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所见极是,臣暇时细细想来,为今之祸,实由李氏养趄,杨氏引发而已……陛下与马嵬除之,当是大快天下人心”
裴士淹说的轻描淡写。
这却是太上心中另一桩疙瘩,他早已经明白,杀杨国忠是应该的,但已经太迟了,早早杀之就不会有潼关之败,也不会有弃都西幸之事,不过就算应潼关将士之命,杀了这位当朝首宰,却又要开始担心,会不会因此养出另一个安禄山来。
只是没想到这位胆小贪婪却还算听话能干的国舅,还有宁可陪上国运和京都,也要使政敌丧敌于手的疯狂。
“所谓祸福相依,国蒙大难,方见人心忠奸,陛下更得其才,才有如今的局面……”
裴士淹见太上再次陷入沉默,就轻轻带过,说起新的话题……
“今上治兵于平凉,妙选贤能,拨乱反正,收拾海内……两京早还,就在咫尺了”
这时太上也从回忆中转回来道。
“我家阿奴(肃宗小名)啊,或多能平乱定难,却非大治天下才……阿奴用人,虽然时称俊杰,但除了天宝神童那几位,却不免柯急于功利了……,国家忠义之士何其之多,每每大好之势,却多屡屡草草而终……可见其用……”
太上再次捏了捏手中的玺。
他说的是剥皮御使郑叔明的故事,但凡有点见识的人的都知道那厮不过是个替死鬼,为朝廷搜刮无数民财后,又被用来谢民愤,而且那位又一下在江南布了五镇节度使,与远离战场的地方囤兵积粮,凌逼防范之心未免太明显了,防于内却不防于外,结果一下被随之而来的民变就搅的焦头烂额。
“国家纵能中兴,也难见开元大治之世了……更非朕之姚宋可比若是……若姚崇在,有几个安禄山不够平定的,若有宋景、韩休在,也不会使朕有日后之失了”
“陛下不是还有一位……身加诸多不可思议的奇人……”
钟绍京琢磨着字眼说到
“这位,怕是我也有些看不明了,说他除了财色就无所求把,却又弄的毁誉交加,说他率性无谓把,所做一切都切中时要……朕拣了一个不得了的福将啊……”
太上有些自嘲表情复杂的说。
“陛下可知,郑叔明虽死,却成就了一个人。”
既然太上在这件事上不详多说,裴士淹也就想到新的话题
“哦,你说的是元公辅吧。”
“正是”
被称为剥皮御使的郑叔明,被当作激起民变的替罪羊赐死,但是另一个人却踩着他爬起来,曾经为他的出主意的谋客,元载……
“苏州刺史、江东采访使李希言百罢免前,曾表奏避祸江东的凤翔岐山(今陕西岐山)人元载有大才,遂入朝任度支郎中”
还有他没说出来的是,据说此人智慧聪明有悟性,善于奏事对答,得今上嘉许,常常委咨以有关国计民生的事务,本来是前宰相苗晋卿的门下,却很识时务的依附了大宦官李辅国,在朝中正是炙手可热。
“据说,因为他取一个出身显赫的好妻子”,
“当年王帅被被贬为汉阳(今湖北)太守时,他取了其女”
”哪个王帅……“
“还有哪个王帅,当然是本朝独一无二的王帅“
钟绍京眯着眼睛补充道,就看见这位太上脸色微微一变。
他说的西北诸军的缔造者之一,连后来大名鼎鼎的西北四帅都要恭敬的称上一声老帅和前辈的人物,王训王忠嗣。
他是祁县王门出身世代的将门,与王皇后有远亲,因为父亲王海宾战死青海,自幼被老皇帝收养在宫廷中,亲许为“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的人物,并赐名忠嗣,与现任肃宗皇帝一起长大。
事实上他成年后,也不负所望,象卫霍班一样百战开边,征吐蕃,破契丹,攻灭后突厥王庭,收降白狼突厥阿思布一族,置翰海都督府,累官至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佩四将之印,控制万里边疆,天下劲兵重镇,皆在其掌握。史称“自国初已来,未之有也。”,甚至比安禄山的三镇节度使还要显赫。
但是,晚年因为与太子玩拌的关系,遭到了李林甫的猜忌,被卷入所谓太子谋反案中,后来又担心伤亡过大而拒绝攻击吐蕃的坚城——铁仞城,而被外贬到地方郁郁而死。
王忠嗣此人被称为西北军神,尤在高、封、哥、李众人之上,因为他极重视军队建设,常“训练士马,缺则补之”。尤其重视骑兵的建设,为此不惜花大量金钱从胡人手中购买战马,在短时间内组建一支精锐的骑兵。
