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蠲削烦苛,刑罚用稀。秦律的烦苛与残暴致使“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政治统治离不开法律,但严刑峻法只能导致社会人人自危,众叛亲离。文景时代的刑罚尽管不像史书所记载的那样“宽容”,但较之秦代肯定是大为减轻并且有章可循。特别是文帝本人对法律十分尊重,他所任用的廷尉张释之不以君权的意志行事,敢于维护法律的尊严,提出“天子所与天下公共”的法律观,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佳话。例如,一次文帝要对惊其御马的人处以极刑,而释之认为只能处以罚金,最后说动了文帝。还有一次文帝要对盗高祖庙前玉环的人判族刑,廷尉认为只能判罪犯本人死刑,文帝也不得不尊重廷尉的意见。汉初几十年轻刑慎罚,维护法律尊严的风气,给人民带来一个安宁的社会环境。    
    敬天畏民,节俭安邦。应该说,汉初的统治者对所拥有的权力能够清醒地自我反省,因而做到自我约束。这个风气起于汉初,文景尤盛。汉初刘邦责萧何修建未央宫过于“壮丽”,说明他已有节省民力、限制过分奢侈欲望的思想。惠帝、吕后时也都注意节俭,没有大肆铺张之举。文景二帝更是在各方面自我克制,为创建廉洁、勤俭的社会风尚不懈努力。文帝想造一座“露台”,算下来需要“百金”,觉得花费太高,结果作罢。他所宠幸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与秦始皇大修坟墓不同,文帝对生死有着朴素的理解,他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因此他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器。因其山,不起坟”。这在历代封建帝王中也是少见的。景帝也一再下诏,反对雕文刻镂,要求各级官吏重农桑而轻黄金珠玉,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统治者个人的品质虽然不是社会进步与倒退的决定性因素,但从自身做起,提倡勤俭的生活作风,对于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节省民力和控制社会的奢侈浪费还是极为有益的。    
    强调统一,反对分裂。汉初分封了大批异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很快就成为割据势力的代表。刘邦用其统一后的余生与之作斗争,终于剪灭异姓诸侯王。但他错误地总结了历史教训,又分封大批同姓诸侯王,他们占据了全国大部分富庶的土地与人口,也很快成为与中央抗争的地方分裂势力,严重威胁着刚刚建立不久的统一政权。景帝时以吴王刘濞为代表的分裂势力终于联合七国反叛,景帝采取果断措施,仅用三个月就平息了这场叛乱,使分裂势力受到重创。七国之乱之所以没有形成气候,与汉初以来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厌恶战乱的心理密切相关,是休养生息政策产生了积极的政治效果。景帝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第一,继续实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方针,在原诸侯国的土地上分封更多的诸侯王,削弱其力量。第二,改革制度。王国官吏由诸侯自行任命改为由中央直接任命,并从名称上将中央官职与王国官职区别开,从而降低王国官吏的地位。第三,“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剥夺王国的统治权。通过这些措施,王国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统一的中央集权局面才真正形成。    
    打击社会异动势力。所谓社会异动势力在汉初主要是豪强势力。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应当说,在汉代历史上,文景之治还不是强盛时期。但没有这个时期的历史积淀,就不可能有武帝时代的全面繁盛。文景之治局面的形成给予后世许多启发。第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几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需要统一的政治指导思想。第二,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要求。第三,统治者要善于总结历史教训,不断根据社会现实调整方针政策,顺应客观历史发展的要求。正因为此,“文景之治”被历代有为的封建统治者奉为楷模,并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经验。


第一部分 黄帝战蚩尤——中华民族的初步形成第15节 张骞凿空

