔第9集团军编成内有左翼的第23军和右翼的第41、第47、第46三个装甲军和第20军。埃泽贝克集群,有一个装甲护卫师和两个装甲师,编为集团军的预备队。莫德尔共有二十一个师,其中有六个是装甲师、一个是装甲护卫师,共九百多辆坦克。他其余的十四个步兵师中有八个参加这次战役。给“城堡”进攻提供空中支援的是,北部的第6航空队第1航空师(共有七百三十架飞机)和南部的第8航空军(共有一千一百架飞机)。德国第2集团军,下辖七个步兵师,占领了库尔斯克突出部以西地区。莫德尔的后方,即奥廖尔以北,由第2装甲集团军的步兵师负责掩护。 
  哈尔科夫战役之后,从曼施泰因击退苏军起,苏军的防线没有变动过。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北半部由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扼守,南半部由瓦杜丁和军事委员会政治委员赫鲁晓夫所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扼守。中央方面军以北是波波夫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以及索科罗夫斯基和军事委员会政治委员布尔加宁所指挥的西方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以南是西南方面军。德军企图用假的无线电通信和伪装的车辆集结将苏军注意力吸引到沃耳昌斯克以南顿涅次河地区,但是苏军已看穿德军要进攻的是库尔斯克突出部。希特勒知道苏军最高统帅部正在抽调部队准备发动大规模进攻,但他没有料到这次攻势距冬季还有那么长的时间就提前发起了。4月后半月,斯沃博达会议之后,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在德军发起进攻后再开始它的攻势,并根据罗科索夫斯基的提议,将它的主要战略预备队(系一个方面军,后称为草原方面军)部署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正东。它位居中央,向北可以反击莫德尔,向南可以反击曼施泰因,同时又不会被敌切断或者过早地投入突出部的战役。科涅夫指挥的草原方面军由五个集团军(其中包括一个坦克集团军)、一个坦克军、一个机械化军和三个骑兵军组成。中央方面军由六个集团军(其中一个是坦克集团军)和两个独立坦克军组成。沃罗涅日方面军中有四个集团军部署在前方,一个步兵集团军和一个坦克集团军留作预备队,此外还有两个坦克军和一个步兵军。国防委员会成员马林科夫以及当时都是苏联元帅的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都作为最高统帅部的代表被派遣到各方面军。毗邻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在部分地区包围了驻守在奥廖尔突出部上的德军第9集团军。这两个方面军奉命准备对莫德尔的后方实施进攻。莫德尔的后方是由第2装甲集团军中的步兵部队负责掩护的。 
  库尔斯克突出部内苏军的防御配系是以若干道平行的堑壕为基础、由苏军特有的土木工事构成的。这使人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西线所使用的那些工事。前方主要防御地带的纵深达三英里,有五道堑壕,有的地方还不止五道。所有堑壕都有交通壕连接,并有散兵坑和掩蔽工事。这些堑壕是在民工的帮助下构筑的。第二防御地带距第一防御地带约七英里,其工程构筑与第一防御地带相似。第三防御地带距第二防御地带二十英里。方面军预备队配置在后方、距防御前沿约四十英里,也构筑了数以英里计的线式堑壕。因此,堑壕总长达数百英里,穿过农田、村庄直到草原丘陵的缓坡。各防御地带都有大量的反坦克手段,整个地区敷设了大量的地雷而且构筑有许多反坦克支撑点。据说,仅仅中央方面军就敷设了约五十万枚地雷,其密度达到每英里正面有二千四百枚反坦克地雷和二千七百枚反步兵地雷。配属给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支援炮兵大部分是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炮兵。仅第13集团军就得到第4突破炮兵军七百门火炮和迫击炮的支援。据说,这两个主要方面军共有一万三千门火炮、六千门反坦克火炮和一千门火箭炮,远远超过向顿河与伏尔加河进攻时那三个方面军所拥有的火炮,而且也比德军支援突入部队所用的火炮多。库尔斯克突出部苏军详细的兵力部署情况一直没有透露过。但是,据当时德国情报部门估计,沃罗涅日方面军拥有三十五个步兵师、二十五个坦克旅以及许多独立的步兵旅和坦克团;中央方面军拥有的兵力相当于四十个步兵师和十七个坦克旅。苏联部队还得到第2和第16航空集团军大约二千五百架飞机的支援。 
  德军不遗余力地进行着进攻的准备。侦察和制定计划的工作已广泛展开,任何微小的细节都考虑到了。它拥有整个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航空照片。部队悄悄地受领了指示并进行了休整,人员装备都得到了补充。只有三个难以捉摸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即气候、苏联纵深预备队的配置和实力以及英美在欧洲登陆的日期。 
