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司令部开会,晚上一定赶回来,请杨先生放心。我们一定对得起朋友,我们绝不
做对不起朋友的事。”
30日,周恩来、博古、叶剑英坐汽车赶到三原,和在那里的洛甫、彭德怀、任
弼时、杨尚昆、左权一起开会。大家认为:东北军和十七路军是我们的朋友,现在
这两个朋友坚持要打,解释无效,并已发展到答应了是朋友、不答应可能导致敌对
的情势。本来是不应该打仗的,但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只能帮助他们打这一位。会
议决定:只要东北军、十七路军两方意见一致,红军可以暂时保留自己的意见而支
持他们的主张,跟他们一起订。当晚,周恩来赶回西安,将三原会议的决定告诉杨
虎城和少壮派。
然而,这一切努力都没有阻止住少壮派的幼稚举动,一场亲痛仇快的悲剧还是
猝然发生了。
正是:
未到对外抵抗日,
却是后院起火时。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第二部) 第十回
长安城里峰回路转 西子湖畔柳暗花明
话说1月19日,在少壮派的提议下,东北军在渭南召集切以上军官40余人举行军
事会议。王以哲因病没有出席。何柱国发言坚持主和,受到与会大多数人的反对。
会议当即作出决议:在张副司令回来前决不撤兵,中央军如再进逼不惜一战。40多
名军官在决议上签了名。
王以哲、何柱国仍不同意渭南会议的决议,但又无法说服群情激愤的少壮派。
第二天,他们派飞机到兰州把于学忠接来,因为他是张学良临走时指定代他统率东
北军的。31日晚上,杨虎城、于学忠、王以哲、何柱园和周恩来5人在王以哲家中召
开最高级会议,决定是战是和。室外,少壮派实力人物旁听。于学忠、何柱国、王
以哲认为现在已成内外夹攻、腹背受敌之势,要打将是不利的,主张和平解决。杨
虎城说:“从道义上讲,应该主战;从利害上讲,应该主和;东北军方面既是主和,
那么我们还是实行同顾祝同谈妥的方案,和平解决吧!”最后让周恩来表态,他说:
“我们原来是坚决主张和平解决的,以后你们两方面有许多人坚决主战,我们为了
团结,只要你们两方一致主战,我们也可以保留我们原来的主张。现在你们两方一
致主和,我们当然是赞同的。不过,请你们要注意内部的团结和设法说服你们的部
下,否则恐怕还会发生问题。”
会议的结果,大大出乎少壮派意料之外:不是由杨虎城下动员令出击,而是立
即派和谈代表李志刚到潼关去继续谈判,准备签字。少壮派极为恼火,认为这是王
以哲、何往国破坏的结果。
2月1日晚,他们在孙铭九家秘密聚会,决定除掉王、何等人,堵塞和谈之路。
当夜,街上便贴出“除奸”的标语,情势急剧地紧张起来。2月2日上午,少壮派突
然下手,由卫士营一帮军人闯入王以哲住宅、开枪将王打死。何柱国、于学忠、董
英斌等因事先避人新城杨虎城公馆得免予难。
接着,几个青年军官又冲入周恩来的办公室。周恩来一看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
便明白了来意。他霍地站起来,大声说:“你们要于什么?你们以为这样干就能救
张副司令回来吗?不!这恰恰是害了张副司令。你们破坏了团结,分裂了东北军,你
们在做蒋介石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你们是在犯罪!”在周恩来的严厉训斥下,这
几个青年军官气焰顿敛,低头不语。周见他们平静下来,又进一步开导他们。他们
自觉惭愧,流着眼泪跪下来向周恩来认错请罪。
这时,西安城内弥漫着恐怖气氛,谣言蜂起,有的甚至挑拨说:少壮派是受共
产党的指使行动的,共产党有一张黑名单,要杀一批军长、师长,打出红旗。面对
险情,周恩来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立刻带着李克农、刘鼎赶往王以哲家里。这时离
王以哲被害只有一个小时,王身中九弹,躺在血泊里,家中乱成一团。周恩来是最
早赶到的,他安慰家属,迅速帮助搭起灵堂,料理后事。消息传出后,使东北军高
级将领深受感动,解除了一些人对共产党的误会。
王以哲在东北军中是很有威望的高级将领,他的被害激起了广大官兵的愤慨。
消息传到前线,驻防在渭南的东北军立刻调转枪口向西安开拔,前锋到达临潼,要
杀孙铭九等人祭灵。眼看一场自相残杀的悲剧就要上演,’和平解决事变的成果即
将毁于一旦。
周恩来闻讯,立即派共产党人刘澜波到渭南前线向要为王以哲报仇并进兵西安
的刘多荃师长说明真相,陈述利害,劝他偃旗息鼓。同时,周恩来考虑到少壮派在
发动西安事变中是有功的,他们错误地刺杀王以哲的动机还是想拯救张学良,便冒
着袒护凶手的嫌疑,派刘鼎将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送到红军驻地云阳,而后转
