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刺 作者:月黑杀人夜(晋江金推vip2014.01.02完结)-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住持师太不必为难,我仍是在外候着,只是有些话请住持代为转达。”温简说着,就把自己决意脱离六扇门,再不回京的事情说了,末了又道:“当日因我入了六扇门,违背了母命,才致使净安师太落发出家再不肯相见,虽然净安师太如今侍奉菩萨,可即骨肉天伦,便是菩萨不会不允母子相见,况且这次我带了未婚妻千里迢迢的赶过来,日后我俩定居太平镇,与衡阳相隔千山万水,如若净安师太今日仍不肯见,怕是以后再要见也难了……鸦尚有反哺之情,羊也有跪乳之恩,畜生如此,何况我为人子的,还望住持体恤替我呈情。”
  温简说话的时候,阮红娇在一旁看着他,她见过抓捕盗贼时勇猛的他,也见过审讯犯人时咄咄逼人的他,还见过和同僚喝酒吃肉时爽快的温他,却独独没有见过身为人子乞母求见时的他。
  此时他低垂着脑袋,声音低沉、难掩忧愁,一扫平时的傲气锐气,不知为何缘故,他这一番话也让从小失去生母养母的她有一种感同身受的难过。
  触动阮红娇的时候,住持师太也被打动了,点头肯允,答应带温简去净安师太的屋外候着,她进去劝一劝,试试看能不能让这对母子相见。
  温简本是想要留下阮红娇,待到他与母亲和好之后才引见,可这时候阮红娇站了出来,问:“我陪你去可好?”
  温简望了她一眼,道:“你确定?”
  姑且不论他母亲肯不肯见他,即便肯见了,母子相见自有一番话要表,不一定能立时能马上见她。再说了,温简若是想要母亲接受一个二十多岁有残疾的寡妇做自己的媳妇,他至少要先做一番呈情,说服了母亲之后才好引见阮红娇,才不至于让这两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在初见的时候产生隔阂。
  阮红娇都这个年纪了,又不是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知道温简怕母子相见的时候冷落到她,所以甜甜的笑起来,上前与他并排,道:“无妨的,我陪陪你。”
  温简见她执意若此,也只有回之一笑,带着她一同去了。
  慈净庵原本不过是一座只有几间瓦房的小尼姑庵,自净安师太在此出家,才在衡阳温家的捐赠下修成了现在这种三进三出的格局,加上当日是住持师太亲自剃度,收了净安师太为入室弟子,故而其地位辈分超然,有自己的小院子以及佛堂。
  住持师太带着温简及阮红娇到了小佛堂前,里头有喃喃的诵经声和敲木鱼的声音传出,想必便是净安师太在吟诵经文。住持示意他们停下等候,然后自己进去了,不多时里面就传来说话的声音,以他二人的功力,自是将里面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
  尽是些住持师太劝慰的话,言明了温简如今脱离了六扇门,承诺再不回京受职,又带着未婚妻千里迢迢的过来,要她放下心结,去见一见那孩子。
  净安师太的吟经不停,木鱼不止。
  住持又说,京城与衡阳快马不过三、四日,可是衡阳到太平镇却是路途遥远,今日孩子苦求上门若是不能一见,日后他成了家,有了他的孩子你的孙儿,牵牵挂挂的想见就更难了,难道你就真舍得?
  越说道后面,敲木鱼的声音渐渐乱了,可见净安师太内心的挣扎。好半晌,木鱼声终于停了,只听一个低婉的声音,轻声叹息,道:“师父你不必多说了,我既然已入了佛门,那些都跟我再无关系了。”
  住持道:“你我虽是避世修行之人,然毕竟自红尘而出,这世上一花一草、一叶一根都有它的出处,也有它存世的道理,我们修行所谓不过参透佛法自然,行善积德,普济众生,若是只因‘修行’二字而舍弃了人之本性,未免本末倒置了,我知道你当初是在菩萨跟前发了愿的,故而害怕见了那孩子反倒对他不好,可菩萨慈悲,心怀众生,又怎么会叫人骨肉分离,令母为子啼,子以母悲……”
  外面等着的温简听到了这里,再也按捺不住,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大声道:“母亲,是儿子不孝!”
