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登门相请。同时,行政院院长孔祥熙也表示要周恩来到行政院任职,并由行政院副 
院长张群出面相邀。 
  对这两次邀请,周恩来本人和中共代表团都婉言推辞了。 
  1月中旬,蒋介石发话了:政治部副部长非周恩来不可。 
  蒋介石为什么这么做?是出于对周恩来十分赏识呢,还是使的离间之计,抑或 
仅仅为了装璜门面?外人无法窥得蒋的心迹,单知道他的态度够坚决的。 
  周恩来仍然再三推辞,理由是:我做副部长可能引起两党磨擦,恐不要。 
  蒋介石还是不依不允,对周说:“你不要怕磨擦,可以避免磨擦。政治工作方 
针是加强部队,发动民众,副部长职权可以明确规定,按职负责,不致引起磨擦。 
编制人事还没定,都可以商量嘛。你和陈诚原来就熟,康泽也是可以共事的,不致 
捣乱。” 
  1月21日,中共代表团依照组织程序向中共中央报告了这一情况,未见中央答复。 
2月1日,是新政治部开始工作的日子,中共代表团再电中共中央:“我们认为,孔 
祥熙为主和者,行政院方面应谢绝;政治部属军事范围,为推动政治工作、改造部 
队、坚持抗战、扩大我党影响,可以去担任职务。如果屡推不干,会使蒋、陈认为 
共产党无意相助,使反对合作者的意见得到加强。” 
  经过中共中央同意,周恩来正式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这是 
整个抗战期间中共领导人在国民党军政部门担任的惟一要职。 
  蒋介石对改善国共关系作出的另一表示,是邀请共产党人参加国民参政会。1月 
上旬,周恩来向国民党提出扩大国防参议会为民意机关的具体建议。他说:“为了 
动员和组织全民参加抗战,采纳各种抗日的好建议,要有一个民意机关,既要有国 
共两党、救国会、国社党等以及无党派人士参加,也要吸收其他坚决抗日和真正代 
表民意的分子参加。各集团军亦可派代表参加,以增多坚持抗战分子在政府和军队 
中的力量。”蒋介石采纳了这个建议、半年后宣布国民参政会成立。中共方面的参 
政员共有7人:毛泽东、王明、博古、吴玉章、林伯渠、董必武、邓颖超。除毛泽东 
请假外,其他6人都出席了国民参政会的第一次会议。 
  这一些,不能不说是国共合作的某种成果:但是几乎与此同时,国民党阵营中 
冒出了一种不和谐音。这种不和谐音是CC系、复兴社首先鼓噪起来的,领头的便是 
与中共代表团谈判的康泽、刘健群等人。他们在1938年初突然发起了一场鼓吹“一 
个主义、一个领袖、一个党”的宣传活动,宣称“今天国民党外的一切党派,都没 
有独立存在的理由”。他们控制的《扫荡报》、《武汉时报》、《血路》、《抗战 
与文化》等报刊,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把矛头直指共产党和它的政权、军队。2月 
10日的《扫荡报》发表社论,公然声言中国有三种妨碍并破坏统一的因素,把陕甘 
宁边区说成是西北的新的封建割据区域,指责红军虽改易旗帜却不服从中央,并说 
在国民党外存在其他党派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统一,要求取消这三种势力。“一个领 
袖、一个主义、一个党”的问题,在武汉三镇弄得满城风雨,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 
热门话题。 
  中共当然不会坐视不管。 
  正是: 
    你敲鼓来我吹号, 
    鼓号不是一个调。 
  要知中共如何反击,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部)     第十九回 
一党宣传暂息旗鼓 双方合作别开生面     
  却说国民党的这种“一个党”的宣传,显然违背了国共合作的宗旨,从利益上 
看,它明显带有全面吞并对方的意味。 
  2月6日,中共代表团与长江局召开联席会议,针对《扫荡报》等掀起的这场风 
波,决议:“起草向国民党建议书,指出取消各党派、限制信仰的错误,提议建立 
民族革命联盟,以更加巩固统一战线,并先电中央及国际请示。” 
  2月10日,王明起草的《毛泽东先生与延安新中华报记者其光先生的谈话》在《 
新华日报》上发表,批评国民党的“一党运动”,明确宣布:“中共决不放弃政治 
信仰,决不放弃共产党组织。”这种批评无疑是有力的、适时的,但王明未经毛泽 
东本人同意就借用他的名义发表公开谈话,也反映出王明把自己凌驾于中共中央之 
上的心理已经到了何等地步。 
  同一天,周恩来会见了蒋介石。他直来直去地说:“《扫荡摄)等报刊这种宣传, 
是一种不计后果的矗动。限制信仰是十分错误的。” 
  蒋介石回答:“我在主义与信仰问题上并不准备对各方加以限制,先总理说共 
产主义与三民主义并不矛盾,我们任何人都不能进行修改或反对。至于你说的报刊 
上的言论,并不代表国民党,也不代表我个人。我对各党派都无意取消,或不容许 
它们的存在,我希望的是各党派溶为一体。” 
  周恩来机警地问道:“是不是组织你提出的同盟会?” 
