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死亡联盟-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这种提法不明确。走向而已,年年走向,一直到十五年还叫走向?走向就是没有达到。这种提法,看起来可以,过细分析,是不妥当的。
“确保私有财产”。因为中农怕“冒尖”,怕“共产”,就有人提出这一口号去安定他们。其实,这是不对的。
我们提出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比较好。所谓逐步者,共分十五年,一年又有十二个月。走得太快,“左”了;不走,太右了。要反“左”反右,逐步过渡,最后全部过渡完。
…………
高岗听毛泽东这番讲话,感到很过瘾。这一方面正是他的观点,他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这么做的。另一方面,他对毛泽东批评刘少奇感到解气。他幸灾乐祸。
他认为毛泽东对刘少奇的两次批评分量很重。毛泽东在信中对刘少奇的批评,是从组织纪律上着眼的。而毛泽东在讲话中对刘少奇的批评,则是从政治上、路线上着眼的。他认为刘少奇犯了大忌:在处理同毛泽东的关系上不尊重毛泽东,有越权之嫌,这就得罪了毛泽东。在处理一系列政治问题上同毛泽东意见不合,思想右倾,犯了路线错误,这就容易在政治上跌跟头。
与此同时,高岗把毛泽东对他的多次表扬,把毛泽东同他的私下谈话,把中央交给他分管八个重要的部,都看做是对他的器重和信任。由于他所领导的国家计委和政务院平行,权力很大,名声显赫,他自认为已经组织了“经济内阁”,下一步,就该跃登龙门了。
他一直对刘少奇心怀不满。以前刘少奇对他在东北局的工作有过批评,他一直记着,但他从来没有接受过,服气过。他认为自己能力比刘少奇强,贡献比刘少奇大,资历也并不比刘少奇浅多少,对自己位居刘少奇之下,一直耿耿于怀。他认为自己应当再进一步,成为党内的二号人物。
于是,他确立了这样一个策略:先拱倒刘少奇,再拱倒周恩来,由他来做毛泽东唯一的助手,最终由他来接毛泽东的班。
他比毛泽东小12岁,比刘少奇、周恩来小7岁,他是名副其实的少壮派。无论从资历上、职务上,还是从年龄上、身体上,尤其是从能力上,他都认为自己完全应该接班。
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目的,他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他向苏联共产党散布刘少奇是“亲美派”的舆论,想借助苏联共产党的权威向中国共产党施压,向刘少奇施压。
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捷沃西安来北京,和他谈判有关鞍钢工程的建设。在一次交谈时,他小声问道:“你说中国要不要消灭资本主义?”
捷沃西安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要消灭!”
他点点头:“我就是这个意见。”
捷沃西安说:“你很对嘛。”
他随即抱怨说:“但是,我的意见在我们党内却得不到支持。”
捷沃西安警惕地问:“是吗?是怎么一回事儿?”
他直截了当地说:“请你回去报告苏共中央,就说在我们的中央有人反对我。”
捷沃西安生气地问:“是谁呀?”
他附在捷沃西安的耳朵边,小声说:“刘少奇。他是‘亲美派’!”
高岗更多的,还是采取在党内活动的方式反对刘少奇。他懂得必须充分依靠毛泽东,首先取得毛泽东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并充分利用毛泽东同刘少奇的分歧和矛盾。他认定了刘少奇必然倒台,他决心多处下手,积极活动,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被请进了高岗家的会客室。
高岗没有马上进来。他历来如此。有客人来访,他总要让客人在会客室里等一会儿,他才慢吞吞地踱着步子出来,以示自己身分的高贵。
但这次是安子文来访,中组部管干部,是核心部门,非同寻常,因此,高岗没有让安子文久等,很快就出来会客了。
“子文同志,对不起呀,有个电话,让你久等了。”高岗一边伸出手来同安子文握手,一边表示歉意地说。
“哪里,哪里。高岗同志工作忙。”安子文谦逊而又热情地说。
“怎么样,最近还好吗?都忙些啥呀?”高岗满脸堆笑,一边递过一支香烟,一边说。
“上次您向我转达了毛主席的意图,我做了些考虑,想向您汇报一下。”
安子文指的是前不久,高岗找他谈过一次话。高岗向他转达了毛泽东同他高岗的谈话内容,说中央政治局成员要改组,要加强中央各部机构。
高岗听安子文这么一说,就很关切地问:“你是怎么考虑的?”
