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兄神妹煞!+番外 作者:苹果八月半(晋江封推vip2012-8-17完结-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序生颔首,沉吟:“无论如何,待我托风信楼的人替我查一查那母蛊的持有者为谁,再做定夺吧。”
    荷姿仰头看了看空无一物的枯枝,悠悠道:“快入冬了,辛夷说这蛊畏热喜寒,只怕染小妞不宜在这北方严寒之地久待。”
    “嗯。”序生点点头,“辛夷师父常年在谷中清修,这次为了娘亲特意出谷。之后的事,就让我接手吧。我会随娘亲一起去南方的。”
    “问题是……”荷姿敛眸正视着他,“染小妞如今病情不稳,受不得刺激。”
    “姿姨的意思是……?”
    “宛宛小产之事,别告诉你娘。”
    “……”序生沉默了一下,方才点头,“我知道了。”
    这个话题刚毕,就见柳泥巴端着熬好的汤药小心翼翼走过来。
    “我来吧。”序生接过药碗,对荷姿点了点头,便转身朝宛宛的卧房走去。
    然而,打开门之后,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手一滑,汤碗落地,“啪”地碎成几瓣,汤汁四溅。
    “宛宛!”序生飞快地冲进去,四处张望,只见后窗开了一扇,风吹进来,掀起床幔飞扬,床内空无一人。
    桌上,留着宛宛的字条。
    ——我去为娘亲寻云眇,请勿担心,请勿寻找。
    序生抓着字条急步跑进院子,抓着荷姿慌道:“姿姨,宛宛不见了!”
    荷姿神色一变,接过字条眼一溜,叹了口气:“她若要去寻,便让她去吧。她识毒无数,自有她的门路,找起来想必也比常人要来得容易。就怕……”荷姿眼波一转,意味深长看向序生,“就怕她不仅仅为了找药,而是为了逃避什么……”若真是如此,追回来只会让她伤情罢了,不如让她在外面静一静,散散心。
    序生一怔。逃避……
    宛宛醒了多久了?他与荷姿的对话,她到底听去了多少?
    一般来说,宛宛若想躲,任谁也是找不到的。即便她消失不到一会儿序生便策马追了上去,也硬是没能找着人。
    据说夭夭拿刀架着花少爷动用了风信楼的势力,全天下的搜寻宛宛下落,一个月后得出了一张宛宛这一个月完整的踪迹图。
    用几句话总结便是:序生往南,她往北。序生追出城,她偏偏逗留在城里。序生在一个城里四处打听她的下落时,她却又行了千里之远了。
    序生做什么,她似乎都能猜中,所以反其道而行。
    用花少爷的话来说——柳恶女是吃死了柳小神医的,若真想躲,单凭一个柳序生是绝对追不回的。
    不知情的以为,宛宛只是耍耍性子,在牢中受了委屈想在外面作作恶,发泄一下,顺便替碧染找药尽孝道。
    知情的则认为,宛宛是遇着了一时半会儿无法释怀的事,想要逃避一会儿而已。
    但无论是知情的,还是不知情的,都一致认为,她过段时日便会回来。
    哪里知道,她这一出走,便是整整三年。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更新迟了。
    本来这章有5000多字,但是最后那几百字牵连的历史事件太多,于是一直在搜集“历史小知识”,力求做到不架空不编造,所有历史以事实说话。
    结果一刷新文发现有人催更了,只好把后面那段砍了,放前面4000多字。
    希望亲们原谅某更新晚了的小苹果。




☆、(五十五)一别三年

三年;足够发生许多事。
    宛宛出走后;包拯与唐介对此事结案,归为香料中毒;纯属意外,皇帝念及爱妃一片好心;哀痛之余并未怪罪。
    但就在要定案的时候;忽然一张被撕成两半的供词被呈了上去,供词出自柳宛宛,还摁了手印。
    唐介握紧拳头隐忍不怒,冷静指明此供词中;柳宛宛仅仅说自己知道下毒的手法,而未承认是自己下的毒。柳宛宛自幼通晓毒术;兴许是看透了公主中毒的真相才有此一语。
    至于为何供词被撕成两半,是因为他这个录用者觉得此言辞并不算是供词。由此,唐介算是一手遮了书令史勾结贵妃私用刑罚被杖刑致死的事。
    风信楼已查处母蛊的持有者为张贵妃,所以张贵妃不能死,至少在找到云眇之前,她不能有事。
    好在皇上并未追究,只是还了柳氏一门的清白。
    宛宛走后两个月,皇佑二年(注:1050年)闰十一月,其父唐介上奏弹劾贵妃的伯父张尧佐,与包拯包大人联手,迫得皇帝陛下夺了张尧佐的宣徽南院使和景灵宫使,且向御史台与知谏院保证,后妃外戚,不会再进入两府执政。
    其后,是贵妃扶持起来的宰相文彦博,惨遭台谏部门群攻,弹劾的奏章由唐介所书,明确指出文彦博由贵妃推荐为相,执政以来,独专大权,把持了朝政让百官敢怒不敢言。
    皇帝陛下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放在一边没有理会。唐介却义正言辞道:“臣忠义愤激,早已做好了下油锅的准备,何惧贬官外放!”