  害怕自己破了誓言令儿子遭到报应,才是净安师太不肯见温简的原因,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儿奔生,母奔死,不论温简心中有多少愧疚多少遗憾,总不及甘愿在这寂静深山之中,日日为了丈夫孩子诵经祈福的净安师太。
  “母亲,儿子知错!当初不该不听母亲的劝告,伤了您的心,您现在不肯见我,待到父亲知我不肯回京,怕是也不会再认我,如今儿子已是一个辜负母恩又违抗父命的罪人!母亲,儿子知错了,儿子将于此长跪叩首,乞母一见……”说罢温简当真跪着磕头,重重的磕在石板地上,发出阵阵闷声。
  当初温母爱惜孩子,令其不准入六扇门,不准子承父业,可是温父却是对他寄予希望,望他能够继承家业,入六扇门,官拜朝堂。
  温父温母隔阂越来越大的同时,夹在当中的温简才是最矛盾的,不是辜负了母亲,就是违背了父亲,难以双全。
  迫不得已的话温简一句不说,将过错全揽在身,然而明眼人又岂不知他当时的难处?里头的净安师太听到他的声音,已经是挥泪如雨,不能自持。
  外面的阮红娇见他在磕头,也就陪着跪了下来,只是她心思灵活,早看出来这一对母子其实互相惦念,于是想了想,突然就大声叫了出来——
  “哎!五哥,你头流血了呀——”
  她这一句话,真好戳中了净安师太心里最软的地方,只当是自己的傻儿子真的磕破了头,连忙起身从佛堂里冲了出来。
  这下,时隔五六年,这对母子终于相见了;





☆、48第四十八章

  门里冲出一位缁衣女尼;大约四十多岁,合中身材;虽然已受剃度;头上戴着青帽;但轮廓分明,五官仍是清丽;肤色白若凝脂;自有一股不俗的气度,想必年轻时必然是十分出众的;此女大约便是温简的母亲净安师太了。
  净安师太踏出了门便愣住了;一来是曾下定了决心不再见儿子的,这会儿一时冲动就冲出来了,颇为懊恼;二来是时隔五年;儿子的模样略有改变,比印象中的黑了又瘦了,这一身风尘仆仆,看得着实令她心疼;三来是刚刚明明听到说他磕破了头,这会儿见他额上泛青沾有尘土,却不见血色,就知道是有人糊弄了自己。
  一时之间百感交集,净安师太站在门下不知该是进是退,然好容易让她出来,温简又怎么会肯让她掉头走掉呢,于是从门外的石阶之下,一路跪行,艰难的爬上阶梯,跪倒了他母亲的脚下,匍匐在地。
  净安师太望着脚下的儿子,已是挥泪如雨,泣不成声,她缓缓抽了几口气,抹了眼泪,就开始责备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这样不爱惜自己,究竟是伤你还是在伤我。”
  原来为了以示虔诚,方才温简重重磕在地上的时候撤去了内力,额头上虽不至于破皮流血,可是额上的淤青是跑不掉的,他仰头看着自己的母亲,来来回回也只有一句:“儿子知错,望母亲大人息怒。”
  这时住持师太从里面也出来了,见这一母一子相见也替他们高兴,便说道:“温施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明明知道净安师太不忍见你不爱惜自己,还跪在冰冷的地上做什么,还不扶着净安师太进去?有话也好在屋子里说,站在外面像什么样子。”
  得了这句话,温简连忙望向净安师太,见她犹豫再三最终点了头,他才站了起来搀扶在她身边,净安师太正要转身进去,温简突然想起还一直跪在石阶下的阮红娇,垂首道了一句:“母亲,石阶下面的便是儿子的未婚妻……”
  虽说母子相见分外激动,可净安师太早就看见了这个女子也猜到了她的身份了,只不过她方才将自己哄了出来,令她不快意,这才故意忽略了她,此时听到儿子这样说便淡淡道:“石阶下的女子,贫尼与你非情非故,倒是不敢受此大礼,还请起身吧。”
  虽然语调平缓,可是话里的意思未免疏远,是了,那是人家的娘又不是她的娘,她再跪也好没意思,阮红娇便只好起来,又再看了温简一眼,温简目含感激的对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介意,她也轻轻点头表示她明白。
  两个人的小举动看在净安师太的眼里,净安师太垂了垂眼,而后转身进了屋子,温简便跟着进去了。
  阮红娇站在阶下,住持师太走了过来对她安慰道:“净安他们母子多年未见,难免有些体己话要说,你别介意,不如跟贫尼一起走走,贫尼将你送回去休息休息,有事再派个小僧尼支会你,就不要等他们娘俩了。”
  住持师太一番好心,阮红娇无不从命,跟着住持师太一起出去了。
  佛堂里只余下了母子二人,净安师太坐在凳上,温简半跪在地,母亲捧着儿子的脸,忍不住又是一阵啼哭。
  温简心里难受又高兴,对母亲更是百般劝慰,不多时净安师太将他拉到了旁边的凳上坐着,就开始叙话起来。
  温简将这五年来的总总有条不紊的慢慢道来,净安师太细细听着,又问了好些人好些事,独独不问丈夫。她独不问,正说明心里仍是在意,只是拉不下脸来,于是温简就自发自动的将父亲的情况说了起来,说这些年,其父温正川留在西闵三地,统领抓捕刑狱台,因公缘故四处奔波,甚少回京,只在年前得见一面,身体尚好,只是两鬓已经微微有些泛白云云。
  听到这些净安师太未免心里有些发酸,知道那人还好就好,多的她也不想在听,于是又问了一些琐事,温简一一答了。
  分隔五六年,自有说不完的体己话,一晃眼的功夫,已经从日中到了日落,到了快用晚膳的时候了。
  净安师太自然吩咐小僧尼将晚膳摆在房里,她们母子俩好一道用膳,而温简想起了阮红娇,便对母亲道:“母亲,儿子带来的那女子,母亲……可还中意?”
