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教会历史-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不是牧师对圣经的理解和体会的个人分享,却是上帝在自行说话,其权威与重要性由此可见。
由於讲道不是人在说话,因此必须受上帝的道所约制,加尔文认为唯一合法的讲道是释经讲道。讲道的内容由圣经限定,讲员不能随意寻觅或剪裁章节(今所谓'专题讲道' ,却要由旧约圣经创世记开始,逐章逐节讲解下去,不能偏废或遗漏。加尔文对讲坛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2.圣礼观的改革。
更正教拒绝接受天主教传统的圣礼观(Sacraments),尤其否认弥撒(主日崇拜)是一个献祭。加尔文大刀阔斧地革除公共崇拜里所有繁琐而又具有神秘主义含义的礼仪,将聚会扣紧在宣讲上帝的道和施行圣餐两方面;一切仪式必须从简,并且必须有正确的教义作为其基础。上帝的道若非藉此被陈明,一切礼仪便都是空洞无物,了无价值的。
在圣餐的问题上,加尔文当然拒绝传统大公教会所倡言的变质说(Transubstantiation),他不相信司祭的有任何神圣活力,可以在祝圣後便把饼和杯转变成耶稣基督的身体及宝血。不过,他对路德宣称耶稣基督亲身及真实地临在(real presence)於圣餐中,使饼和杯同时兼具神性和物性两重性质(Consubstantiation)的说法,也有若干的保留。他宁可说基督的临在是属灵的临在(spiritualpresence),认为他的临在是真实的,但却非机械性地依附在饼和杯的物性中,藉吃喝的行动而进入我们的生命中;而是因著领受圣餐者的信心,他与我们联合,并使信心发生功效。对加尔文而言,圣餐的主要意义和功用,在於具象徵性地说明上帝的道,而非上帝真实的临在。
受加尔文影响下,更正教传统既不相信变质说,也不认为弥撒是一台祭礼;公共崇拜就变成一个聚会,其意义在於让信众聆听上帝的话,并付之实践。因此,讲道成为公共崇拜的中心:离开上帝的道,便没有崇拜可言。
C.教会组织变革。
加尔文拟定的《教会组织法》,对当时及日後的更正教会均有重大影响。
加尔文反对天主教会的教皇制度,认为这既不合乎圣经,亦与初期教会的做法不符。没有一个使徒的地位明显地凌驾於其馀的使徒之上,而初期教会基本上是各地自治的,主教不过是由当地教会所选立的罢了,他们的地位亦不超过扮演协调者(moderator)的角色。
加尔文相信教会最重要的职责是传讲上帝的话语,故教会的组织必须依据这个目标而设计。按照保罗的职事清单,加尔文认为使徒这个职分已成为历史,而负责讲道的先知亦可由牧师和教师统摄,因此教会最重要的两个职事是牧师和教师。牧师最大的职责是宣讲,而教师〔他又称为学者(doctor)则是教导和护卫真理。至於教会的管理权,则落在一群长老及由他们所组成的长老议会身上,而这就是前文提到的教会法庭。这些长老之中,既有牧者亦有平信徒,平信徒便是市议会的成员。他们同时是政治领袖和教会领袖。最後,教会也有一群专责慈惠和庶务工作的执事。因此,教会存在著四重职事:牧师、教师、长老和执事。
日後领导苏格兰进行宗教改革并建立苏格兰改革宗的诺克斯(John Knox, 1514-1572),便进一步将这个长老体制发展成'长老宗教会'(Presbyterianism),并将长老分作两种:一种由平信徒组成而专责教会管理事务的,称为' 管理长老' (RulingElder),而同时负责讲道的牧师称为「教导长老」(TeachingElder)。他们的职权相等,分别只在於是否担负讲道之责。
许多时候,我们对' 信徒皆祭司' 这个宗教改革的信条有所误解,以为这即等於泯除一切牧师和平信徒的分别。为示平等,所有从前由牧师专责承办的,如今信徒都可以分一杯羹; 因此平信徒可以擘饼、可以施洗、可以讲道。我不反对有人作如是主张,但得指出,这绝非马丁路德、加尔文等改教者的想法,也非'信徒皆祭司'此教义的原来或必须蕴含的意思。「信徒皆祭司。的意思是:所有人在上帝面前的地位是均等的; 没有人会比其他人更加神圣。可是,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强调信徒各有不同的恩赐,并且得按其恩赐来分派在教会里的不同职事。牧者在教会中负责讲道,不是因为他比其馀的人要神圣,只有他能听到上帝的话,而是因著他被确认为具有讲道和教导的恩赐,并曾接受适当的训练而已。对路德及加尔文而言,牧师与平信徒的分别端在於是否曾接受专业训练,教导长老之所以专责承担教导工作,是因为他们曾接受圣经和神学的训练。『信徒皆祭司』所强调的是属灵地位的平等,而非职事的相同。我们尤其得谨慎,别把在教会里承担职事变作一项「权利」,加尔文看所有职事者(ministers)都是仆役呢!。
