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心理学-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性格特征的分析

  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为了理解性格的结构,我们可以把性格分解为不同的特征:

  (一)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人对现实的态度体系的个别特点是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这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如对待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待劳动、工作、学习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态度等。

  表现在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爱集体,富有同情心,善交际,为人正直、诚实、直率,有礼貌等;或者与此相反,孤僻、拘谨、虚伪、粗暴等。

  表现在对劳动、工作、学习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勤劳或懒惰,认真或马虎,细心或粗心,富有首创精神或墨守成规,节俭或浮华等。

  表现在对自己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谦逊或自负,自信或自卑,羞怯或大方等。

  以上这些特征应相互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这三者中,对社会、集体的态度决定着人对其它事物的态度。一个对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义务感的人,他不仅正直、诚实,而且对劳动、工作、学习也一定表现出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个人特点是性格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即性格的意志特征。它在人的行为活动的习惯方式中表现出来。意志在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中具育十分重要的地位,性格的坚强或懦弱常以意志的存在和发展为转移。

  按照调节行为的依据、水平和客观表现,性格的意志特征可分为:(1)表现一个人是否具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并使行为受社会规范约束的意志特征,如独立性、目的性、组织性、纪律性或冲动性、盲目性、散漫性等:(2)表现一个人能否对行为自觉控制的意志特征,如主动性、自制力或任性等;(3)表现一个人能否长期坚持工作、学习的意志特征,如恒心、坚韧性或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等;(4)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如镇定、果断、勇敢、顽强或优柔寡断、卤莽、怯懦等。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又称为性情,一个人经常表现的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就是他的性格的情绪特征。

  情绪的强度方面的特征表现为一个人受情绪的感染和支配的程度,以及情绪受意志控制的程度。有的人情绪活动一经引起就比较强烈,全部活动都被情绪所支配,有的人一般的情绪体验比较微弱。

  情绪的稳定性方面的特征表现为一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动的程度。有人易激动,有人较稳定,情绪活动引起得较慢,也易控制。

  情绪的持久性方面的特征表现为情绪保持时间的久暂。有的人持续时间长,有的人持续时间短。

  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是指不同主导心境在一个人身上稳定表现的程度。有的人经常欢乐愉快,有的人经常抑郁低沉;有的人经常安乐宁静,有的人却任性、激动。不同的主导心境鲜明地反映着不同的性格特征。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近年的研究十分注意人们表现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方面的个别差异,这些差异被称为性格的理智特征。

  表现在感知方面有主动观察型和被动观察型;详细分析型和概括型;快速型和精确型。主动观察型者在知觉判断和分析中不易被环境刺激所干扰,他能根据自己的任务和兴趣来进行观察和判断;而被动观察型者则明显地易受环境刺激所影响。详细分析型者特别注意细节,而概括型者多注意事物的整体和轮廓。快速型者往往不善于进行持续性的观察,甚至在还没有很好地了解所观察的材料时就做出种种推测,而精确型者在观察时则表现出敏锐而精细的判断力。

  表现在记忆方面有主动记忆型和被动记忆型;有信心记忆型和无信心记忆型;记忆中的持续现象强型和弱型。记忆中的持续现象强型者从识记某一种材料转到识记另一种材料的能力较弱,即先前识记材料的铭记妨碍着对以后材料的铭记,而记忆中的持续现象弱型者则相反。

  表现在想象方面有主动想象型和被动想象型;狭窄想象型和广阔想象型;大胆想象型和想象被阻抑型。

  表现在思维方面有的人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有的人则回避问题而宁愿借用现成的答案;有的人富有创造性,有的人好钻牛角尖;有的人深思熟虑,有的人粗心毛糙。

  以上几个特征是密切相联系的。一般地说,一个在工作、学习态度上认真负责、踏实勤奋的人,在意志上有较好的坚持性和自制力;对自己具有谦逊品质的人,往往在情绪方面少见遇事暴躁易怒者。

三、性格的类型

  性格的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曾有许多心理学家试图对性格进行类型分类,但是由于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学说。常见的分类有:

  (一)机能类型说。英国心理学家贝恩(A。Bain)和法国心理学家里巴特(T·Ribot)等人按照理智、情绪、意志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的情况,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属于理智型的人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动;属于情绪型的人,情绪体验深刻,举止受情绪左右;属于意志型的人具有较明确的目标,行动主动。如果通过心理测验发现被调查者的情绪和意志是中等的,而理智超过他的情绪和意志时,这个人就被确定为理智型。其它类型的确定方法也相同。除了标准的类型外,还有中间的类型,例如理智一意志型等。

  (二)向性说。按照个体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或倾向于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类型。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c。 G。 Jung)是向性说的代表人物。他在《心理类型学》一书中把性格分成两大类。属于外向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经常对外部事物表示关心,开朗,活泼,情感外露,当机立断,不拘小节,独立性强,特别善于交际;属于内向型的人与此相反,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一般表现为沉静,处事谨慎,深思熟虑,反应缓慢,适应环境比较困难,顾虑多,交际面窄,较孤僻。这种分类,经常为人们所运用。但实际上,绝对外向或绝对内向的人是很少的。后来,荣格自己在测验中也发现了绝大多数人不是属于外向型或内向型,而是属于中间型。 (三)独立-顺从说。按照一个人独立性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两种类型。

  属于顺从型的人,独立性差,易受暗示,容易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意见,照别人的意见办事,在紧急情况下表现惊惶失措;而属于独立型的人则善于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易受次要因素所干扰,在紧急情况下不慌张,易于发挥自己的力量,甚至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和意见强加于别人。

