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没记错的放,全国该有三十几个集团军吧?该反省的不是我们。”
蒋介石哼了一声,说:“恩来,你们现在号称有二十几万八路军,可是,自忻
口会战后,你们打了什么像样的仗?你们歼敌一个小队,我就要通令嘉奖,对你们
算不算爱护?可是,你们的做法,很难不让别人说三道四。日苏如今又和解了,华
北日军又要南移,如果你们再不行动,怎么向国人交待!”
周恩来正要换个话题,陈布雷进来了。他向蒋介石报告:“敌三十九师团昨日
攻陷宜城,下个目标很可能是宜昌。”
蒋介石拿起军帽对周恩来说:“宜昌是重庆门户,如果宜昌被占,后果不堪设
想阴!我要去指挥作战了。总而言之,抗战团结都是有决心的,任何困难决不畏惧,
国共间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但军事上必服从命令。”
周恩来说:“这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服从,另一方面不能拿命令来胁迫。”
蒋介石说了一句“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然后边戴帽子边说:“具体问题,你
找何部长他们商量吧!”
周恩来无言地站着,看着蒋介石匆匆离去。
当天,周恩来报告中共中央:蒋对国共破裂尚未下最后决心,但投降的危险日
益严重。
6月14日,周恩来向国民党正式提交了全面解决两党关系的具体方案。该案除坚
持边区为23县外,仍坚持十八集团军扩编为3军9师,又提出将新四军编为7个支队。
7月2日,国民党方面提出复案,要求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接到命令后,于1个月内全部
开到河北。共产党坚决不同意。
7月中旬,国民党方面决定以中央提示案方式向中共表明最后态度,力图使中共
妥协。该案较前案略有让步,把八路军战区扩大到察哈尔、鲁北和晋北,但却取消
了冀察战区设置,取消了中共独立指挥权,仍坚持十八集团军只许扩编至3军6师3个
补充团,新四军扩编成两个师。
7月27日,周恩来携“中央提示案”回延安研究。8月25日,他带着中共中央新
方案经兰州飞回重庆。此案在边区名称上作了让步,同意改为陕北行政区,因为这
个问题纯属形式,似乎用不着计较。扩军问题也略作让步,把十八集团军原要求的
甲种师改为调整师,新四军7个支队改为3个师。要求改组冀察两省政府,省政府主
席由中共保荐。请求把华北5省作为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的作战区域。
周恩来到重庆后,接连走访白崇禧、陈立夫、张治中等高级官员,探询实现中
共目标的可能性。白、陈、张等的态度很暖昧,周恩来便知这轮谈判前景不容乐观。
果然,何应钦一看中共方案,当即拒绝就此方案进行谈判,要谈只能以接受“
中央提示案”为前提。
8月28日,周恩来只好硬着头皮去见蒋介石,希望听听他的意见。
蒋介石听完周恩来的口头说明后,当即说:“各地游击队仍留原地作战,那就
等于新四军主力仍留在华中。按编制,新四军只有4个支队,其他都属游击队。我的
意思是,要走,全部都走,游击队留在华中也可以,但要全部交给第三战区指挥。
你们的部队如不全部开至黄河北岸,别的问题就不要谈了。”
周恩来说:“冀察两省,地区狭小,我们50万部队在这样地域,别说作战,就
是生存也无法保证呀。”
蒋介石根本听不进去,说:“会有办法解决的。现在的形势是,如果你们有诚
意抗日,听我的命令,则抗战必胜,否则必败无疑。”
周恩来知道再说无益,转而再找何座钦。何应钦也很干脆:“除非你们改变方
案。”
事至此时,周恩来十分清楚,国共谈判不可能有新的进展了。双方所以能坐在
谈判桌前清淡讨论,都是敷衍,以拖延时间。既然如此,不如提个新案与他们周旋
吧。9月5日,他提出了三条解决军事冲突的办法。此案尽管又作了一些妥协,但国
民党方面仍然寸步不让,谈判陷入了僵持。
鉴于国内政治局势趋于紧张,周恩来在重庆作出部署,加紧把整个中共组织转
入地下,并对南方局作了组织分工。
从8月20日起,八路军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彭德怀在华北发动了一场震惊中外
