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940-吕景琳正说洪武大帝朱元璋-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屋,屋壁大书“此石为刘基所开”,刘基奋力一拳,屋壁应手破裂,露出一只石匣,打开一看,原来是古抄兵书四卷。刘基携了石匣拔退疾走,而后一声巨响,石壁砰然紧合如故。说,这就是刘基辅佐朱元璋所用的兵书。故事虽然离奇,却透出刘基深山苦读的消息。    
    元顺帝至顺四年(1333)刘基考中进士。这年大都会试,还有一段刘基超凡记忆力的记载。一天,他在一个书铺中发现一部素所未见的天文兵法书籍,得老板同意,租借回寓所。在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后,第二天,将原书璧还。老板问起对这部书的高见,刘基侃侃而谈,重要引证都原文背诵,老板十分惊诧,情愿将书奉送,刘基说:“感谢厚意,此书已在我胸中了。”老板被惊呆了,逢人便宣扬他这段得到“神仙”惠顾的奇遇。刘基的博闻强记和对天文兵书的深厚造诣愈来愈具有神奇色彩。    
    由于元朝政府鄙薄汉人,蔑视儒生,刘基在闲居三年之后,才被选任江西高安县一个县丞。刘基不以官微自贱,通过周密察访,惩治了几个劣迹昭著的豪霸。府县官员受到豪强压力,不再让他管事,刘基便求贤拜师,增长学识。他访得进贤邓祥甫精于天文数术,就拜在门下称弟子,使这方面的学问又有进益。刘基终于在高安无法立足,于至正元年(1341)辞官回乡。    
    刘基的名声愈来愈大,至正十年(1350)被征为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兼当年乡试考官,不久又辞官。至正十二年(1352),徐寿辉部东下江浙,攻陷杭州,他的家乡处州青田也在扫荡之列。刘基毫不迟疑地接受元江浙行省授予的元帅府都事的任命,协助浙东宣慰副使石抹宜孙驻守台州。他痛陈招抚方国珍之害。但方国珍的财宝贿赂一路打通了元朝政府的上下关节,非但避免了刀兵相加,而且兄弟子侄各有升赏,刘基则以“伤朝廷好生之仁,擅作威福”的罪名,发往绍兴羁管。    
    至正十六年(1356),他被起任为江浙行省都事,协助石抹宜孙去平定处州“山寇”。龙泉县章溢、叶琛和丽水县胡深等几个朋友都集聚在石抹宜孙的帐下。他召募乡间子弟组成自己一支武装,通过分化瓦解、强攻计取很快把在处州活动多年的几股农民军平服了。战功上报朝廷,刘基很想借此机会得到重用,为朝廷平定这场大的叛乱。但是朝命下来,却是降职使用,改授处州路总管府判官,那原因自是没有金银买路。刘基已对元朝彻底丧失了信心。他带起愿意随从的将校,再次辞职回乡。


第三章 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二、三蛟不成龙(7)

    元璋久闻刘伯温的大名。有一次他同李善长谈话,元璋问善长,汉高祖刘邦靠什么平定天下,善长说,由于善用“三杰”。元璋沉吟许久,说道:“先生是我萧何,徐达是我韩信,那么张良张子房该当是谁呢?”善长推荐金华宋濂,元璋说:“我听说过此人,可是不如青田刘伯温是个文武全才。”元璋离开金华回应天时,还提醒过胡大海注意刘基、章溢、叶琛、胡深等人的动向。处州和青田攻陷后,胡大海就把刘基等人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随即向应天呈递了一份礼聘刘基等人的荐书。元璋周围的谋士李善长、陶安等人特别赞誉刘基的兵法谋略举世无双。元璋大喜,随派樊观为特使带着礼品从应天赶奔处州而来。胡大海还未等元璋答复,便派处州总制孙炎亲自到了青田县武阳村。别看这位孙总制其貌不扬,铁黑的脸庞,还跛着一只脚,年仅三十多岁,但是很有才学,能言善辩,也算得江南一位名士。自从应天召见以来,很受元璋器重。此次来访,他相信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说服刘基出山。对刘基来说,迈出这一步是很不容易的。皇帝圣明,臣罪当诛。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狂澜做砥柱,国破尽臣节,这是做臣子的本分。作为元朝的臣子,投奔新主人,就意味着背叛,意味着失节。自己已是皱皮老妇,怎么好去效仿那些妖冶佳丽的所为?况且,朱元璋对他态度如何,能否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政治抱负,都毫无把握。他想到八十岁的老母风烛残年,两个孩子,大的十二,小的十岁,都需要侍奉和教养,自己也是快五十岁的人,身体又不好,倘使这次再徒劳往返,岂不成为终生遗憾。反复考虑,决定不见孙炎。岂料这位制台大人好耐性,吃了闭门羹并不恼怒,回到金华后又几次三番遣使者拜见。