  (四)文化-社会类型说。以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E。 Spran…ger)和底尔太(W·Dilthey)为代表。他们以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倾向性作为出发点来划分性格的类型,把人的性格区分为理论(或追求知识)型、经济(或实际)型、审美型、社会(或同情)型、政治(或管理)型和宗教型六种类型。认为理论型者总是冷静而客观地观察事物,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评价事物的价值,但碰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以追求真理为生活目的。经济型者总是用经济的观点来看待所有的事物,根据实际功利来评价事物的价值,对人物的评价只看其能力和资力,而不管其精神面貌和道义如何,以获取财产和利益为其生活目的。审美型者不大关心实际生活,总是从美的角度来评价事物的价值。社会型者重视爱,认为爱别人是最高的价值,以增进别人或社会的福利为其生活目的。政治型者重视并努力去获得权力,总想命令别人指挥别人。宗教型者坚信永恒的绝对生命,生活在信仰之中。

  (五)特质分析说。按照性格的多种特质的不同结合,把人的性格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卡特尔(R·B·Cattell)把性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两大类。“表面特质”是指经常发生、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而“根源特质”则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例如,“自作主张”、“自以为是”、“高傲”、“指责别人”等表面特质,都是“支配性”这个根源特质的表现。他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人的行为特点的资料,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从众多的行为“表面特质”中抽出十六种行为的“根源特质”。这十六个特质是:

  A:乐群性 F:兴奋性 L:怀疑性 Q1:实验性

  B:聪慧性 G:有恒性 M:幻想性 Q2:独立性

  C:稳定性 H:敢为性 N:世故性 Q3:自律性

  E:恃强性 I:敏感性 O:忧虑性 Q4:紧张性

  卡特尔认为,这十六个特质是各自独立的,它们普遍地存在于各年龄和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的人身上。其中有的起源于体质因素,叫做“体质特质”,有的起源于环境因素,叫做“环境形成特质”。正是这两种特质的改变或社会化,决定着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而这种改变或社会化,不论是“体质特质”还是“环境形成特质”,都是由一个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经验两个方面决定的。

  又如吉尔福特(J·P.Guilford)等人把性格分为以下12种特性:(1)是否忧郁、容易悲伤;(2)情绪是否容易变化、不稳定;(3)自卑感的大小程度;(4 )是否容易担心某种事情或容易烦躁;(5)是否容易空想、过敏而不能入睡;(6)是否信任别人、与社会协调;(7)是否不倾听人家的意见而自行其事、爱发脾气、有攻击性;(8)是否开朗、动作敏捷;(9)慢性还是急性;(10)是否喜欢沉思,愿意反省;(11)是否能当群众运动的领导人;(12)是否善于交际。其中第1一4个特性为性格稳定性程度的指标;第5一7个特性为社会适应性能力的指标;第8一12个特性为向性的指标。根据这12种特性的不同结合分出五种性格类型:A 型的人性格稳定性平衡,社会适应性平衡,向性也平衡;B型的人性格不稳定,社会适应性差,外向;C型的人性格稳定,社会适应性好,内向;D型的人性格稳定,社会适应性较好,外向;E型的人性格不稳定,社会适应性较差,内向。

  英国的心理学家艾森克(H。J。Eysenck)通过对大量的人的特质资料的因素分析,归纳出三个基本维度:(1)内、外向性;(2)情绪稳定性;(3)精神质。他能从三个基本维度来描述人的“正常的”或“异常的”性格。不过,艾森克所述的“内向性格者”是指那些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因而形成反映这种性质的行为(如焦虑和沮丧)的人;而“外向性格者”则是指那些不容易形成条件反射,而易于冲动和难以控制的人。在艾森克看来,这三个基本维度的某种结合(特别是内向—外向和情绪稳定性的结合与一定的行为类型相关联。例如,情绪不稳定内向者,很可能显出焦虑不安之类的强烈情绪,而情绪不稳定外向者尽管也有强烈情绪,他们的行为可能是反社会的,或甚至可能有犯罪倾向。见图11一1。

  艾森克认为根据以上前两个基本维度的各种不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个性类型。他还把它与四种气质类型联系起来,认为外向、情绪不稳定者为胆汁质,外向、情绪稳定者为多血质,内

  横轴上面的点显示情绪的稳定程度,左边是相对正常状况,右边是极端不稳定的状况。竖轴显示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的程度。①

  向、情绪稳定者为粘液质,内向、情绪不稳定者为抑郁质,但缺乏精确的划分标准。

  上述四种类型的划分,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它们的代表人物,但这样的分类方法太绝对化,使得性格类型只有质的不同,而无量的不同,而且某种极端类型的人又是极少数,大多数人属于中间型或者混合型,所以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特质分析说将性格特质视为性格结构的基本单位,由于各种特质在一个人身上的不同组合而构成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性格,有利于寻求各种性格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但由于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研究者对各特质资料的搜集和对特质的命名与解释,不能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需要进一步解决。

  正确地解决性格类型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不仅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性格本质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合理地安排不同人的工作,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以及针对特点,因材施教,克服不良的性格特征,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因此,有效地研究性格类型问题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第三节 气质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一般人所谓的“脾气’是气质的通俗说法。气质实际上指的是某个人典型的表现于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例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心理过程的强度(例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有的人倾向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有的人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气质这个概念最早为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罗马医生盖仑(Ga1en)所提出。他们先后观察了人们行为的个别特点以后,提出解释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不同比例就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多血质(有机体内混合液体比例中以血液占优势)、粘液质(以粘液占优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