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深宫实录-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武百官也都参与竞射,获胜者都有皇帝的厚赏。
金代皇帝醉心游猎,以至于关于狩猎的诏令花样百出。正隆六年,金海
陵王下令,命自中都至河南府所过一应州县,限期调猎手两千人,帮助狩猎。
大定九年,金世宗制定网捕走兽法,规定每年必须秋猎、冬猎,成为定制。
明昌五年,章宗出猎胡白山,洒酒祭祀山神,王公大臣纷纷进酒。然后,章
宗开始射猎。章宗在豁赤一箭射中两只鹿,君臣大喜。这一天,章宗共计猎
获鹿二百二十二只,高兴之下,章宗厚赐侍驾的随从。三天后,章宗又射猎
了黄羊四百七十一只。
元宫射狗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有射草狗的习俗。每年年尾,在镇国寺内墙下面,扎
制草人、草狗各一个,用杂色彩缎剪制五脏六腑,然后相约发射,直到草人、
草狗被射烂为止,最后,设盛宴,以酒相祭,尽兴而罢。元代皇帝、皇族和
上层贵族大多喜欢射狗活动。
辽人射兔,金人射柳,元人射狗,这些都是相沿成风的传统风俗,都反
映了北方游牧民族对于骑射技艺的重视。元代宫中还专门设有鹰房,专管皇
帝捕猎事务。元时在全国设打捕鹰房官,遍布全国的猎户计有四万多户。他
们日常豢养猎犬鹰鹘,还经常练习骑射和抓捕禽兽的技术。每年冬季,他们
在指定的地区内捕猎,各级捕房官带领自己属下的猎户,携带捕猎用的鹰、
犬、弓、矛、刀、剑,围捕珍禽异兽,称为捕猎有户。捕获的猎物,选取奇
珍、肥美者进献皇宫;所有捕获野兽的皮革、牙骨、羽毛等一律归入国库。
元代的狩猎围捕活动规模宏大,一次围捕活动参加围猎的人数往往超过
两万,随同参战的有成千上万的训练有素的狮、豹、鹰、狗等。《马可·波
罗游记》中记载了元时的一次规模宏大的围猎活动,参与围猎的人数在两万
以上,还有不可胜数的猛犬、凶狮、花豹、鹰隼;围猎时,狗吠狮吼,禽飞
兽窜,人声鼎沸如潮,叫声震天,情景十分壮观。
清宫秋狝
围猎活动到朱明王朝时处于衰落时期。明末时,聚居关外白山黑水间素
有狩猎习俗的满族日益强大,其部族首领极注重狩猎在练兵、强体方面的重
要性,每年都要举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清世祖福临入主北京、建立清王朝,
仍看重满清赖以兴旺发达的狩猎,并将这一活动列入典制,永为遵守。
清太祖努尔哈赤是在明守辽大将李成梁的帐下长大成人的,努尔哈赤从
这里认识了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并掌握了军事技术,学到了作战本领。他
曾受命于明,为建州卫左都督。后来,他统一女真各部以至周边各部落,建
立后金。《清朝通志》记载说,天命十年,太祖努尔哈赤率部自沈阳城出猎,
严饬武备,申明禁令,训示行军之法。继太祖之后,继大统的太宗皇太极也
踵行此法,并于天聪六年,勅谕诸贝勒大臣:夫搜、苗、狝、狩,古人原以
之讲武,须有纪律,然后人不敢犯。这就明白地说,狩猎是值得提倡的,旨
在练兵讲武,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作战能力和战斗力。
满清入关以前,军事方面是八固山制,因为各固山旗色有别,因而称为
八旗。清八旗兵丁计有六万余人,他们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平时耕种狩猎,
有事时征调出战。满清王室是女真族的后裔,女真族历来过着游牧生活,以
狩猎为生。他们是以所谓弓马之利,以定天下的,因此,他们对于骑射、狩
猎有着浓厚的兴趣,夺得天下以后更不会有丝毫的怠慢。
