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鸾女+番外 作者:兔之夭刀(晋江2013.7.25完结)-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事,我叫着你的名字,觉得开心,所以想多叫几次。”
  他终于写好了信,晾干墨汁,把淡黄色的帛卷起来放进袖中,然后正面朝我,说:“我就在这,你叫几次不叫几次,有什么区别。等我不在了,你再念吧。死后若有知,逢年过节,祭扫时听见你叫我,我也会高兴一些。”
  “我以为你会希望我忘掉你,再也不要想起你。”
  “你做不到。”
  “这么肯定?”
  “因为反过来,也一样。”
  我不置可否地点点头。也许吧。
  
  后来回想,我这一生,细较起来,其实索然无味。
  生母尚在的那些年,虽然苦,但心里没有仇恨,可以说是轻松。
  在养父母身边的日子,虽然背着仇恨,可父母待我真的很好,总还有个念想。
  等养父母也去了,我的生命里就只剩下无尽的黑暗,复仇,就是我的全部。为此我伤害自己的朋友,知己,长辈,乃至自己心爱的人。
  我用心地谋划,打探消息,为了将仇人逼入绝境无所不用其极,还唯恐他们有反抗的机会,寻着一切机会落井下石。
  我的一举一动,霍光大约都看在眼里,虽然他不太可能知道我做了什么,但我在设计他家,他是知道的。
  也许是无从下手,也许是小看了我一个女子的能耐,他从没阻止过我。
  他的忍让,就成了黑暗的日子里的唯一一线彩色,却又带给我更多痛苦。
  求不得、放不下的,岂止他一人哉?
  人生进入到第二十四个年头,这大概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一年。
  这一年是地节元年。
  复仇虽大事未了,但局已布下,网已张好,霍显姐妹就是长了翅膀也逃不走。
  家事有彭祖夫妇打理,不必我费一点儿心思。
  我的感情已有回报。
  他虽然每个月只有六天休沐时间可以自由活动,有时候政务繁忙,连六天都没有,可他每个休假的日子,都在别院度过。
  他带我走遍了长安附近的山山水水。
  在灞河上踏过青,冰河初解,碧山倾在水,夭桃灼枝梢,芸薹灿,杨花飘,踏青石折过灞桥柳,趁东风放过美人鸢;
  在宜春湖上飘过舟,艳艳的菡萏过人头,掷芍药一朵入君怀,新剥的菱角嫩如粉,奠大雁一双证情贞,用渔网套过白鸟,拿琴箫弄过仙鹤;
  在鸿固原上走过马,满地黄花风起浪,眺见骊山青,采得茱萸红,攀一束芙蓉满怀抱,摇三秋桂子一身香,捼红果绿叶渐稀少,插两支山花似奴娇;
  舞过风雪,试过弓刀,围火炉论过兵与书,拥狐裘拣过柏与松,新炭煮梅酒,旧雨烹茶汤,余晖散绮霞,空山听风响,双马践寒径,木叶凋荒凉。
  
  每天数着时间算霍光休沐的日子,每天就这样欢喜期待地度过,像是从苍天那偷来的一年一样。到了除夕,祝酒陈愿,便想许来年如今岁一般,霍光仍在身边。
  寒食清明,他抽空陪我扫墓归来,天有大雨,人间禁烟火,我和他就在当心小筑里枯坐,望着连天连地的雨下得如白练银丝一样。
  霍光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
  他身上有些不好,今天被寒气一激,难免就发作起来。
  我拿厚厚的裘皮袍子给他裹上,想想,又伸手轻轻给他捋背,好半天,他咳嗽好点了,道:“我好多了,谢谢。”
  我摇摇头,看着他脸上泛起不正常的烧红,心里满满是酸疼。
  “后天就可以熬热滚滚的药了,晚上冷,去年年底新做的貉子皮大氅还没穿,我给你拿来盖上?”
  “不了。明天还要陪主上祭祖,我得回家准备,在这歇了明早就起不来了。”
  “你得好好养着,这样操劳,对你不好。”
  “我知道,我懂。”他安慰似地朝我一笑,犹豫片刻,轻轻拍拍我的手。
  
  因他坚持,我不得不安排车马随从送他回家。
  雨越下越大,给我撑伞的柏梦、松格都忍不住东倒西歪。
  霍光催我回去,我摇头不走。
  他固执地想骑马,我劝不住,恼足了火吼了两句,他才乖乖地让侍从扶着上马车。
  他的脸隐隐透着灰色,鬓上华发如霜尘。
  我突然觉得再不说点什么就晚了。
  “子孟,你有没有话想和我说?”
  “对不起。”
  “你知道我不想听这个。你不是很了解我吗?”
  他又咳嗽起来:“……很抱歉。伯翼,虽然我知道你想听什么,可是我现在更想说声对不起。”
  而这次,我想帮他顺顺气也不行。他高高在上,端坐马车里,我站在泥泞的地上,泥水沾污了我的木屐。
  “等你准备好了,再来找我吧。小鸾不送了。”
  我摔下车门的竹帘,负气离开,甚至没再看他一眼。
  
