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沙红海腥-从阿拉曼到罗马-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的表决结果,并秘密做好了安排。这次约见墨索里尼实际上是一个圈套。墨索里尼后来回忆道:“我进入萨沃亚宫时,思想上完全没有任何预兆,现在回顾起来,是处于一种真可以说是绝无情疑的状态。” 
  二十多年前,墨索里尼通过暴乱当上意大利内阁总理时,他就已经知道国王是软弱的。二十多年来,他从不把国王放在眼里。国王的所有权力,早已被墨索里尼一步一步地篡夺了。国王保留的唯一的权力是,在墨索里尼指定的文件上签字。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国王表面上与墨索里尼保持着看似亲切的关系,然而实际上两人之间是紧张的、不友好的,更是互相不信任的。国王是能忍耐的,他忍了二十多年,今天他总算盼到了雪耻的这一天。 
  国王站在萨沃亚宫的正厅里等着墨索里尼,他显得有些紧张。当墨索里尼走下汽车,来到正厅时,国王强装笑脸,与墨索里尼热烈握手,简短的寒喧之后,两人步人客厅。墨索里尼急于想把法西斯大议会的详情告诉国王,他心想国王听了之后,肯定会对他说:我相信你,你自己去解决危机吧。然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国王说:“事情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军队反对你,阿尔卑斯山轻步兵在唱一只歌子,歌中说他们将不再以墨索里尼的名义去打仗。” 
  “军队在最后考验中将支持我。”墨索里尼争辩道。 
  “今天你不要再指望还会有什么人站在你这一边,其中包括我在内。我已任命巴多里奥将军组织新内阁了。” 
  “国王,您想过没有,我的去职将是丘吉尔—斯大林集团的胜利。”墨索里尼有点激动。 
  “我很遗憾。。非常遗憾。。没有别的解决办法。。我很遗憾。” 
  “那么一切都完了。”墨索里尼连说了三遍,然后说:“那我怎么办?我的家庭怎么办?” 
  “我已做了安排。” 
  国王说完,便向门口走去,他在向墨索里尼示意:会见到此结束。国王挺胸抬头,墨索里尼低头不语,两人来到萨沃亚宫门口,国王止住了脚步。墨索里尼沉思片刻,他感到大势已去,便时国王说:“您的决定,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随后,两人握手告别。 
  墨索里尼迈着沉重的步伐,缓慢地走下台阶。他的心思全乱了。不知,是他在后悔当初对反对者过于低估了?还是为自己的末日来临而痛心疾首?总之,他的脸色就像秋天里的枯叶毫无光泽。 
  当墨索里尼走下台阶,向自己的汽车走去时,突然,一名宪兵上尉拦住了他,并说:“领袖、国王陛下命令我陪你,保护你。”神志已经不清的墨索里尼随口说到,那不必要了,说着便走向自己的汽车。但宪兵上尉告诉他,不是这一辆,是那一辆。于是,宪兵上尉伙同其他几名便衣半扶半推着,把墨索里尼赶上了一辆红十字救护车。车门一关,车子便风驰电掣般地向远处驶去。 
  墨索里尼就这样被拘禁了,统治意大利长达二十多年的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终于被赶下了台。   
  意大利投降 
  7 月25 日凌晨法西斯大议会胜利结束以后,格兰第和齐亚诺等投赞成票的19 个人,甭提有多高兴了,他们梦想着在意大利重建法西斯政权,格兰第还指望国王将会任命他来组织新内阁。 
  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当天晚上,国王命令由巴多里奥负责组织一个包括军事首脑和文官在内的新内阁,巴多里奥即日起出任政府内阁总理。同时国王下令,将这一消息向全世界广播。 
  格兰第和齐业诺等人企图复辟的梦想成了泡影。两天以后,巴多里奥命令将法西斯罪魁祸首墨索里尼软禁到蓬察岛上。不久,又传出消息,说新政府要逐一逮捕法西斯高级军政官员。于是,格兰第和齐亚诺等人像丧家之犬,逃之夭夭。 
  巴多里奥元帅,是1935—1936 年意大利军队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最高指挥官。1940 年,他又领兵入侵希腊。他是屠杀埃国和希腊人民的刽子手。正是由于有这样一个背景,巴多里奥元帅既怕德军,更怕盟军,他肯定会在正义和非正义的交叉路口处犹豫、徘徊。 
  果然,巴多里奥上台以后,采取了两面派的手法,一方面公开扬言要站在德国一边,并且宣布意大利将继续参战,同时,派人与德国外交部长进行会晤,企图麻痹希特勒,争取时间,避免德国人的报复;另一方面,暗地里同英、美接触,准备谈判投降,表示意大利新政府要反戈一击,与同盟国一道对德作战。 
