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今古传奇·武侠版-2007年18期-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梅花香自: 
  时温巨侠正在韩国首尔,于百忙之中写来几千字的信予以答复,并电嘱叶浩、何包旦与顺清等人影印并传真桂冠最早期的古龙《楚留香传奇》版权页,以及附录、广告、封面等资料,让人感动。再想想金庸对自己作品的多次修改,可以发现,宗师之所以为宗师,巨人之所以为巨人,并不是空穴来风。从温巨侠在我刊试刊号上刊载《山字经》到2004年开始连载的《少年无情》,从一篇专栏,到另一篇专栏,温巨侠的认真负责态度,也是一直贯穿的。 
   
  盛颜 
  雕金篆玉,牢奇笼怪。 
  百煅为字,千炼成句。 
   
  2005年,第一届温世仁武侠征文大赛开始举办,其中周某凭借《残澜劫》杀出重围,身为决审委员的著名武侠评论家叶洪生认为,“这篇属于新派武侠的发展……文字诗情画意,美不胜收”,他还断言,“我可以大胆地说,他的文字比温瑞安还好”。同样身为决审委员的著名武侠作家云中岳则说,“这一篇缺点很少,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另外两位决审委员也对此作赞不绝口,由此,《残澜劫》以绝对优势入围最后决赛。不久之后,就传出了此作是抄袭盛颜《连城脆》的消息(该文刊登于《武侠版》2004年第4期,总46期)。 
  然而文抄公周某却一口咬定是他亲作,为此,决审委员会与本刊一道,约请盛颜写作一份声明。2006年3月1日,盛颜将版权声明发给我,对此事件做出正式回应。下面显示的,就是长达6000字的《关于〈连城脆〉创作和发表的相关证据》中的几段,读者自能从其中,感受到作者之为文精神。(李逾求) 
   
  宝剑之光: 
  《连城脆》是根据我五年前的旧作《神刀传奇?花之尸骸》改写的,修改后篇幅增加了一倍,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也跟五年前不尽相同。《神刀传奇?花之尸骸》于2001年11月5日首发于榕树下网站。2003年修改《神刀传奇?花之尸骸》后,名字改为《连城脆》,一是因为连城易脆更能映衬“爱如死之坚强”的主题,二是因为用幽灵蕈(水晶兰)提取腐尸上的毒素,这一创意的灵感来自于很多年前在图书馆看到的日本推理小说《花之尸骸》。作为一名严肃的作者,无论如何不应当把前辈作家的小说名字拿来自己用,所以定稿的时候改了名字。 
  ——《连城脆》及其雏形 
   
  《无咎日记》是《连城脆》结构上的一个特点,因为无咎不能说话,所以在对如何表现这个人物上花费了一番心思。最初的《无咎日记》是白话文,然而我始终觉得别扭,最终改为近代的古文,觉得比较贴合这个人的身份和口气,也适合日记这种形式。那段时间,我读了大量的明清笔记,以培养自己的语感。比如沈复《浮生六记》中,“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今生不能,期以来世”,“他生未卜此生休,两人痴情,果邀神鉴耶”之类,确乎影响到我。 
  ——关于《无咎日记》 
   
  我在《连城脆》第二折中写道:一位专司报晓和化缘的头陀,敲打着铁牌走在南御街上,用洪亮的声音向里坊的居民们通报:“时已五更,天色晴好。”这一习俗,依据伊永文先生《宋代市民生活》中“晨景”一章创作:“来自寺院的行者、头陀,一手执铁牌子,一手用器具敲打着,……大声地向坊里深处报告着现在的时辰……在大城市中的报晓者,还担负了向市民报告当天气象的任务”。 
  关于卖花老婆婆一节,同样出自伊先生之书引用的史料:“牡丹……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 
  ——关于北宋东京的报晓习俗与卖花习俗 
   
  梅花香自: 
  盛颜对自己要求之严,令人瞠目,不但在细节上,有着媲美于考据的专业态度,在文字上,更是精益求精。一篇文章最后完成之时,常常需要修改数十遍,几年才能完成几万字,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商业社会,几乎是奇迹。在她眼中,唯一存在的,大概就是把当前这个写得更好。真可以说得上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时未寒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006年,《绝顶》连载渐入佳境,明将军决战暗器王,小弦能否完成偷天换日一击?小编的焦急之情与读者相比,实在不遑多让。由于是边写边连载,每到发稿日时,小编都要看米下锅。结果这次到了截稿日,仍未收到时未寒的稿件,一个电话打到上海,登时出了一身冷汗。(傲月寒) 
   