安子文打开皮包,从里面拿出几张纸,说:“我拟了个名单。”
高岗把纸接过去,用手推了推眼镜,聚精会神地看起来。
他看到,安子文拟的是两份名单,一份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一份是中央各部主要负责人名单。
政治局委员名单分成两组写出。一组写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以上书记处成员)、高岗、林彪、彭德怀、邓小平、饶漱石、薄一波、邓子恢(以上各中央局书记);另一组写有董必武、林伯渠、彭真、张闻天、康生、李富春、习仲勋、刘澜涛。
对中央各部,列了组织部、宣传部、政法统战部、农村工作部、财经工作部负责人名单和中央正副秘书长名单。
高岗盯着名单反复看了好几遍,心想:“你安子文好大胆,竟敢拟定政治局成员名单!这个名单,准是刘少奇授意安子文来向我进行试探的。”
安子文见高岗半天不说话,就问:“您看如何,是否体现了毛主席的意图?”
高岗没有正面回答,却问安子文:“这个名单给谁看过?”
安子文说:“刚刚拟出,不见得合适,因此就谁也没有给看。不过,我向饶部长谈过。”
高岗“哦”了一声。本来他还想再问一句“少奇同志也没有看吗”,但话到嘴边,他止住了。
安子文又问:“您看这个名单合适吗?”
高岗沉思了一下,慎重地说:“名单先留下,我再考虑考虑,研究研究。”
说着,高岗就很麻利地把名单收起来,放进了自己的公文包里。
此时高岗一阵高兴。他从安子文同刘少奇关系密切这一点,断定名单刘少奇看过,至少刘少奇知道内情。他认为背着毛泽东和党中央拟定政治局委员名单,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无与伦比。他认为抓到了刘少奇的一个大把柄,不,岂止是把柄,简直是破坏刘少奇威信,动摇刘少奇地位的重磅炸弹。
安子文本来不想把名单留下,但已经来不及了。
安子文想了想,有点不大放心地说:“高主席,这是件大事,名单不见得合适,恐怕还得注意内部掌握。千万不能随便传出去,否则,怕要出问题。”
高岗宽慰他说:“你放心,我会慎重对待的。名单放到我这里,不会给第二个人看到的。”
安子文点点头说:“这我相信。”
高岗故意问:“子文同志,你拟的名单,我成了第一读者,怎么这么信任我呀?”
安子文笑着说:“毛主席都信任你嘛。”
高岗一听哈哈大笑,说:
“你算说对了。不是吹牛,毛主席对我高岗还是信任、器重的。想起来我就感动得很。主席现在是猛给我压担子,依靠我做经济工作。我真有小驴拉大磨之感,快吃不消了。你知道,东北我还有一摊子,全国其他地方我也应该去跑一跑,熟悉熟悉情况。可是,不行呀,一步也走不开。我不能离开北京。如果我离开北京,毛主席休假就不放心了。”
安子文说:“今后就好了。中央各部机构加强了,领导层再做些调整,您大概就会解脱一点了。”
高岗叹口气说:“但愿如此。不过,我有思想准备,继续忙下去,累下去,掉它几斤肉。国家经济恢复时期百废待兴,需要我们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地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嘛!”
安子文表示赞同地说:“是啊。”
这时,秘书进来报告,说东北局有电话来。
安子文看看表,时间已经不早了,就提出告辞。高岗也不挽留,只是提出请安子文有空常来坐坐。安子文答应了。
东北局来的电话,是向高岗报告两件事。一件是,已经按照高岗的要求,着手搜集、整理新税制在东北造成的恶劣影响和各级领导、群众对新税制的意见的材料,估计半个月左右材料就可以送到高岗手上。另一件是,高岗要调东北局宣传部的两位“笔杆子”来京写东西,这两人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天上火车,第二天就可以到京向高岗报到。
高岗接完电话,在沙发上慢悠悠地点燃一支香烟,思考起问题来。毛主席同他的谈话内容,安子文的政治局委员名单,刘少奇的威信和领导地位,周恩来的受批评等问题,一一在他脑海里出现。想着想着,他兴奋起来。他认为自己正处于最有利的时机,他应该主动出击了。
他打铃唤秘书进来,吩咐立即给中组部饶漱石部长打电话,要他马上过来一下,有要事相商。
很快,饶漱石就来了。
高岗微笑着对饶漱石说:“饶部长,请你来,是有些问题我拿不准,要向你请教。”
饶漱石摸不着头脑,连忙说:“岂敢,岂敢。高主席有话请讲,有事请交代。”
高岗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说:“毛主席最近同我谈过两次话,他提出要反对分散主义,加强集体领导,并要我在抓好经济的同时,多考虑考虑政治问题,国家的大政方针问题,中央领导层的合理分工问题。”
饶漱石羡慕地说:“这是毛主席对你的信任啊。”
高岗皱皱眉头,说:“信任是信任,但问题复杂啊。就拿中央书记处下属的办公机构的调整来说,少奇同志提出,可以试行中央各部部长集体办公的制度,他征求我的意见,我没有同意。那样,还不是仍旧没有加强集体领导?你说是不是?”