D.重视神学训练。
除了《基督教要义》和圣经注释外,加尔文也写了一连串护教文章(称为TractatuS),驳斥天主教、重洗派、自由派(Libertines)及其他错谬的神学主张。这些作品同样是为了赋予更正教一个清晰的神学身分,好在天主教及其他更激进的神学观点中间,为更正教确定该持守的立场。宗教改革绝不是一场只破而不立的运动。
加尔文早在1541年重回日内瓦时,便已计划设立一间大学,专门训练政府和教会所需的人才。由於计划庞大,而日内瓦又是一个相对贫穷的城市,故一亘要到1558年,学校才正式筹建。学校共分两个部分:第一是初学阶段(SChola Privata) ,共分七班,主要培养儿童学习语言;第二是进深阶段( SChola publica),学习神学、希腊文、希伯来文、诗学、辩证法与修辞学、物理和数学等。由加尔文的爱徒伯撒(Theodore Beza, 1519…1605)担任院长。学校训练出大量传道人,遍布欧洲各地,推动宗教改革工作和推广加尔文思想:因此,它成了发扬加尔文主义的主要阵地,这亦协助奠定加尔文主义在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地位。
加尔文强调教会的普世性,在他有生之年,积极参与不同地区的宗教改革派系的联络和对话,和墨兰顿、布塞琪等亦维持友好的关系。他努力推广宗教改革思想,协助英国(特别是苏格兰)和法国改革教会,派遣牧者前往襄理会务,又写信安慰和鼓励那些正遭受迫害的信徒。这种主动的普世性参与,也助长了他个人的思想的流播。
由於加尔文的神学清晰易懂,而且很有系统,故很快便成了更正教的思想主流。他所开创的改革宗神学传统,影响无远弗届,包括瑞士、法国、苏格兰、荷兰、南非、美国等地,成了长老宗、圣公会的低教派、公理宗、浸信会,乃至绝大多数由圣公会分裂出来的更正教教派的神学传统。
IV.加尔文的神学。
加尔文的思想由於受严谨的圣经神学所约制,也许没有路德那样具创意;但他的思想既清晰又系统化,却亦为路德所不及。路德神学仍摆脱不了经院神学的格局,总喜爱作回旋式的循环申论,且有许多富睿智却不易明其所以的辩证式说法,诸如基督徒既是自由人又是奴仆等,一般人是很难充分掌握的。但加尔文则不然,他的思路明晰,逻辑细密严谨,首尾相贯,井然有序,现简单分述如下。
A.圣经神学。
加尔文可以说是一位圣经狂热者,他将其神学系统乃至基督教信仰都搭建於圣经之上。他肯定全本圣经皆为上帝所默示。由於上帝是恒久不变的,全本圣经(包括旧约与新约)具同等价值,并且互相阐明,完全和谐。圣经具有四重特性:统一性(unity)、权威性(authority)、清晰性(clarity )和充分性(sufficiency)。加尔文强调圣经的统一性,所以主张以经解经。圣经是基督教信仰最终极的权威,一切传统和教义都得以圣经来加以证明,方取得在教会存在的资格。圣经不是符咒图册,当中没有甚麽内容是神秘不可知的;加尔文认定字面意思就是圣经的意思,人人都可以明白,不需要具备特殊的属灵眼光,圣经的清晰性为' 信徒皆祭司' 提供坚实的理据。圣经在教义及信徒生活规范上有充足的指引,毋须作别的补充。加尔文是严谨的圣经神学家,他在《基督教要义》里便花上大部分篇幅来阐明圣经的相关道理,而他更毕生撰述了大量的圣经诠释(释经讲章)。
B。启示观。
路德神学的起点是人自觉自己彻底无能,无法倚赖行为成圣,故必须藉信心领受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恩典,因信称义。从这里出发,路德将他的神学思想扣紧著耶稣基督的救恩,建构出一套「十架神学' 。他的神学肯定不是人本中心,却是由人开始的。但是跟路德不同的是,加尔文的神学并不是以个人的属灵经验为始发点的。他的神学中心是上帝的道,而起点则是上帝的启示。
加尔文认定人在属灵的事上是彻底无知的,上帝的超越性是被罪污损了的我们所无法认识的;故单靠理性,人无法寻得或明了有关上帝的真理。我们之所以能认识信仰,乃因上帝首先向我们说话。上帝与人之间的鸿沟必须由上帝亲自逾越。上帝取了人的样式,向人说话,人才能有明白的机会。整个信仰及神学的起点是上帝的启示。六十六卷圣经是信仰的起点,所以,加尔文的神学系统是建造在圣经神学之上的。
