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名城 作者:黄泽全-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50名骑兵来到这里,在位于现在城市中心的圣卢西亚山上修筑了西班牙在南美洲大陆
上的第一座炮台,并在山下用泥砖和草木建筑了一批原始的住宅区,这就是圣地亚哥城
的雏形。1818年4月5日,经过智利争取独立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役——迈普之战后,圣
地亚哥成为智利的首都。公元19世纪因智利发现铜矿并逐渐大规模开采,城市迅速得到
发展。在随后的年月里,数次遭受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市区历史性建筑物受
到严重毁坏。今天的圣地亚哥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面积100多平方公里,人口534万,
是智利最大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圣地亚哥市所在的地区夏季(10月至次年3月)气温并不太热,最热的1月份平均温
度是20℃左右;冬天也不太冷,最冷的7月份平均温度也有8℃左右。宜人的气候使圣地
亚哥城风光绮丽、婀娜多姿。这里一年四季,棕榈婆娑,绿草如茵,各种鲜花争相吐艳。
圣地亚哥的美丽的城市背景更是令人赞叹不已。从市区可以眺望远处白雪皑皑的安第斯
山顶峰。清晨,雪峰四周云雾缭绕;中午,阳光普照,光芒四射;
    傍晚,朵朵白云飘荡在山腰。随着风、云、雨、雾的天气变幻和朝阳、夕照彼往此
至,雪峰不时地出现银灰、银白、淡青、浅紫或深红的色彩,有时几种色彩交相辉映,
形成一幅迷人的画面。
    智利是世界上第三大产铜国,也是世界上出口铜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圣地亚哥市,
人们处处都能感受到铜的存在,到处都可以看到铜的光辉。漫步市区,每隔不远眼前就
会出现一座精工细琢的纪念铜像,这些铜雕刻大小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格外引
人注目的是耸立在市区“宪法广场”上智利民族解放运动先驱沃伊金斯将军的铜像雕刻,
横刀跃马,气壮山河。那一座座铜像雕刻,让人目不暇接,仔细观赏,仿佛置身于铜像
的世界,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不论在商店的橱窗里,还是在智利朋友的家中,举目便是闪闪发光的各种铜制器皿:
铜碗、铜盆、铜壶、铜杯、铜烟具……并且每件器皿上面雕有人物、风景、花草以及兽
类等。商店里的铜制手工艺品,更是新颖别致,手工精细,令人爱不释手。宾馆、饭店
以及居民家庭的门窗、桌子等都是铜镶边,或者有铜的装饰。亲朋自远方来,也总是以
铜制艺术品相赠送。
    圣地亚哥的市区在历史上是以圣卢西亚山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圣卢西亚山高230米,
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盘旋而上,直通山顶。山上有古希腊雅典式
的白石门廊,门廊两侧是古朴、苍劲的巨型壁画。满山都是茎干肥硕、形态各异的仙人
掌,色彩艳丽的花草点缀其间。山腰有一处“石泉”,泉水缓缓从造型优美的石雕顽童
怀抱的罐子中流淌出来,在郁郁葱葱的林木中形成一潭碧水。山岗上的古堡、雉堞和铜
炮年代久远,迄今保存完好。站在古堡前俯视全市,长3公里、宽100米的奥希金斯大街
横贯全城,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两侧高楼大厦林立;解放广场、宪法广场、巴格达诺
广场等历历在目;市区和近郊的天主教堂、主教堂、市政厅、邮政大楼、智利大学、天
主教大学、国民学院、国家图书馆、历史博物馆、美术馆等,一览无余。
    市区东北部的圣克里斯托瓦山,海拔1000米,山上有用大理石雕成的巨型圣母像,
山坡花草林木之中建有天文台和动物园,被称为“首都公园”,是圣地亚哥市的旅游中
心。
    
      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根廷首都、南半球最大的城市、大西洋岸重要港口——
    布宜诺斯艾利斯,位于拉普拉塔河西岸,是阿根廷首都和联邦区所在地,市区为一
条从港口流向西南方的小河及环城公路环抱,同附近的22个卫星城镇组成大布宜诺斯艾
利斯市。
    该市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人口有1100多万,自古以来就是南美洲重要的一个商业、
金融、科学、文化和艺术中心,素有“南美洲的巴黎”之称。
    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
    1535年8月,西班牙人佩德罗·德门多萨率领船队来到拉普拉塔河西岸,发现河面
水域宽阔,河岸绿草如茵,林木苍翠,景色宜人,空气新鲜,便在此地抛锚定居,并于
次年开始建设城镇,定名为布宜诺斯艾利斯,意为“空气清新”。后来,秘鲁人和印第
安人多次联合进攻阿根廷的土著人和其他混血人,战争连年发生,战斗异常激烈,城市
遭到破坏,几乎变成废墟。另一位西班牙人胡安·德拉加伊于1580年6月14日举行隆重