  宝剑之光: 
  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白、渐红,直至耀眼的金黄,然后喷射出万道霞光!与此同时,对面观日峰顶的两条人影骤然腾入空中,映照在那一轮冉冉飞升的红日中,仿若仙人。一道人影似已飞出红日之外,却在半空中生生止住去势,静立在一棵大树之上,在他手里,一把弧月形的长弓已拉至满弦,龙吟之声响彻山谷。 
  ——《绝顶》 
   
  梅花香自: 
  由于连日废寝忘食地码字创作,时大积劳成疾,因结石症入院治疗。病症发作时疼痛难忍,甚至连身子都无法坐直。可就在这种情形下,他也未有一刻放下写作。于是,病房内日日上演着一人手捂剧痛的腹部一句句口述,一人在笔记本电脑上一字字录入、间或对他投以关切目光的一幕。每件事都有它的代价。华美的文章,令作者甘愿摧折自己的健康。向一切勤奋的天才们致敬! 
   
  ENO。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期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去ENO。的博客(blog。sina/u/1254413524)闲逛,偶然看到她用毛笔字抄写的纳兰性德的《忆江南》,清秀雅致,细致中透出一股风骨来。当时尚不以为异,画家天生如此。后来再去看时,又发现她对诗词的感悟也不错,小说也写得极好。(李逾求) 
   
  宝剑之光: 
  案上青灯,把夜色衬得更深。 
  梨花却开得正艳,仿佛把一生淤俪繁华都用尽般。白得泛了青蓝的孱弱花瓣,以一种倨傲的姿势,几乎要漫天盖地。花开得太盛了,以至于像褶褶燃烧起来,罩着微光。 
  虞焉却用手疲倦地捂了眼,仿佛一点光也可以使她目盲。 
  “乏了就回宫吧,无需勉强。”宣帝道。 
  眼看他杯中尽了,虞焉懒得为他斟酒,只装作没看见。一旁的湘妃替他斟了,宣帝却调笑着迫她喝,湘妃半拒半迎,笑得分外刺耳。丝竹声一阵紧似一阵,琴瑟绞到一处,挥霍着毫无来由的欢喜。 
  虞焉低声道:“陛下,那人可还在殿外跪着。” 
  ——《鸠之乱》 
   
  梅花香自: 
  在目前中国的许多年轻画家中,ENO。是文学素养也很高的画家。后来有心发掘,才知道,其实能画画,能写字,能写文,并不仅仅因为她是一位天才的缘故——小时候不断生病,11岁之前,几乎都是在与病魔的斗争中度过。因为生病,因为焦虑,总是迫不及待地希望能掌握一样东西,看到人家在学便也要学,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背诗和学算数,喜欢在人家的墙壁上画仙女图,每天练习书法,并且热衷于收集知识性信息,家中但凡能找到的书几乎都看过。这个习惯,一直到今天,都还延续着。 
  没有多年来的修行,便没有今日读者笔下的文图盛景。在她最近与沧月合作推出的《神之右手》,以及她的个人画集《华盖之月》中,便集中展现了这一点——一幅画,可以成为一个梦境。 
   
  本文由一件“小事”入手,所列举的四位作家(画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的敬业精神令人赞佩,他们的作品,也广为流传,令人百读不厌,不是没有理由的。 
  以后,《武侠版》将陆续不定期推出《大事件》,揭秘大陆新武侠之盛世江湖。 
 
画眉深浅入时无(下)
凤 歌  
(本文字数:978)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07年第18期 
 
字号: 【大 中 小】  
  
  
      