  8 月3 日,巴多里奥派特使秘密前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同英国驻葡萄牙大使联系。同时,艾森豪威尔委派他的参谋长史密斯将军携一名情报官到里斯本与意大利特使密谈。此后双方又经过了一系列的秘密谈判和联系。 
  8 月中旬,英、美两国首脑在魁北克举行会议,通过协商,确定了安排意大利无条件投降的事宜,并授权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上将负责接受意大利投降。 
  对于巴多里奥政府的两面派作法,艾森豪威尔给予了有限度的理解。艾森豪威尔认为,巴多里奥政府的出现,表明意大利想要退出战争,或者至少要改换一下方位,因为,自意大利1940 年春参战以来,他们受尽了折磨,可是他们行动得小心翼翼。但是,艾森豪威尔同时又认为,不能放任巴多里奥政府游移不定,必须施加外部压力,以压促变,促使巴多里奥定下决心。这样,既有利于导致意大利迅速投降,又能够造成希特勒措手不及。 
  于是,艾森豪威尔一方面继续与巴多里奥政府保持联系,另一方面又指示蒙哥马利迅速做好战斗准备。 
  9 月3 日凌晨,根据艾森豪威尔的命令,英军第8 集团军强渡墨西拿海峡,向意大利南部进军。迫于盟军方面的压力,巴多里奥终于定下了向盟军正式投降的决心。 
  当日,在西西里岛东南部城市锡腊库扎附近的一个橄榄树林中举行了签字仪式。代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比德尔·史密斯与代表巴多里奥元帅的卡斯特拉诺将军分别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巴多里奥政府同意将意大利的港口、机场、海军舰艇以及一切海陆交通线交由盟军支配,并同意将驻南斯拉夫和希腊的意军全部撤回或就地解除武装。至此,意大利正式交械投降。 
  在这样一种大好形势下,盟军本应该在希待勒尚未得知巴多里奥政府哗变之前,乘胜扩大战果,但是,盟军未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实施大规模两栖进攻。结果,致使希特勒发现了巴多里奥政府的倒戈企图。于是,希特勒火速做了新的部署,他命令:向意大利迅速增派大量部队,并严密监视巴多里奥政府的行动。 
  9 月8 日下午6 时,艾森豪威尔通过广播,宣布了停战通告以及停战宣言全文。一个半小时以后,巴乡里奥也宣布了停战宣言。几乎与此同时,驻意大利的德军立即包围了罗马,并迅速解除了意军武装,顺势占领了意大利大部分领土。 
  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意大利王室和巴多里奥内阁成员仓皇出逃。他们乘坐2 艘潜水艇,于9 月10 日清晨驶达意大利东南部城市布林的西。惊魂未定的巴多里奥在盟军的宽慰下,在盟军占领区成立了一个反法西斯的意大利政府机构。 
  值得庆幸的是,在意大利投降的第二天,艾森豪威尔便命令,英国战斗舰队驶入意大利南部塔兰托海军基地,去接受驻守在那里的意大利海军舰队的投降。一切进展的相当顺利。驻守在意大利其它港门的意大利海军舰队,尽管尚未办理向盟军投降事宜,但由于他们事先知道了停战条款,并做好了快速转侈的准备,因此,当德军突然在意大利实施军事封锁时,他们大部分都逃脱了德军的控制。按照预先计划,大型军舰前往西西里岛南部岛屿马耳他、小型舰艇转移至西西里岛西部港口巴勒莫港。所有这些未落入德军手中的意大利海军舰艇,后来大部分都被同盟国用在了大西洋航线上。 
  自9 月10 日到达布林的西以来,巴多里奥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他深感意大利再也不能犹豫动摇,必须坚定地站在同盟国的一边。于是,10 月3 日,巴多里奥政府向世界宣告,德国是意大利的敌人,意大利将对德作战。对此,同盟国迅速作出了反应,英、美、苏三国政府相继发表宣言,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一方。 
  意大利脱离德国并对德宣战,标志着法西斯轴心的解体和反法西斯联盟的一大胜利。   
  希特勒营救墨索里尼 
  蓬察岛,位于第勒尼安海上,距那不勒斯不远。这里,曾是法西斯政权流放政治犯的地方。在墨索里尼执政期间,许多著名的反法西斯领导人曾被关押在这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今墨索里尼也被关押在这儿了。两天以前,他还是意大利的统治者,而现在他却成了阶下囚。中国的一句俗语说得好;“多行不义必自毙”。 
  墨索里尼被押到蓬察岛上关了几天以后,巴多里奥心想,希特勒决不会袖手旁观,他肯定会想方设法抢劫墨索里尼。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巴多里奥政府决定,将墨索里尼秘密转移到撤丁岛旁边的马塔莱纳岛上。 
  事实说明,巴多里奥的判断是正确的。墨索里尼的垮台,对希特勒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为了重新扶植以墨索里尼为首的傀儡政权,希特勒决定营救墨索里尼。 
