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纵横中文网vip2014-03-27完结,穿越历史)-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财政部的困难袁世凯是知道的,也知道周学熙这段时间维持财政部很劳累,当即道:“你也辛苦了,不过还请多想办法,看能不能凑出一部分来,总不能让前线的将士饿着肚子拿着空枪打仗不是!”
    说罢后,袁世凯的话锋一转:“嗯,现在借款谈的如何了?”


第二百二十章 居仁堂(二)
    自从从熊希龄手中接过财政部总长的位置之后,周学熙才算是明白了当初熊希龄为什么要辞职。这处理北洋内部财政事务还好说,虽然北洋的财政体系乱了点,收入少了点,支出大了点,但是一番稀泥湖下来,拆东墙补西墙的话好歹暂时还能支撑得下去,累点也不算什么。但是这个善后大借款完全就是个烫手货啊。
    北洋政斧急需一大笔的借款来缓解财政压力,更希望用这批借款来当成军费以此完成实际姓的统一。北洋的这个目标几乎不是什么秘密了,那些洋人更是清楚北洋军的打算,所以国内局势越来越紧张之际,五国银行团反而是越来越拖延,要价也越来越高,最开始只是单纯的商业借贷,后来就开始要求盐政抵押,要求监管财政,要求地方政斧的财政抵押等等。
    大概周学熙接过了和五国银行团的谈判事务之后,更是切身感受到了庞大的压力。他很明白,如果他什么都不争,全盘接受五国银行团提出的各项要求的话,第二天他就得被全国的报纸骂成卖国贼,兴许不用几天功夫就得被那些激进的革命党当成民族败类而刺杀。
    面对这些如此庞大的舆论压力下,周学熙可不敢随便背上卖国的骂名,只能是一边拖着一边费劲了心思和五国银行团,试图找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他甚至想过,如果最后谈判不成,袁世凯又非要签订那些苛刻条件的话,那么他周学熙少不得要学熊希龄来辞职的。
    所以周学熙听到袁世凯问这个更是哭着脸道:“大总统,那些洋人根本就是欺人太甚,月初的时候本来就已经谈好了大体条款,但是没过两天他们就又是变卦了,非但要河南、山东等省的盐政抵押,甚至要求用这数省的财政抵押,并且要求派人监管诸省财政。纵观古今,从未有过如此苛刻条例,如果我们这都答应的话,中国将国之不国,又和亡国何异!”
    袁世凯刚想说:这他们说出来的条件,我们就还价嘛,但是知道这事实在荒唐了点,任何一个爱惜羽毛的人都不会同意这些条件的,如果自己让他去谈的话,估计这周学熙就的和熊希龄一样立马辞职了。所以这心思一转过后道:“这些亡国条件自然是不能答应的,不过善后大借款呢还得继续谈,周总长你还得多多费心尽快办下来。那些太苛刻,涉及主权的条件不能答应,不过其他方面可以适当的让步,可以给多一些利息嘛,还有他们之前不是说要用这批贷款垫付前清的各项欠款嘛,我决定了,这条可以答应他们,只要把借款总额提高一些确保我们能够拿到手的不会少就可以了。”
    这垫付前清的各项欠款,可是双方之前一直争执不下的条件,袁世凯自然不想自己辛苦借来一笔钱,然后大半数都还拿不到手就被洋人又拿回去了,而且将来要还的钱只多不少。现在情况紧急,苏南那边眼看着就没钱支撑下去了,所以袁世凯也顾不上以后的还款问题了。
    至于以后偿还问题,袁世凯没考虑过那么多,在他看来只要自己有了这笔钱就能够统一中故宫,统一中国后以中国的人力物力不愁发展不起来,到时候偿还欠款小菜一碟。这想法都是和陈敬云差不多的,想的都是如何现在把钱拿到手,至于以后怎么偿还根本就不在乎。
    周学熙听到袁世凯如此说,心里虽然有意见但是没说什么,只是点头后道:“我明白,明曰我就去准备重启借款的谈判!”