开工仪式,重新建设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随着岁月变迁,1776年布宜诺斯艾利斯被定为
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首府,1816年被定为阿根廷的首都,从此成为阿根廷全国政治、经
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势险要,是阿根廷的战略要地,同时由于它港
湾多、河水深,又是良好的军港和商港。
    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一座美丽、清洁的现代化城市。从飞机上俯视城市,街道宽阔整
齐,到处绿荫覆盖。漫步市区,那巍峨挺立的高层建筑,来往如梭的汽车洪流,回旋上
下的立体交通,琳琅满目的橱窗布置……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在城市居民中,西班牙、
意大利和其他欧洲血统的人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些人也给布宜诺斯艾利斯带来了欧洲文
化的影响。市区那些迄今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物,带有欧洲古典建筑艺术的浓厚色彩,
既有哥特式教堂,又有罗马式的剧院和西班牙的庭院。市区以拉普拉塔河岸为基线,成
扇形状展开,大多数街道、公园、广场、博物馆、车站、纪念碑和塑像的名称,均来自
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之名。布宜诺斯艾利斯以纪念碑、广场和街心公园众多而
闻名,全市有100多个街心公园和广场,有220多个铜像和雕像,成为市区引人注目的景
观。布宜诺斯艾利斯著名风景区“二月三日公园”是以著名英雄圣马丁率领骑兵团大胜
西班牙殖民军之日命名的,公园附近耸立着一座高20多米的纪念碑,那是西班牙人后裔
为纪念阿根廷独立100周年而兴建的,碑上人物栩栩如生,记述了西班牙移民进入阿根
廷后的历史岁月。城市东部街道宽阔,高楼林立,草坪、花坛点缀其间。体育场、博物
馆、娱乐场等建筑汇集在繁华的解放者大道两侧,显示出现代化大都市的风貌。南部地
区许多街道狭窄,建筑物不高,一些西班牙和意大利风格的古老建筑格外醒目,又使这
座城市依然保留着古香古色的风采。
    布宜诺斯艾利斯城是在一片大草原上建筑起来的,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
充沛,土地肥沃,城市长年不脱绿装。域外丰林茂草,一望无垠。市区街道两侧种植着
梧桐树、桉树、棕榈和美洲大陆上特有的哈卡兰达树,高大的木棉树遍布全城,那些盛
开的桃花和桔黄色的木棉花交相辉映,显得十分艳丽。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引人注目的是
奥布树,这种拉普拉塔河流域特有的植物,树干粗大,枝叶繁茂,树冠像一把太阳伞,
在烈日炎炎之时,给地面带来大片浓荫,让人感到格外清凉爽身。那些草坪、花坛更是
伸展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在住宅区,家家阳台上都摆满了青翠的观赏植物,这些盆栽花
木,千姿百态,各具匠心,美不胜收。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绿化工作很有成就,全市绿化
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1/10以上,保持了自然生态平衡,净化了城市空气,美化了环境,
使城市真正变得“空气清新”。
    
      基多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位于国境北部,海拔2852米,虽然临近赤道,但因地势高峻,
所以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基多原为古老的印第安人城市,是印加
帝国北部疆土的首都,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融为一体,1979年被联合国教育、科
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在古代,印第安人的基图部族曾在这里生活,基多这个名称便是从“基图”演变而
来的。印第安人曾在这里建立“基多王国”,公元15世纪末已成为印加帝国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中心。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这里。1830年厄瓜多尔独立后定为首都。
    基多市分为新城、旧城两部分。西南部是旧城区,这里街道狭窄,路面为鹅卵石铺
砌,弯弯曲曲,有的坡面陡峻。街道两侧的房屋多为白色或天蓝色粉刷的,临街的阳台
显示出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建筑风格,众多的尖顶或圆顶的教堂耸立在一片低矮房屋
之上,十分引人注目,保持着古香古色的风韵。新城座落在北部,这里街道宽阔笔直,
现代化高层建筑林立,别墅、公园点缀其间,马路上车水马龙,显示出现代化都市的景
象。城市四周的山腰上林木苍翠,碧草如茵,鲜花竞开,城区东西两侧的皮钦查火山峰
海拔4700米以上,峰顶白雷皑皑,银光闪烁,景色壮观。
