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国历史-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登啬鹿湍埽闪擞捎喑鍪骨毓G啬鹿≈亟哟捎啵蛩故厩毓忱龅墓液头嵩5幕ⅲ蛩私馕魅值牡匦巍⒈啤S钟媚谑妨蔚牟呗裕炝粲捎嘣谇鼐幼 M保嘀钔跛腿ヅ侄恕6烂畹那毓衾治璧福谷滞醮笙硌鄱!K杖找葡砝郑焕碚拢诖笈B硭劳觯膊患庸省5鹊矫嘀罟谡乱凰浚啬鹿獠湃糜捎嗷毓S捎嗟娜摆桑艿饺滞醯木芫T谇厝说墓嫒跋拢捎嘀侦豆橄蚯毓G啬鹿员隹椭窠哟捎啵退致弁骋晃鞣饺肿宓牟呗浴!�
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晋军不敢出战,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南岸崤地,在当年的战场为战死的将士堆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三十七年(前623年),秦军出征西 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 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 
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死,安葬於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 其中包括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国人对此悲痛万分,赋《黄鸟》之诗,唱道:「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意思是,青天呵,怎麼将这麼善良的人给殉葬了?如果可以赎命,我们宁愿出一百条命将他们换回来! 

秦康公 
秦穆公之子。 
当年秦康公送他的舅舅重耳回国,送到渭阳,作诗云:“我送舅氏,曰到渭阳”后人以渭阳喻甥舅关系。 

秦桓公 
秦桓公与晋厉公订盟,但后来秦桓公急欲向东发展而背约,与狄合力攻晋。公元前578年(桓公二十六年),晋率诸侯伐秦,秦军大败,退至泾。 

秦哀公 
申包胥痛哭七天七夜,秦哀公出兵救楚。 

秦惠公 
秦简公的儿子,秦惠公做了十三年国君死了。 

秦悼公 
秦悼公在位十四年去世。 

秦厉共公 
春秋末期秦国君主。秦悼公之子。 公元前476~前443年在位。秦厉共公在位期间;蜀人、楚人、义渠之戎 都曾朝贡献礼。前476年;派兵拔魏城。前461年;沿黄河修筑防御濠沟。 同年;以兵2万伐大荔之戎(今陕西大荔朝邑一带);取其城。前457年; 他率师与绵竹之戎(今 甘肃天水东)战。前451年;筑南郑(今陕西汉中)城;置县。前444年;他派兵攻义渠之戎;执义渠王。 秦厉共公执政期间的这些举措;为秦国的富国强兵作了一定准备。 

秦怀公 
秦躁公卒;其弟从晋归来即位;是为怀公。秦庶长晁等包围秦怀公自杀。 

秦献公 
秦献公即位;下令废除用人殉葬的恶习。次年又迁都栋立;决心彻底改革;便下令招贤。 

秦孝公 
秦孝公 嬴渠梁 (前381…前338) 战国时代秦国有名的一位君主;他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开始富强起来;商鞅变法是先秦最彻底的一场变革;它取消世袭的特权;规定按军公给予爵位和田宅奴隶;使秦国国富民强;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开辟道路。 


秦惠文王 
战国时秦国君主。名嬴驷。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惠文王为太子时犯法;商鞅行法;曾黥其师傅公子虔。故孝公一死;他将商鞅车裂。然而他并未废除商鞅之法。在位期间;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任用贤能;推行法治;并不断向外拓展领土。孝公时期的变法;经惠文王继续推行;确立了秦封建制度。 
完壁归赵就是秦昭襄王。 

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在位时间短暂;政绩平庸;是秦国历史上一位无足轻重的君王。 

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是战国末期的秦王,本名异人,后为华阳夫人子,故另赐名子楚,前249年至前246年在位。 秦始皇之父。相传他尚在赵国为质子之时,为吕不韦相中,并加以栽培,成功得到秦王的地位。由于他突如其来的早逝,有人认为是因为他撞破了吕不韦与赵姬的奸情而被吕不韦所杀。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前210),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亲理国事,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随后,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金人。
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全国币制。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终数六,因而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符传、法冠、舆乘等制度都以六为数。水主阴,阴代表刑杀,于是以此为依据加重严刑酷法的实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销毁民间所藏《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随后因求仙药的侯生、卢生逃亡,牵连儒生、方士四百余人,而将其全部坑杀于咸阳。
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于是作书命长子扶苏送葬,并继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扶苏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久,即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秦朝灭亡。
公元前259~前210年,中国首位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名政。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创立了〃皇帝〃的尊号,称始皇帝。