    事情的结局是,皇帝陛下将唐介交予了他自己的部门——御史台处理,御史台将唐介贬官下放到春州任别驾,与他一起被处罚的,还有被罢相的文彦博。
    此事算是各打了五十大板,贵妃在朝堂的势力一下子瓦解,惟留那岌岌可危的圣宠。
    唐介的贬官至春州的旨意刚至,另一封改旨便追了上来,改贬唐介至英州。圣旨上说,春州穷乡僻壤,怕爱卿受累,病死在那个鬼地方,唯恐让朝廷失了栋梁之才,倒让皇帝陛下名声抹黑。于是皇帝陛下深明远虑后,决定将唐爱卿下放到英州去,一路上甚至派了侍卫保护唐爱卿一家。
    外人听了,无不是感念皇帝陛下仁慈爱臣;但自己人听了,这其中的意味就值得琢磨了……
    春州那地方,好歹也是大宋的一部分,为何春州的官员就能存活,唐介便不能呢?再穷再苦,何至于死?甚至还破例送唐氏一家迁移……
    皇帝陛下,您究竟是担忧唐大人的安危,或者是唐夫人的安危呢?
    又有小道消息传,唐介此前曾深夜进宫面圣,阐明了迁移至南方的意愿,但事后皇帝陛下拒不承认见过唐介,只说是御史中丞王举正为唐介来求情,于是圣上才改了主意,由春州变为英州。
    唐家正式迁到了南方,供碧染好好地养病。序生更是无微不至地照料着碧染,偶尔从风信楼收到宛宛的下落,若是离得近,会追过去。追了几次都没追上,他也就明了宛宛是真的不想见他了,便安下心留在碧染身边调理她的身子,数着日子等宛宛回来。
    宛宛出走后的第一年,无色庄小庄主萧陶止迎娶逸水山庄的大小姐卓闵瑶为妻,特意发了请帖过来,序生看着那红底烫金的字,无力扯了扯唇角,写了几句祝福的话,附上稀有的雪参托人送了过去,自己却未参加。
    宛宛不在身边,他去了,只怕会伤情吧?
    宛宛出走后的第二年,风信楼楼主花寻欢喜得贵子,取名花折柳,捎来了帖子知会他,甚至加大了“折柳”二字,令序生苦笑不得。
    宛宛出走后的第三年,陶止的长女出生,央序生赐名。序生看着帖子笑了笑,大笔一挥——萧千宛。
    千般情丝(思)宛宛,一如他此时的心境。
    再然后……宛宛捎信回来了。
    宛宛偶尔捎信回来,总是只言片语的,且书信多半是几个月前所写,除了知道一点她的心境,其余的倒不如风信楼来得迅速。
    序生迫不及待拆开信封,摊开之后一目十行,头一句便是骂他的:“柳序生,你每次能不能让娘亲先看?!”
    他持信的手抖了抖。宛宛向来料得准他的一举一动,但能这般笃定的,倒也……令他哭笑不得。
    但接下来的话,却令他仿佛被雷劈中了一般。
    “宛宛的信?咳咳……”碧染披着件衣服,从里间卧房走出,瞧了序生一眼,从他僵硬地手中抽过信纸,细细一读。
    信纸上,忽略第一句话,后面的令人……心惊肉跳。
    ——我已找到云眇,若想取回,须与其守护者成亲。我心已决,还请娘亲与爹不要挂心,不要劝阻。
    “宛宛……要成亲了?”碧染半晌才吐出这么句话来。
    原本怔在原地的序生被她这一句话激得一震,脸色一沉,当即奔回房里收拾行李。
    碧染拿着信纸不知所措,细看了一下角落的日期,乃是两个月前的事。若当真如此……那宛宛现在岂不是已经……
    她恍惚地躬□捡起信封,却发现信封角有两个牛蝇小字:用水。
    碧染忽的通透,赶紧拿水侵泡信纸,不多时,纸的背面便现出了方才没有的几行字:哈哈,娘亲,哥哥是不是已经冲出去准备行李了?
    “……”碧染甚是无语地盯着这句话,末了只好摇摇头,感慨自家女儿是当真吃死了自家儿……改口吧,自家女婿。
    三年了,很多事情,该说的都已说明。序生既已知道自己的身世,又表明了不会伤害宛宛,那她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这么些年了,她忧心的,不就是这个女儿的安危和幸福么……当年领养了序生后,原本是赎罪,得知宛宛没死,又不好弃了序生,况且她与序生当真是有一种砍不断的母子缘分。于是不惜将宛宛送到哥哥处抚养,当然也是为了宛宛的病着想。宛宛临到出生时,她曾遇刺被人从后心打了一掌,此掌带着寒毒,宛宛出生后便将这大部分的寒毒带了去,幼年常需泡在药池里调养。这药池就只有宣州碧门的碧萝山和杭州的“碧云天”才有。
    荷姿乃是碧云天的管事,养在她那里自然是最好的打算。
    只可惜,她这个当娘的,费劲心机为了女儿打点一切,却让女儿与她生了隔夜仇,自小就根深蒂固“娘亲不喜欢我,所以把我送人”的想法,任是她怎么做,也无法改变女儿的这种偏见,甚至令她对她的哥哥下毒手。
    还好养子序生向来疼爱这个妹妹,纵容她爱护她包容她,让她欣慰之余,又生出了几分不安。
    担心他们日后会不顾一切相爱相守,担心有朝一日序生了解到了自己的身世,了解到了他这个养母乃是间接灭他一族的仇人后,会加倍报复到宛宛的身上。
    爱恨从来一体。
    幸得,序生选择了爱,放下了恨。这三年,这孩子日日的思念,还不足以说明什么么?