    基多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市内共有大小教堂、修道院86座,著名的有圣弗朗西斯
科教堂、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明斯德女修道院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被视为巴罗克式
建筑风格的杰作,是西班牙——美洲宗教建筑的典范之一,它由一座大教堂、几座小教
堂和众多的回廊组成。教堂内珍藏着印第安人、西班牙人的绘画和雕塑名作,享有“美
洲基多艺术学派珍藏地”的盛誉。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建于1722年至1765年间,教堂正
面拱形大门上、四周墙壁以及天花板上镶嵌有精美的金叶图案,富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
值。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孔帕尼亚耶稣教堂和明斯德女修道院是美洲大陆上西班牙建筑
艺术、美学与印第安文化相互渗透的精品建筑。
    独立广场是基多市的中心地带,在这座正方形广场四周,耸立着一座座富有意大利
文艺复兴后期艺术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大多为两层,配有精雕细刻图案的石门。广场
南端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550年,完工于18世纪,绿瓦圆顶,灰白色圆柱支撑门廊,是
阿拉伯、波斯和摩尔人的建筑风格的混合体。外墙上有用金叶镶嵌的基多城奠基者姓名,
院内有苏克雷将军的陵墓。教堂对面是大主宫,广场西北角是雄伟壮观的政府宫。城东
南的圣多明各广场,亦称剧院广场或苏克雷广场,广场中央竖立着苏克雷将军的雕像,
东端耸立着以收藏丰富的木雕闻名的圣多明各教堂和修道院。这里的圣阿古斯丁古堡是
苏克雷将军亲自签署厄瓜多尔独立协议书的地方,迄今保存着当年的原貌。广场附近是
罗恩达大街与瓜亚基尔大街的交汇处,街道狭窄古老,店铺鳞次栉比,行人熙来攘往,
是基多繁华的商业区。广场不远处的阿拉梅达公园,是基多著名旅游区,公园内溪泉淙
淙,小桥飞架,曲径通幽,鸟语花香,园内建有南美洲最古老的天文台和西蒙·博利瓦
尔纪念碑以及美术学校等。
    城市南端的面包山,海拔183米,有盘山公路通向山顶,顶上有一座大型基多女神
石雕像,被誉为基多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象征。山腰有一座古老的印加神庙,站在这里
俯视全城,基多美景尽收眼底:皮钦查火山云雾缭绕,白雪皑皑,绚丽多姿;基多市区
塔楼、尖顶建筑同附近丘陵、山峰相互映托。基多的名胜古迹反映了拉美不同时代的发
展特色,被列为世界文物重点保护城市之一。
    
      哈瓦那    
 古巴首都、西印度洋最大的城市哈瓦那,位于古巴岛西北部哈瓦那湾的阿尔门达雷
斯河畔,扼佛罗里达海峡西南口,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隔海相望,气候温和,四季宜人,
风光秀丽,素有“加勒比海明珠”之称。
    哈瓦那是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城市,现有人口200多万,是古巴政治、经济、文
化和交通中心。古巴岛于1492年由哥伦布发现,1510年开始殖民化进程。哈瓦那建于
1519年,1550年成为古巴主要城市,1898年起成为首都。
    哈瓦那市区分为新城旧城两部分。新城濒临加勒比海,街道宽阔整齐,高楼鳞次栉
比,拥有豪华的宾馆、饭店、公寓、政府大厦等,花坛草坪点缀其间,充满现代化气息,
是拉丁美洲著名的现代化城市之一。旧城位于哈瓦那湾西侧的一个半岛上,占地面积不
大,街道狭窄曲折,迄今保留着许多欧洲式古老建筑。旧城是当年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
征服新大陆的重要基地,四周工事环绕,具有很高建筑学价值的古老建筑物大多集中在
城区的兵器广场、大教堂广场、圣弗朗西斯科广场以及老广场附近。城区那些传统性民
宅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哈瓦那老城区古建筑布局整齐和谐,外观古香古色,迄今
保存完好,1982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哈瓦那的名胜古迹众多。座落在市区的拉富埃尔萨城堡建于1538年,是古巴最古老
的城堡,也是美洲第二座最古老的城堡。城堡建筑呈方形,四周围墙环绕,顶部塔楼高
耸,塔顶安放的一尊印第安少女“哈瓦那”铜像格外引人注目,哈瓦那城就是因此而得
名的。建于1587年至1597年的莫罗城堡,高耸在哈瓦那湾入口处的峭壁上,城墙高大宽
厚,外有宽宽的护城河,内有条条幽深的隧道,这里曾是哈瓦那城防止海盗袭击的要塞,
是哈瓦那城的重要古迹之一。莫罗城堡历史上曾先后遭到法国、荷兰、英国列强的洗劫,
已变得面目全非,但遗留下来的断壁残垣仍可以显出城堡当年的英姿。
    另外还有建于1763年至1774年的拉卡巴尼亚城堡、建于16世纪末的拉篷塔堡以及建
于1774年至1794年的王子堡等。
    兵器广场,又称卡洛斯·曼努埃尔·德·塞斯佩德斯广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