秦灭六国的经过(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事业是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的。这一年,秦始皇首先向韩国开刀,派内史腾灭了韩国。前229年,秦派王翦向赵国发动进攻。前228年,秦军进入赵都邯郸,赵王迁被迫献出地图降秦,公子嘉逃到代郡。前227年,秦派王翦等领兵在易水之西击溃燕军主力。次年,攻下燕都蓟,燕王喜逃往辽东。前225年,王贲率兵10万攻打魏国,水灌大梁,魏王假投降。前224年,王翦率60万大军进攻楚国,次年占领寿春,俘获楚王负刍。前222年,又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同年,王贲俘虏了燕王喜和代王嘉,燕赵二国彻底灭亡。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挥师南下,很快打进齐都临淄,齐王建投降,齐国灭亡。至此,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1、挥师灭韩。在东方六国中,韩国是最早被秦灭掉的国家。公元前234年,秦军向韩国发起攻势。韩王安惊恐万状,急忙派韩非出使秦国,结果韩非死于秦国,并没有起到延缓韩国灭亡的作用。韩非死后,韩国表示愿割地称臣,献出南阳之地给秦国,秦国仍然不肯罢兵。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长驱直入,俘虏了韩王安,在韩国故地设置了颖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县),韩国宣告灭亡。韩国的灭亡是秦统一战争全面展开的标志。韩王安被俘后,成为秦国的阶下囚。秦国对他和其它韩国贵族都比较宽大,后来由于韩国故都新郑的反秦活动猖獗,特别是发生了张良为韩国复仇的事件,秦国才杀了韩王安,对韩国贵族的态度才发生了转变。 
2、破赵逼燕。秦灭韩之后,第二个目标就是赵国。赵国与秦结怨甚深,双方大动干戈,互有胜负:长平之战,赵军惨败;邯郸之役,秦师败北。秦始皇亲政后,即多次与赵交锋:公元前236年,利用燕、赵争斗之机,派王翦等进攻赵国邯郸、上党,夺取九城之地。公元前234年至前232年,又两次派兵伐赵,但受到赵国名将李牧的顽强抵抗。公元前229年,赵国接连发生大地震和大饥荒,秦始皇再次命王翦、杨端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王翦施行反间之计,用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大肆诽谤李牧等人,说他们要谋反,促使赵王将李牧杀害。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攻克邯郸,俘获赵王迁,占领赵国本土。接着挥师北上,屯于中山(河北定县),逼近燕国。 
3、攻破燕国。秦军占领赵国本土时,赵国的公子嘉逃往代郡,自立为代王,与燕国合兵,驻守上谷(今河北北部),以防秦军进攻。秦军逼近燕国,引起燕、代一片恐慌。燕国的太子丹曾经在秦国当过人质,秦始皇对他不好,逃回燕国后有报复之志。他见秦国大军压境,图谋灭燕,更加怀恨在心。遂收容秦国叛将樊于期,并通过燕国勇士田光结识了刺客荆轲,企图刺杀秦始皇,挽救燕国的灭顶之灾。但荆轲未能杀掉秦始皇,反而激起了秦始皇对燕国的愤怒。他下令增兵赵国故地,向燕国发动大举进攻。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都蓟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秦将李信紧追不舍,燕王被迫杀太子丹以谢罪,但根本无法扭转败局,也不能阻止秦军前进。 
4、占领魏地。秦军攻克燕都蓟城后,把打击的矛头指向了魏国。自从韩国灭亡,赵国和燕国被秦军占领之后,魏国实际上已处于三面被围的窘境,大有唇亡齿寒之感。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去攻打魏国。由于魏国缺乏有效的抵抗,秦军很快兵临城下,包围了魏国的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大梁经过魏国长期经营,城池相当坚固,加之魏军坚守,不易攻克。王贲看到大梁城地势较为低下,又离黄河、鸿沟不远,遂令秦军开渠,将黄河、鸿沟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个月后,城垣崩塌,秦军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杀,魏国灭亡。至此,河东、华北和广大的中原地区均已为秦所有。东方六国中只剩下楚国和齐国了。 
5、大举伐楚。楚国在战国末年国力衰弱,但与东方其它国家相比,还是比较强大的。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军攻楚。李信轻敌冒进,先胜后败。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亲请老将王翦,令率60万大军伐楚。楚则倾其全国兵力进行抵抗。王翦吸取李信失败的教训,采取屯兵练武,以逸待劳,麻痹敌人的战略,选择有利地势安下营寨,整天教士兵跳高、跳远,投掷石块,坚壁不战。这样过了一年,楚军斗志松懈,粮草不济,开始向东撤退。王翦乘机率军追击,大破楚军于蕲南,杀楚将项燕,占领楚国大片领土。公元前223年,王翦与蒙武合攻楚都寿春,俘获楚王负刍。次年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降服百越之君。楚国宣告灭亡。 
6、吞灭齐国。楚国灭亡后,秦始皇派王贲率军深入东北,扫除燕、赵残余势力。公元前222年,王贲攻占辽东,俘虏了燕王喜。接着攻下代城,俘虏了代王嘉。燕、赵两国彻底灭亡。至此,东方六国中就只剩下齐国。长期以来,秦国对齐国采取笼络的政策。齐王建在位四十多年,事秦甚谨,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直到五国灭亡之后,齐国的统治集团才感到大祸将要来临,乃发兵守其西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率秦军从燕国边界南下进攻齐国。王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猝然攻入齐都临淄(山东淄博)。齐王建入秦投降,齐国也被纳入秦国的版图。 
经过十年的征战,秦始皇终于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回顾统一中国的历程,秦始皇对丞相、御史说:过去韩王纳地献玺,请为藩臣,但很快违背盟约,与赵、魏合纵攻秦,故我兴兵诛之,俘虏了韩王。赵王派其丞相李牧前来约盟,我归还了赵国的质子,但赵旋即背盟,攻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魏王起初表示愿意对秦称臣,但不久与韩、赵二国密谋袭秦,秦兵反击,遂破魏国。楚王献青阳以西之地给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