  中意……怎么可能会中意!谁家养出个武功出众兼之玉树临风的儿子,愿意配个失婚寡妇的?
  不要说玉树临风这个词牙酸,在当娘的眼里,什么玉树临风芝兰玉树这种词都是给自家儿子量身造的。
  虽然只是匆匆一眼,净安师太未必发现阮红娇身有残疾,可是寡妇之相是看在眼里了的,这么好的儿子不说配个公主郡主,不说配个大家闺秀,不说配个武林世家的小姐,可好歹配个身家清白的小碧玉呀?尤其是第一次见面第一句话,对方就骗了她,这叫净安师太怎么中意得起来。
  所谓自古婆婆看媳妇,就是一千一百个不满意,尽管净安师太已经出了家,仍是免不了俗。
  净安师太没有说话,温简也知道恐怕母亲是看不上的,于是又道:“娇娘虽然未必能入母亲法眼,然而只有一件,她对儿子是极好的,性命攸关之时,想的也不是自己而是儿子,为了儿子还断送了一只手。”
  听到这里净安师太一惊,这人不止是寡妇,还有残疾?
  温简便将当初刘白凤为了胁迫自己私斗而绑架了阮红娇,然后自己怎么去救她,她怎么不顾自己性命的叫自己离开,又怎么断送了一只手的事细细的道来,当然言语都是维护她的,末了他又道:“……所以,母亲,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也喜欢她,虽然有些女子生在高门大户,但她们愿意嫁的是温家这个门楣而不是儿子,儿子如今已经看淡了,一不求富贵,二不求名利,只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弃罢了。”
  听到他这样说,净安师太知道他是认定了,又因“白首不相弃”这几个字想到自己和丈夫之间的种种,不免连连兴叹起来,若是这女子真如儿子所说,将他看得比自己更重,大约不会如她这样硬脾气,夫妻相处多些容忍,不会到老教丈夫形单影只吧。
  她心里这才松动了一些,回首往事,思及自己出家了这几年,未曾在儿子身边尽到做母亲的责任,这会儿他难得有了真心喜欢的,却又跳出来挑三拣四,未免糊涂了。
  净安师太是个清楚明白不过的人,加上江湖出身不拘小节,对阮红娇的身份虽有遗憾却也不是完全不能接纳,再者仔细一想就通了其中关键,她问儿子道:“你说你不回京城了,到底是不是为了她?”
  当初温母嫁给温父之时温家还未发迹起来,但就因她出身江湖,后来温家发迹了,在官场同僚的夫人之间免不了一些格格不入。如今连她都对阮红娇的身份不好接受,何况丈夫叔伯和婶婶妯娌这些人?所以思及此事,她不免怀疑儿子不肯回京的初衷,故而有此一问。
  “可说是也可说不是。“温简坦然道:”母亲最知道孩子的脾性不过,若是觉得孩子能在官场上游刃有余,当初也就不会执意劝阻了,这几年儿子也想明白了,富贵荣辱都是过眼云烟,人这一世与其拘着性子艰难险阻的过着,不如对自己放松一点,至于壮大门楣,自然有比我更合适的人去肩负,儿子固然是这样想的,可是若不是遇到了娇娘,只怕也难以下定决心。”
  净安师太成活的三个儿子里面就属温简性格最像她,外刚内柔,好侠冲动,这样的性格实在不适合在官场上混,这也是她最不放心他的缘故之一,听到这个女子对儿子好,又令他甘愿彻底脱离官场,净安师太心里这才转了几分,最后不甘不愿的道:“我看那女子也有几分狡诈。”原来还是为刚刚一见面的事情计较着呢。
  温简听了笑了起来,拉起了母亲的手问:“可是她一片心全在我身上,儿子磕头的时候,她是真的急了。”
  哎,当母亲的还能求什么的,纵然看未来儿媳千不好万不好,唯有一样是让天下为母者最在意的,就是她是否真心实意对儿子好。如果是,那么一切不足就都能掀过去了,净安师太这样想着,自己虽然今日见了儿子,但仍是出家人,日后还是要长伴青灯古佛的,所以只要他们好就行了。
  “算了,既然你心意已定,母亲也不多说什么了,横竖到时候你们去得远,我也眼不见心不烦。”净安师太说着,唤了个小僧尼进来,请阮红娇一会儿过来用晚膳。
  见母亲释然了,温简打心底里觉得高兴,只是另有一事趁着阮红娇还没来,需得向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