        
不断也须断
  阳春三月,我就在别院里过我的日子,等着霍光什么时候想明白了来见我。
  后几日我听说他病重,刘病己带着太医令亲临问疾,霍光趁机上书向刘病己求情,请刘病己答应饶恕他家人的一切罪过,并且,将来他们犯下的错,只要不是谋逆等十恶不赦当诛九族的大罪,也饶他们不死。
  刘病己答应了。
  我没来由得觉得恶心。
  之前我本想上门探望他的,听桃溪说他太医令已经回宫了,似乎有起色,于是在听闻他为夫人子女求情后,我又打消了探望的念头。
  
  桃溪现在住在当心筑,管着当心小筑和附近的田地,自由轻松,养得白白胖胖。
  早些时候她给猛子生了个儿子,很可爱,我每次来都要抽出时间逗他。
  十三这日也不例外。
  这一天晴空微云,和风习习,处处春和景明。
  莺儿啼高柳,燕子剪明窗。紫藤蜿蜒在架子上,一簇一簇的花序倒垂,像梦境中的帘子。
  桃溪抱着儿子,柏梦松格托着漆盘,陪我挑牡丹。
  又是做阳春供花的时候了。
  今年牡丹开得很早。
  现在才三月中浣,已有正红、丹朱等色的牡丹次第盛开。
  最好看的一朵开得大如盆,蕊丛丛洒金,花瓣片片薄如蝉翼,大如宫扇。
  我本未打算折它,它开过了。我只是握着它的茎,想仔细看一看,突如其来的一阵心悸,让我错手折断了它。
  它开得烂熟,坠在地上,花瓣散开在泥土里。
  我捂着心口弓着身子,引来三婢殷殷询问。
  “没事,忽然心口有些痛。现在已经好了。”我被她们扶着走出牡丹花圃,回望那一滩红红的落花,艳得刺目,刺得我心口发闷,额上血管突跳。
  我忽然有些不好的感觉。
  
  我抱着做好的供花,进宫给上官太后和霍皇后各送了一份,又有给刘病己和许平君的,都交到宣政殿的内侍手中了。方要走,刘病己留我陪他思人,我想着左右无事,便应诏到了宣政殿。
  刘病己虽然看上去很轻松,但明显有些难受的表情。
  “陛下。”我向他行礼。
  “鸾娘子。”他很熟练地让我坐下。
  “陛下何事忧伤?妾身能否为陛下解忧?”
  “子孟病笃,叫我如何不悲伤?倒是你……看开了么?”
  我有种不妙的感觉,试探着问道:“妾身听说子孟好多了?”
  “前几天稍有起色,忽然又病重了。今早太医令说,怕是熬不过去了。”
  我脑子里一瞬间闪过许多画面和片段,想说话,却被千言万语堵在口中,
  不应该是这样。我牢牢抓住了一个念头。
  我得去看他。
  我得去找他。
  他欠我一句话,一句未完的话。
  我必须……得去见他。
  我蹒跚地站起来,差点被自己的裙角绊倒,侍女连忙扶住我。
  我想起来我在宣政殿,赶紧向刘病己行礼:“启禀陛下,妾身数日不在城中,竟不知大将军病笃,妾身想前去——”
  我一语未了,有个内侍喘着气,急匆匆地小跑到殿门口,低声向传话的内侍说了什么,我听见了一个“薨”字,浑身一个激灵,仿佛掉进了冰窟里。
  传话的内侍满面焦急,走上前跪了,道:“太医令传信,说午时一刻,博陆侯……薨了。”
  刘病己猛地站起来,哆哆嗦嗦地前行两步,又向后仰倒在榻上,惊得一干内侍围上去。
  我觉得,此刻,我前所未有地清醒。
  我站直了,挺起背,向刘病己辞行,冷静得好像我什么也没听见。
  当值的侍中——也就是彭祖——抚着刘病己的胸口,让他好受些。他们两个都满面忧色地看着我。
  我有什么值得可担忧的,我很好,前所未有的好。
  
  我走出大殿,天气不太好,阴沉沉的,可是也不坏,没有风,没有雨。
  家里的花一定开得很好看了。
  我顿足,天幕低垂,云层厚厚的灰压压的。地广寥廓,寥寥几个人在。城墙灰蒙蒙的,远山青淡淡的。
  好冷。入骨的冷。
  那个让我心温暖的人不在我身边。
  他死了。
  他再也不会站在我身边。
  长安城有那么多人,或在街上急急忙忙地赶回家,或在家中等着晚膳备好,或和知交好友品酒论学,也可能在郊外踏青,在池上泛舟,折柳采桃,抚琴弄箫……
  这些人,没有一个会是他。
  他真的死了。
  再也不会有个人那般温和那般无奈地对我笑。
  也不会再有那么一个人,他的一喜一怒都拨动我的感情;而我的左性和坏脾气,也只会对他一个人发作。
  他不会再和我说话,也不能再陪我走动。
  我等不到他白头了。
  他不在了。
  世上再无霍光了。
  我真切地体悟到这一点。
  于是我的世界我的生命迅速陷入深沉的死寂和黑暗。
  
