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作者:世外老人-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事儿,明成祖朱棣也做过,他把自个儿的侄孙朱文奎(朱允文次子,时两岁)饲养在皇宫里,到五十多岁放出来时,连话都不会说。
  对于一个政治家; 在管理国家过程中; 不可能不用阴谋。 在普通人看来; 这叫手腕; 在政治家们自已看来; 不能直接叫做阴谋; 他们更喜认为是谋略。
  孙皓称帝之初,做了见不得阳光、见不得目光的事儿。 与后世许许多的政治家们比; 也算不得什么。 伟大的如李世民这样的政治家; 还有惹出玄武门事变丑事儿。 孙皓逼婶子; 杀兄弟; 放到普通人身上; 是一大罪过。但放到皇帝; 或政治家们身上; 什么〃 杀兄弟〃;〃 逼婶娘〃 之类的事儿; 只是小节。 用对他们放得很宽很宽的标准; 他们只是犯的只是一些〃 错误〃。
  如果皓皇帝称帝之后; 把吴国的各项工作抓起来; 最好能统一中原。则他那点〃 杀弟〃 逼婶〃 之类的事儿; 在后来人眼里; 都是太小太小的小事儿。 人民很快就会忘了濮阳兴张布是怎么死的; 朱太后和她两儿子的血是从哪儿流出来的。
  可惜; 皓皇帝不是一好鸟。 他的缺点绝不仅仅是刚愎自用。 还嗜酒; 还残暴;还好杀! 一次宴请大臣。他下令所有大臣不醉不散。 一大臣被孙皓怀疑装醉。 孙皓大怒!下令左右把这位大臣,直接推出去砍了。 并把大臣的家人,都活活地喂了老虎。《资治通鉴》里说:“作虎跳狼咋啃之。”
  喝酒装醉了,皇帝罚他喝酒就是;或者皇帝陛下认为喝不喝酒是小事,欺骗皇帝是大事儿,把他杀了,大臣们也能理解。但皇帝陛下却把他的朋友,家人都当作老虎的饲料!做皇帝就能这样不讲理? !
  而孙皓的蛮不讲理的事儿还不止这些。历史说吴国大帝孙权是“赤须碧眼”。在《三国演义》里关羽曾骂孙权碧眼小儿。这孙权所以赤须碧眼,很有可能他的遗传基因里有阿拉伯人血统。当时中国的南方,已经有相当发达的国际贸易,有许多碧眼赤须的阿拉伯人,顺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定居做生意。孙权长得碧眼赤须,可能是汉族人变种的结果,当然也有可能是他身上有阿拉伯人的基因。
  孙皓皇帝为吴大帝嫡孙,未必也赤须碧眼,但他长得不自信。所以孙皓向全国人民颁布了一条,不可思议的法令:不许臣民抬头直视皇帝,违令者斩!
  这种法令太平天国洪天王也颁布过:看主只能看到肩。洪天王是一秀才,读过历史,他制定这一荒唐法令,可能是以吴末帝孙皓为榜样。只不过他比孙皓好一点,他还许可臣民看到自己的肩,皓皇帝是连自已的脚趾头也不给看一下。太不讲理了!
  孙皓不仅不讲理,而且特迷信。称帝之后,坚持认为自己作乌程候时,所居的武昌是自己的发祥地。所以称帝之后,就下令把吴国的国都迁至武昌。
  武昌是什么地方?
  吴国时,大臣犯了错后的贬摘之地。
  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土地贫脊,人民穷困,经济相当不发达。不适合作王者之都。有大臣向皓皇帝说:“武昌土地危险,人民贫脊,非王者之都。”
  除了大臣们认为武昌非王者之都外,小朋友也传唱了一首儿歌:“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至武昌居。”
  当时儿歌中“武昌鱼”,在中国还是蛮有名的,后来老毛同志写了一首诗:“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这“武昌鱼”就是引用皓皇帝治下小朋友儿歌歌词。
  只是当时的“长江水”,与“武昌鱼”之间,绝不止是“才”与“又”的一会儿功夫。武昌居于建业上游,健业与武昌之间,路途遥远。吴国经济发达地区是扬州地区,皓皇帝都于武昌后,扬州需要向首都武昌运送大量的物资。可“逆流供给,民甚苦之。”
  皓皇帝当了家还不知柴米贵,他需求无度,都武昌才三两年功夫,就至使“国家穷匮”。
  大臣们向皇帝建议,迁都回建业。
  皓皇帝不是呆子,他也认为建业好,江南好,所以不迁都健业,是因为他听一术士说:荆州有王气,当破扬州兵。
  建业当时属于大扬州地区。皓皇帝不想让他的王气,被尚属于魏国荆州破了。所以他“宁食武昌鱼,不饮长江水”。