清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是顺治帝福临。福临在君临天下的第一年就数
幸南苑,令禁旅行围,并郑重其事的订立了大狩扈从例。圣祖康熙皇帝玄烨
即位亲政以后,更是频繁地举行行围狩猎。康熙元年,清府在大狩扈从例的
基础上制订了更为详细的车驾行围条例。康熙二十年,玄烨率领随从、亲军,
驾幸塞外,狩猎南山,然后,出山海关,驻跸乌拉,一路上玄烨都是亲御弓
矢校猎。两年后,玄烨幸古北口外行围,木兰搜猎自此开始。康熙二十二年
以后,便开始了每年一次的木兰秋称,并在康熙六十一年时定为永制。木兰
原意是哨鹿,后来解作围场。木兰在承德府北四百里的地方,属翁牛特旗。
木兰方圆凡一千三百余里,极目之处,林木葱笼,水草丰茂,各类禽兽出没
其中,是一处理想的围场。不过,清廷选定这里为长征行军和狩猎的场所,
有会合蒙古族抵御有侵略野心的近邻沙俄的用意。清圣祖康熙皇帝曾说,一
年两次行猎,专为讲武,和行军无异。
每年秋季,清代皇帝都要率领随从近侍、亲兵虎枪营和文武大臣到木兰
行围;出行时,皇帝总要召集旧藩四十九旗喀尔喀青诸部,分班从围;左右
哈萨克、东西布鲁特、安集延布哈尔,朝谒踵集,惟恐后至;土尔扈特部落
也皆挈其部众,越数万里前来朝谒;八旗各驻防长官届时即选择材官赴京侍
卫,蒙藩选一千二百五十人为虞卒护驾。清代皇帝每年木兰秋狝,随从人数
都在一万人以上。
清木兰行围时,史称统围大臣莅于场所,按旗整队,中建黄纛作为中军,
用以指挥四面军卒进入围场。军卒蝉联环布,自远而近,三五十里或七八十
里,逐渐合围到皇帝所在的看城。合围以后,鸟图哩处虞卒脱帽,以鞭擎之,
高声传呼:玛尔噶。蒙古语指帽子。声声传递,直至中军。凡三次,中军知
道已经合围,便拥纛徐徐前行。这时,皇帝自行营来到看城,对合围中的禽
兽发矢殪之,围猎便宣告开始。御前大臣侍卫人等都张弓射猎,逃逸而出的
由从官追射,直到合围中的禽兽全歼为止。如果合围中的禽兽太多,皇帝还
命令网开一面,让部分禽兽逃逸,以待来年再猎。最后,皇帝仍据各部猎获
禽兽的数量,分别赐赏。
康熙皇帝玄烨十分注重练兵讲武,他自己也积极地参与狩猎行围。《清
朝文献通考》记述说,康熙在六十岁时曾向近侍称:朕自幼至今,凡用鸟枪、
弓矢,获虎一百三十五只,熊二十只,豹二十五只,猞猁狲十只,糜鹿十四
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二只,哨获之鹿凡数百,其余围场随便射获
诸兽不可胜记。
康熙四十二年,承德避暑山庄建成。这是清代皇帝避暑的行宫和木兰秋
狝时驻跸的行营。木兰秋狝为期二十天,大规模的围猎活动结束以后,皇帝
便住在避暑山庄,在这里处理朝政、接见王公大臣、各部族首领和外国使节,
并在此举行盛大的酒宴和各族喜闻乐见的游乐活动歌舞、摔跤、赛马、跳驼、
百戏等。故宫所藏的流传至今的《塞宴四事图》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塞宴的情
景。
清代木兰秋狝的用意有三:一是以武力示威,让有侵略野心的邻邦死了
那份非分之想;二是练兵实战,习武尚武;三是驰奔游乐,增强体质。康熙
皇帝玄烨曾说,今春颇苦头晕,形渐羸瘦,行围塞外,水土较佳,体气稍健,
每日骑射,亦不疲乏。乾隆皇帝弘历也说,夫行围出猎,既以操演技艺,练
习劳苦,尤足以奋发人之志气。
康熙皇帝一直重视狩猎,直到六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塞外行围。乾隆
皇帝更有过之无不及,二十五岁即皇帝位后,对围猎就乐此不疲,直到八十
岁高龄还率军木兰秋狝。乾隆皇帝因过分喜好,以至有的大臣竟上书劝谏,
奏请暂停围猎,以免劳命伤财。乾隆皇帝看过奏章后,下旨严厉批驳说:古
者搜苗弥狩,因田猎讲武;皇祖(康熙)行围,既裨戎伍,复举政纲,至按
历蒙藩,曲加恩义,尤为怀远宏略;况今承平日久,人习宴安,弓马渐不如
旧,岂可不加振厉?
