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才情人生-乔冠华-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吃上一口饭,因此四 川省的领导与乔冠华、韩念龙 等同志商量后决定,刚刚到达的外交部领导就不必立即再折回 机 场迎接领导人。本来这是情理之中的 安排,而且也并非乔冠华一人所决定,没想到几天之后 ,有人利用此事掀起轩然大波,成为乔冠华对 抗“中央”的第一个罪状。
偏偏又因为午饭后,外交部的许多同志第一次到成都,想去看看名闻遐迩的杜甫草堂。而当 时这些历 史古迹都已关闭,不允许参观。因此大家央求乔冠华、韩念龙出面,要求省里关照 为他们开放几个小 时。
乔冠华其实很疲劳,很想休息,他自己多次去过草堂;但看到那么多年轻同志想去,他还是 答应了大 家要求。乔冠华计算了一下时间,领导人大约要到下午5点左右到 达宾馆,因此他关照部下说4点半之 前必须赶回,在宾馆迎候北京来的领导人。
谁能料到领导人到达后汽车走的是一条战备公路,比他们早上来市区要快了一个多小时。于 是,乔冠 华的另一大罪 状是“蔑视中央领导”,不仅不去机场迎接,也不在宾馆迎候,而是“带了身边人”(指 夫 人章含之)去逛杜甫草堂。
6月5日,当他们回到北京时,这些消息显然已先行传到部里。外交部院内贴满了大字报, 指责乔冠华 在成都的这些“严重错误”。
在这些恶意的歪曲中伤之中还捏造了一条“花边新闻”,说乔冠华去杜甫草堂后,在那里由 “中国第 一摄影师”(指杜修贤同志)为他和“身边人”拍摄所谓“黄色照片”。一时部内 哗然,纷纷好奇地猜 测乔冠华夫妇在杜甫圣像前照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照片。而实际上,他们只是面对面地坐在一张一米多直径的石桌两旁说笑休息。当然全无“黄色” 可言。“ 谎言重复千遍即成真理”,处于乔冠华的位置,他们又不能把照片贴在大字报 上让大家来鉴别。有一 点是明确的,他们知道这都是搞垮乔冠华的前奏。
对于这样一个荒唐的“罪名”,了解实情的杜修贤十分不平,他证实说:“1976年,他陪同新上任的总理去成都迎接尼泊尔国王,我作为他们的摄影记者也随同采访 。
“我是半夜才接到通知,急急忙忙赶到机场,正好乔老爷夫妇也到了,我看见他们就和以往 一样,高 兴地上前打招呼,他笑笑,显得很勉强。不像以前那样精神饱满。他一脸倦容,坐 在沙发里,臂膀无 力地垂着,手里还夹着一节燃烧的香烟,一缕青烟轻盈地弥散在他异常疲 倦的面容上。
“我知道他最近的日子不好过,外交部内部正在批判他,说他不积极批邓,刮右倾翻案风, 执行右倾 外交路线什么的。受到莫名其妙的排挤,各种各样的蜚语甚多。他用那么沉郁的目 光望着我,好像有 话,却没有说出来,默默递了支烟给我,想点火,我没让,自己掏出打火 机点了烟。“我估计他此时心情不舒畅,也就不多打搅他了。心情不好的人总是希望自己独处,我非常 理解这种 心情,让他安静地呆一会吧,我转身想走,章含之可能怕我误会,悄悄把我拉到一 边, 说,‘老杜, 老乔昨夜等通知,什么时候去成都,几乎一夜没睡,太累……哪知道指示来了 , 叫外交部的先走,飞 机一早起飞。周总理什么时候不是和外交部长同机走的?你说是吧?不 同机也不要紧,关键老乔有许 多情况准备在飞机上汇报。老乔心里能不着急吗?不汇报,弄 不好罪责又是他的,现在活得太累…… ’章含之是心直口快的人,最后一句听得出来,她在 抱怨,也是在为丈夫担忧。
“我只好劝她说;‘尼泊尔是小国家,有些情况可能清楚。你叫乔老爷好好休息一下。明天 再汇报也 不迟嘛。’章含之年龄比我轻,又是章士钊名望门第的女儿,自幼个性强,观点鲜 明,清高直爽,不 会攀强附会,更不愿意迁就顺从。缺乏政治官场上那种城府,压根不知道 唯唯诺诺是何物?依我看, 她和乔冠华能结为伉俪,起作用的不是门第地位和身份,而是他 们性情相投,个性相近,天性豪爽才 是他们相爱的情结。看见章含之的神态我故意把话说得 轻松些。老实说,我也感到别扭,如果是周总 理、邓小平同志,这些事情不用你跟在后头提 醒,他比你还要认真,材料要是准备得不全面,不受批 评才怪哩。每次会见前都要仔细听取 外交部长的介绍。