  公元266 年,吴宝鼎元年。
  吴国与荆州接壤地带有一山大王施但,因为受不了皓皇帝太重的劳役,削木为兵、揭杆而起。山大王施但也有战略家眼光,他先携众劫持了皓皇帝同父异母弟弟永安候孙谦。对全吴国人民打出拥立孙谦为帝的旗子。一时之间响者云集。施但簇拥着孙谦向建业进发。
  施但的谋略水平,已经达到诸葛亮及曹操的水平。他也知道“挟天子,以令诸候”。可他的军事能力却不乍的,而且追随者多为失了田,或不想种田的农民。他们放下锄头扁担之后,没有来得及受正规的军事训练,连一些基本的战争常识也没有。建业守将丁固稍稍出动部队,起义部队就被打散了。孙谦、施但都给为吴军所虏。
  听到起义部队失败之后,孙皓冒出了一奇思妙思,以破“荆州王气,当破扬州兵“谶言。他调来数百名吴军,穿上魏军衣服,从荆州出发,敲着锣、打起鼓、喊杀着冲进健业的牢房里,把关押的孙谦、施但给杀了。
  荆州王气,就这样子破了扬州兵,孙皓用这种法子应验谶言之后,,才心安理得地迁都建业。
  四。 还都建业。
  吴宝鼎元年十二月,孙皓迁都建业。一到建业,孙皓皇帝又开始折腾,他作了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事,替吴国所有省部级以上官员(二千石以上官员)的女儿,编著吴国女子百科全书。
  书中收藏了每一位吴国二千石以上,朝臣女儿的出生年月、相貌、受好、特长、名字、父亲所任官职、及女孩子的现家庭住址等。而且规定; 此书以后每年编写一次。 编写完成后,正月十五,由皇帝亲自批阅查看。皇帝在某女孩儿名下批了字,写了批示,必须进入皇宫供皇帝享用。没有批示的,才可以自行出嫁。
  这孙皓也够好色的,他在武昌做了两年皇帝,迁都健业时,吴国皇宫里,已经有了上千佳丽。但他其意尚未足,依然采择不止。可好的女孩子,象天下的花儿一样,他怎么可能采得尽啊?
  在中国远古的殷商王朝,有一位不为许多人所知的文化大师萁子。据《史记》里说,他是纣王的叔叔,也一些古籍里说,是纣王的叔伯兄弟,封国朝鲜,是现在许多朝鲜人的老祖宗。
  这位大师,在纣王获得了一双象牙筷子之后,提出了最早的、最原始的“混沌学”理论:
  他说,纣王有了一双象牙筷子,必然会想法子获取与之相匹配的碗,如金碗;因为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用一双象牙筷子就着一只破碗吃饭。
  在有了象牙筷子、金碗之后,纣王觉得自已,还得要有一张与象牙筷子、金碗匹配的、高档的桌子。世界上几乎所有人,有了象牙筷子、金碗之后,就不再可以蹲在草席上吃饭了。
  有了象牙筷,金碗,特高档的桌子后,纣王又可能想要一套很高档的房子。以此类推下去,纣王(所有人)的欲望,会被一双象牙筷子点燃起来。最后,这双筷子从理论上讲,存在让一个伟大的国家,亡国的可能性。
  上世纪1972年,美国人E。N。洛伦兹发明了混沌学理论,他认为:“在巴西一只蝴蝶翅膀的拍打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产生一个陆龙卷”
  我们的老祖宗,远古的文化大师萁子,在四千余年之前,就提出一双筷子就能让一个强大的国家灭亡的理论。应算是最早的混沌学的老祖宗了。
  孙皓皇帝编写了女子百科全书,目的是想多选秀女。秀女多了,皇宫显得小了。他得为他众多的美人们,建一座与美人的美丽相匹配的宫殿。
  吴宝鼎二年,六月,皓皇帝下令修昭明宫。
  昭明宫不是一般的工程,孙皓要求把昭明宫,建成是吴国头号的形象工程。孙皓任命丞相陆凯为工程总指挥,吴国所有的大臣放下手头一切工作,战斗在昭明宫建设的各个岗位上。但工程进度太快,建筑木料跟不上工程进度,所以皓皇帝下令,所有二千石以下的官员,都进入山林督运伐木工作。《资治通鉴》里说吴国“二千石以下,皆入山督伐木。”
  历史上对吴国昭明宫的记载不太确切,也不知道与秦始皇的阿房宫可有一比。只是这项工程,对于当时吴国太伤筋动骨了,所有丞相陆凯屡次进言,放缓工程建设,皓皇帝不听。
  在吴国人民的“努力”下,昭明宫终于落成了。看到明丽堂皇的昭明宫,孙皓皇帝到有一份孝心,想到了自己英年早逝的父亲孙和。他先把父亲孙和封为文皇帝。昭明宫落成之后,他下令迎葬父亲孙和,葬于吴国宗庙明陵。
  当时有通阳阴的术士对孙皓说:“文皇帝在阴间还是穿着他从前南阳王时穿的衣服,其它一切都好!”