  蒋介石说:“我是说共产党可以加入国民党,成为一个派别。两党存在,总不 
免冲突和竞争。你们共产党讲策略,隐蔽在国民党内来求自己的发展,不是一种很 
好的策略吗?将来在国民党内,最革命、最能干的,也就成了国民党的基础。当然, 
国民党也可以改变名称。各党加入可以各为一派,党内可以有不同的派别嘛。” 
  周恩来说:“党是不能取消的,国共两党都不可能,我看只能从联合中找出路。” 
  蒋介石说:“好吧,这个问题可以研究。” 
  周恩来心里有了底,重提现实问题:“我们党内对《扫荡报》这种做法很反感。” 
  陈立夫在一旁打圆场道:“总裁已经批评了《扫荡报》,要求以后各报不准再 
登这类文章了。还可以考虑这种办法,在两党以外组织一个三民主义青年团,两党 
都可加入。” 
  由于对国民党的实际意图还不了解,周恩来这样回答:“我们研究研究再说。” 
  后来,周恩来将此事报告中共中央后,中央指示:“应该采取积极赞助的态度”。 
周恩来再去见蒋,提出应使三民主义青年团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来统一全国的青 
年运动。蒋介石表示国共两党可以共同训练,但坚持各党派不能在三民主义青年团 
内活动。根据这个情况,中共代表团认为对三民主义青年团只能暂时采取静观的态 
度。 
  再说蒋介石这时的主要精力还是用于抗战。为了表明抗战决心,他严肃处理了 
一批畏敌如虎的败将。 
  1938年1月中旬,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开封召开第一、五战区团长以上军官会议。 
除研究战略问题外。蒋介石当众宣布了《作战奖励办法》和《作战惩罚办法》各10 
条:他神色肃然地说:“我们抗日是全国一致的,这是我们每一个将领义不容辞的 
责任。但在我们高级将领中间,怀着一种保存实力的卑鄙心理,不顾国家的存亡, 
不顾民族的生死,就是望风退却,带了部队步步后撤。敌人由济南攻下泰安的部队, 
不足一师人。而且不是主力。他们如此脆弱的部队,居然向南深犯,完全是我们图 
保实力,敌人一到就退,既不攻击,也不死守的缘故。” 
  说着说着,愈加声色俱厉:“我们竟有那么一个高级将领,放弃黄河天险的阵 
地,违抗命令,连续失陷数大城市,使日寇顺利进人山东,影响整个战局。我问韩 
主席:你不发一枪,从黄河北岸,一再向后撤退,继而放弃泰安、济南,使后方动 
摇,这个责任,必须由你负担!” 
  韩主席即韩复榘,陆军上将,时征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 
山东省政府主席。南京失陷后,蒋介石退到武汉,准备人川。韩复榘与四川军阀刘 
湘勾结,密谋由刘湘封锁人川之路,韩则从南阳、襄樊、汉中撤退,与宋哲元部联 
合倒蒋。蒋介石觉察这一阴谋后,正想找韩的茬儿,正巧韩不战而逃,把柄落在了 
蒋助手里。 
  然而韩复榘一向以资格老而做上。他听了蒋介石的话,毫不客气地顶撞:“山 
东的丢失是我的责任,南京的丢失是谁的责任呢?” 
  话音未落,蒋介石一拍桌子:“我现在问的是山东,不是南京。南京丢失,自 
有人负责!” 
  韩还想反驳,身旁的刘随即劝他走出会议厅。蒋介石早在外面布置了军统特务, 
韩一出门,即被逮捕,押解武汉。 
  蒋介石在会场继续讲话。大声疾呼:“当此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我们如果 
再不铲除这种保存实力的落后思想,洗刷这种卑劣无耻的亡国心理,还要拥兵自卫, 
就一定要踏着东四省伪军的覆辙,要被敌人压迫来毁灭我们祖宗的墓庐,残杀我们 
自己的同胞,绝灭我们子孙的生命。真是生无立足之地,死无葬身之所,比奴隶牛 
马还不如!” 
