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门娇 作者:翡胭(起点首页封推vip2014-08-08完结)-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六人都是名单中身份比较高贵的,太后的意思是从中挑一位为后,其他的可以酌情再选一到两名补四妃。

    毕竟,这样的门第出身,做皇子正妃都使得的,并不是每个女孩子都肯在后。宫为妃妾,后。宫的位份还是从愿意当嫔妃的人中补。

    这是太后身为过来人的一点想法,强扭的瓜不甜,新帝也很赞同。

    像石修谨就十分郑重地对他说过,千万不要将他疼爱的妹妹石丹儿弄到宫里头去,就算皇帝是他,那也不行。

    这个世上的父兄,并不全然都是指望着拿女儿送进宫去好换取富贵前程的。他身为皇帝,虽然不排斥这样的行为,可若是有那种更希望女儿或者妹妹得到真正的幸福的人,他还是十分尊重的。

    所以,他便更犯了难,这几个人中,究竟哪几位是心甘情愿肯入宫为后为妃的?

 167 封赏

    这份名单之中,除了石八小姐和梁十一,崔翎倒都算见过。

    当初在先太子妃的生辰宴上,她曾和周七朱五罗三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那三位毋庸说,都是开朗大方又十分惹人疼的姑娘,尽管相处短暂,她却很喜欢。

    至于她的堂妹崔芙,虽然与之交往不深,可同住一个大宅,总也有相遇的时候。

    崔芙是长房幺女,倍受疼爱长大,性子难免便有几分任性,向来眼高于顶,从不将同门的姐姐妹妹放在眼里。

    她倒是生得十分美丽,可这样的性子进宫,完全是送死的节奏。

    石八小姐她只是曾听丹姐儿提起过,据说和贪权的石二老爷完全不同,倒是位贤良淑德的女子,女红也好,性子也软和,不过她没有见过,也不好妄下定论。

    而太后的娘家堂侄女梁十一小姐,大约是因为梁家比较低调的关系吧,崔翎甚至都没有听说过。

    她向来做事谨慎,不太懂或者不该说的话,是不会随便乱说的。

    而今日新帝的请求,显然两者都占。

    一来她对这些贵女们的情况并不了解,二来她还是始终认为选妃也好立后也罢,这种国家大事不是她所能随意议论的。

    显然,悦儿的想法也与她相同。

    她两人相互对视一眼,都垂着头看着地上不语,紧闭着双唇不说话。

    新帝见崔翎和悦儿都如此反应,不免觉得好笑,但好笑之外。心里却也有几分失望和失落。

    他身不由己登上这帝王之位,其实并非他所真心所愿。可到底还是被这地位所带累,真心以待的朋友碍于君臣之别,再不能随心所欲地开玩笑。

    就连一手娇宠长大的表外孙女,也对他有了疏离。

    第一次,他觉得位登极顶也许并非好事。高处不胜寒。

    新帝脸上毫不掩饰的失落叫五郎看了心中不忍。

    从前的九王如今已经是皇帝,他的身份不一样了,这一点,五郎并不是不懂。

    他也晓得自此之后,那个他从小一起长大的男子是帝王,是君上,说话做事都不能再如从前那样鲁莽和不懂礼数。

    可看到新帝那样的眼神,他到底还是觉得于心不忍。甚至还有一些小愧疚。

    他想了想说道,“若是皇上不晓得该怎样挑,倒不如找个机会办一个花宴,将这些名单上的小姐们都请到宫中,暗自观察一下她们各自的人品心性,说不定就有答案了。”

    新帝受伤的眼神稍微有些安慰,他轻轻拍了拍五郎肩膀,“好兄弟。”

    他当然知道。他和五郎的身份不再是从前那样可以随意说笑的了,身在其位,心中更多想的是大盛朝的社稷江山。连婚姻都可以服从国家的利益,又何谈友谊?

    自古皇帝这个位置,其实最是难做。

    不自由,被困在帝宫那么一小块方寸之地,看起来拥有着世间最华丽的屋子,最精致的生活。最荣华富贵的享受,可比之外面的万里山河,其实不过只是坐井观天。

    可笑古往今来,竟还有那么多人为了这囚笼一般的位置,争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

    新帝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也看到了想看到的人,没有理由再继续留在东山别庄。

    在驱车离开的那一瞬,透过被风吹开的车帘缝隙,他看到了相拥依偎在一起的五郎和崔翎,心里五味陈杂,重重地将脸别过去。

    马车的轱辘压过积雪,在山石上磕出重重的声响,一如新帝此刻躁乱不安的心。

    说了多少次要释怀,想了多久要放下,但有些事,做起来永远比说起来难。

    那个人的笑脸太过幸福耀眼,刺得他眼睛都疼了呢,她笑起来那样好看,可是为什么他却有一种冲动想要遮住她的笑容?