高岗说完,盯着饶漱石,听他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饶漱石揣摩,高岗的意思,怕还不是从加强集体领导来考虑的,而是怕丢了手中的权力。因为中央书记处如果采用部长集体办公制,毫无疑问每次会议都是由刘少奇来主持,这就等于把其他人分工的权力,都收上来了。高岗自己所分管的部,就难以由他一个人说了算了。想到这里,饶漱石就说:“各部部长集体办公制度,不见得是个高明的办法。”
高岗点点头,接着说:“是嘛。你知道,最近毛主席对少奇同志不太满意,有过两次比较严厉的批评。主席对我又这样信任,要我多管点事。可是你知道,书记处是少奇负责的,我如果管多了,少奇会怎么想,别的同志会怎么看,我真怕造成误会啊。”
饶漱石附和着说:“是啊,你有你的难处。”
高岗知道饶漱石和刘少奇关系密切,就试探着说:“和少奇共事,我感到一时还不太适应。他的一些思想观点,我总感到有点右。他的一些工作方法,我也总感到太黏糊,不那么干脆果断。你和他共事时间长,你又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请你介绍一下他的一些特点,我好努力适应他,和他搞好配合。”
饶漱石已经听出高岗的意思是在摸他的底。他已经看出高岗的权力在扩大,地位在上升,而刘少奇政治上又的确遇到了麻烦,其地位能不能保得住,会不会被高岗所代替,看来还很难说。他决心向高岗靠拢。
高岗紧盯着饶漱石的脸,静静地在等待回答。
饶漱石端起茶杯,刚凑到嘴边,还没等喝,又放到了茶几上,然后深沉地说:
“我和你有同感。少奇同志在不少重大问题上,的确表现得有些右倾。像对过渡时期的指导思想问题,毛主席是主张不失时机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嘛。可少奇却主张巩固和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像少奇跑到天津那一番讲话,说资本家剥削有功,剥削得越多越好,这就说过头,太离谱,太右倾了嘛。另外,少奇的工作作风,也表现得有些独断专行。批评山西省委不向毛主席报告,不经毛主席审阅就擅自以中央名义发文件,这都是很严重的错误嘛!”
饶漱石终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继续说:
“外界都认为我是少奇培养起来的,这不符合实际嘛。培养是党培养嘛,怎么成了个人行为?退一步讲,即使是某个领导培养的,我们共产党人难道还要讲私恩,谢私恩吗?张国焘在四方面军培养了那么多干部,像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不是也没有妨碍他们同张国焘作斗争嘛,何况我饶漱石呢!”
饶漱石讲着讲着,有些激动起来。
高岗听着听着,心里一阵高兴。他看出来了,饶漱石对刘少奇意见较大,已经在表示和刘少奇保持一定距离了。
高岗听饶漱石说完,赞同地说:“饶部长,你说得很对。我们两个完全一致。”
饶漱石笑笑:“本来嘛。一笔写不出两个‘东’字,你占东北,我占华东嘛。”
高岗意味深长地说:“那好,今后我们两家就搞战略协作,联合行动吧。”
饶漱石点头赞同:“心有灵犀一点通嘛。今后还得靠高主席多点拨哪!”
高岗笑笑:“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可就班门弄斧,点拨你一下喽。”
饶漱石也笑笑:“在下谨受教,洗耳恭听。”
高岗从公文包里取出饶漱石拟定的政治局委员名单,递给饶漱石:“请你看看这个。”
饶漱石接过来看罢,脸上顿时失了颜色。
高岗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他声音低沉地问:“你以前看到过吗?”
饶漱石连连摇头:“没有。我这是第一次见识这个神秘的宝贝名单。”
高岗“噢”了一声,不再吭气了。他等待饶漱石讲话。他断定饶漱石对此无比恼火,是会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