  8 月11 日,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德军精心挑选了90 名伞兵,组成空降突击队,并任命斯科增努中尉为突击队队长。同时规定,所在伞兵乘12 架滑翔机机降抢劫墨索里尼,然后乘1 架轻型运输机返回。 
  为了给突击队员们鼓气,希特勒专门抽出时间,在德军大本营“狼穴”中接见了突击队队长斯科增努中尉。希特勒说:“我要你把他救出来,你可以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但我不知道他被关在哪里。” 
  斯科增努中尉受领任务后,便在罗马设立了行动指挥部,并派出大量间谍进行侦察。德军的行动,已经引起已多里奥政府的警觉。于是,一场间谍与反间谍的秘密斗争紧张地展开了。 
  半个多月过去了,斯科增努中尉仍然一无所获,他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乱串,又无计可施。 
  就在斯科增努中尉一筹莫展之际,8 月底,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夜晚,奉巴多里奥的密令,墨索里尼被隐蔽转移到坐落在罗马北面的亚平宁山脉之中的一个登山俱乐部——坎普将军饭店。 
  坎普将军饭店,位于意大利中部亚平宁山脉最高峰科尔诺山的南侧一个陡峭的悬崖顶部,海拔1800 多米,距罗马160 余公里。通往饭店的交通十分不便,只有一条缆车铁路与下面100 多米处的山谷连接,守卫在饭店周围的意军约有250 余人。 
  巴多里奥以为,这一下总算万无一失了,德军想要找到墨索里尼是绝对不可能的。 
  然而,疏忽大意漏破绽,掉以轻心必吃亏。9 月初,德军从截获的意大利内务部的一份电报中得到了启示,该电报上清清楚楚地写着“科尔诺山附近警戒已毕。”斯科增努中尉如获瑰宝,他断定那里无疑是软禁墨索里尼最合适的地方。 
  斯科增努中尉兴奋至极,他立即乘飞机亲自前往侦察。他惊奇的发现,通往科尔努山的每条道路都已经被意军封锁。当他飞临科尔诺山附近时,他发现在科尔诺山南坡有一个饭店,该饭店修在一个悬崖顶部,除一个缆车外,无路可通。据此,他判断这里肯定是关押墨索里尼的地方。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头脑中迅速形成,他发现饭店旁边有一小块三角地,在缆车站台旁边也有一块平地,他决定利用这两块有限的平地,以滑翔机实施机降突袭(当时尚无直升机)。 
  斯科增努中尉返回设在罗马的行动指挥部后,立即将有关情况向德军统帅部作了汇报。 
  9 月8 日晚,巴多里奥政府对德宣战,希特勒为此大动肝火,因为,希特勒担心,墨索里尼的垮台,以及意大利的倒戈,有可能会在仆从国引起连锁反应。为了稳住阵脚,取缔巴多里奥政府,希特勒命令:必须在巴多里奥政府将墨索里尼引渡给盟军之前,救出墨索里尼。 
  斯科增努中尉接到命令后,火速制定了行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此次行动定于9 月12 日(星期日)清晨开始实施; 
  第二,使用罗马附近的普拉特克德马雷机场,做为出发地和返回地; 
  第二,当12 架滑翔机临近预定地区之后,遂兵分两路,斯科增努中尉率领一部分突击队员,在饭店旁边的三角地进行机降,主要负责营救墨索里尼,另一部分突击队员在缆车站台附近的平地进行机降,负责攻占缆车站台,控制山谷,阻止意军增援; 
  第四,负责运送墨索里尼的轻型运输机,在滑翔机编队稍后跟进,尔后降落在缆车站台附近,并做好随时起飞的准备; 
  第五,鉴于地形比较复杂,可供机降的平地比较狭窄,为了减少滑翔机着落滑跑距离,每架滑翔机的尾部均安装减速伞。 
  斯科增努中尉将上述行动计划上报给了德军统帅部,并请求统帅部将12架滑翔机准时运往普拉特克德马雷机场。 
  9 月12 日清晨,斯科增努中尉率领90 名空降突击队员在普拉特克德马雷机场,隐蔽地做好了出发准备。然而,12 架滑用机还没有来。时间在一分一分的流逝,斯科增努一会儿抬头看看天空,一会儿低头看看手表。天已经大亮了,可是机场上仍然像死一般的寂静。 
  “难道计划取消了?”“不会吧?”,忐忑不安的斯科增努心里不时地犯着嘀咕,他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时间是这么的难熬。刚才他还磨拳擦掌,现在他却闷闷不语了。 
  太阳快要爬上顶空了,斯科增努的鼻头和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水,他仿佛听见了自己那颗罪恶的心在咚、咚地发出响声。 
  突然,远处传来了马达的轰鸣声,机场内的沉闷气氛被打破了,12 架飞机牵引着12 架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