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当自强 作者:云意迟迟(起点女生网vip2015-01-06完结)-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远地便看到伍家那围了半人高围墙的破院子里,伍大娘正坐在太阳地里纳鞋底。
    “伍姨!”
    伍大娘浑然不觉,依旧低了头撕拉撕拉地扯着麻线。
    “伍姨?”
    伍大娘茫茫然地抬了头,看到栅栏门外的庄善若,先是一愣,转而脸上一喜,忙将鞋垫子放下,迎了上来,笑道:“我只道自己耳花呢。”
    庄善若反过手扶住了她,毕竟在床上瘫了几年,伍大娘走路总还不算是太利索。
    伍大娘为难道:“呦,我们家就这两间破房子,也没个地方给你坐的。”
    “伍姨,坐外面就好,还能晒太阳。”庄善若将伍大娘搀回到原先坐的小椅子旁,自己捡了一张小杌子坐了,将那篮子提了上来。
    “呦,你带了啥东西,好香!”
    “不是好东西,伍姨别笑话我!”庄善若说话间将蒙在上头的那口碗取下,道,“嘴馋,做了两碗榆钱饭,也拿过来给伍姨尝尝鲜。”
    “这是好东西!”伍大娘笑道,“我早上看那边上的老榆树,正琢磨着等阿彪从县城里回来,让他给我捋点榆钱来蒸了吃了呢。整好,你就送来了!”
    庄善若放了心,原来伍彪不在家,那就好!
    她浑身自在了许多,道:“这几日闲了,我就让小侄子爬到树上捋了许多榆钱,他又吃又玩乐和着呢。本来我还踌躇,这东西不过是哄小孩儿的,实在是拿不出手,可吃着鲜甜,想着给伍姨送来。”
    伍大娘深深地嗅了一口道:“就是这个滋味啊。”她取了筷子尝了一口,道:“善若你别笑话我,这榆钱饭往年我都是吃腻了的,这会子吃起来倒是有味道。”
    庄善若拣起伍大娘放在一旁的鞋垫一看,分明是伍彪的脚样子。伍大娘怕是眼力不好,这鞋垫纳得是歪歪斜斜的。庄善若顺手便纳了起来。
    “这可使不得!”伍大娘忙拦道。
    “不碍事,反正坐着也是坐的,纳两针也是消闲儿。”
    伍大娘放下筷子,道:“我家阿彪脚大,走路费鞋。我病的那几年可是一双鞋也没法子给他做,他便买了两双草鞋穿,从春天穿到秋天,连鞋帮子踩烂了也舍不得扔。后来还是芸娘看不过眼——芸娘你怕是不认得,是贺三的媳妇——好歹给他做了双布鞋,总算是不至于在冬天露脚趾头了。他宝贝得什么似的,轻易也舍不得穿。”
    庄善若点头。
    “我能起了,可眼睛怕是年轻的时候哭得多了,老花得厉害,绣个鞋垫还得伸直了胳膊老远地瞅着,可费劲了。本来想给他做双单鞋,我合计着恐怕这鞋得做上一年,干脆直接做双棉鞋得了。”

  ☆、第180章 榆钱饭(2)

庄善若不知道该接什么话好,只得低了头帮助伍大娘纳起鞋垫。
    伍大娘就着庄善若的手看了看鞋垫,赞道:“你这女子手巧,这针脚又细又密。”
    “伍姨说笑了,纳个鞋垫还能看出手艺的好坏来了?”
    伍大娘笑而不语,又用筷子点点面前的那一盘榆钱饭,道:“这榆钱饭调的滋味不错,你跟我说说,加了什么,我也好下回学着做一次。”
    庄善若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偏了头略想了想,道:“不过是些香油、盐之类的,家里没别的调料,我又顺手浇了小半勺子辣椒油进去——这辣椒放了大半年,只带了些微辣味。”
    伍大娘点了头,用筷子夹住榆钱饭细细打量,若有所思地道:“这日子好过了,榆钱饭也不过是图它的清香爽口,还弄了这么许多调料配它;想当年,穷苦人家好不容易挨过寒冬,日夜盼着春天快点来。这春天一来啊,肚子里就不用再老装些窝窝头老咸菜帮子了。”
    庄善若见伍大娘藏在皱纹下的清秀五官,和因陷入沉思而微微眯起来的眼睛,突然想起来听人说起过伍家是从外乡迁过来的,倒没说过伍老爹,想来孤儿寡母这些年是经历了许多风霜。
    庄善若听伍大娘说话神情都不像是普通的中年农妇的样子,连拿筷子吃野菜的样子也透露出几分文雅来,怕是伍家来历不简单。
    “我也不瞒你,我们家原先是南边的。一到春天漫山遍野都是可以吃的野菜,不消说榆钱了,什么灰灰菜啊,折耳根啊,马兰头啊,香椿啊,随便去田间地头一薅就是一大把,那清香鲜嫩的滋味总算能将一冬天的老咸菜味压下去。”
    庄善若应和道:“伍姨说得我都馋了。赶个有日头的好日子,去山上剜野菜去!”