    新帝静静地坐在马车里,一动不动地望着木头地板,他眼中的火光明了又灭,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响起沉重的一声叹息。

    马车外,少悟紧张地发问,“皇上,出了什么事?”

    新帝双目微闭,良久又骤然睁开,有犀利的光锋从他眼中透出。

    他沉声说道,“回去叫人拟旨,我要封赏袁家诸人。”

    是的,他要让五郎入朝为官,给予高官厚禄,将五郎紧紧地绑在他的船上,不能离开,他要五郎在盛京城,在他看得到的地方生活。

    这念头如此强烈,就好像假若他不这样做,五郎就会带着家小从他的眼皮子底下消失,那样的话,她也会一起不见的。

    他的愿望如此卑微,就只是想站在离她不太远的地方,偶尔看一眼就好。

    翌日,新帝赐封的圣旨分别到了镇国公府和东山别庄。

    袁大郎一等国公已经封无可封,便额外赐了他的嫡长女袁悦儿常乐郡主的封号。

    按例,郡主之女可以请封县主,像盛朝皇室这样的情况,等到悦儿出嫁,皇帝是一定会加封一个县主给她的,但现在却是直接赐了郡主,这不可谓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二郎为国早逝,又追谥了武定大将军,二夫人梁氏的诰命从三品淑人升了夫人。

    三郎和四郎也都在兵部安排了差事,各有封赏。

    五郎则被封了京畿卫副指挥使,一下子就成了从二品的大员。京畿卫负责盛京城的安全,是个油水多权力大但是担子也很重的部门,若是有事要忙起来,那可是脚不沾地的。

    新帝一意孤行对袁家大肆封赏,叫盛京城的一众人羡慕之极,却将袁家的人惊了个不轻,在东山别庄过着逍遥日子的五郎和崔翎又惊又怕,连夜就赶回了城里镇国公府。

    泰安院里,老太君皱着眉头说道,“皇帝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不都说好了咱们家不要封赏,不要功勋,就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吗?”

    她扶着额头,“前天我入宫陪伴太后的时候,她老人家可是一点口风都没有透过,莫非,这是皇帝私下决定的?”

    大将军也觉得很为难,他粗犷的脸上小肥肉一抖一抖的,“皇帝跟咱们家的关系好,这人尽皆知了,虽说此次咱们家也的确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这不是说好了的吗?”

    他难得如此发愁,“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五郎,你来说说!”

    五郎挠了挠头,将那日皇上到东山别庄去找他的事说了。

    他讪讪得道,“皇帝的旨意是从东山别庄回去下的,我也不晓得出了什么事。我不就是出了个主意叫他举办个宴会,好自己瞧瞧那些贵女们的品性吗?莫不是皇上在答谢我这个?”

    可是当真不需要这样啊!

    做皇上自然很难,可是当臣子的那是更难啊,皇上这么一个举动,袁家全家老小都在那里发愁,猜不透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还是宜宁郡主比较大气,她说道,“皇上的意思,大家既然都猜不透,我看就不要猜了。他自小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为人心性如何,还是知道的,总不会是要害咱们家。”

    她叹了口气,继续说,“反正皇命不可违,与其这样提心吊胆,倒还不如大方受了。”

    正好袁家已经分了家,几位叔叔也总要有个营生做,坐吃山空肯定是不能的。

    换了别的人家,为了子孙计,还得想方设法地要谋个官职,也不一定就能成,还要看这位置是不是好,将来有没有发展前途。

    既然皇上这一回替袁家的三郎四郎五郎一块儿铺就好了门路,安插的都还是又重要又有油水的好位置,那还不如领了这个情。

    三郎和四郎直肠子,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想法。

    但苏子画却是有见识的,她思来想去很久觉得,如果拒绝皇帝封赏,虽然是自家的低调,可难免却得让皇帝欠袁家的人情。

    谁喜欢欠人人情啊?尤其是在能够还清的情况下。

    所以,皇帝这回大肆封赏,未必不是在将袁家的旧账还清,好放下那份沉甸甸的人情债。

    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否则,若是老让皇帝有着欠着袁家的感觉,时间久了,皇帝会越来越不耐烦的,说不定不耐烦到想要直接铲除袁家为快的地步。

    这话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好歹也开启了袁家人的新思路。

    大伙儿想了半天,觉得说不定还真的是因为这个道理,便也泰然接受了。

    三郎四郎工作狂,闲在家里没事情做,早就有些无聊了,如今双双领了兵部的差事,都高兴地很,兴致勃勃地准备要去赴任。

    可五郎却十分郁闷。

    他在家里宅着带孩子陪老婆多么美好幸福的生活啊,新帝却非要让他去当什么京畿卫的副指挥使,听名头就知道以后有得忙了。

    亏得还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但封赏之前连个招呼也不打。

    虽然这算是空降高位,手里一下子有了权力吧,可这心里怎么一点也不觉得高兴呢?