而他的“弓矢志姓名”更被后世兵家传为美谈。每当部队集结出征,王忠嗣总是召集各军主将,授予兵器,然后由主将把兵器发给士卒,并让士卒在弓矢上写上自己姓名。完成作战任务后,即收缴兵器,一一核实,谁的丢失了,便依照上面的名字,追究谁的责任。因此,他的部下人人自劝,“甲仗充牣矣”。
在知人用将、培养后备人才方面,王忠嗣先后培养了“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的哥舒翰、中兴第一功臣的李光弼、再造唐室的李晟,以及仆固怀恩等杰出将帅,尤其是李光弼和李晟,为大唐立下了不世之功。
因此,即使他被贬了,但是在军中的影响依旧很大,早年元载正是攀上了这棵大树,才开始迅速发迹的。虽然王忠已经甚故好多年,但仍然有许多人念及他的旧恩,甚至连当今圣上也每每念起感怀不已,大家多少都有意无意的推恩泽及后人,让他的仕途一片傥荡。
“据说今上,有意让其领神武军左都虞侯……”
裴士淹继续道。
只是他被破格提拔出来,不免有争夺人望气运的嫌疑。因为谁都知道军队也讲究渊源的,龙武军上下都以哥叔门下自居,郭李都在其帐下效力过,但显然是王忠嗣的威望更高。
“那……长安有什么举动么……”
太上想了想突然发问道
“有人举发龙武左郎将,领左金吾率直高达夫……与洛阳二大逆首之一的高尚为同宗兄弟,暗中私通往来不断……还有手书为证……”
说到这里裴士淹轻轻摇了摇头。
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往来就是高官厚禄劝降之书,但非要从其中做文章 就可以挑出诸多不是,你若是偷偷烧了,就是心里有鬼,如果交上去,又可以说你暗藏私心,为什么不马上痛斥当场,而要留下来邀功于上,如果当场揭发出来,又可以说你刻意营造名声,不是忠厚之道。这个手书怎么落到他人手中也很可疑。
“市坊中,还有谣传说,龙武右厢兵马使领银青大夫严季鹰,与洛阳二大逆首的严庄为本家,早年经济往来,得其荫庇……诸军帅避嫌而不纳,这才混进龙武军中……”
太原参军严挺之时对亲族比较照顾,因此颇有投奔者,而严武少年豪侠仗义,不把钱财放在心上,倒是资助过这个家门破落的远房亲戚……却也被人挖出来作为陈年的阴私到处宣扬攻击。
“荒唐……”
太上闭起眼睛,只说了两个字
“阿奴儿,未免也太心急了吧……”
“这未必是圣意,只是下面狗蝇之徒胡乱猜逢而已……“
钟绍京轻轻地道了一声。
“今上心急太上还京奉养,那也是人之常情……”
太上以为深长的看了他一眼,却没有说话,今天这位老臣子今天三言两语的,一直在反讽和隐刺过去的旧事,并不是老而昏聩言语失当,心中也多少有些会意。
“恭喜陛下。”
胖墩墩的高力士笑容可鞠,弓腰举手过头捧着一卷奏疏近上前来
“龙武军已攻进那南蛮国都太和城,南中百族皆降,不日将献俘榷下……”
“……”
太上楞了一下有些难以置信的皱起眉头
“此事千真万确……”
看到他的表情,高力士赶忙又说,
“十几路报捷的信使已经通过驿道在西川传开了……各地驿所都来鸽书通报了……”
“这个梁蛮子,都说他不尊上命,,还真是让朕惊喜连连啊……议赏”
“可喜可贺”
钟绍京再次开口道
“不知陛下是想一世之赏,还是为子孙赏……”
太上皇深有意味的看了他一眼。
“何解……”
第三百四十七章 余烬
“对不起。”
普陀氏大首领郭黎,指挥着亲近的族人将,长老们一个个斩杀。
“我只想让族人过的更好一些……至少唐人要的东西不会比王家更多,普陀不能守着境内诸多的矿藏,却只能为别人牟利”
就象回光返照一样,随着王军主力的再次失利,受到云南城事变鼓舞,而蜂起响应,四处袭击唐军有关事物的热潮,也随之偃旗息鼓,然后是各山送来的一堆人头,这就是南荒特有的残酷生存现实。
……
淹没在熊熊大火和黑烟中太和城已经远远的消失在身后,但遮天蔽日的烟迹,随着深冬刻骨的冷风,漂移在洱海平原上,据说晴明之日百里内依然可见。
相比进军洱海平原,整兵束甲形同武装巡游示威式的轻描淡写,在太和城内又是另一番光景。
再小的国家也有危难关头的烈士忠臣,哪怕南沼王室已经很不光彩的逃走了,但是太和城中,仍有相当部分居民和官员留下来,灭国亡族的耻辱和威胁,似乎让这些人血管中来自祖先膘勇和无畏的重新爆发出来,在唯一一位大内算官勿罗兀的率领下,各自带着族人和家兵,依仗着街巷坊市,对唐军的到来进行坚决的抵抗,直到一个个连同占据的建筑被摧毁。