    “要说这最有滋味的可得算是香椿了。”伍大娘的眉眼舒展开来。
    “香椿炒鸡蛋倒也常做。”庄善若笑道。
    伍大娘摇摇头,道:“香椿炒鸡蛋倒也寻常,不若做个酥炸香椿。”
    “酥炸香椿?”庄善若听也没听说过这做法。
    “也简单,择顶顶嫩的香椿芽,放在热水里焯一焯,再打几个鸡蛋拌入合适的面粉和盐,搅成糊糊,坐上一锅热油。等油温到五六成的时候,将沾了面糊的香椿芽放到油里炸到两面金黄——可仔细千万别炸糊了。这酥炸香椿配上烧春来吃,这滋味可是没的说。”
    “这做法倒是新鲜。可是南边的做法?”庄善若心里暗忖。本来农家吃野菜除了图新鲜还有省点口粮的意思,若是吃个香椿还要费这许多油来炸,那可真是划不来了。
    伍大娘点头,又道:“我记得阿彪小时候也爱吃香椿,一到春天便缠着我给他做豆皮香椿卷儿——可真真是磨死人的做法。”
    庄善若道:“这名儿听着便精细。”
    伍大娘像是意识到什么似的,将筷子搁到盘子上:“不过是说着热闹罢了。等香椿下来,炒鸡蛋都舍不得多放两个呢!这阿彪,出去也快一天一夜了,怎么还不见回来?”
    庄善若听伍大娘有心岔开话题,也识趣地不再问下去。怕是这伍家在南边的时候也着实过过好日子,不论是酥炸香椿还是豆皮香椿卷儿都不是普通农家能够琢磨出来的吃食。
    “伍大哥去哪儿了?”
    “县城。平日都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都是清晨进城,夜里回来,又舍不得坐车,这一趟来回下来可是累得够呛。”伍大娘将目光远远地投到围墙外,道,“这回还是我好说歹说,总算答应在贺三家借住一宿,怕也是睡得不安心。”
    “伍大哥至孝,整村人都知道。”
    “有啥不放心的,家里统共两间破草房,又没个隔夜粮,哪里会有贼惦记着?”
    “伍大哥可是和贺三哥贺六哥合伙开铺子?我有日在村里碰到贺三哥还帮他们还带了一回路。”
    “可不是?不过是拿这两三年卖草药攒下的几个钱开了个包子茶水铺子,想着能勉强糊口罢了——你怎么倒认识贺家兄弟?那日贺六说起来,我倒是奇了。”
    “好歹在县城里住过几月,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就熟了。”这事太复杂,庄善若虚虚一句晃过,又问,“铺子生意可还好?”
    伍大娘摇摇头:“说不上好还是不好,整一个月下来刚好够个本,倒白添进去这许多功夫。”
    庄善若不解,那日在包子铺生意还算好,芸娘的手艺也出众,也能招徕回头客,怎么生意就这般差强人意?
    伍大娘又道:“贺三两口子都是实诚人,阿彪给我带过几回包子,那肉包子咬开里面实打实的肉馅——怪不得味道好。”
    庄善若点头,也是,芸娘的包子馅料丰富,卖得平价,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想赚钱着实是难了些。
    “做生意的哪有一下子就赚的,还得慢慢来,急不得!”伍大娘脸色一转,又道,“这县城善福堂的小刘郎中你可认得?”
    庄善若听伍大娘问得突兀,点点头道:“认得,他娶的便是和我同村的好姐妹,年前怀上了身子,这会子怕是有四个多月了吧。”
    “哎!”伍大娘轻轻一叹。
    庄善若被她突如其来的叹息弄得心慌,忙问:“怎么了?”
    伍大娘的眉间沉沉地压上了愁云,道:“这善福堂可算得上是我们伍家的大恩人了,亏得刘郎中和小刘郎中心善,要不然这会子我怕还瘫在床上动弹不得;又帮衬着收阿彪采的草药,我们娘儿俩的日子才能渐渐好过起来。”
    “小刘郎中怎么了?”
    “怎么了?只听说出了正月,也不知道是受了寒还是怎么的,就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刘郎中好脉息,可知道是什么病?”
