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片刻之后,一声叹息。

  “父王啊……真是好心思啊……”

  几乎与永王惊人相似的语气和声音,同样回荡在内廷中,显然知道了这个消息,肃宗并没有太多欢欣鼓舞的表情,却是心事重重,若有所思的苦笑着重重坐下来的,却是许久都没有说话。

  “大家”直到旁边李辅国柔软的嗓音,重新唤回他的失落“该有所决断了……””

  “真要走到那一步么……”

  还是叹息。

  “老奴愿引荐一人,当有大用……”

  他声音突然低垂下去,

  “颁内旨,传司勋郎中李叔明进见……”

  ……

  永王府这一搅出不少,沉淀在底下的东西,也让许多人的身份不得不大白天下,大名鼎鼎的神臂拳和阑沧剑,居然是为宪部尚书李麟做事的密探,而赤练生为首的八生剑客,则是被江西采访使李希言招募的私人,那位高调出现又高调反水的赵子高,则是江东处置使韦涉派来的双面卧底。

  “那你,又是谁的人……”

  我正对面说话的,是事变中一直没有出手,却神秘的失踪了一段时间的小慕容,刚刚从窗户钻近来的她,依旧半纱蒙脸,却坐在窗楹上,她就是,两条看起来相当修长健美的腿儿,垂在宽长的裙摆中,在我眼前晃来晃去的,很有种韵律的美感。

  “察事厅子,慕容氏见过梁开府……”

  声音很客气,却保持了相当距离的清冷。

  “察事厅”

  我眉头皱了一下。

  “察事厅的手还伸的真长啊”

  随又觉得有些不对,从官方来说察事厅设立不过年把,而当初这位小慕容,却是数年前护送着永王的家眷出现在江陵,

  现在看来西北那位陛下,几十年的太平太子也不是白当的,他能一次次躲过当权的杨、李两位权相的侵扎,也不仅仅是靠运气,恐怕永王离开长安的那一刻,类似重要的棋子就已经埋下了。

  “你还敢出来么,我最不喜欢就是察事厅的人,不怕着走不出这方寸么?”

  现在已经不比当日,几个亲军捉生队和便装政要组都已经火速赶到我身边,门户内外自有布置,如果没有实现的特许,她早淹没在暴起石灰钩网强弩的包围中。

  “奴自当有一份大礼奉送……”

  她轻轻丢过来一份名册,我看了看脸色稍缓,的确是一份大礼。听说她不但可以穿堂入室随意出入内院,据说还和永王有些须暧昧的传闻,所以对她宽纵的很,因此就算是永王的私房生活,以她的本事来说,也没有多少秘密可言把。

  “可以把面巾摘下来么,我不喜欢藏头露脸,故做神秘的家伙”

  我好不掩饰的盯着她的窈窕身段,露出欣赏的颜色,因为她换了身便于上下穿行的束裙短裳,平时被宽大的裳裙所遮掩的美好身段,也充分挺突出来。

  “当然了,除非你长相有见不得人的理由”

  “奴却有不得已的苦衷,还请大人见量。”

  她对我赤裸裸的眼神,似乎司空见惯,丝毫不为所动,只是轻轻的略一颔首。

  “什么苦衷,难道谁把你面纱揭下来,就要嫁给谁的苦衷……”

  我顿时想起一个小说里最常见的情节。

  “扑哧”一声她顿时清脆的笑了出来“哪有这般荒唐的规矩,把终生当作儿戏一般,托付给莫明的机缘……不过奴却有情由的,还请大人见谅”

  这话却是说的是斩钉截铁的相当坚定。

  “算了……”

  我虽然对她的由身材推及的相貌,颇感兴趣,大可以仗着权势叫人把她抓起来,揭开脸来慢慢看,相信她未必抗拒的了,而且察事厅那群人,也未必敢因为这个理由和我教劲,但这样未免就无趣并且无益了。

  “真是可惜了”

  我摇了摇头。起码我至少肯定,这是一个相当自信而且颇有主见的女人,放在哪里都会闪光的。

  “你这样的身手和家世,怎么会为察事厅做事……难道哪位贵人,答应助你们复国么……”

  吐谷浑前王家的后裔,虽然不符往昔的风光,但起码依靠带着出来的大量旧部和财富,再加上李唐王朝的笼络和恩赏,应该过的不会比任何一个公卿王侯差,如果是出来历练生活,也不用投身到一个名声不大好的特务机构里去把。

  “这……”她面纱底下抖了一下,虽然看不清楚表情,我还是捕捉到了那丝细微的变化,心中嘿然,似乎说到点子上。

  “这样说把,我在西北路,也有好些生意……,据说慕容家也有自己大片的牧场和众多的驼马商队……”

  ……

  把这位喜欢爬窗户的慕容小姐送走后。

  我看了看日程安排后,对外唤了一声。

  “把季大人叫过来”

  “是!”