特别是大内算官勿氏一族七百多口插满箭只和兵器的尸体,从金刚城(小内城)一直铺到了王大衙的阶梯上,大内算官勿罗兀本人则在亲眼看着全部子弟都战死后,守着历代大王的神主,站在堆满柴禾的王祠大庙里,亲手把自己和身边的一切,变成一枚巨大而醒目的火炬。
而在在太和城到金刚城的各条街道上,龙武军第一次出现不下与正面决战的惨烈伤亡,几乎到处是相拥而死的双方将士的残肢断体。
作为先期进城的林字营率领骠国奴联军,几乎大半覆灭后被打出来,然后是附近赶到另一大边军主力——戎州军的移风、伊禄、义宾、可封、泥溪、开边、平寇诸营也被陷在街巷中苦战,甚至是后续赶到清剿的援军中,刘昌周、吕希用等人也中了南蛮人淬毒的冷箭,若不是因为铠甲足够好,又有随军医官呆子和特效药在附近,差点就死掉了。
因此惨烈的伤亡之下,我根本没有欣赏游览古迹的机会和心情,龙武军抢光库藏和富室之后,就堵住六门,用堆满收集来燃料的大车,将一切还在抵抗和战斗的地方烧光。
看着这一座西依苍山东临洱海的充满了西南历史与文化古迹,遍布雕像与建筑的精美之城,在我的命令下一点点的变成在火焰和死亡中哀号的死城。我心中已经麻木的甚至是犹如死水一样的平静。
不知道这算不算毁灭历史文化古迹,后人又会怎么评述。
龙武军最终出色的执行了刮地三尺,寸草不生的优良传统,将王宫和王宫附近的官衙、库房洗劫一空,连木雕和墙柱上的金铜贴片也没放过,然后为了减少伤亡,将抵抗者连同大片的建筑一起烧掉,再从废墟里找出那火烧不掉的金银熔快收集起来,作为战利品。
这就是国家实力的差距,同样的战争损失,大唐败了只是输掉一个局部,但是对南沼,就是输掉整个国家的将来,特别对这么一个历史很短暂的,并没有形成文化的核心的新生国家来说,强力统合了众多民族,却有一下失去大部分威慑的力量,后果可想而知的,
唐军到来在多数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外在的诱因,将长期积累的东西一下子引发出来,那怕蒙氏还拥有巍山的根本之地,还拥有牢哀蛮这个最坚定而善战的盟部。但已经无法遏止王权和威信的崩解,依靠强大武力建立的政权,被更强大的力量击败后,结果就已经基本注定了,虽然这可能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事实上,安南都护一动,那些中南小国都似闻到了血腥味的苍蝇,纷纷动起来,加入了所谓的平南联军。
现任都护方国珍出身本地土僚大姓,本身就是开元年间太上府邸的老人,年事已高,巴望着退养前能给子孙族人谋些更多的荫庇,因此对这场战事投入了难以想象的热情,要知道自从数年前最后一次天宝战争三道联军覆灭于罗朱江后,大唐在南中各国的威信,也被削弱了不少,才冒出交趾郡土人胆敢袭击日本谴唐使的事件来,此次出兵也有籍以重新立威的意思。
绵延不绝的哭泣声,将我的思绪拉回来,夹杂在越发壮大的蜿蜒队伍中,还有大量坐在大车上,哭哭啼啼或好奇异然、或麻木不仁,神情各异的蛮族女子。
她们既有太和城中的宫女,太和城易手时王宫内还留了上千名的各族女子,作为南蛮女子倒没有什么为国殉节观念;也有各族用来赔罪的女子,为了避免唐军质责和报复,勒令各族按照人口多寡,交出响应数量适龄的女子,作为不予追究的代价;或者干脆是用太和城里的战利品和各个亲善山头交换来的财产,南沼盛行人口买卖,大多数主要来自未开化的部落,南沼部族同样有重男轻女,却又崇敬母亲的风俗,在许多地方没生育的女子,就如牛羊般是可以转易的财产;再就是唐军扫荡下,洱海平原上,王家领地内没能跑掉的乌蛮各族女人。
她们也将担负起民族大融合的历史重任,被配给有功劳的将士,以解决唐军下层士兵的婚姻问题,因此那些士兵倒是不用怎么勒令,就自发的心甘情愿将本来运兵的马车都腾出来让她们坐。
这算是多少借鉴了蒙古人西征的作法,不过没蒙古人那么残酷而已,那些把高过车轮的男子全部杀光,再迫使孤儿寡妇和蒙古士兵组成新的家庭,以实现对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