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车臣之鉴-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统驻车臣全权代表洛博夫签署了车臣在俄联邦内特殊地位的协定,规定车臣共和国有权参加国际交往和对外经济联系,并可以制定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叶利钦苦苦等待了几年的东西终于得到了,兴奋之余,他决定在车臣进行大选,把扎夫加耶夫名正言顺地扶上台。为了营造祥和气氛,他还发表了一项特赦令,宣布所有放下武器的非法武装分子,都可以得到赦免并受到联邦政府法律保护。    
    12月17日,车臣大选如期举行,虽然扎夫加耶夫获得了90%的选票,从而当选为总统,但这个选举结果实在令人难以认可。人们认为它不是一次真正的选举,因为它既没有什么竞选活动,也没有公布准确的选举地点和时间。在投票的当天,除了在政府大楼门前设了一个固定投票箱外,只有几辆没有标志的公共汽车在大街小巷里转悠,知道是选举车的人就上前投一票,不知道的就过去了。一些俄罗斯评论家和自由派的看法是:扎夫加耶夫的大部分选票都来自驻车臣的俄罗斯士兵。    
    在车臣举行的选举激怒了杜达耶夫,不敢说这里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总之,一起比布琼诺夫斯克事件更悲惨的恐怖事件发生了。    
    1996年1月8日夜间,一支隶属于杜达耶夫武装第六大队的600多名非法武装分子,在杜达耶夫的侄女婿,素有“孤狼”之称的匪首拉杜耶夫率领下,身着迷彩服,头戴钢盔,悄悄地越过车臣边界,进入了达吉斯坦。他们翻山越岭,绕过俄军一道道哨卡,于9日清晨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达吉斯坦共和国首府西北方向的基兹利亚尔市。匪徒首先向机场和火车站发起攻击,但由于遭到俄军顽强抵抗很快就撤出了战斗。随即,他们迅速占领了该市的市立医院和产院,以及医院附近的三栋高层居民楼。把楼内的居民、医院里的病人和医护人员总计3000多人集中到一起,当成人质。    
    从机场、车站方向追过来的俄军以及用武装直升机送过来的增援部队与恐怖分子发生激烈战斗,双方都有伤亡。整个城市乱作一团。    
    上午10时许,俄军完成了对两家医院的包围,同时切断了基兹利亚尔通往各个方向的道路,使恐怖分子成了瓮中之鳖。但是歹徒通过无线电台发出警告,声称如果俄军再发动进攻,只要有一名车臣人被打死,他们就将杀害15名人质。他们还把一些妇女推到窗口和门口,充当人体盾牌,使俄军被迫停止了营救行动。


第二部分第一次车臣战争(13)