    似乎人们有一种观念,好象中国人是封闭的、保守的。从来都没有出现像哥伦布、麦哲伦那样的伟大探险家。对这一点,梁启超在自己的《饮冰室合集》中就进行了批判,他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的反证,就是张骞凿空。    
    「第一奇男子」    
    梁启超把张骞誉为中国古代的「第一奇男子」,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班固在《汉书》中集记载:“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道译,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其地形所有,语皆在《西域传》。    
    西域,汉朝时是指甘肃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大大小小分布几十国,大致相当于今日新疆一带。本来西域各国大多臣服于匈奴。武帝为了彻底孤立匈奴,决定与它们联合。听说大月氏国(原在玉门关附近,后徙至今阿富汗境内)与匈奴有仇,所以武帝在公元前139年,派张骞带一批人前往西域,想联合大月氏等国共抗匈奴。但张骞中途被匈奴捉住,一关押就十几年。后来他想法逃脱,辗转经过乌孙、大宛、康居等国而抵大月氏。那时大月氏已无心结盟,使张骞此行不得要领。在回国的途中,张骞再次被匈奴扣留,拘禁一年多,最后于公元前126年返归长安复命。    
    到了公元前119年,张骞又跟从卫青出击匈奴,他带领随从三百多人及大批物资前往西域。抵达乌孙后,又遣副使分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诸国,宣扬汉朝的国威。公元前115年,偕张骞同乌孙等国使者数十人,返归长安。汉与西域交通之孔道,自此打开。    
    司马迁的《史记》,把张骞之交通西域誉称为「凿空」,「空」即「孔」,意思就是开辟孔道。由于张骞的交通西域,使中国人得以由长安出发,经过西域各国而前往西亚、北非乃至欧洲。它大大促进了中西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中尤以中国丝绸西运最具特色,所以今天称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之始辟。因此,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不仅弘扬了汉朝的文明,而且带回异域的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今天,丝绸之路仍然吸引着络驿不绝的中外游客,继续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指汉代从中国到西方的交通大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在古代世界上,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近年各地考古资料已充分证明,自商、周至战国时期,丝绸锦绣的生产技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那时中国丝绸已经西北各民族之手少量地辗转贩到中亚、印度。    
    汉初,河西走廊曾先后为乌孙、月氏、匈奴所占,西域绿洲诸小国亦为匈奴所控制,汉与西方的道路难以直达。元光二年(前133年)以后,汉武帝连年派大军进攻匈奴,巩固西北诸郡边塞,又陆续设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隔绝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得以沟通西域。又从敦煌到盐泽(今罗布泊)筑造了很多烽燧亭障,以防匈奴南侵。公元前77年汉兵攻克当道的楼兰国,更其国名曰鄯善,将其国都迁至以南扦泥城。公元前60年汉置西域都护,屯田于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以保西域信道。早自张骞西使乌孙结盟后,汉使者、商人便接踵西行,至此丝绸之路益加畅通,大量丝帛锦绣沿此路不断西运,同时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输入了中国。此后,王莽当政时和后汉期间,西域虽然几度因政局波动暂与汉廷短时中断关系,但商业往来并未受很大影响。    
    通过这条丝绸之路,汉与欧、亚、非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达300年,影响十分深远。这条道路虽然主要是商路,但中国和亚欧各国的政治往来、文化交流也都依赖这条信道。通过它,中亚和南亚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天文、历算、医药等科技知识,佛教、袄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先后传来中国,并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的纺织、造纸以及一些工艺技术(如制作金银器、绘画等)也传到西方。唐代以后,海运逐渐发达,西北地区民族政权兴衰变化急剧,这条陆上信道的重要性与安全保障逐渐降低而趋于衰落。在元代,由于驿路畅通,又曾繁荣一时。    