圣经不独使信仰成为可能,也同时规范了信仰的范围。不少人对神学家有所误解,以为他们是闲著无事,翘著腿作天马行空式、胡思乱想的家伙(那些吹嘘後现代理论的所谓'神学家' 倒不折不扣是这一类人)。对加尔文而言,一支针尖可供多少天使在其上跳舞、上帝在创世以前究竟做甚麽、信徒将来复活後是否每天都得唱诗…等,统统都不属於神学的合法问题的范围内。神学问题是回应性的,就是回应上帝的启示。圣经所不曾涉及的,便不能成为合法的神学议题(反正再反覆讨论也不会有公认的答案)。毕竟,人无法穷尽宇宙人生的奥秘。
C.上帝观。
1.上帝的绝对主权。
加尔文在强调人的无能时,也非常强调上帝的全能。对加尔文来说,他认为研究上帝的所有属性(例如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都不是太重要的。上帝是怎样的上帝,他有多伟大多无限,跟我们有甚麽关系呢?我们唯一要知道的是,以耶稣基督为主,这才与我们有最切身的关系。因此,抽空地讨论上帝的属性,根本毫无意义,试问上帝能否造出一块连它自己也抬不起的石头,跟我们的生命有何关连?但倘若我们认真看待耶稣基督是主这个真理,我们的生命就有崭新的改变。加尔文认为上帝最重要的属性是:它是一位有绝对主权(absolute sovereignty)的上帝。上芾统管万物,掌管人类的历史。
上帝论是加尔文神学思想的关键。我们读《基督教要义》,会发现他基本上是按照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一论,将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圣灵论包括了卷三和卷四)来阐述。加尔文的神学是以三一论为架构的。圣父论关达到世界的被造,基督论关乎人论、罪论和救赎论,圣灵论则与基督徒的成圣(有称为'工夫论' )、教会论和末世论有关。加尔文强调上帝是宇宙万有和人类历史的主,他的作为彰显他的本质,他是一切的一切。
2.上帝的护理。
从上帝的主权,自然推论到他的护理(Providence)。
上帝的护理观念在加尔文的思想中占有非常显要的位置。他在相信世界是由上帝创造之馀,更认定世界仍由他所掌管。他断然拒绝日後(启蒙时期)那种' 自然神论'(Deism)的观念——认为上帝在创造世界,为其设定轨迹和注入动力以後,便任由它自动运转。上帝既然从无中创造万有,他便不能填臾离开世界,否则世界将复归无有。上帝用它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万有常在他的执掌、保守及护理之中。历史的每个时刻、宇宙的每个片段,都有上帝的恩典,也得靠赖上帝的思典。人的犯罪不能破坏上帝的计划,但上帝却能使坏事变为好事。
加尔文所提倡的预定论,与他的护理观有密切的关系。人若拒绝上帝预定了人间一切的说法,在某程度上乃否定了他对世界的管辖权力。例如不少人便倡言上帝只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大方向,至於具体细节却仍未有定案,需要由人开创,篇其赋予内容;更有人主张人是与上帝一起创造历史(co-creation)。加尔文不能接受以上的观点,他相信上帝早已经构画了整个历史的剧本,并且无时无刻_不是这出戏的导演,我们每个人不过是按本子演出的演员罢了。
D.人观。
加尔文并非视人为一无可取、毫无价值的,事实上他相信人仍有内在的美善,并多次鼓励人藉圣灵的帮助将其善念践行出来,这也是他的重生与成圣观的基本信念。不过,他却认定人在得救的事上是无能为力的,因为人性已被罪性扭曲,失去了不犯罪的自由。
由於人在堕落後失落了自身的人性,无法活出上帝创造时对人的本意,因此,人要成为真正的人,便得参照在人间唯一未被罪所扭曲的人:耶稣基督。耶稣基督是人的原型,加尔文的人论与基督论是密切相关的,惟有透过耶稣基督,人才看见他原本的样式。藉著效法基督,我们学习成为上帝眼中所喜悦的真实而完全的人。
今天教会流行的信念,与加尔文的想法刚好相反。现在「人]学。有压倒神学的趋势。教会主日学及神学院最热们的科目是辅导,最受信徒欢迎的课题是自我成长、自我发现、自我追寻等。此等科目大都毫无保留地接受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最多是以一、两节金句作点缀,为人学理论抹上一点基督化( Christianization)的色彩而已。
加尔文认定不可能从人的角度了解人,必须从上帝的角度去了解。人的自我实现(seif…actualization_) 不是实践他早已为罪扭曲了的个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