的“百团大战”。这次战役以破袭日军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八路军共出动105个团,
20多万人,经过三个阶段,到12月上旬基本结束。八路军前后作战18000次,毙伤日
军2万余人、伪军5000多人,俘虏日军200多人、伪军18000多人,八路军伤亡17000
多人。
百团大战胜利的消息传到延安,群情欢跃,万人集会祝捷。中共中央书记处赞
扬此举“给了日寇以沉重的打击,给了全国人民无穷的希望”。毛泽东指出:“蒋
介石正发动反共高潮,我们要用百团大战的声势去反对他。”
八路军在华北出击,正值敌机170架狂炸陪都重庆,市区大火。迁都之说,妥协
之议,甚嚣坐上。日本派遣军司令部对国民政府实施诱降的“桐工作计划”也正加
紧进行。大后方在悲观空气的弥漫中,突然听到八路军在华北前线胜利出击的消息,
顿时反响强烈,气氛为之一变。重庆《大公报》、《新蜀报》、《新民报》等,况
相刊载百团大战的战绩,发表社论。《新蜀报》9月20日这样写道:“我们每天看到
如雪片般飞来的条条捷报,真是兴奋感动得流泪。”
弹了一年多防共反共调的国民党员高当局,对八路军的胜利表示欢迎。蒋介石
特地发来嘉勉电:
朱副长官(第二战区)、彭副总司令:
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改甚大打击,特电嘉勉。除电饬其他
各战区积极出击,以策应贵军作战外,仍希速伤所部,积极行动,勿予敌喘息机会,
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其实,蒋介石的心态是矛盾的。百团大战吸引了大量日军兵力,减轻了国民党
正面战场的压力,他无疑是高兴的。但是,这样一来,势必提高共产党、八路军、
游击战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使他的限共、溶共政策更难实行,对此,他又是不
高兴的。因此,国民党中宣部向重庆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正式抄发了蒋介石的一
份密令:“查近来报上常有记载‘百团大战’字样……此项名词及有关之新闻,以
后绝对禁止登载,即饬遵。”
而在共产党内部,后来对百团大战的评价也有许多争议。
正是:
一场大战匆匆过,
曲直是非说到今。
未知后事怎样,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部) 第二十六回
何白联名两发战书 毛周呼应共寻良策
话说1940年秋,国际形势的演变,使蒋介石的身价猛涨。
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签订协定,正式结成三国同盟,在这前后,英美也
签订了协定,两大集团的斗争更加激烈,都想拉蒋介石加入他们的联盟。德国在欧
洲的一连串胜利,鼓舞了日本在远东的扩张野心,他们互相承认在欧亚的霸权地位。
日本急于结束对华战争,以便放手攫取东南亚,因此,加紧对蒋介石的诱降活动,
做出停开运城、鄂北两个飞机场,从南宁、陇州等地撤兵的让步姿态。面对这种形
势,英、美两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采取了赞助中国抗战,拉蒋介石加入英美同
盟的政策,以利中国牵制日本南进。而苏联为避免东西两面受敌,也积极援助国民
党政府。
国际上的三大力量都在拉蒋介石,使得一直被丧师失地弄得一筹莫展的蒋介石,
自感身价陡增,从此春风得意起来。毛泽东说蒋是“待价而沽”。周恩来分析道:
“三国协定后,英积极拉蒋,蒋喜。现在日本拉蒋,蒋更喜。斯大林电蒋,蒋亦喜。
此正是蒋大喜之时,故蒋于日军退出南宁、斯大林复电之后,立往成都,此行决非
偶然……蒋现在处于三个阵营争夺之中,他认为以一身暂时兼做戴高乐、贝当、基
马尔最能左右逢源。故他自已躲在成都,让其夫人及英美派拉英美,朱家骅、桂永
清拉德,让亲日派谈和,让孙(科)、冯(玉祥)亲苏,让何(应钦)、白(崇禧)反共,
以便他居中选择,并以反共为轴心来运用。”可谓条分缕析,入骨三分。
正是在这种国际形势下,蒋介石认为时机对他有利,觉得有恃无恐、可以为所
欲为了,于是准备发动新的反共高潮!