“飞机起飞后,大家都默默无声,抓住这个宝贵时间休息一会。我闭了眼睛却睡意全消,章 含之一番 话使我想起刚刚去世的周总理,……“飞机抵达成都双流机场,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宾馆。我们在宾馆住 下后,大 家也不想睡觉,嚷嚷要出去看看‘杜甫草堂’,本来我最不喜欢逛景,可大家见我 手里有留影的家伙 ,哪肯放过我?非要我拿相机为他们‘喀嚓’几张,也为瞻仰过大诗圣留 个证明吧。成都是著名的历 史古城,具有辉煌的历史,文物古迹遍布城市角落。但那是文化 大革命时代都关闭了,于是大家缠住 乔老爷要他带着去,才能破例开门。老乔以为离这位领 导人到达至少还有两个小时,也就带大家去‘ 杜甫草堂’朝拜诗圣了。看得出来,乔冠华只 要和大家一起情绪就好起来,他又放开他谈笑风生的大 喉咙了,四处可听见大家喊他乔老爷 和他噢噢答应的声音。我特意抓紧时间为他们夫妇多照几张照片 ,这样无拘无束的放松实 在难得,别看到处跑,却没有时间赏景,别人玩的时候,他还在伏案写材料 ,别人睡觉了, 他还要开会、批阅文件。日程安排使他几乎变成了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除了工作还 是工作 ,而且现在工作又比以前多了一分微妙少了一分融洽,要难得多。“大约一个小时后乔冠华就看表,说要回宾馆等候北京这位领导了。他对我说,老杜,我要 先走了, 你们好好玩,大家也很难放松一次。晚上到我房间里来玩,我给你带了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我 顿时兴趣高涨,乔老爷说是好东西那一定就是好东西。
“‘保密!看见就知道了。’说完拉上想泄密的夫人就走。后来听说领导人走了一条捷径, 乔冠华赶 回宾馆时,他已早到了半小时。这桩事后来成了老乔的一个‘罪状’。“晚上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也在乔冠华房间里玩。我向乔老爷的房间拨了个电话,我还惦 记着好东西 哩。章含之叫我就来。到了乔老爷屋里,韩念龙已经走了。我进门就大手一伸, 要好东西。乔老爷也 不着急,递了支烟给我。我一下明白,大叫道:‘是烟!’
“‘哈哈,三句不离本行!万变不离其宗:好个杜三。’
“‘你们也是的,自己吸毒不算,还放毒!讨厌不讨厌?’章含之在一边用手当扇,连连直 扇,挤着 鼻子对我们不满地说。
“‘杜三有你陪抽烟,我的胆子也壮了。不然一个人抽烟有一种孤军奋战的感觉,现 在我们有两杆枪 ,不怕啦。烟是好东西呐。’“直到乔老爷逝世十年后的今天,我在含之那里仍然能享受自由吸烟的豁免权。其他吸烟的 人就没有 我这个特殊待遇了。
“我们从成都回到北京没有几天,外交部开始张贴乔冠华的大字报,批判的内容五花八门, 无奇不有 。我后来听别人说,其中还有我的罪状,说老乔夫妇在‘杜甫草堂’要我给他们照 ‘黄色照片’。又 说,‘晚上住在宾馆里也预谋着联合夺取外交部的大权,他们不仅和当地 的造反派联系,还把摄影师 杜修贤拉去预谋,就是研究夺外交部大权的事情……’“天哪!我想笑,却无法笑出来,黄色照片?乔老爷和章含之身上的衣服一件没 少,何谈 黄色!再说 他们连紧挨一起的姿势都没有,何谈黄色?当时我还叫他们挨挨紧,乔老爷直笑 着骂我,说我拿他个 老头开心。这好,不知谁和他开了这个天大的玩笑。
“我去拿香烟,也成了联络造反的证据。我又不是外交部的人,他们的权不权与我有何干系 ?写大字 报的人有没有神经搭错线?我怀疑。“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乔冠华倒霉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其实这之前已经倒霉上了。
“不过乔冠华充满了信心,他可能太书生气了,以为正义在手就可战胜邪恶。殊不知真理往 前一步就 是谬误。有人就利用所谓的真理,行使自己的谬误。” 杜修贤:《沉浮人生中的乔冠华》,见《我与乔冠华》,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3月 版,第281~285页 。乔冠华利用在成都逗留的短暂时间,写下了《再游都江堪》诗:岷江之水峨山来,绕过成都头不回。
赖有李冰挥巨斧,平川千里万花开。1976年6月4日其二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何如一李冰,稻谷万千筐?1976年6月4日