刘基觉得过意不去,就以祖传宝剑相赠。孙炎将原物奉还,并以长诗一首作答,表示,宝剑应该献明主,为国家建功立业,自己实不敢当,同时附有万言长书,反复陈说元朝气数已尽,以及朱元璋“神武不杀”礼重士人的种种事实。这一切,使刘基颇为动情,他的勃勃雄心果然被激发起来。他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具五气以成形,自当驰骏马驾轻车,周游四方,施展抱负,怎能寂寞山林,自甘颓唐,他又想到当年在杭州西湖,看到西北一片云,外赤内黄,经久不散,显然是天子气,照那天文分野,正在淮西,看现在元璋作为,不贪财货,不近女色,有类当初汉高祖,莫非天子气就应在此人身上?想到此,便有些高兴,遂吟诗一首。“结发事远游,逍遥观四方。天地一何阔,山川杳茫茫。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登高见万里,怀古使心伤。伫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吟罢,不觉心胸中郁闷之气为之一舒。待孙炎再次亲自来访,刘基便扫地以迎,二人进行了长时间畅谈。不久,元璋的特使樊观也衔命到来,他传达了元璋敬重敦请之意,同时转呈了现任行省郎中陶安的劝驾诗。母亲也劝他:“不要以家为念。处衰乱之世,不辅真主,就是家庭也难得万全。”刘基决定面见朱元璋。手下兵勇请随同前往,刘基说:“天下事在我与所辅佐的人而已,何必要那么多人呢?你们以后要听我弟弟刘升及家人叶性的指挥,保境守土,不要为方国珍所得。我的事不必挂牵。”    
    再说章溢、胡深、叶琛。章溢和胡深同乡、同岁、同学。都是处州龙泉人,同生于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一起向理学家王毅学习程朱理学。二人都是龙泉著名文人。至正十二年(1352),徐寿辉大军横扫浙闽,处州百姓纷纷响应,章溢、胡深以及丽水叶琛、青田刘基都拉起部队,结寨自保。后来,他们都集合在石抹宜孙的麾下,联合镇压当地农民武装。在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进兵婺州的时候,章溢把部队交给儿子存道去统帅,自己起个匡山居士的别号,隐居匡山,静观待变,刘基也隐居在家,只有胡深和叶琛仍做着石抹宜孙的元帅,协助他防守。胡深投降后,胡大海把他送去应天,受到元璋隆重礼遇,授给他左司员外郎之职,让他重回处州,招集旧部,联络朋友,帮助稳定处州局势。同时派樊观为专使,礼聘刘基、章溢、叶琛。通过胡深的工作,刘、章、叶对元璋有了更多的了解,都决定北上应天,一展抱负。    
    宋濂此时也被礼聘到应天。宋濂是金华浦江人,生于武宗至大三年(1310)。从学于学问大家黄缙、吴莱、柳贯,是浙东文坛的领袖人物。他受元璋之聘做金华府学的《五经》师,不足两个月,又回到龙门山去了。他的第二次出山,是由于李善长的极力推荐和劝驾。    
    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同时到达应天,元璋急忙传令召见。几句寒暄之后,元璋诚恳说道:“我为天下委屈四位先生了。照先生们看,眼下这种纷乱局面怎样才能结束?”章溢回答:“‘天道无常,唯德是辅’,只有不妄杀的仁德之人才能顺天应命,统一天下。”这句话有赞扬,也有警戒,说不定还暗含批评。元璋听来便觉棱棱嶙嶙,发人惕励,越发对他们肃然起敬。但是否马上委以重任,并没有把握。一天,他问陶安:“这四个人同你相比怎么样?”陶安回答:“臣谋略不如刘基,学问不如宋濂,治民之才不如章溢、叶琛。”元璋赞许陶安的谦逊,也对四个人更充满信心,于是留刘基在帷幄参与谋议,任宋濂为江南等处儒学提举,兼做长子朱标的老师,任命章溢、叶琛为营田司佥事,负责民事,并专门建造礼贤馆供他们居住,人称“四先生”。    
    这天,元璋正在用饭,人报青田刘基先生求见,元璋说声“快请”。细细看来,但见这位久负盛名的刘伯温身躯修长,白皙而清癯的面庞上,目如电光,须髯盘曲,显得神采飞扬,举止刚毅,不禁打心里高兴,更加有几分酒意,随即说道:“先生能作诗吗?”刘基回答:“儒者小技,何谓不能?”元璋指着眼前的筷子说道:“就以此为题。”刘基略加思索,吟道:“一双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元璋知道是用了舜妃娥皇、女瑛洒泪青竹而成湘妃斑竹的典故,轻轻摇头,笑道:“秀才气味。”刘基说:“且听。”接下吟道“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很自然地结在留侯张良借箸代筹,辅汉灭秦,既表达了刘基的抱负,又搔着了元璋的痒处。元璋不禁大喜,真是相见恨晚,不觉将自己的坐席向前挪了二步,询问如何平定天下。刘基陈《时务十八策》,并为他分析江南形势:“明公因天下之乱,崛起草莽间,尺土一民无所凭借,名号甚光明,行事甚顺应,此王师也。我有两敌,陈友谅居西,张士诚居东。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而士诚仅有边海地,南不过会稽,北不过淮阳,首鼠窜伏,阴欲背元,阳则附之,此守虏耳,无能为也。友谅劫君而胁其下,下皆乖怨;性剽悍轻死,不难以其国尝人之锋,然实数战民疲。下乖则不欢,民疲则不附。故友谅易取也。夫攫兽先猛,擒贼先强,今日之计莫若先伐友谅。友谅地广大,得友谅,天下之形成矣。”    