    基兹利亚尔的消息很快传到莫斯科,媒体敏感地把这起事件与半年前发生的布琼诺夫斯克事件联系到一起。有的报纸甚至发出这样的惊呼:“莫非我们大家都要成为杜达耶夫和巴萨耶夫的人质?回答吧,总统先生。”    
    当天下午,叶利钦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了有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安全委员会秘书洛博夫、总统第一助理柳申、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内务部长库利科夫、联邦边防局长尼古拉耶夫以及联邦安全局长巴尔苏科夫等人参加的紧急会议,研究对策。会上,叶利钦抑制不住愤怒的情绪,把与会者像孩子似的狠狠训斥了一番。他说,去年6月14日在布琼诺夫斯克市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为什么我们的边防部队还没有吸取教训,还在睡大觉,又让恐怖分子越出国境。    
    当时,俄罗斯和西方几家媒体都直播了这次会议的情况,人们普遍认为,总统的批评无的放矢。因为众所周知,边防部队通常只负责国境线的守卫,而达吉斯坦与车臣的边界是由内务部队把守的。    
    直到会议结束,安全会议秘书和内务部长也没有主动站出来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气得满腹委屈的联邦边防局长尼古拉耶夫在会议结束就向总统提交了辞呈。他在辞职报告中写道:“您1996年1月9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会议上对我的批评和对边防军的评价已经为全国人民皆知,我内心极其沉痛地表示接受。我认为,作为俄罗斯联邦总统和最高统帅的您所说的话,等于您表示对作为俄罗斯联邦边防局领导人的我的不信任。因此,已不允许我继续履行公职和迫使我向您提出辞职的请求。”    
    其实还没到散会的时候,叶利钦就已经觉察到对下级的批评搞错了目标。再者说事件刚刚发生,临阵易帅又是兵家大忌,所以,他没有接受这位局长的请求。    
    但是,叶利钦发怒也自有他的道理,因为早在上年12月15日的时候,有关部门就收到过恐怖分子准备袭击基兹利亚尔市的情报。三天前,又有线人提供了匪徒准备进入达吉斯坦的消息,可是,这些情报不知为什么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紧急会议结束了,叶利钦决定由联邦安全局长巴尔苏科夫牵头,有些重要环节由他亲自过问,采取果断措施对付恐怖分子。有些观察家认为,总统所以勇敢地站到前台有两个目的:一是要表明坚决与恐怖分子斗争的决心;二是要告诉半年前放跑了巴萨耶夫的切尔诺梅尔金等一班人,应该怎样对付恐怖分子。    
    基兹利亚尔市的谈判仍在紧张地进行中,联邦方面的代表是达吉斯坦政府官员,非法武装的决策人就是“孤狼”拉杜耶夫。此人生于1967年,在制造这起震惊世界的恐怖事件时只有28岁。他的童年是在车臣南部尤尔特区戈尔达利度过的。中学毕业后曾经在市商业管理局当过建筑工人,后来应征入伍,服役期间还参加了苏联共产党。复员后的拉杜耶夫在工作中表现也比较好,曾经当选过车臣—印古什共和国共青团委员会委员。车臣宣布独立后,年轻的拉杜耶夫被派到车臣第二大城市古杰尔梅斯担任行政长官,是当时车臣最年轻的干部,对杜达耶夫也最忠诚。    
    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后,拉杜耶夫曾经带人抢劫过莫斯科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的物资,在车臣东部和达吉斯坦境内制造过多起毁路、炸桥、袭击俄军的事件。1995年3月以后,他随杜达耶夫进入深山,成为狂热的民族主义分子和“复仇狂”。在古杰尔梅斯,他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亲手杀死了五名受了伤的俄军战俘,让人感到他就像狼一样凶残。    
    在谈判过程中,拉杜耶夫坚持的条件是:俄罗斯必须撤走1994年以来进入车臣的军队,后来又把条件提高到让俄军撤出整个高加索。否则,他们就要与人质及整个基兹利亚尔市一起化为灰烬。     
    代表俄罗斯参加谈判的达吉斯坦官员则警告匪徒,如果不释放人质,他们将全部被消灭。此外,他们的家属及亲人也将遭到被他们杀害的人质亲人的报复。    
    谈判一直进行到10日清晨,拉杜耶夫终于让步了。他同意释放大部分人质,交换条件是给他们提供交通工具,同时保证他们的安全。    
    10日早6时45分,大约300名恐怖分子登上了为他们提供的11辆大客车和两辆卡车。为了保险,匪徒们仍然扣留着162名人质,其中包括十几名达吉斯坦的部长、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和新闻记者。    
    这天,叶利钦按原计划飞往法国,进行了总计27个小时的访问(包括途中),但基兹利亚尔市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十多辆汽车在驶离被歹徒占领了20多个小时的医院后,向车臣方向开去。目标是车臣首府以东50公里的新格罗兹年斯基。但当他们行驶到达吉斯坦边城哈萨维尤尔特附近时,突然发现通往车臣的桥梁已被炸毁。歹徒命令跟在后面的俄军赶紧调工兵修桥,否则就要杀害人质。但经双方共同派员实地查看,被毁的桥梁确实在短时间内无法修复,车队只好拐进了路边的“五一村”。    
    只有几十户人家的“五一村”坐落在高加索为数不多的一小块平原上,周围无遮无挡。如果使用重武器,很快就能将其夷为平地,但若想不伤及人质,进攻一方在通过开阔地时,势必要做出较大牺牲。


第二部分第一次车臣战争(14)