    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是联系中国与西域乃至西方世界的重要信道。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等产品以及造纸术、火药等技术传播到了世界其它地区,促进了世界其它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而西方的产品和社会思想、技术等,也通过这条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佛教的东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部分 黄帝战蚩尤——中华民族的初步形成第16节 北击匈奴

    历史是一面镜子,因为从中可以得到借鉴。历史螺旋式的前进,往往导致惊人相似的一幕重演。中国在过去几千年中,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有繁荣幸福,也有衰败悲伤,但大的趋势总是文明征服野蛮、人性战胜兽性的进化。中国一直处于蛮敌环视之中,甚至两度亡国。但中国人在逆境中决不放弃,历经百年坎坷仍能毅然崛起,恢复祖宗的光荣。华夏为唯一现存的文明古国,足见中国文化之深厚和中国民族精神之坚韧。中国的不灭精髓,即在于奉天理而行王道。汉征匈奴即是这种民族精神的一次有力表现。这种精神也必在将来扫除倭患中得到再一次证明。    
    与大汉为敌者死    
    在秦统一中国的时候,塞北的胡人也开始联合起来,形成了相当的势力,不断骚扰边境,这就是匈奴的开端。当时甚至有"亡秦者胡"的流言。秦使蒙恬修长城,将文明中国与塞外胡人隔开。但诸侯反秦之后,匈奴又乘虚渡河南下。冒顿单于时代,匈奴大败东胡与月氏,征服北边各民族,占领燕代之地,雄踞北方,与中国为敌。楚汉中原逐鹿甫毕,大汉刚立之际,匈奴攻取马邑,又南取太原。公元前二○○年,汉高祖刘帮领步兵三十二万北征,兵未全到而被冒顿以骑兵四十万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之久,后用陈平的计策,方得逃出。    
    此时汉朝甫立,诸侯未定,中央不稳,更无力与匈奴一战。秦虽统一中国,但仅存十五年,以致到汉初,商周以来的诸侯意识仍然很严重。异姓王(如韩信)和刘氏诸侯都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反叛中央之事时有发生。且以战斗力而论,汉朝不敌匈奴。在古代的战场,战马简直相当于近代的坦克,而汉初马匹奇缺,甚至于天子的御马中也找不出四匹同色的,而将相们只能乘牛车。主要原因是中原不适宜于养马,养出来也大多不能作战马。而匈奴是游牧民族,马匹众多,牛羊成群,其民从小学习骑射,战时全民皆兵,倾巢而出有数十万之多。汉军光靠步兵是无法与匈奴交战,雪平城之耻的。    
    汉朝嫁公主给单于,每年又赠送大批丝绸、粮食、酒等物,约为兄弟,试图柔服匈奴,但匈奴更为骄悍。大凡开化较晚的民族,必奉强权为尊,唯利益是图,谁拳头厉害服谁,服打不服理,强的占便宜,弱小的自认倒霉。匈奴的习俗,重少壮而轻老弱,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虽不如日本人把老父老母背到山中饿死一般残忍,但在汉人看来也是野蛮之至。匈奴人无文字,靠口头约束。战时虏掠的俘虏作为奴婢,抢得财物尽归己有,作战时士兵颇为勇猛。匈奴经济落后于中土,又把汉的和亲政策看成软弱的表现,所以仍时常在边境抢掠。    
    汉目光远大,战略深远,积匈奴七十年之辱,而不贸然轻动,正可谓九世报仇,亦未为晚。相比之下,后世之南宋,根基未固便兴兵北伐,结果招致重挫而一蹶不振。汉立七十年后,中央稳固,中国终于在实际上从为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而七十年的发展,积蓄了巨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对匈奴反戈一击的时机已经成熟。此时刘彻即位,一场对匈奴暴风骤雨、雷霆万钧的打击即将揭开序幕。    
    元朔二年(前一二七年),匈奴侵入上谷、渔阳(密云),"杀略吏民千余人"。车骑将军卫青等领汉军数万骑从云中出击,斩俘匈奴数千,获牛羊百万头,收复河套地带,修复秦时蒙恬边塞。汉乃设朔方、五原等郡,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稍后匈奴单于以数万骑攻入代郡(河北省),杀太守并虏掠数千人,其右贤王也攻入朔方郡,杀略吏民。    
    元朔五年,大将军卫青以汉军十万出塞七百里,俘右贤王部一万五千。而秋天,匈奴又杀代郡都尉,虏千余人。元朔六年春,汉军十余万骑,再击匈奴主力,得首虏一万九千余级。匈奴屡遭重创,乃将主力退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