他的作者注是:“1976年6月1日至6日,陪华国锋同志去成都接待尼泊尔国王。会谈时无事 ,同韩念龙 互写打油以消遣。”然而,从成都回京的第三天,6月7日晚,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有关外交部问题会议, 会上江青、 张春桥、毛远新等人严厉地批评乔冠华不抓外交部的“批邓”运动,而是“打内 战”,责令他回去开 会,做检查。乔冠华回家后,百思不得其解,给时任毛主席联络员的毛远新打了个电话,问他为什么一切 都变了。 毛远新用十分冷淡而犀利的口气对他说:“你自己想想,现在中央要集中批邓,你 在外交部干什么了 ?你从来没有联系外交实际批右,批邓,你自己跟着邓小平有没有错误? 为什么不揭发,不作检讨? 你组织外交部转移‘批邓’方向,打内战。还想利用中央来帮 你打内战。”尽管许多人到现在为止,仍不明白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出戏,谁是这出戏的真正导演,但他们 要以乔冠 华的悲剧性垮台为结局这一点是明确的。此时,乔冠华已经元气大伤,他的外交部党委书记的职务被别人取而代之了。
第八部分第24节 艰难时日(3)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波及北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开始两天,北京的 居民只得露宿 街头。外国驻华使馆也不例外,因为中方一时无法向他们提供足够的帐篷,他 们都露宿在使馆室外空 地上。
乔冠华此时正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但对外他仍是中国的外交部长,代表中国政府对外国 使馆人员 的安全负责。地震发生后,部内的几位副部长迁入了42号宾馆在大草坪上搭
起 的 红丝绒帐篷居住。而 乔冠华却坚持住在家里。司机老杨劝他也暂时住到宾馆草坪去,他却说 :“此刻是中央随时要找我的时候。一百多个外国使、领馆的安全尚无保障,我怎么能只顾自 己安全搬 到宾馆草坪上去?只要有一个外国使馆人员伤亡,我如何向世界交代?”
此时,有两个外国的高级代表团正在北京访问,一个是柬埔寨副首相府特别顾问英萨利,另 一个就是 伊朗公主阿什拉芙。由于突发地震,中央决定立即派专机送他们提前去外地访问。 这天晚上,纪登奎 宴请英萨利,为他送行,乔冠华出席作陪。宴会中途,工作人员送进一张纸条。纪登奎看后神色紧张,随即递给乔冠华。
纸条是中办主任汪东兴传来的,内容说根据震情预告,未来24小时内以通县大厂回族自治县 为震中, 可能发生七级以上大地震。看了这个通报,纪、乔都无心应酬客人,匆匆结束宴会 后叮嘱礼宾司次日 一早一定要送走钓鱼台的两批外宾。
乔冠华回到家里把那份震情通报告诉夫人后,就立即在地图上找到大厂回族自治县并测量 了它和北京 的距离。他十分焦急,他说北京可能在第一冲击波上,如果真是有大地震,后果 比唐山更严重,必须 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各国使领馆。于是,他通知值班室半小时后在42号宾 馆草坪上召开紧急部党组会议 。
章含之不放心,陪他去宾馆,党组在草坪上开会,会议开了一个多小时就散了。回家路上, 乔冠华说 ,党组决定连夜 通知各国使馆留下留守人员,其他人,尤其是妇女儿童,由中国民航提供专机暂时撤 往广州 、上海,待震情稳定后再回北京。有愿意提前休假的,中国方面也将协助解决机票。乔冠华 说 他打电话未找到当时的政府主要领导华国锋,只好告诉秘书了。由于时间紧迫,因此党组 决定一面通 知使馆及民航,一面呈文给中央,一定要赶在可能的大地震发生前尽可能撤出大 部分外国使、领馆人 员。
他说,震情预报不一定准确,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尽一切可能不 使一个在 华的外国人在地震中受伤。
办完这件事已是第二天凌晨时分,乔冠华已精疲力竭。自从地震发生后,他白天奔走于外交 部几个宿 舍区的临时地震棚看望部内人员,视察生活安排。晚上还要处理繁忙的外交文件及 防震事宜,晚上睡 不上三四小时。由于他拒绝迁往宾馆草坪上舒适的大帐篷,夫人只好像北 京 所有老百姓一样,想方设 法弄来塑料布,用几根竹竿在院子中央搭了一个地震棚,里面放入 两张躺椅权且作为床铺。谁知一下 雨,粘上的塑料布都开胶了,雨水从棚外渗进来,根本无 法休息。这天午夜天晴,章含之催他抓紧时 间休息,他倒在躺椅中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乔冠华又亲自督促外国人撤离的工作。当时驻华使领馆的官员、家属都对中国 方面如此 为他们安危着想,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协助上千人员撤离地震危险区而十分感动。 一切进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