    恐怖分子进入村庄后,马上把当地的200多名居民赶到一个地方,又被当成了人质。他们还袭击了内务部队的一个哨所,扣押了37名官兵。这样一来,掌握在恐怖分子手中的人质又达到了300多人。    
    一直尾随在歹徒后面的俄军在发现上述情况后,马上在距村庄500米左右的地方布下第一道封锁线,将匪徒围得水泄不通。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内务部队还调集了2000多名士兵、30多辆坦克、装甲车和几架武装直升机,在距村庄2~3公里的地方形成了第二道防线。    
    双方的谈判重新开始,但武装分子不仅坚持原来的条件,还扣留了前来谈判的达吉斯坦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多夫、政府总理米尔扎别科夫,使谈判陷入了僵局。    
    1月13日,在两天的谈判都没有取得进展的情况下,步步紧缩的俄军向非法武装分子下达了最后通牒,限他们在14日上午10时前释放全部人质。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但是当14日10时到来的时候,俄军没有发动进攻,歹徒也没有放下武器。在这个关键时刻,叶利钦决定再给对手一次机会。毕竟几百名人质在歹徒手里,万一他们大开杀戒,即使消灭了所有匪徒,整个行动也是失败的。到那时,他将何以面对人质的妻儿老小,何以面对媒体和全国人民。    
    可是小小的拉杜耶夫偏偏不给叶利钦面子,尽管最后通牒的时间延长了一次又一次,好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歹徒就是软硬不吃。    
    14日下午,俄军将包围圈进一步缩小,同时通过高音扬声器敦促歹徒投降。拉杜耶夫误以为俄军发动了进攻,于是下令对俄军射击,同时用“地对空”火箭攻击俄军的直升机。    
    15日凌晨,俄军发现从车臣方向来了一股匪徒,估计是杜达耶夫为自己的侄女婿派来的援兵,同时,他们截获并破译了杜达耶夫给拉杜耶夫的指令,告诉他援兵已到,可以屠杀人质,随后突围。    
    几天来一直守候在“前线”的联邦安全局长巴尔苏科夫在得到这个消息,同时确认有的人质已经遭到杀害后,马上下达了强攻的命令。    
    首先发动攻击的是武装直升机,他们的轮番轰炸和扫射很快就把小小的“五一村”变成了一片火海。空中打击停止后,乘恐怖分子还没有进入防御阵地,坦克就掩护着联邦内务部队和联邦安全局特种部队冲进村庄,官兵们一面同匪徒搏斗,一面解救人质。在几天来进行谈判的过程中,俄军已经通过空中侦察,清楚地掌握了人质关押地点,所以刚一发动进攻,就占领了关押人质的清真寺和一所小学,使歹徒大量杀害人质的阴谋未能得逞。    
    由于非法武装分子拼命抵抗,手中又有一部分先进武器,有人身上还捆绑着用于自杀的炸弹,所以,战斗进展得非常缓慢。几乎每间房屋、每幢建筑都要争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代价。经过将近三天的搏斗,18日下午,联邦军队终于占领了这座小村庄,基兹利亚尔市人质事件以与布琼诺夫斯克事件完全不同的方式结束。    
    在这次事件中,有153名恐怖分子被打死,20人被俘。82名人质获救,18名失踪。俄军方面26人阵亡,93人负伤。其中国防部各部队6死19伤,内务部内卫部队4死24伤,“阿尔法”特种部队2死1伤,内务部机关14死49伤。    
    事件结束的当天,叶利钦发表了一份告俄罗斯公民书。他在面对全国人民的讲话中说:    
    今天,1月18日,联邦军队制止杜达耶夫非法武装分子在达吉斯坦恐怖行动的战斗已经结束。    
    采取这一行动是不得已而为之。几天来,匪徒们把无辜的公民扣为人质,联邦当局和达吉斯坦共和国领导人使用了一切可能使用的和平手段。恐怖分子一次又一次地拒绝履行自己的承诺,越来越厚颜无耻和肆无忌惮。    
    遗憾的是,有军人及和平居民在这次行动中牺牲,杜达耶夫和他的非法武装分子应对此承担责任。恐怖主义没有民族性,我们从来都没有、将来也不会在匪徒和车臣人民之间画上等号。    
    杜达耶夫非法武装分子实际上已失去取得车臣广大人民支持的希望。在达吉斯坦土地上、在基兹利亚尔和五一村播种死亡和大肆破坏之后,现在他们又试图把自己的行动扩大到其他地区,并且企图不仅把车臣人民而且把整个高加索人民变成自己的人质,这是绝对办不到的!我呼吁车臣共和国居民:协助当局和执法机关对付非法武装分子,使践踏人性准则的那些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我呼吁达吉斯坦人民、北高加索人民、哥萨克人民保持克制,在保卫俄罗斯不受恐怖主义威胁的事业中,把我们团结在一起的不是复仇心理,而是理智。    
    我们以前说过,并且现在重申:“我们的目标是,在车臣恢复宪法秩序、和平和安宁。倘若武装匪徒胆敢阻挠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决不留情。绝不允许向恐怖主义让步,不予以惩罚只会引发新的犯罪。那些还想恐吓俄罗斯人、颠覆俄罗斯政权、破坏俄罗斯联邦和平生活的人应该明白这一点。”


第二部分第一次车臣战争(15)

    发生在基兹利亚尔市的人质事件本身、处理办法及其结果,对联邦政权和杜达耶夫非法武装来说可谓两败俱伤。对于莫斯科来讲,基兹利亚尔事件告诉人们,车臣战争不仅没有结束,恰恰相反,这场动用了十多万人马,耗时一年多的讨伐,只不过是把战场从车臣境内转到了境外,转到了俄罗斯。如果说半年前的布琼诺夫斯克事件仅仅是个偶然,让人们觉得战争离自己还很远的话,基兹利亚尔事件则让俄罗斯和平居民觉察到危险已经来到身边。    
    基兹利亚尔事件还引发了更多人的思考,他们不能不问,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车臣人在战斗?为什么年底上台的多库·扎夫加耶夫同年初的乌马尔·阿夫图尔哈诺夫一点都没有区别,只会伸手向联邦要钱,却控制不了局面?人们开始怀疑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