  皓皇帝好久没有听到父亲的消息了,现听到阴阳先生传来父亲在阴间的情况,他悲喜交加,哭得泣不成声。他下令征召天下最好法师,在健业为文皇帝大作法事七日,替父亲的亡灵超度。
  据相关历史记载,佛教是在南北朝时期盛行于中国。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就有许多西方的佛教徒在中国传教。但以国家名义,举行大型佛事活动,却是从孙皓开始。这孙皓皇帝不知不觉之间,创造了一个中国历史第一。第一次,以国家名义,举办大型佛事活动。
  在为父亲孙和超度的几天里,皓皇帝放下所有军国大事,为父亲守孝七日。对于皓皇帝来说,军国大事儿以暂时不管,国家也可以暂时放到一边,可对于女人的需求,他一天也少不了。
  守孝才两天时间,他就熬不住了,所以喑令左右到吴国大街上找来妓女若干,陪自已守孝。
  前一阶梯,有美国人说他们的总统克林顿好色时,创出一医学名词:性上瘾综合症。这类人对于性的需求异常强烈。皓皇帝可能也是一性上瘾综合症者,给自已父亲守孝的几天,也熬不住地想女人。所以就出现了《资治通鉴》说的:“既入庙,比七日三祭,设诸倡妓,昼夜娱乐。”
  皓皇帝这孝守得,是既悲哀也快乐。
  五。 入洛梦圆
  公元266 年孙皓还都建业; 盖了漂亮的昭明宫;又给自个儿的后宫里; 充实了许许多多漂亮的女人。 与从前的乌程候孙皓相比; 现在的孙皓贵为吴国皇帝。 吃的、喝的、用的、住的; 睡的都是吴国顶级消费水平。皓皇帝在生理上,肉体上,各种欲望都得到极其充分的满足。但皓皇帝还有遗憾,吴国偏安于中国东南一偶,而孙皓是一个想做点大事儿的皇帝。吴国有一江湖术士,看穿了皓皇帝的心思。他投其所好地杜撰了一则谶言,四处传播。谶言说:“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
  此时的吴国,拥有扬州全部及荆州一部分。谶言里说:“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明白了是说皓皇帝,最终会拥有天下! 在一个酒足饭饱的午后,皓皇帝浑身慷懒无力地、半躺在某个美女怀里。听到这则谶言: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这不是说自己会最终会一统天下吗?皓皇帝特感振奋。他立即下令,把丞相及大将军召来,开御前军事会议。而此时的吴国政府,经皓皇帝几年的铁腕改造,早就成了皓皇帝手中提线木偶。所谓的军事会议,从开会,到下令全国大军北伐中原,可能都用不了皓皇帝一顿饭的时间。
  皓皇帝决定北伐,他学习楚汉相争时,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的精神,把吴国皇宫里的金银珠宝,美女,还有他老娘、太子都给带上了。《资治通鉴》里说:“载太后,皇子,后宫数千人。”这哪象是打仗?更象皓皇帝和他家人的一次远足。
  此时,春节刚过不久,还是天寒地冻时节。吴兵刚出门没几天,就遇上了几十年都难得一遇的暴风雪。吴国将士准备不足,许多人不是冻坏了耳朵,就是掉了鼻子。有一些士兵甚至手拿着兵器,在风雪中冻成了冰雕!吴国军队几十万人,还没有与敌军接触,就受到了上天的阻击!
  士兵们还没有投入战斗; 就自身难保! 可皇帝、太子、太后、皇帝的美女们命,比他们更值钱。他们许多人,已经被彻骨的风雪冻得快没命了,但还得给皇帝及他的美人拉车。老天这一次一点也没有给皓皇面子,太多的车架给冻在风雪之中,数百人都拉不动一辆车。
  吴国军队的战斗力,已经被风雪消耗了大半。晋人只要出动一支人数不要太多的部队,就可以象收麦子一样,把吴军给收拾了。许多吴国士兵,连爬的力气都没有了。在连天的风雪之中,不知道是那位勇敢的士兵,冲着皓皇帝的车架大喊:“若遇敌,便当倒戈!”
  士气都到这份上了,仗还怎么打?
  皓皇帝要风雪之中醒悟过来,无功而返!
  晋泰始八年,公元272 年。吴国名将陆抗等人攻克晋西陵郡。皓皇帝一统天下的梦想,又一次被点燃。他招来吴国最著名的巫师,对吴军的胜利进行占卜。
  远古的中国,如商周时期,王诸们对无法决断的大事儿,用刻有文字龟板占卜吉凶。到中国的三国时期,这种愚昧落后活动,早就被政治家们抛弃了。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行为,被人讥讽到现在。可皓皇帝依然相信巫师,巫师投其所好,卜得一卦曰:“吉,庚子岁,青盖入洛。”
  对于巫师卜出的结果,巫师的解释是:大吉大利,庚子年,陛下当青盖入洛。
  皓皇帝大喜,他为自己能进入洛阳而高兴。所以自此之后,吴国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儿,他都扔给了丞相处理。而自个儿一门心思想着如何能一统中原。“吴主喜,不修德政,专为兼并计。”《健康实录》
  也是自此之后,吴国一年之内,数次北伐中原。诸葛亮多少年,才北伐了六次,而皓皇帝一年之内,就北伐了几次!他比诸葛亮还牛!但每次都基本上是无功而返。
  皓皇帝这种屡败屡战的精神,到也可嘉,只是这种对于吴国来说、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