    刘基的这段议论,很像诸葛亮未出茅庐先定三分的隆中对策。他对时局的把握是这样准确,分析是这样透辟,使人一下子看清了战略方向。朱元璋手下有不少谋士,也出过不少好主意,但还没有一个人高瞻远瞩,从战略上提出问题。元璋原来东西南三面作战,虽然为时局所迫,但整个说来缺乏自觉,元璋将帅们的意向也似在下游富庶地区,似在软弱的张士诚,而对猛悍的陈友谅从心里打怯。这种心理对元璋也很有影响。总之,面对新的形势,在东西两个敌人中,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方向,在元璋并不清晰。根据刘基的分析,在东西两方,攻友谅,“自守虏”张士诚很可能按兵不动,攻士诚,“剽悍轻死”的友谅一定会乘虚而入。而且战局的关键不在张士诚而在陈友谅,灭了张士诚,陈友谅依旧俨然敌国,灭了陈友谅,则张士诚闻风丧胆,“天下之形成矣”。陈友谅强中有弱,绝不是不可战胜的。如此一分析,元璋豁然开朗,连连称是,说道:“先生今后有什么谋议,还望不吝赐教。”到此时元璋才果真有了自己的军师。这是元璋的一个大的战略转折。依据这个战略构想,他由避强打弱转向攫兽先猛,擒贼先强,勇敢地把矛头对准了西部强敌陈友谅。尽管风紧浪涌,急流险滩,然而一旦跨过山重水复,便见柳岸花明。元璋的事业在更大的困境中拓出更新的天地。


第四章 大踏步往皇帝宝座奔去一、刘基掐指算天意(1)

    从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起,西线战场由冷战进入热战。    
    陈友谅并吞了安庆赵普胜,便有渡江取池州之意。朱元璋把常遇春从浙江战场调来池州,与徐达共同驻防,两个上将军共守一城,足见西部防线在元璋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他驰骑池州传谕机宜,徐达、常遇春遵命部署,以五千人守城,以万人埋伏于九华山下。陈友谅的部将气势很盛,渡江后直扑池州城下。城中兵将也扬旗击鼓,摆开一个大战的阵势。陈部鼓勇登城,打算速战速决,忽然,九华山下伏兵大起,向陈军背部杀来,陈军掉头应战,城内兵士又出而夹击,把陈军团团围在垓心。一部分向江边败退,岂知归路已被截住,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可怜陈部一万多人做了刀下之鬼,另有三千人被生擒。战斗结束后,常遇春要将这三千降卒全部杀死。徐达不同意,说:“那么,要请示吴公。”遇春说:“这些都是强敌,不赶快杀掉必是祸患。你请示就杀不成了。”徐达赶紧派人上报元璋。元璋告诉使者:“飞速赶回。传谕诸将,同陈友谅的仗刚刚开始,绝不可以纵杀,使他们绝了退路。三千降兵马上释放,以为我用。”待到使者赶回来,那大部降卒的尸和血已顺着滚滚长江呜咽而去。再晚一会儿,这剩下的三百人也就要葬身鱼腹了。消息传到应天,元璋甚为不快,他急命徐达,立即把三百个幸存者放回去。    
    友谅把池州之败的羞辱与仇恨藏在心里。对三百战俘被释放,他派使者致谢,且说,这一仗不是他的意思,是边将偶然挑战,表示愿意言和修好。就在这个同时,他积极备战。闰五月初一,陈友谅簇拥着徐寿辉率舟师东下,略过池州,直扑太平。行枢密院判黑脸将军花云和元璋养子元帅朱文逊等率三千兵士拼死抵抗。友谅连攻三天不能得逞。太平城墙紧靠姑熟溪,友谅趁着水涨,将大舰停泊在城西南,命士卒缘舰尾攀上城墙,跃进城里,部众一拥而入。这时朱文逊已战死,花云挥队巷战,最后兵败被擒。花云奋身大呼,一下子把捆缚的绳子挣断,夺过旁边兵士的刀,边骂边砍,连杀五六个人。兵士们拥上来,又把他捉住,用刀背击他的脑袋,而后缚到桅杆上,友谅命令乱箭齐射,花云骂不绝口。同时被俘不屈而死的,还有金华名士太平知府许瑗、行枢密院判王鼎。    
    太平这个江南最早根据地陷落,使元璋震惊,友谅狂喜。太平一失,池州被友谅包围,孤立无援,战略地位大大减杀。而从太平顺流东下,只有半天的路程可抵应天,友谅举手可拊应天之背,情势自然十分不利。元璋之失,正是友谅之得。占据太平,扬帆东下,拔应天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