  据苏联报道,7月2日获悉德军进攻已迫在眉睫。据说,7月4日德军一名工兵在别耳哥罗德附近投诚,提供的情报是,他所在的部队要在当天清除铁丝网和地雷。在南部,进攻发起的时间不象寻常那样选在拂晓,而是选在7月4日下午3时。那是一个乌云密布、雷声隆隆、沉闷炎热的下午,德国空军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奥特的第52军进行了试探性的佯攻,之后,克诺贝尔斯道夫的第48装甲军成功地突入了奇斯佳科夫第6近卫集团军的防线,遭到中等程度的抵抗。苏军第6近卫集团军作战经验丰富,它原来的番号是第21集团军,曾在顿河流域击败过第48装甲军。德军认为,防御一方已遭不意,加以对方没有强大的防御炮火更肯定了这一看法。入夜,第2党卫军装甲军进行了一些试探性进攻,为第二天的战斗夺取所需的观察所。到了晚上十时三十分左右,苏军炮兵开始对整个地区进行猛烈的炮火袭击。 
  那天夜间淫雨绵绵,道路泥泞不堪。但是,在拂晓五时德军第48装甲军和党卫军装甲军仍然展开了进攻。第48装甲军突破了苏军第一道防线,克服所谓轻微的抵抗,于两个小时后抵达目标。第8航空军在清晨与苏联空军几个企图轰炸哈尔科夫地区德军机场的轰炸机团交战之后,夺取了战斗地域上空的制空权,不过未能制止苏军当天对第48装甲军集结的坦克进行连续而有效的空中袭击。7月5日早晨下了一场倾盆大雨,雨水使许多小溪成了坦克无法通过的激流。于是,又等待工兵架桥,使进攻停顿了大约十二个小时,据第48装甲军报告,整个作战地区都布满了地雷。苏军坦克占据的位置较高,地形有利。忠于职守的苏联炮兵的火力越来越猛,而且几乎不受德国空军对苏联发射阵地所实施的大规模轰炸的影响。在中部地区,第48装甲军右翼的豪塞尔党卫军师于7月5日黄昏仅仅突破了苏联的第一道防线,而布赖特的第3装甲军也只占领了别耳哥罗德以南顿涅次河上一个小小的登陆场。到第二天战斗结束时,德军只在三处有所突破,纵深还不到六七英里。赫特的结论是,与人们的意料和以往的经历相反,苏联步兵受过适当训练而且士气高昂。地形肯定是不便于双方坦克行动的,但是地雷、沟壑和水涝地所构成的障碍,以及星罗棋布的村庄和青纱帐的掩护,都有利于防御的步兵。正因为如此,苏联步兵部队已设法将人员、火炮和武器装备撤至第二道防线。 
  7月6日,第4装甲集团军继续沿着通向库尔斯克的公路进攻奥博扬。第8航空军出动飞机近一千七百架次,其中有一半是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然而,既要支援第48装甲军和党卫军第2装甲军作战,又要对付敌空军越来越强的抵抗,德军的空中力量是不够的。7月5日夜间与7月6日早晨,奇斯佳科夫的第6近卫集团军得到了大量反坦克部队的加强,卡图科夫的第1坦克集团军也开进了第二防御地带,位于第6近卫集团军之后。据苏方资料记载(其真实性极为可疑),沃罗涅日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决定将第1坦克集团军的几百辆坦克配置在第6近卫集团军步兵部队的地域内掘壕据守。据推测,这是赫鲁晓夫的天才在军事委员会中又起了主导作用。显而易见这就导致了意见的分歧。华西列夫斯基支持瓦杜丁和赫鲁晓夫,而朱可夫和斯大林反对。最后,为了加强炮兵和反坦克的火力,坦克还是进入了掩体。7月7日,战役的发展越来越有利于德军。乍看起来,似乎德军可以取得主动权,并突破敌防御地域。第48装甲军和第2党卫军装甲军开始缓慢但不停顿地夺取敌阵地,并肩攻向奥博扬。肯普夫集群第3装甲军从舒米洛夫第7近卫集团军的翼侧向东北推进,进展神速,已开始向它们靠拢。这就使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感到有些恐慌,于是方面军采取了不寻常的措施:鉴于库尔斯克突出部西南角迄今无战斗,便命令据守该地的莫斯卡连科第38和第40集团军将其所有的炮兵部队(包括步兵师属炮兵团)交给第6近卫集团军。从这两个集团军还抽调了一个坦克军和数个步兵师去保卫奥博扬。同一天,第2和第5近卫坦克军对第4装甲集团军两翼的突击部队进行了反突击。 
  7月9日,第48装甲军离奥博扬仅仅十六英里,但离库尔斯克仍有五十五英里,离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更远,有九十英里。德军进攻锐势大减,人员伤亡惨重,部队疲惫不堪。希特勒寄予很大希望的波尔舍虎式坦克、豹式坦克和费迪南德式强击火炮证明并不成功。波尔舍虎式坦克没有机枪,提供不了近距离的防御火力。豹式坦克和费迪南德强击火炮配备的弹药数量不足。V型坦克的底盘技术上不过关,仍然不适用而且容易起火。重型坦克在战术上运用不当,没有充分使用它们非常有效的远程火炮来支援中型坦克和遂行远距离的狙击任务而将它们配置在战斗队形的最前方。不久就发现在灌木林和果木林进行近战时,T34型坦克在直射距离上能象虎式坦克摧毁T34型坦克一样轻而易举地摧毁虎式坦克。 
  瓦杜丁无法用卡图科夫的第1坦克集团军实施反冲击,因为该集团军早已掘壕据守无法撤出。这样的难题,朱可夫可能在反对用它遂行此项任务时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