赴天津。这样即使少壮派失去了首领,不致再肇生事端,也使要替王以哲报仇的人
失去了目标,从而防止了事态的扩大。
然而“二二事件”所造成的损害毕竟是难以完全弥补的。少壮派那种不顾大局
的鲁莽行动,把原有的裂痕完全撕开了,从而严重破坏了“三位一体”的内部团结,
决定性地削弱了西安方面同南京谈判和营救张学良的力量和地位。“二二事件”以
后,东北军内部人心涣散,濒于分裂。渭南前线的部队自动撤到渭河以北,给中央
军让出进人西安的大路。一些高级将领在南京方面的政治攻势下进一步发生分化。
军长缀徽流等纷纷表示愿意东调,离开西北。南京方面乘矾施加压力,提出一项更
不利于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军事善后办法。
2月8日,中央军一个师和平开入西安。9日,顾祝同到达西安,成立“西安行营”。
至此,西安事变落下了帐幕。同时,国共合作的新时期开始了。
东北军、十七路军依照甲案向指定地点集结的同时,陕南的红军也开始向陕北
撤退。这时候,国共双方重开谈判的可能性已经存在。
2月4日,毛泽东首先旧事重提,电告潘汉年,要潘邀张冲来延安商决双方合作
各种问题。张冲字淮南,国民党最年轻的中央执行委员,时任中央组织部调查科(“
中统”前身)总干事,主管情报事务,颇受蒋介石和陈氏兄弟器重。
第二天,蒋介石即作出反应,通过张冲表示欢迎周恩来在三中全会召开前去杭
州见他。
毛泽东很希望早一点形成一个合作的书面协定。单纯从军事上看,眼下的情况
比西安事变前更糟。中央军进驻西安一线,一旦蒋介石下令“剿共”,后果不堪设
想。西路军只剩下几千人了,在河西走廊进退维谷,濒临绝境,这不能不使毛泽东
忧心如焚。而蒋介石呢?险些使他丧命的西安事变如同劈头一棒。给他一顿严厉的
教训,使他不得不承认,“剿共”实在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但是共产党问题总是他
的一块心病,总是要解决的,武力征服眼下不可,那就谈一谈吧。
过了三天,蒋介石忽然改变了主意,要西安行营主任顾祝同先和周思来谈出大
概,尔后去见他。蒋在给顾的电报中说:“我方最要注意之点,不在形式之统一,
而在精神之统一,一国之中,决不能有性质与精神不同之军队。简言之,要求共同
实行三民主义,不做赤化宣传工作。若同意此点,则其他易商量。”
2月9日开始,国共两党在西安举行正式会谈。中共代表是周恩来、叶剑英,国
民党代表是顾祝同、张冲、贺衷寒。
当时,国民党正准备召开五届三中全会。为了促进国民党政策的转变,经过毛
泽东、张闻天等的酝酿和起草,中共中央于2月10日发出《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
提出了著名的五项要求和四点保证:
当此国寇猖狂,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本党深望贵党三中全会,本此方
针,将下列各项定为国策:(一)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二)保障言
论、集会、结社之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三)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
集中全国人材,共同救国;(四)迅速完成对日抗战之一切准备工作;(五)改善人民
的生活。
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之诚意,
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圃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
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
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三)在特区政府区域内,实施普选的彻底民主制
度;(四)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提出的实现国共合作的条件。不难看出,中共中央
作出了重大的原则性让步,这里已经嗅不出多少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的气息。但是,
这是审时度势后的必然选择。本党的理想、信念固然重要,但不能不服从全民族的
最高利益。毛泽东当时就说:“此电发表,各方面看法是不同的:托派必说我们投