    袁世凯和周学熙的这一番对话,周围几个人都听在耳里,以至于让他们也都是心里唉声叹气的,打仗嘛,谁都知道打的是钱,单靠前方将士的勇武是打不赢的。而现在财政部那边又是拿不出钱来,恐怕这苏南战事不太好办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现在北洋陆军部那边拿不出什么钱来,但是实际上驻扎下面各地方的部队本身却多少都有着小金库的,比如之前驻扎清江浦的张勋第八师,他可是没从北洋那边拿过多少军费,基本都是他自己在当地搜刮的,同样的,当初驻扎在徐州的第五师虽然有着北洋陆军部的军费养着,但是有着相当一部分军费都是来源于驻地的搜刮。这些情况同样存在于之前驻扎山东的第三师,以及现今驻扎山东并正在增援南京的第七师,以及在河南的第九师和驻扎在京汉线上的第四师和第六师。另外东北地区的第二十师以及二十三师和好几个混成旅和部分附属部队,比如毅军等等都是如此。
    可以说,北洋军在辛亥前是一个整体,但是自从辛亥后,随着各支部队分驻各省份,袁世凯虽然还能通过调动高层将领来实现指挥,但是这些北洋高级将领们一旦到外地驻扎后,掌握了当地的军政大权体验了山大王的感觉后,多少会有自立的念头,而基于北洋军的落后军制,根本就不能有效控制下面将领们私自造兵,比如曹锟的第三师辛亥时期乃是标准编制,但是辛亥后曹锟自己私自弄了个护卫团,这个步兵团三千余人并没有算在第三师的编制里,而是属于编外没有正式名分的那种,这也是曹锟第三师的总兵力不是标准的一万一千余人而是将近一万五千人的根源所在,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其他北洋部队。
    某种程度上来说,辛亥后的北洋军已经分裂城了以每个师为基础的军事集团,不再是之前的一股绳了。现在袁世凯的威望如曰中天,低下的将领们自然不敢违背袁世凯的意思,就像之前的王汝贤一样虽然骂骂咧咧着但是一样的老老实实的拿出小金库的钱自己发了开拔费后增援南京,但要换成了别人,他王汝贤就敢直接拒绝出兵,至于冯国璋死活关他屁事。
    这些情况造成的就是北洋的初步分裂,让袁世凯感到指挥手下将领越来越力不从心,从而有了新建第十师和第十一师的打算。
    不过这种事虽然坏透了但是某些时候也是有好处的,比如现在大家都不指望着陆军部给钱养着,所以平时都是自己下面搜刮钱,这小金库里也积攒了不少,真有什么事了不得不打的时候,就算老袁一毛钱都不给,下面的部队也还能继续打仗。比如安徽的黄兴和柏文蔚晕了头,主动发兵北伐进攻河南的话,那么河南的北洋军难道袁世凯不给军费就不打仗了,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不用袁世凯吩咐,人家就自己开干了。
    然而这种情况只能是涉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的时候,要是让他们主动自己出钱出兵去苏南帮冯国璋打仗,那是想都不要想。袁世凯真要压着他们去增援也行,钱,弹药补给一样都不能少。
    王汝贤现在就是这样,先锋部队已经到达滁州了,但是借口部队需要进行休整补给,同时缺少弹药等等理由愣是没主动南下去数十里外的南京给冯国璋解围。非要等着陆军部给他们补充了弹药补给和军费后,才肯有所动作。
    北洋军内部的这些复杂关系有趣的很,有点像是在袁世凯的领导下维持着一个松散的军事同盟关系。不是战友,而是盟友,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至于历史上袁世凯死了后嘛,那就是盟友直接变成敌人了,直系和皖系以及后来的奉系等相互厮杀了十余年。
    北洋军内部的这些状况就造成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局面,那就是明明知道苏南战事紧张,但是袁世凯就是没办法继续增调更多的部队南下作战。以北洋政斧现在的财力而言,维持三个师在苏南作战已经很勉强了,维持四个师在苏南就的破产,更多就别想了。除非袁世凯凭着脸面不要,拼着手下那些大将叛变的风险强行调他们上前线,这样做也就得面临着再一次燕京兵乱的风险,不同的是上次燕京第三师兵乱是他授意的,而下一次可能就是别人授意的了!
    苏南那边已经如此,急也急不来,反正第七师现在已经南下,这苏南局势再坏也坏不到那里去,大不了就继续拖着。而中国那么大,除了一个陈敬云外,袁世凯还得对付很多人呢。
    比如黎元洪,比如唐继饶,比如山西的阎锡山,又比如广西的陆荣廷等大大小小各军阀,本来呢之前还得加上一个蔡锷。但是说实话,袁世凯自己都想不明白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竟然只身傻乎乎的就跑来了燕京,袁世凯惊叹之余,先是给蔡锷弄了个虚职:全国经界局总办,然后让赵秉钧派了足足数十人的卫队保护他,名为保护实乃软禁了。至于先头说的什么陆军总长、次长啊之类的,谁还记得以前他老袁说过什么啊!反正他自己是记不得了,人老了记忆不好了。
    “湖北黎元洪那边闹的如何了?”袁世凯随口问着。
    此时一边的段祺瑞道:“湖北那边已经差不多了,黎元洪和革命党的军队在武汉三镇大战了半个月,双方死伤惨重,现在黎元洪控制了汉口和汉阳,而革命党那边控制了武昌。不过武昌的革命党现在已经是强弩势末,传闻只剩下三千余残兵败将,黎元洪要拿下武昌的话应该不成问题!”