  除了谢道韫,当时不少女子都有文集传世,据《隋书?经籍四》记载:隋代藏书中有晋司徒王浑妻的《钟夫人集》五卷,《晋武帝左九嫔集》四卷,晋太宰贾充妻《李扶集》一卷,晋武平都尉陶融妻《陈窈集》一卷,晋都水使者妻《陈玢集》五卷,晋海西令刘臻妻《陈参集》七卷,晋刘柔妻《王邵之集》十卷,晋散骑常侍傅伉妻《辛萧集》一卷,晋松阳令钮滔母《孙琼集》二卷,晋成公道贤妻《庞馥集》一卷,晋宣城太守何殷妻《徐氏集》一卷。这里的钟夫人、左九嫔、李扶……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才女。 
  这股遗风传至宋、梁,梁朝的段淳撰有《妇人集》三十卷,另有《妇人集钞》二卷、《杂文》十六卷,都是当时妇女诗文的摘抄,足见其时女子为文的风气很盛,成就也不小,只可惜,这些文章大都亡失,叫人无法睹见这些女子的风采。 
  隋唐风度雄劲,有女皇威武,却少才女风流,上官婉儿算是其中的异数。小时候,看梁羽生的《女帝奇英传》,书中的上官婉儿文武双全,纯真温柔,十分惹人喜爱。后来看唐史,才发觉这女子并非如小说中所写,她迷恋政治,私生活也极为放纵,远远超过当今的某些“美女作家”,但她的诗文佳妙,确实独步当时。 
  史籍记载,武则天赐宴,命令群臣赋诗,婉儿同时为中宗皇帝、韦后、长宁公主以及安乐公主四个人代笔,竟能“众篇并作,而采丽益新”。遗憾的是,她卷入政治太深,政变失败后被杀,文名也因此受损,许多诗文都没能流传下来。 
  至于后来的女道士鱼玄机,诗品绮丽,却因为虐杀婢女获罪,死得不算光彩。倒是给人做妾的杜秋娘,一首《金缕衣》传唱至广:“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有乐府古风,我多年前背诵过,至今记忆犹新。 
  宋人文弱,女词人不少,但大多词风绮靡,有亡国之音,唯独李清照高调别唱,不仅以婉约独步词坛,更难得以女儿之身,写出了不让须眉的豪气,“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相信千古以来,也没有几个男子能写得出来,至于“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更有绝星汉、负青天的清壮。 
  可惜的是,自宋以后,礼教禁锢越牢,才女渐少,鲜有佳作流传,“秦淮八艳”之流虽然大倡其道,却已是庸脂俗粉,欲振乏力了。悲哉! 
 
乾坤大挪移
李逾求  
(本文字数:836)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07年第18期 
 
字号: 【大 中 小】  
  
  
      
  P28上说,扬州的老杜和秦州的肖大勇争场子,这里出了点问题,联系前后文可以发现,所争的场子,都在江苏,而江苏没有秦州,倒是有个泰州,后文也说“盐城背靠运河,东连泰州,进退得宜”,而秦州则是远在甘肃,如果肖大勇真是秦州的,那么两个人显然就不是争场子,而是争天下了。 
  因字形太过相像,作者在用五笔输入法输入时,顺手打错,编辑在校对的时候,也不够火眼金睛,以致有此“乾坤大挪移”之误。 
  著名法国侦探小说家莫里斯?勒布朗在《重大而可怕的事件》中写到,一场猛烈的大地震后,一块新的陆地涌现,这块处女地将原本隔海相望的英国和法国联系起来,在最缜密细致的侦探小说中,涌现出这样的奇思大想,令这部作品迥异于一般侦探小说。在中国,这种对天地的改造则更多,《山海经》中,有精卫填海,《列子?汤问》中,又有愚公移山的传说。 
  同样还是“乾坤”问题,侠友grant405也提出疑问,认为文中交代烈若海在盐城被追杀,一直到江边,可是盐城离长江有300多公里,难道又给“挪移”了?且慢,正文中,只说是“江边”,并未说是“长江边”,而且“江”这个字,一般有两个意思,一是长江的专称,二是泛指大的河流。尽管grant405侠友同时还提出论据,证明盐城并无大河,然而,武侠小说究竟不是地理教科书,是允许一定“小说家言”的,而且是否江一直都是指长江和大河? 
  “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是“大小湖泊都叫海”,比如洱海、阳宗海、碧塔海等,其实都是内陆湖,然而把湖叫做海,倒也不只是云南如此,甘肃的青海,现在又叫做青海湖,古代的时候称为“西海”或“鲜海”,北魏时才改名为“青海”。为何会将湖称为海?这里很难考证,不过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倒原本真是海的,它原本与咸海、地中海、黑海等,都属于古地中海,后来发生海陆演变,变成了如今的内陆湖。 
  这种不动声色的沧海桑田,实际上,比乾坤挪移更加惊心动魄。 
 
武侠小说,风光不再?!
温瑞安  
(本文字数:1458)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07年第18期 
 
字号: 【大 中 小】  
  
  
      
  很多读者问过温巨侠:“武侠小说风光的时候,武侠小说家是不是很威风呀?” 
  这问题显露了一个问题:难道现在武侠小说已“不风光”了吗?还是现在当武侠小说家已不“威风”了?温巨侠当然不认同这说法。任何人要“威风”,都得要他自己像宝剑一样淬厉、突破出来。你能拔剑震慑全场,还鞘指挥若定,一剑光寒四十州,自然就威风八面。剑换作笔,其理亦同。至于一种“文类”的“风光”,则要看有没有好作品,要不然,像香港,以前是“小好莱坞”,一年500部电影,现在剩下一年40部,大公司也一年拍不到一部电影,成了“大一片乌”,那就自然情以何堪,风光不再了。 
  这问题又牵扯出另一个问题:多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