侍女争挥玉弹弓
弹是一种历史很悠久的技巧性活动,以其轻巧便捷、富于新鲜感和刺激
性,深受历代帝王、宫人们的喜爱。中国古代的弹和今世的弹弓原理一样,
是拉满弓后发射丸,击中猎物。史书记载说,春秋战国时期,晋灵公是一位
爱好弹射、沉溺弹射的君主,他不仅好弹射鸟雀,更喜好在台上弹人,以看
人惊恐奔行,落荒逃窜。晋灵公因此而在历史上留下了恶名,史称:晋灵公
不君。
弹人取乐的恶习不仅仅限于恶君之名的晋灵公,三国时的魏主曹芳也喜
欢把弹射的目标对准人,而不是鸟雀。曹芳八岁即位,长大成人以后仍不理
政事,终日一意游乐,荒淫无度,操弓挟弹,和妃妾在后园游宴。在位十六
年后,曹芳终于被大将军司马师坐废,归藩于齐,为齐王。据说,汉武帝的
男宠韩嫣也极喜欢玩弹,他常用金丸弹鸟,有时也会伤人。但金丸昂贵,以
至到后来,都城长安的百姓不再射避韩嫣的金丸,反而都赶来争抢,于是流
传于京师中便有这样一句谚语:苦饥寒,逐金丸。
弹是一种小型的个人娱乐性的狩猎活动,主要是在后苑林木中弹射鸟
雀,这要求射艺要精。弹在古人的眼里当然是微不足道的,不能和六艺之一
的射相提并论,因此,皇帝挟弓击弹,游乐内苑,在大臣、学士们看来是一
件不伦不类的事,是近乎无聊的一种举动,因而大臣往往会严肃劝谏,希望
皇帝不要如此。
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在后苑中用弹弓弹雀。恰在这时,有一位大臣号
称有急事,闯进了后苑,请求面见皇帝。赵匡胤得悉大臣有急事进奏,便放
下弹弓,让他近前禀报,听完以后才知道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赵匡胤有些
恼怒,也大为扫兴,便不快地责问说:此事何急?!不料大臣火上浇油:亦
急于弹。赵匡胤正在为这等小事扫了弹射的兴而心中不快,听这一说,更是
怒火攻心,这不是贬损皇帝和蔑视皇帝吗?是可忍孰不可忍!赵匡胤随手操
起一旁的斧子,用斧柄一挥,打在大臣的脸上,顿时鲜血如注,两颗牙齿被
打掉。这位臣僚素养极好,临走前还从容不迫地把两颗打落的牙齿捡起,并
小心谨慎的包好。牙打掉了是不能再粘上的,当时没有这种技术,可这位大
臣何至如此?赵匡胤大惑不解,便质问他。大臣的回答令赵匡胤目瞪口呆,
说他要把这捡回去,以两颗牙为证,让史官记下此事。赵匡胤忽然感到了事
态的严重,认为以玩弹引起的这件事,咎在自己,如果被史官记下来,便会
令人难堪。赵匡胤当即收敛怒容,厚赐该大臣。
有一次,赵匡胤到花蕊夫人房中,发现香气四溢的房中挂了一幅挟弹图,
图中正有一位男性贵族,在拉弓击鸟。这位图中的风流男人正是喜好脂粉香
陈的前后蜀君主孟昶。花蕊夫人入宋之前曾和蜀主孟昶有过一段醉生梦死、
侈华淫逸的生活。入宋以后,花蕊夫人偶尔思念故主,便挂出此图,以慰相
思,也借以悼念先主。不料,这一次正好给太祖撞上了。太祖好弹射如命,
发现了这幅图,十分好奇,便问画中男子是何许人也?花蕊夫人乖巧过人,
撒谎不打一点折扣,诡称:此蜀中张仙神也,祀之能令人有子。挟弹游乐渐