    “奇也就奇在这儿,据说小刘郎中的脉象和一般好好人无异,可这身子却是一天比一天沉,只躺在床上昏昏沉沉,一天里清醒不了几个时辰。”
    庄善若下意识地握住了手,这几月只顾忙自己的事,只当春娇过得顺遂,倒也没特意去探望她。春娇在娘家的时候是老闺女,被刘福婶照顾得妥当,出嫁后又被刘昌捧在手心,哪里碰到过一丝挫折?刘昌这一病,她定是不知道急得如何是好,又怀了身子……
    “你说这世道怎么说才好?刘郎中两口子开了善福堂素来是施舍医药,积德行善。可偏生老天不长眼,先前他们家大儿子得了病早早地去了,落得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会子小刘郎中又不知道什么缘故病倒,哎!他家长媳素来寡言少语,守了寡更像是个没嘴的葫芦,带了个玦哥儿,也就几岁;小儿媳妇又怀了身子——全家上下也就小刘郎中这一个青壮的,当个顶梁柱,却又偏生病倒了。”
    庄善若也心焦不已,却安慰伍大娘道:“都说好人自有福报,说不准这会子小刘郎中已经能起了。”
    “那敢情好!”伍大娘眉间愁云不散,“这许多年我是日夜礼佛,盼着是好人有好报——可是,这世间终究还是好人遭的磨难多,恶人反而是大多享福的,也就渐渐地淡了礼佛的心。有时候我私心想来恐怕这菩萨佛祖也是欺软怕硬的,看人软弱可欺,便变着法子地折腾。”
    庄善若听着心里也是一动,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要想不被人欺负,只能是自己强大起来。有些所谓“命硬”之人,恐怕是强大到连鬼神都不敢近身的程度吧。
    伍大娘将碗盖回到那盘已经凉透的榆钱饭上,道:“是好是歹,总得阿彪回来后才知道,我盘算着若是没什么大事的话,他这会子也该回来了。”
    “那我也等等伍大哥再走。”庄善若本来打算和伍大娘唠上几句便走的,最好不和伍彪打照面。可这会子她一心只想知道刘昌的病情,也只能按下性子等着。
    伍大娘抬眼看了庄善若一眼,温和一笑,道:“我头回见你,便知道你是个心气儿大的。”
    “嗯?”
    “村里嚼舌根的不少,好听的难听的都有,你也别放在心上。”
    “嗯。”这话说得是没头没脑,庄善若倒听不明白了。
    “阿彪他爹走得早,我守寡的时候年纪还算是轻。”伍大娘看着庄善若纳着鞋垫,垂了头道,“都说是寡妇门前是非多,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向来是不理会那些的,自由她们搬嘴去。说得多了,她们自己也觉得没趣儿了,也就不说了。”
    庄善若这才恍恍惚惚明白伍大娘在说什么。
    “虽然我住得偏,可许家的事我多多少少也听了几耳朵。”伍大娘目露慈光,“我知道你这女子心里苦,可我回回见你倒都是爽朗模样。做女人的本来就比做男人要更辛苦些,既然没人帮你打算,就要自己多替自己打算些。日子是自己过出来,可不是不相干的旁人的嘴里说出来的。你是个厚道的女子,这福分啊还在后头呢。”
    庄善若心中一暖,怕是伍大娘听到了村里对她的闲话,来好意劝慰她呢。毕竟这年头讲究的是“出嫁从夫”,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婆家既然没休你就死乞白赖地在婆家呆下去得了,哪有想方设法自求下堂的理儿?

  ☆、第181章 另辟蹊径

“伍姨……”庄善若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觉得和这个不似寻常农妇的伍大娘倒是亲近了几分。
    “这人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若是跟了个可心的,能把一辈子过得跟一天那么短;若是碰上糟心的,这一天可得煎熬成一辈子了。”
    这个比方新鲜,庄善若听得点头,道:“伍姨说得不错,活着要趁了自己的心意,哪里有工夫去管什么不相干的人。”
    伍大娘笑着道:“这个道理我算是明白得太晚了,可是再晚也要比糊涂过一辈子好。”
    庄善若心里暗忖,她又何尝明白得算早,如果多为自己考虑几分,又如何落得现在这般艰难境地?不过,世上没有后悔药,往后的日子还长,慢慢看吧。
    “呦!”伍大娘一拍手,“阿彪回来了。”
    庄善若引颈一看,院门口哪里有人。
    伍大娘解释道:“在床上瘫了几年,身子不能动,这眼睛不利索,可不把耳朵给练出来了?”
    果然,没一会儿,伍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半截围墙外。他依旧一身暗色衣裳,只顾低了头走路,待进到院里才发现除了他老娘多了一个人。
    伍彪的目光潦草地在庄善若身上一掠,便落到了伍大娘身上:“娘,你都还好?”
    “瞧你这话问的,你不过在外面住了一晚,我哪里不好?”伍大娘又转过脸,看着放下针线站起来的庄善若。道,“还有你妹子给我送吃的,又不嫌我啰嗦陪我唠了这许久,可好着呢。”
    伍彪这才重新转过脸来朝庄善若一点头,庄善若还他一个浅浅的微笑。
    伍大娘看着伍彪在初春的微寒里走得是一脑门子的汗珠子,嗔怪道:“走得恁急做什么?”
    “不急。”
    庄善若的目光落到伍彪脚上的那双黑布鞋上,黑色的鞋面上干干净净,不沾一丝灰尘。心里不由得诧异。
    “又光着脚走道了吧?”伍大娘的目光往下一溜。
    “哪能呢?”
    伍大娘笑道:“连家庄到县城十几里的黄泥路,哪有像你这样鞋子不沾一丝灰的?别是又到门口才把鞋子套上的吧?娘说了多少回了,这会子不比先前,一年下来娘好歹也能给你做上一双两双鞋的,可别让脚板受罪。”
    伍彪的目光扫到小杌子上摆着的鞋垫,道:“这天左右也不冷,光着脚走道反而舒坦。你眼睛不好,别给我做鞋了,这双穿破了。我大不了老了脸皮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