  当我再次睁开眼,已是好几天以后。
  那天阳光挺好的,直直地照在我脸上,热热的温度很舒服。
  松格、杨河、柳江,还有萧鹄和张祈,把我的房间围得水泄不通。
  萧鹄两个眼睛哭得烂桃子一样,哽着声音道:“万幸万幸,你终于醒了。可吓坏我们了。”
  我觉得浑身都疼,额上,后脑,肩颈,手臂,腿,都疼。我轻轻动一下,果不其然剧痛迅速包围了我。
  “我怎么了?”
  “主人从宣政殿的台阶上摔下来,整整八十一阶啊!”
  我想起来那天的事。那天我听说霍光薨了,我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原来是摔下了台阶。
  我想起宣政殿那高高的墙,长长的阶梯,能活下来,命很大呢。
  萧鹄又哭道:“多亏柏梦不顾自己扑上去给阿姐垫背,所以大多是擦伤,没有伤到筋骨,大夫说好好养养就行了。”
  我问道:“柏梦怎么样?”
  “她挺好,大夫看过了,交代静养些时日。她受伤反而比阿姐轻呢。早上阿姐干干净净地出门,送回来却昏迷不醒,彭祖和我,担心死了。阿姐以后,以后,以后……”
  “放心,以后我会好好的。我还有好多事没做呢。”我笑着安慰她,“对了,大将军家——”
  张祈答道:“还在治丧,主上和太后殿下亲临吊唁,哀荣足矣。”
  “我是去不了了吧?”
  “大夫说,阿姐至少要休养一个月才能活动。博陆侯停灵,只停三十三天。”
  “那……我可不可以,在家门口,或者在咱们家文思阁楼上,看看?”
  “这个自然可以,等阿姐能动了,咱们就陪阿姐上楼。”
  “谢谢你,我这个做阿姐的,只能麻烦你了,一直以来,都在拖累你。”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阿姐是我的阿姐呀!说起来,家父家母家姐能迁回湖县祖坟,还要多谢阿姐美言呢,应该是我谢阿姐才对。”
  我笑笑:“你说的,一家人不说二家话。你的阿姐,就是我阿姐了,帮自家阿姐的小忙,当得起个谢字么?……其实你见过她的。”
  “啊?谁?”
  “你亲姐大萧氏啊。她来过咱们府里几次,我还听见有婢女嘀咕说你们长得像。”现在想想,红姨一向浓妆媚态,所以她们姊妹两个虽像,我一时也没想起来,直到后来听到婢女嘀咕,我才发觉,她们五官确实很像,只是红姨精明剔透,一姿一容,无不竭尽所能地娇艳风流,而萧鹄温良,从不过分修饰,神态总带几分羞赧。她们有八分像的,也被这神情风姿上的区别分得只有一二分像了。
  萧鹄面上便露出一些遗憾来:“可惜那时候,没说上话……阿姐,我喂你喝药,你能不能和我说说她?”
  我知道她是尽量想岔开话题让我不要纠结于霍光,我遂她的意,拿红姨的一些故事和她说了,不过片刻,药劲儿上头,我又沉沉睡了。
  
  托这些汤药的福,我养伤的日子里睡得很好,没有噩梦,当然也梦不到霍光。
  宫里有侍医来问疾,也都说养得极好,不会影响以后的行动。
  但是等我能勉强站起来走动的时候,却正是霍光出殡的日子。
  我在文思阁的楼上,由松格、栴杪搀扶着,看长长的队伍经过。
  升天图打头,整整齐齐一排八骑,皆素衣戴孝,随行之人,也是衣缟素履草麻,白幢翻滚如云海。
  中有一马车,由数匹黑马牵着,挽麻色缰绳,长两丈七,宽一丈八,覆黑毡,八角悬铜铃、白绦。
  那上面,就是霍光的灵柩。
  我死死咬着唇,强压着心里翻腾的悲痛。
  我不能哭,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霍显还没死,霍晏还好好的做她的侯夫人。
  我还有血海深仇没报。
  我还有我的抱负,先帝的遗愿……我得好好活着,每天都笑着地活下去。
  出殡的队伍蜿蜒前行,终于那辆马车,看不见了。
  天光大亮,红日东升,又一天开始了。
  我软倒在松格怀里,这一眼,费尽了我所有的力量。
  霍光,再见。
  
  
        
大漠狼争,难逃孤女之掌
桃溪之死
  岁月还在流淌。
  我每天努力地吃饭,念书,学匈奴的知识,学兵法,自己和自己对弈,陆博……
  我告诉自己,这是因为我得过得充实。
  后来萧鹄终于小心翼翼地劝我,心中有悲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