渐风行宫中,被宫女、宦官所接受,宫中弹射便日益热闹起来。南朝时,陈
宫的宫女们常在春天的树林中娱玩弹弓,以弹射为戏。后蜀花蕊夫人在宫词
中也描述了弹射这一活动: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宋学者王珪
也写有一首宫词,生动地描述了宫中少女们挟弹游玩的情景:
侍女争挥玉弹弓,金丸飞入乱花中。
一时惊起流莺散,踏落残英满地红。唐代御前侍立的宦官中有的宦官还
手持弹弓。唐代后宫中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制度,或者说是惯例:皇帝燕游
时,宦官在御前击弹开道,以代替鸣鞭。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游玩御苑时,
也曾仿效此法,让宦官以击弹开道。唐人所画的《杨妃上马图》中,便有两
位内官挟弹开路,煞是神气。宋代的宫中也保存了这项制度。
明代宫中的宦官机构中专门设有弹子房。弹子房专为皇帝提供弹弓和泥
丸。明代宫中的泥丸大小轻重各有等第,以黄布作袋盛装。明代弓的制作采
用古制,大多以柘木作为材料。明宫中弹子房设掌房一人、佥书数人。明代
皇帝要玩弹射时,掌房太监便应召呈进。
明武宗朱厚照好玩弹射,而且技艺不一般。有首《宫词》便作了生动的
描述:
黄旗飘飏凤城开,回鹘新装小队来;
马上高弹白翎雀,十三弦底隐春雷。
明崇祯帝朱由检在政务之暇也喜欢挟弓弹射。弹弓也需要臂力,但弹弓
所需的臂力是微不足道的,无法和射箭相比,并且简便、省力。弹弓对于臂
力不足的皇帝来说自然是一种有吸引力的健身游戏。崇祯帝身形单薄,喜欢
弹弓,他的弹技并不逊于明武宗。有一次,他在西苑游乐,几发射下两只鸟,
一旁的侍从纷纷庆贺恭禧,山呼万岁。
十二、皇帝的癖好
帝王的生活,实际上并没有牢不可破的规则;即使有,也无人予以监督、
教训。在整个社会中,尤以皇帝最讨厌循规蹈距,也最能打破规则,把个性
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个皇帝有一个皇帝的做法,不必先学会了如何做皇帝才来做皇帝,而
既已做了皇帝就不必再学如何做皇帝。不过,大部分皇帝做法是近似的:政,
总是要听,只是繁简勤惰不同,高明与低劣不尽相同;大的仪式总要参加,
在外形上总要象个皇帝样子;后宫总少不了千百个女人。做皇帝的乐趣不在
于能够管理国事,而是无人能阻碍他的随心所欲,凡世人能够享受的,皇帝
大多要尽其极致,包括任意喜怒。皇帝可以杀无罪之人,可以封无功之将;
可以做皇帝的性情、习性与常人不同,加上天资、气质、生理等因素,便生
出很多怪癖。不太突出的、无伤大雅的怪癖不会引起史家的注意,也难以传
播。因而怪癖的皇帝更显得非同寻常。
辽穆宗的行止可以称得上怪。他不理国事,对于游猎,则无论穷冬盛夏,
不废驰骋;夜则酣饮,达旦方寝,日中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