    既然如此,她也就可以放心将女儿托付出去了。
    好歹女婿是自己一手养大,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况且也不用担心女儿会在婆家受气之类的……
    事情走到这个地步,就只剩将宛宛带回来了。宛宛既然能想出用水显墨写那样的话,想必短时间内不会成亲,而是刺激了序生巴巴赶去接她回来。若她真的要成亲了,风信楼还不早早就传来消息?
    序生当真是……关心则乱。
    “序生,”见序生已打包好了行李向她走来,隐隐一副辞行的模样,碧染也不点破宛宛的小心思,只是笑了笑,“宛宛就……托付给你了。”
    序生一愣,抿了抿嘴唇垂下眸子,“娘亲,我去找宛宛了,你要多保重。”
    碧染露出一抹宽慰的笑,“不用担心。”末了又惆怅地叹一口气,“宛宛是我备了厚重的嫁妆准备嫁出去的……”
    序生扯开一丝苦涩的笑:“若我真的没赶上,娘亲你也只有当女儿嫁出去了,嫁妆日后再补上。”
    碧染摇摇头,失笑:“就怕我这女儿,嫁啊嫁啊又嫁回自己家来了。”
    “娘亲……?”序生迷惑不解她的话。
    碧染语重心长拍了拍他的肩,“序生啊,是嫁妆还是聘礼,就看你的了。”
    序生眸中闪过光芒,忽的明白过来,“娘亲你的意思是……”
    碧染意味深长一笑,“肥水不流外人田,最好能嫁妆聘礼一起送,一起收回来。”
    说到这个份上了,序生如何不明白碧染的意思,当即抱拳躬身一礼,“定不负娘亲所托!”
    碧染是不是真的为了钱,他怎会不清楚?但她能松口将宛宛交付于他,已是不易。
    “谢娘亲成全!”
    “快走吧,晚了一步我就该去成全别的男子了。”
    序生笑得一脸灿烂的脸一肃,“我知道了!”
    不多时,一匹快马载着一人绝尘而去,夕阳余晖中颇是形单影只。
    归时,能否成双作对?
    归时,能否携手红尘?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花了很大的心血写历史小知识,正文就少了很多了。。。。。
    历史小知识:
    1。弹劾张尧佐。
    张尧佐乃是张贵妃的父亲的堂兄,而非亲兄弟,甚是薄情寡义。张氏的父亲死了之后,孤儿寡母曾去投奔张尧佐,被他无情拒绝,理由是——我在四川当官,天高皇帝远的,还请省省吧。这才迫得张夫人带着女儿去当歌女。(时尧封史尧佐补蜀官,尧封妻钱氏求挈孤幼随之官,尧佐不收恤,以道远辞。)
    难得的是,张贵妃发达了,也跟着失忆了……于是,张尧佐一路从四川一个小官走到三司使,掌管天下钱粮,实乃两府第一人。一腔热血的包拯包大人看不下去了……这、这是刘娥刘太后的翻版啊!不行不行,一定要制止!
    于是包大人上奏了。
    再然后,张伯父的三司使没有了,换来了四个超级隆重的头衔——宣徽南院使、淮康节度使、景灵宫使、群牧制置使。同时赐他两个儿子进士出身。一日之间,身兼这许多官员一辈子也求不得的四使,这在宋朝开国100年间从来没有过。(己未,三司使、戶部侍郎張堯佐為宣徽南院使、淮康節度使、景臁畬m使。庚申,又加張堯佐同羣牧制置使。辛酉,賜貴妃張氏從弟衛尉寺丞希甫、太常寺太祝及甫並進士出身,堯佐之子也。)
    包大人怒了!上奏以各种前人先例告知皇帝陛下外戚的可怕性……具体内容太长,不一一说了。
    而御史台和知谏院这对势同水火的冤家,居然再一次联手,目标——搞垮张尧佐!
    皇帝陛下表示,我神马都没听到。
    九天后,他不得不听了……因为他被人围堵了。仁宗陛下是好人,从来不迁怒大臣,于是他仔细地听……然后随心地说了句:又来拿张尧佐说事啦?节度使只是个粗官,有什么好争的?(仁宗初盛怒,迎謂之曰:「豈欲論張堯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