    崔翎见五郎闷闷不乐,只好压低声音安慰他,“放心,你是个副的,上头还有个正的。一般来说,副手的工作比较少,你只要跟着那正的狐假虎威,挂个名头,偷偷懒便成了!”

    她想了想,又忽然问道,“不过,京畿卫的指挥使是谁,你晓得吗?以后要在人家手底下做事,总是要先了解一下你上峰的为人品性背景才好。”

    五郎略一沉吟,忽得脸色一变,“指挥使,是他!”

 168 病危

    京畿卫指挥使叫做孟良,以心狠手辣严苛享誉盛京城。

    五郎没有和孟良打过交道,但袁大郎和孟良却是同窗,对这位孟指挥使的为人品性有几分了解。

    大郎为人宽厚,但孟良却十分记仇,只要是得罪过他的人,就算隔再久也会想法子还击报复回来。

    在这样的人手底下当差,一定要时时刻刻地小心。

    五郎顿时觉得头疼,他这样新帝钦命安插进京畿卫的,一定会被看做是下一任指挥使的有力竞争者,对孟良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威胁。

    哪怕他半点取而代之的想法都没有,孟指挥使也会将他视作眼中钉。

    这往后的日子可要难过了。

    五郎觉得十分委屈,便将孟指挥使那些“辉煌”的往事挑拣着说了一些,然后沮丧地说道,“什么叫烈火烹锦,我想大约可以体会到了。”

    大郎却正色说道,“五弟,莫要这样说,孟指挥使虽然性子有那么丁点的……但他不只是待别人严厉,对自己也很有要求。”

    他微微一顿,“你进了京畿卫之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想偷懒蒙混过关,跟着孟指挥使好好学,还是可以得到一番很好的历练的。”

    大将军也道,“小五,你听你大哥的,是这个道理。”

    他略有些嫌弃地瞥了五郎一眼,“外面的人总以为你是个好的,实际上吊儿郎当不学无术,这性子还忒得腻歪。若不是你祖母总护着你,老子早就想把你扔到水深火热的地方好好锻炼一下了。”

    五郎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爹!儿子哪里吊儿郎当了?哪里不学无术了?您出去打听打听,满盛京城的人一听到我袁五的名号,不都得竖起大拇指夸一声好儿郎?”

    他撅着嘴说道,“再说,儿子现在可是两个孩子的爹了。您可不能这样败坏我的名声,以后叫我在孩子们面前怎么摆父亲的威严?”

    大将军满脸黑线,想要再说点啥,又碍于儿媳妇还在场。

    只能冷哼一声,“要想摆当爹的威严,那首先就得威严起来。你还当真以为威严这东西是靠摆就能摆出来的?”

    他冲着大郎说道,“孟指挥使既然是你同窗,那改日得空你碰见了他。一定要他好好地磨砺磨砺小五这小子。”

    从前不敢在朝中太过大放光芒,怕袁家的光彩会让皇帝见了闹心。

    所以,五郎愿意胡闹就胡闹去,不肯进学也没有什么,不想出仕当官也随便他,反正万贯家财,几辈子也花不完,家里就算出了一两个纨绔。也没什么。

    但今时不同往日,新帝当政,暂时羽翼未丰。还需要袁家的支持。

    赐予高官厚禄,除了是对先前的襄助论功行赏,说起来,也是希望信任的人能够在朝中重要的位置给予支持。

    袁家不能推拒,还必须要好好地将活干好。

    三郎四郎向来都老实听话,大将军是不发愁的。可五郎这孩子,虽然算得上是文武双全,可性子上还需要好好锤炼。

    一句话,略欠管教。

    孟指挥使虽是个不大好相与的人,但胜在眼中揉不得沙子,对下属严厉管教,就好比是一个锻炼人的熔炉,只要推进去,出来时就是个全新的五郎了。

    再说,只要五郎好好做事,不让人抓住了把柄,就算孟指挥使想要寻他的麻烦,也得有地方寻衅不是?

    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新帝的厚赏在袁家激起了惊涛骇浪,但群策群力商讨了一番之后,大伙儿决定坦然接受这份封赏。

    袁家这权臣的角色,已经深入人心了,大盛朝上下可都是这样想的。

    既如此,那就也不要过分谦虚,一心想着要退隐山林,好好将大盛第一权臣的位置坐稳当了再说吧。

    好在此时已经十二月将末,又到一年新春时。

    借着要过年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五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