降,左派伯我们上当。然而在政治上是可以说明的,是可以表示我们真正抗日团结
御侮决心的。”
据此,周恩来与顾祝同继续谈判,并陈述了中共对一些基本问题的意见。12日,
双方就共产党在适当时刻公开、苏区政府改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编为国民
革命军、扩大民主、分期释放在狱的共产党员等问题达成了初步的协议。
关于红军的编制,周恩来明确要求:红军拟编12个师,4个军,以林彪、贺龙、
刘伯承、徐向前为各军军长,组成一路军,设正副司令,朱德为正,彭德怀为副。
之所以强调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为军长之一,也就是要将西路军作为改编后的一个
军,以解救西路军于危境。对于这一方案,顾祝同表示不同意。
周恩来建议先把谈判的规格降下来,以刘伯承出面谈。
蒋介石对中共的要求颇为不满。他在给顾祝同的电示中说:“八团兵已在一万
五千以上之数,不能再多……其各师之参谋长与师内各级副职,自副师长乃至副排
长人员,皆应由中央派充。”
顾祝同接此电示,对共产党能否接受这样的条件深表怀疑,等了3天,才派参谋
赵启禄约刘伯承谈话。刘伯承听完后,当即表示:“且不说什么主义,你认为红军
编两个师八个团一万五千人合适吗?”赵启禄答:“这是蒋先生的意见。”刘伯承
与赵启禄有私交,开玩笑说:“黄埔时我和聂荣臻教过的学生如今有多少个军长师
长?蒋校长未免太厚此薄彼了吧!”
2月15日至22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举行。会上,汪精卫致开幕词,
孔样熙作政治报告,何应钦作军事报告,张群作外交报告,蒋介石向会议报告了
西安事变的经过,并散发其《西安半月记》。宋庆龄从1927年7月以后第一次出席
国民党的中央全会。她在演说中批评道:“令人万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政府
中仍有个别人士不了解救国必先结束内战的道理,在今天居然还可以听到‘抗日
必先剿共’的老调,这是多么荒谬!我们要先打断一只手臂之后再去抗日吗?我
们内战期间,国力都耗费在内争上面,日本军团将我们的土地一块块跳割去,使
我们的国家受到蹂躏。每一个中国爱国志士现在都庆幸政府在这些痛苦经验之后
已开始了解,救国必须停止内争,而且必须用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全部力量,以保
卫中国国家的完整。”她和何香凝、冯玉祥、孙科等十余人联名提出了恢复孙中
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决议案,但却没有被通过。此外,杨虎城、
于学忠提出了西安方面关于抗日救国8项主张的议案。督促政府尽快停止内战。李
宗仁等9人提出保障言论出版自由、保护爱国运动、解放群众及加强救国运动案。
同时,亲日派汪精卫提出了坚持“剿共”的政治决议案。
会议虽没有制定明确的抗日方针,但在国内政策上确认了和平统一、修改选举
法、扩大民主、开放言论、释放政治犯等原则,部分地接受了共产党和国民党抗日
派的要求。但同时,会议通过了一个《根绝赤祸案》。内称:“共产党加入本党后,
竟食誓言,在本党掩护之下,初则对本党阴分壁垒,继则对本党多方分化……演成
两湖之恐怖,构成宁汉之痛史,北伐大业,几致停顿。又复言创立红军,破坏本党
干部鼓动阶级斗争,夺取革命政权。”历数共产党的“罪行”后,提出彻底取消红
军,取消苏维埃,停止赤化宣传,停止阶级斗争。这些用词似乎同过去没有什么不
同,但细看它的内容,却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周恩来指出:“这个东西是双关的,
因为红军政了名称,也可以说是取消红军,但红军还存在;苏区改了名称,也可以
说是取消苏区,但苏区还存在。所谓停止阶级斗争,停止赤化宣传,就是不许我们
在国民党统治区有政治活动。”不管怎么说,在国共合作的道路上总是又前进了一
步。
在此形势下,中共再次作出让步。2月24日,周恩来提出的、得到中央认可的谈
判方针里增加了这样的内容:放弃共产主义信仰绝无谈判余地,但可以服从三民主
义;取消共产党绝不可能。但承认国民党在全国的领导地位,如果国民党改组为民
族革命联盟,共产党可整个加入;军队改编人数可退至4个师6万余人。
蒋介石笑了。在他看来,共产党一旦服从三民主义,政治障碍已基本消除。1月
26日,他命张冲带着新提议去西安和周恩来谈判。在这个提议中,蒋介石也作了一
些让步,把改编人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