  不多久,季广琛一身白衣的前来拜见,永王的幕府已经宣布解散,这些曾为属官的人,大多数都失去了原来的身份,这家伙是个知时务的聪明人,不会不知道这么来见面所代表的意义,不过既然来了就表示他的决心。

  毕竟当年是智谋将帅科的武进士,代表他同样有抱负和野心,不会轻易让仕途终止在这江陵一个小小的地方,历史上永王起兵后,他也是第一个和朝廷暗通曲款的将领,永王被宣布为叛逆后,有家不得归,多拜其所赐,因此获得继续进身的机会。先是贬出为温州刺史, 后擢浙江西道节度使, 官至右散骑常侍, 敕封渤海郡公。

  这样的人不是没有忠诚,关键看你给出的条件和手段,值不值得他付出忠诚的价格。更关键,他有我所需要的东西。

  “我缺少一个水军统将,虞侯第八营,领武学水军分学堂,长驻襄阳”

  我直接开门见山的说

  “多谢大人抬爱”。

  他毫不犹豫的举身一拜而下,没有丝毫的颓然和做作,仿佛这一切是顺理成章的一般。

  作为待罪之臣其中之一,党附永王的记录,将让智谋将帅科出身的武进士,未来的人生会有很长一段惨淡和灰暗的时期。而天下即将平定,作为不甘心寂寞的人,最缺少的就是重新出头的机会。

  ……

  “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我轻轻念着这一瘸新鲜出炉的诗句,颇有些感叹。

  雄武城一破,稍有见识的人都知道,这场旷日持久却有一波三折的战争将要结束,剩下的事情,就是从头收拾旧河山,如何瓜分战后的利益,连杜甫都专门写《渔阳》诗以滋纪念。

  杜老头现在过的满滋润的,本来是挂个头衔养在官学里,什么事情都不用他做,就把这位诗圣当尊菩萨供在那里让人烧香也好,结果他身体一好转,就以无功不受禄位名,要求出来做事,不但担负起好几家文抄的捉笔,常常发表一些针聩时弊、举具民情还不够,还毛遂自荐参加了监理长安营建工程的巡查之责,

  他着一监理可不要紧,责任心和公义感都很过剩的杜老头,很快变成那些营建商人最头痛的存在。脾气又臭骨头又硬。较起真来,是油盐不进。

  原来历史上的杜工部的称号不是白叫的,之所以安禄山会任命他为水部郎中,也是有原因,我本因为他只会做诗,但没想到他对工程营造这些东西,还是下过工夫的,只是相比他在文坛上的盛名,用这些东西在官场上就混的很失败了。

  以前是人微言轻没人理会,但现在就不一样,为了完成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具欢颜”的伟大理想,而努力。光在成本核算和质量评估的挑剔,就足以让那些承建的商家叫苦不迭。

  但另一方面,他过于旺盛的责任感,又会惹出一些是非来,前些日子,《西京时抄》上登载了《两河四载民见异闻录》,配了一首《绝句》,惹起渲染大波,连西北朝廷都惊动了。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

  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此诗一出,不但否定了两朝皇帝治理下,安定团结的大好和谐局面,还得罪了禁内的神策、神武诸军,捎带把我的龙武军也给骂上了,说神策、神武诸军纵暴略与羌浑同,这不希奇,他们出身西番边军,本来就有很多羌浑的血统,可谁都知道龙武军中的收容了大量的女子,动机也不那么纯良。那些朝廷大老更是以此为攀咬的契机,开展了新一轮的口伐笔诛的朝争序幕,

  心怀非怨,妄言国事的大帽子,欲追究之,还是王维等人为他出头,集体上书声援之,说士谏言当无罪,更何况所言非虚,才稍稍平复,自此,因为他敢言人所不敢言,是以人称地下御使。连带那群专门暗中收集各地闻报的人员,也被称为新暗行御使。

  “这位杜御使又有什么是非么?”