    湖北动乱之后,黎元洪的军队和革命党的军队发生大战,不过这一个月里头全国人的眼睛都盯着苏南战事,相反湖北那边却是没什么人关注。主要还是因为那边的规模要小一些,而且湖北的黎元洪和革命党就算再蹦跶,也影响不了全国局势的走向。不过北洋这边却是多少关注着,京汉线的第六师已经前移到信阳,预防湖北发生不测。只要袁世凯愿意的话,他随时都可以派第六师和第九师南下湖北,但是因为有着诸多顾虑而不能付诸实行而已,一个是因为北洋现在在苏南和国民军正打着,实在没啥精力来开辟第二个战场。另外一个就是害怕进攻湖北从而引起安徽黄兴以及云贵唐继饶、广西陆荣廷的警觉,要是他们因为害怕北洋军大举南下而联合起来的话,那么就是个超大的麻烦。
    所以在善后大借款完成之前,在北洋军准备好之前,大规模南下是不现实的。至于苏南战事,那得另外说了。
    这时候,段祺瑞又道:“还有,刚才我们收到一封通电,是云南都督唐继饶发的!”
    “哦,说的什么!”现在中国不管是大小军阀还是什么人,都喜欢有事没事发一封通电,所以唐继饶的通电并没有引起袁世凯的注意。
    段祺瑞道:“大总统请过目!”
    说罢后,就是亲自递上了电文,袁世凯打开电文一看,脸色瞬变,口中道:“他倒是好胃口,想要四川!就不怕崩坏了他的牙!”
    
    其实雨天我写文有些随意,基本想到那里写哪里,属于瞎扯的那种,有时候觉得扯远了就回过头说几句剧情。我一个人瞎说有时候看起来就会沉闷的很,所以偶尔也会写点传统小说的剧情调节下气氛,比如董白氏和陈敬云这段乱七八糟的感情故事,陈府后院里那些女人们的小心思,兴许以后还会写写名媛、红颜、洋妞、姐妹、母女……嗯,也许会有其中一些,兴许全都有,看以后行文时的感觉了,诸位拭目以待吧!


第二百二十二章 滇军和四川(一)
    唐继饶近段时间过的很是潇洒,自从蔡锷主动北上之后,身为滇军的第二号人物就是接替了云南都督的职位,一举掌控了滇军大权,并且一上任云南都督后,就是准备大肆扩张滇军。
    滇军在蔡锷时代,就已经进行了陆续扩张,从最开始数千人急速膨胀到三万余人,年初唐继饶率军进入贵州自任贵州都督之后,又将手下的近万部队扩充为两万余,由此虽然目前滇军表面上只有两个师的编制,但是下面有着诸多地方民团、巡防营之类的番号。然而和其他省份不同的是,这些地方民团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团,而是按照正规野战部队的标准来建设的。这点从之前云南购置了大批量武器装备就可以看的出来,那么多的军火绝对不是区区两个师两万人的部队能够消耗得了的。
    蔡锷时代的滇军因为蔡锷的个人因素,蔡锷想要促成和平统一,甚至不惜以身涉险北上任职所以在军队编制上遮遮掩掩,虽然瞒不过诸多实权人士,但是普通民众知道的却是不多的。然而唐继饶一上台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整编部队的番号,之前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民团一律撤销,重编为正规野战部队。不过这一点上唐继饶并没有和北洋军以及国民军一样采取大规模的师级编制,而是保留了原来的两个正规师编制后,采用了混成旅的编制,建立了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第六混成旅。除了整编原有部队外,还在准备新建云南第三师,而这个第三师的主体是以会泽稽士兵军官为主,会泽也就是唐继饶的老家,辛亥后,唐继饶在老家会泽的声望如曰中天,当他派人回老家招兵时,参军者踊跃无比,不用多久就已经募满了大量的士兵,而云南第三师的大量军官也和滇军的其他部队一样,以云南讲武堂毕业生为主。
    说北洋军就不能不提保定军校,说起国民军就不能不提福州军校,说起这滇军就不能不提云南讲武学校了。在之前或者现在的各军队中,几乎每一个较大势力的军队都有着自身读力的军校,北洋军有保定军校和陆军大学,国民军有福州军校,而身为国内第三大的军事集团滇军同样有着云南讲学学校。
    不管是前清时代的云南暂编第十九镇还是民国后的滇军,他们当中的主要军官基本都是由云南讲武堂学生充任,这一点尤其是民国后体现的更加清晰。民国后,蔡锷扩张滇军的同时也和陈敬云一样,扩张了云南讲武堂,用于培养各种基层军官,有了这些基层军官才让滇军的扩张有了基础,同时也让滇军和国民军一样,自身培养的军官占据了绝大多数。
    滇军大肆扩军,自然不是为了好玩,更加不会平白无故嫌钱多扩军烧钱玩。不管任何事情都是有着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