蒋介石因为在华北丧失了进行大规模武装磨擦的力量,难以再有大的作为,便
把反共重心转向华中,伺机进攻新四军。新四军在苏北的胜利,促使蒋介石更急切
地要向皖南的新四军军部采取报复行动。
成为这次反共高潮起点的,是何应钦、白崇禧的“皓电”。所谓“皓电”,便
是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白以正副参谋总长的名义,发给朱德、彭德怀和叶挺的
一份电报。因后来发生了皖南事变,使这份“皓电”变得名闻遐迩。
电报历数自8月以来中共军队的种种“劣迹”:“最近,十八集团军徐向前部,
于8月11日分头向山东省政府所在地鲁村进攻。沈主席以遵令避免冲突后撤。14日,
徐部遂陷鲁村,又复继续进攻鲁省政府及所属部队,损失甚大,经统帅部严令撤退,
并令于总司令学忠查报……此外,苏北方面,新四军陈毅、管文蔚等部,于7月擅自
由江南防区渡过江北,击袭韩主席所属陈泰运部,攻陷如皋之古溪蒋坝等地,又于
黄桥及秦县之姜堰曲塘,到处设卡收税,收缴民枪,继更成立行政委员会,破坏行
政系统,并截断江南江北补给线。统帅部严令制止,仍悍不遵令,复于10月4日向苏
北韩主席部开始猛攻,韩部独立旅十六团韩团长遇害。5日又攻击八十九军,计掳去
该军三十三师师长孙启人、旅长苗瑞体以下官兵数吉人。5日晚又继续袭击,致李军
长守维、翁旅长、秦团长等被冲落水,生死不明,其他官佐士兵遇害者不计其数。
现韩主席部已陆续撤至东台附近,而该军尚进攻不已。同时,北面十八集团军彭明
治部,复自10月6日起,由北向南夹击。查苏北鲁省皆非十八集团军与新四军作战区
域,各该军竟越境进攻,似此对敌寇则不战而自退,对友军则越轨以相侵,对商定
后提示之案则延富不理,面以非法越轨视为常事,此不特为袍泽寒心,且直为敌寇
张目也。”
在详述八路军、新四军在鲁、苏打击沈鸿烈、韩德勤两个省府主席的“罪行”
后,“陪电”露出杀机:“综观过去陕甘冀察晋绥鲁苏皖等地历次不幸事件,及所
谓人多钢少之妄说,其症结所在,皆缘于第十八集团军及新四军所属部队:一、不
守战区范围自由行动;二、不遵编制数量自由扩充;三、不服从中央命令破坏行政
系统;四、不打敌人专事吞并友军。以上四端,实为所谓磨擦事件发生之根本,亦
即第十八集团军与新四军非法行动之事实,若不予以纠正,其将何之成为国民革命
军之革命部队?除苏北事件委座已另有命令希切实遵照外,兹奉谢将前经会商并奉
核定之中央提示案正式抄达,关于第十八集团军及新四军之各部队,限于电到一个
月内,全部开到中央提示案第三问题所规定作战地境内,并对本问题所示其他各项
规定,切实遵行,静候中央颁发对于执行提示案其他各问题之命令。”
与此同时,蒋介石密令汤恩伯、李品仙、冷欣等部30万大军及顾祝同所部,准
备向华中新四军大举进攻。并密令重庆的军统特务严密监视周恩来,不准他离开重
庆一步。
接到何、白“陪电”的第二天,毛泽东、朱德、王稼祥电告刘少奇,要新四军
不能再攻韩德勤现驻地兴化,停止射阳以北地区的行动,让刘速告黄克诚、陈毅。
同时,让朱德、彭德怀以时挺口吻发给蒋介石一份报告。为了先稳住蒋介石,再谋
对策,这份报告没有急中反击,只是对国民党的指责逐一解释辩白。电报说:“职
以内部相残,虽胜不武,为再三忍让计,选令所部南撤,乃我节节退让、被节节进
攻,5日直迫黄桥域外。职部伤亡累累,军心激愤,不可遏止。职亦以南滨大江,孟
地可退,为自卫计,始忍痛还击,战至6辰,将韩军击退……8日以来,韩氏所派代
表及各县绅商代表纷集职部,要求和解,职以求仁得仁,立即答允。当事急时,曾
请八路军彭明治部南下救援,现令所有职部及八路军部队一律停止,以待和解……
职部但求生存抗日,毫无他望,对韩氏出此亲痛仇快行为,实深遗憾,惟有恳请转
呈上峰,速令韩氏停止进攻,和平解决,以利抗日。”
10月24日,身在国民党心脏的周恩来电告毛泽东:“蒋之宴会,何以报告,白
之反共,汤恩伯、李铁军与马鸿逵等纷纷来渝,江南北部队亦在调动,对于华北进
步报章之限制,对舆论反共之动员,对凡有共党左倾嫌疑者之加紧监视和逮捕,均
证明反共高潮是正在着着上升。何、白19日电是表示了国方的决心。”
10月25日,毛泽东一天两次急电周恩来,交换看法,商讨对策。
周恩来则在重庆四处奔走,拜访了许多民主人士、中间派人士和国民党元老,
向他们说明中共的立场,痛切陈词,呼吁他们支持国共团结,反对内战和投降。周
恩来的态度感动了覃振、于右任等国民党元老,他们表示愿意联络冯玉样、孙科等
人,共商制止内战的办法。张申府、黄炎培、沈钩儒、章伯钩、邹稻奋等众多民主
人士也对中共的苦心表示同情和支持。
11月1日,周恩来一天两次致电毛泽东,同意毛泽东的分析,断言“反共局部战
争会开始”,建议“用朱、彭、叶、项名义通电答复何、白”。电报反映了各方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