  全场肃然。无人敢大声出气。 
  当日下午,蒋介石在行辕召集程潜、李宗仁、白崇禧等人谈话,主张要严办韩 
复榘。 
  1月19日,武汉行营宣布韩复榘的罪状为不遵长官命令。擅自撤退,强迫鲁西人 
民购买鸦片,强索民捐,侵吞公款,嫂缴民枪。24日,判处死刑,将韩复榘枪毙在 
软禁他的一座楼房内。 
  差不多同时,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在武汉公布了对43个抗战不力将领判决名 
单,其中判死刑8人,其他处分35人。地位显赫的如:第九集团军副总司令香翰屏因 
指择失当,记大过一次;第三十九军军长刘和鼎作战不力,解职留任;第六十一军 
军长李服膺,购误战机,放弃守土,处死刑。 
  这些严厉措施,固然暴露了蒋介石集团内部的矛盾,但主要还是体现了国民党 
政府在抗战初期的积极姿态,“确使抗战阵营中精神为之一振”(李宗仁语)。 
  2月中旬,侵犯京沪方面的“中支那派遣军”越过蚌埠,推进到淮河一线;同时, 
在济南方面的“北支那方面军”,也被中国军队引诱沿律浦线南下,其中矶谷第十 
师团中的一部向鲁南台儿庄突进,钻人了孙连仲第二集团军的包围圈,板垣第五师 
团为支援矾谷师团也迅速赶来,企图会师台儿庄,直下徐州,打通南北战场。 
  这时,蒋介石派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白崇禧前往徐州,协助第五战区司令 
长官李宗仁指挥作战。白乃桂系的领袖之一,足智多谋,素有“小诸葛”之称。他 
力主抗战,在武汉与周恩来时常见面。去徐州前,他把周恩来和叶剑英请到寓所, 
请教对敌作战方针。 
  周恩来建议:在津浦铁路南段,由李品仙、廖磊两个集团军在新四军第四支队 
的配合下,采取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的联合行动,运动于辽阔的淮河流域, 
使津浦铁路南段的日军时时受到威胁,不敢贸然北上支援南下日军;而在徐州以北, 
以主力采取运动战与阵地战相结合的方针,守点打援。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白崇禧对周恩来的这个建议极为赞赏,连称:“好计,好计!”相谈甚欢。 
  白崇禧走后不久,周恩来和叶剑英又找来张爱萍,让他以八路军代表的名义去 
见李宗仁,劝李在济南以南、徐州以北抵抗日军,同日军打一仗。周恩来告诉张爱 
萍:“曾同白崇禧谈过此事,现派你再直接向李宗仁做工作,相信你能说服李宗仁 
先生。” 
  张爱萍担负周恩来交给的使命,一路辗转来到徐州,首先向李宗仁转达了周恩 
来的意见,接着与之分析了有关此次战役的主要情况: 
  “如今国土沦陷,人民徐炭,全国军民憋了一肚子气。李司令长官祟尚民族气 
节,广西军队又以骁勇善战名扬四海,其他地方军来到前线,也是为了抗日,亦可 
扬眉吐气,故求战心切,晓之以大义,定能同仇敌忾,协力奋战。日军如此蛮横无 
道,耀武扬威,实在欺中国无人,但骄兵必败,且孤军长驱直人乃兵家所忌,正是 
予敌打击之良机。” 
  张爱萍开始讲的时候,李宗仁一直在沉思。说到这里,李宗仁越听越有兴趣。 
不住颖首微笑。张爱萍见状,进一步分析道:“济南以南、徐州以北的地形很好, 
台儿庄、张庄一带都是山区,地形对我有利,司令长官在此布阵定能获得胜利。北 
边。我八路军可作战略配合。应该在这样有利的地形和敌情、我情下,集中兵力, 
打一个大仗,既可给日军一次沉重的打击,又可以提高广西军队在整个民众中、特 
别是在国民党中的威信。扬国威,振民心,垂青史,万望勿失良机。” 
  一番话有理有据,声情并茂,直说得李宗仁激情满怀。 
  “讲得好,讲得好!请转告周恩来先生,”李宗仁面颊上泛着激奋的神情,慷 
慨激昂地说,“请他候我捷音!” 
  周恩来、张爱萍的建议,对坚定李宗仁指挥此役的信心和决心无疑起了重要作 
用。 
  3月24日,矾谷师团的长濑武平旅团沿着台、枣线向台儿庄突进,立即与严阵以 
待的孙连仲集团军对峙;团岛荣次郎旅团则与泽、枣线的汤恩伯军团对峙。战斗日 
益激烈。 
  就在这一天,蒋介石在白祟禧陪同下到达徐州视察。由于膝县、临沂的胜利。 
增强了他对举行徐州会战的信心,并对李宗仁能指挥杂牌军挫敌锐锋大加褒扬。他 
还亲自祭奠以身殉国的川军师长王铭章,并召见将士激励杀敌:“日军有‘不可战 
胜’之神话,望我军将士奋威,打破这个神话!且见今日事态,只要我军有最后5分 
钟之坚,则此神话必破无疑!” 
  李宗仁向蒋介石汇报了作战方针后,即和白祟禧一起,横心指挥孙连仲、汤恩 
伯等部开始了惊天动地的台儿庄战吸。 
  以下是几篇中外强者写的战地通讯摘录。 
  国际新闻社记者沃尔森1938年3月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