  我转头,问刚从襄阳赶过来的年轻参军杜佑,杜甫也算是他的族叔,他有些苦笑的说

  “朝廷这桩大事,却与那为长叔,有些关系”

  给我递了一封翻译过的密文。

  原来绝句事件之后,余波未了。

  朝廷以大军遥在外,军纪难肃,且奏事蹉跎,委决延断,为理由,有意在军中改革监军制度,改军容观察使为护军中尉,并且由兵部派遣军都虞侯,以监理法纪。顿时朝野一片哗然。

  但结果出人意料的是,最先站出来反对的,却是西北朝的当红炸子鸡——大小李宰相之一的李枧,此君坚决反对将中使监军变成一种常设官,并且直言不讳的指出这些中使,权限太大,本来只是承旨宣抚军队,沟通皇帝和将领的纽带,最后却借着可以向皇帝打小报告的机会,狐假虎威向主将勒索好处和权利,甚至可以轻易影响和改变主将的决策,却往往事后无须承当责任。

  并且援引了边令城败坏国之干城,陷杀高、封二帅,间接导致哥舒元帅败亡,以及当年一带名将王忠嗣被索贿不成的内官落井下石的先例,在西北系引起无数共鸣,直接就在朝议上冻结了此事,由此,也让那些内侍恨的咬牙切齿的。

  但这位语不惊人不罢休。随即反而又援引龙武军的特例,建立三差一选制度。

  所谓三差一选制度,在营以上由中军派遣随行参军,以备参佐;在团以上由法曹派遣的军法虞侯,以纠检风纪;在队上差遣以武学出身的见习士官为领副,这样百战老兵出身的下级军官,达到一定层次,就有机会选如武学再教育,而外派的间隙士官,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也可以转正;这种相互身份转化,消除一些实战派和科班派的鸿沟。依靠这三差遣,虽然龙武军诸部常常天各一方,又常常就地扩充,却总能牢牢掌握军中的动向和保持军队结构的相对稳定。

  一选就是,在火以下,让士兵自选管理饮食的专人,比同火副算是半个官,也算是小小的自治精神,龙武军的食料和饷钱是分开管理的,中间尽量减少过手的环节,象各种饮食用度,都是通过军下诸曹,直接发放给各火选出来的管理士官,而军饷则是以存取形式,由随军的飞钱商号合作背景的老军互济会和合作社,来发放日常钱和战务津贴,还可以提供一些小额的透支和低息借贷,这样运做下来,维持军队所产生的现金和物流量其实都很小,可以尽量减少舞弊贪墨的机会,以及高利贷、滥赌对士气产生的影响,增加军队袍泽的凝聚力,又能减少因为人为的亲疏远近,造成的各种小山头主义的后果。

  这么一来,虽然牺牲了一些传统的效率,但不可否认对士兵的士气和军队归属感,很有好处。龙武军创立以来,虽然时有供应跟不上或是发放拖延现象,基本没有出现什么闹饷或者是患不均的事端。

  另一方面来说,龙武军的福利和伙食都很丰厚,将官都自有身家或者是世家子背景,多数不屑于按照惯例去克扣那点士兵的人头钱。也不需要特别打点什么部门。相比之下那些西北边军出身的藩镇军、地方出身的守捉、团练兵就可怜的多了,一般只有主将直属的亲军,才有足额全份的配给,吃空饷和抽头现象,哪怕在号称劲旅的朔方、河东两大军事集团中,也屡见不鲜,只不过是多或少的问题。

  结果就把火烧到了龙武军的一亩三分地,本来天下大乱,各地自募自守,原有的军制大乱,亢官亢兵成灾,到处流窜,各种名目的权设、兼理、同制、检校官遍地开花。有人拉了几百人的秆子,也敢自称中郎将的名号,相比之下,龙武军体制内的一点小动作,不算什么。

  再加上,

  最近有人,借朝廷大比,天下学子大量聚集京师的机会,有组织有计划的恶意吹捧龙武军的存在,什么禁中第一军,无冕节度使,军中之军,国中之国,战绩和实力亦被夸张的宣扬和传唱,一些本来属于低调处理和隐匿的事也被翻出来大书特书,特别是关于军队体系中,有勃于传统的改制和变化,成为朝野流传争议的话题之一,哪怕是细微之处的陈年琐碎,也被翻出来,讨论其背后的意义。

  一时间,竟然被推到了风尖浪口之上。



第三百零七章 思变

  撇去这些狗屁倒灶的事不说,

  在我偷懒这段时间,积压下来的东西也不少,由襄阳的快船一并过来,主要是来自蜀地的汇报,现在蜀境的情况还算好,虽然连年用兵,征发不断,但堪堪也维持了一个大致稳定的局面。

  一直以来,我所做的那些事,并不是破坏整个社会基础,或者整个阶层,只是很有改良色彩的损害了传统利益而已,至于我和地方上的那些杯葛恩怨,实在都处在一个传统的潜规则范畴内,在老皇帝他们眼中还上不到什么台面,用一句有中国特色的话来说,就是属于争权夺利性质的,非不可调解性的人民群众内部矛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