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死亡联盟-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彪问:“后台是哪个?”












  高岗从牙缝里蹦出三个字:“刘少奇!”
  林彪又问:“可有根据?”
  “当然有!”高岗斩钉截铁地说,“薄一波的思想,来自少奇。少奇的右,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一贯如此,屡教不改了。像抗战一结束提出‘和平民主新阶段’呀,像批评东北不该同资产阶级斗争,说有几万‘富农党员’也不怕呀,像批评山西省委不该搞农业生产合作社呀,像跑到天津说资本家‘剥削有功’呀,还有,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呀,等等,多啦!少奇也有‘左’的时候,像土改提出‘村村点火,处处冒烟’。但他以右为主。总之,他不稳,他是忽‘左’忽右,歪歪扭扭。他在七大上被抬得太高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他并不成熟。他只搞过白区工作,没有军事工作和根据地建设的经验,只依靠华北的经验指导全面工作,而看不起东北的经验。你说,他这么个水平,能领导得好吗?”
  林彪不露声色地听着。
  “我说薄一波的后台是少奇,还有一条根据,”高岗继续说,“他们是一个山头,一个圈圈里的。少奇、彭真、薄一波、林枫、安子文、刘澜涛,他们这些人都是原北方局的,都是搞白区工作的。他们思想上一致,感情上接近,组织上是一条线。所以,我在财经会议上的发言,除批评薄一波外,还有指桑骂槐说少奇的意思。我这个人你了解,就这个脾气,我不讲话则已,要讲就要挖少奇的老底。”
  林彪还是不露声色地听着。
  “林总啊,党内现在有严重的斗争。我看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党史上的路线、是非没弄清。党内对党史有‘二元论’,即所谓毛泽东同志代表红区,刘少奇同志代表白区。天无二日嘛。毛泽东同志就不能代表白区啦?白区就不是执行的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啦?这不是公然贬低毛主席,抬高刘少奇吗?编党史,要对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加以修改,决议中关于刘少奇是党的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的提法不对头,需要重下定论。白区算什么?不就是在大城市搞搞工运,撒撒传单,贴贴标语,组织组织上街游行和飞行集会吗?靠这个能打败日本鬼子,打败蒋介石?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林总,你我都是搞军队、搞根据地出身。你说,根据地和白区,拿枪杆子冲锋陷阵和搞地下工作,哪个分量重,哪个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大?还不是军队嘛,还不是打仗嘛。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嘛。说一千道一万,枪杆子上出党,党是军队创造的,军队的党是党的主体。这个,是事实,不服不行!”
  林彪听得兴奋起来,点着头说:“有道理,有道理。”
  高岗见林彪开始表态同意自己的观点,越发来了精神,
  “我看,我们党是一分为二的,有红区的党,有白区的党。红区的党也就是军队的党。干部也是一分为二的,有红区的干部,有白区的干部。毛主席是代表红区的,刘少奇是代表白区的。现在党和国家领导机关的权力掌握在‘白区的党’的人们手里,白区干部要篡夺党了!……这还了得!所以,党和国家应当彻底改组!”
  高岗情绪激动地说到这里,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林彪,压低声音说:“林总,你看这个。”
  林彪接过一看,顿时变了脸色。他一拍茶几,厉声高叫:“狗胆包天!他们要干什么?!”
  高岗交给林彪看的,不是别的,正是安子文私拟的政治局委员名单。本来,安子文拟了两份名单,其中一份上有林彪,另一份上没有。高岗为了激怒林彪,故意把没有林彪的一份拿给林彪看,又故意添上了薄一波的名字。
  “这份名单,是刘少奇授意安子文搞的。没有你林总,却有薄一波。”高岗火上加油。
  “有没有我林彪无所谓,但谁给他们权力这么瞎搞?看来他们真要篡夺党!”林彪余怒未息。
  高岗看果真激怒了林彪,不由得暗暗高兴。他决定进一步拉林彪:












  “刘少奇长期搞白区,周恩来也在白区搞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一个有圈圈,一个有摊摊。孔夫子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要讲名分,要讲正统的话,中国革命的大正统是井冈山,小正统是陕北。现在刘少奇、周恩来不是搞圈圈摊摊吗,那好,咱们搞个井冈山的大圈圈。朱老总也有这么个意思。毛主席,你林总,还有彭总,我高岗,都是这个大圈圈里的,都是这个正统里的。那就和他们较量较量,看看谁斗得过谁,看看谁笑到最后。
  “毛主席的态度呢?”林彪关切地问。
  “毛主席对刘少奇、周恩来很不满意,他们已经失去主席的信任了。年初主席私下找我谈过两次话,我看得出来。不是自吹,毛主席真正器重和信任的,还是我高岗。当然喽,林总也是主席的一员爱将嘛。财经会议后,中央提出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要改变。具体设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否采取苏联的部长会议的形式,党中央是否增设副主席或总书记。另外,主席也在酝酿中央分一线、二线,他想退居二线。斯大林逝世对他刺激很大,他看到马林科夫掌权后撑不起来,每次开会就是敬酒。这都是因为斯大林在世时他没有掌权,没有经受锻炼,一下子接班显得吃力。毛主席高明啊。如果按照毛主席的设想,中央的人事变动可就大啦!”
  “毛主席的意思是……”林彪试探着问。
  “毛主席打算让刘少奇搞议会,在外国是议会,在我国准备叫全国人大常委会。让周恩来当部长会议主席,其实也就是现在的政务院总理,政务院有可能改为国务院,而由我来搞政治局。”
  高岗说完,紧盯着林彪观察反应。他见林彪阴沉着脸,面露不快,马上又说:“林总,我主张由你来搞政治局,我的水平比你差远了!”
  林彪轻轻摇头。
  “那,我主张你来搞部长会议。”
  林彪又轻轻摇头。
  “林总究竟有何高见呢?”
  林彪沉思半晌,慢吞吞地说:“我同意你对形势的分析。无论如何,不能让刘少奇他们掌大权。我对谁都不抱成见,但是非、爱憎还是分明的。彭真、林枫、吕正操,桃园三结义,他们在东北是反对我的。他们背后是刘少奇。”
  高岗插话说:“林总看问题深刻,总是一针见血。”
  林彪继续慢吞吞地说:“老高啊,我劝你三点:第一,快刀下面无硬木。既然决定斗,就要下大决心,下狠决心。《红楼梦》上说得好,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绝对没有调和的余地。第二,好把式难唱独角戏。光你一个人蹦跶不行,要注意团结人,找同盟军。第三,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条,是取得毛主席的支持。常言道,不怕没有理,就怕问官偏哪!要是毛不支持,你还有成功的希望吗?”
  高岗一个劲儿地直点头:“林总提醒得好,我一定注意。”
  林彪想了想,又说:“一群牛进院子,总有个带头的。老高啊,现在是你带头,我坚决支持你,做你的后盾。财经会议后形势对你有利,得风便扯篷,要抓紧出击。不是要开八大么,八大军队代表团的组成,我会动点脑子的,保证选票攥在咱们自己人手里,这一点请你放心。”
  “军队进中委的人选,请林总也要关注一下。要不,他们又要乱插手了。”
  “你有没有考虑?我看,你先拿个方案,咱们两个再碰一下。”
  “太好了!就照林总说的办。”高岗兴奋无比,“有林总的支持,我心里就有底了。我从杭州还要到广州去,一路上我再吹吹风,造造舆论。”
  林彪进一步提醒说:“枪杆子,嘴巴子,缺一不可。”
  高岗一拍沙发扶手:“对!”
  不知不觉之间,两个人已密谈了整整半天。
  这时,叶群走进来,告诉他们饭菜已经备好,请他们用餐。林彪便起身拉着高岗的手,亲亲热热地一道向餐厅走去。












  晚宴相当丰盛。林彪是把高岗当做贵客来招待的。林彪甚至打破多年的惯例,和高岗干了一杯茅台。
  只为这一杯酒,高岗喝下后心里热乎了老半天。












  饶漱石从小汽车里钻出来,环顾四周,下意识地整了整衣衫,然后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向他的办公室走去。
  他的神态和举止,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秘书给他拎着黑皮包,紧随其后。
  饶漱石走进二楼他那宽大的办公室,先不急于落座,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精致的牛角梳,一边在房间里慢慢踱步,一边上下左右地梳着头发。梳过头发,他又摘下眼镜,掏出手绢轻轻擦拭起来,一边擦拭,一边仍旧慢慢踱步。他脚下的黑皮鞋擦得贼亮,有几次,他甚至停下脚步,欣赏他的火箭头式的新皮鞋,并用布轻轻拂去鞋上的一点灰尘。
  他是一个讲究衣着外表和举止风度的人。这大概与他在莫斯科工作过,搞过几年外交,吃过几年洋面包有关。
  好一阵子,他才不慌不忙、正正规规地坐到办公桌前。然而他又不急于办公,而是翘起二郎腿,先点燃一支香烟,慢悠悠地吸着,边吸边思考问题。
  一支烟吸尽了。秘书不失时机地呈给他一份文件。他扫了一眼,见是中组部的部务会纪要,内容是安子文副部长的检讨发言。他眼镜后面的那双闪亮的大眼睛里,立即射出了轻蔑的目光。
  他冷冷地盯住这份文件的标题看了一会儿,思绪一下子跌进了这些日子中组部内部矛盾和斗争的漩涡之中。
  中组部的内部矛盾,也就是饶漱石和安子文的矛盾。大半年来,两人的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激化,斗争愈演愈烈,眼下到了公开冲突、不可调和的地步。
  作为担负全党高级干部任免工作的核心部门,中央历来对中组部是极其重视的。重视的标志之一,是对部长、副部长的人选经过了严格审查,配得很强。下面这份历届中组部部长名单,就很说明问题:
  第一届中组部主任是张国焘。
  第二届中组部部长是张国焘。
  第三届中组部部长是毛泽东。
  第四届中组部主任是陈独秀(兼)。
  第五届中组部部长先后是张国焘、李维汉、罗亦农。
  第六届中组部部长先后是周恩来、康生、任弼时、秦邦宪(博古)、陈云、彭真(代)。
  第七届中组部部长是彭真。
  党的七大后,中央分工刘少奇分管中组部的工作,刘少奇对中组部一直抓得很紧。1945年8月,当毛泽东飞往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刘少奇在延安代理毛泽东的职务时,就曾兼任中组部部长。因此,建国后对于谁来接任这个中组部部长的职务,刘少奇是考虑再三,反复遴选的。
  党的七大后彭真就任中组部部长,由于他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工作十分繁忙,因而选中安子文任中组部的常务副部长,作为彭真的主要助手协助彭真抓好工作。
  安子文,陕西子洲县人。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他和刘少奇、彭真、薄一波、刘澜涛一样,都是从事白区工作,而且先后都在北方局工作过。安子文在白色恐怖下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历尽风险,曾先后4次被捕。1936年,他和薄一波、刘澜涛等61人,被捕后关押在北平草岚子胡同的国民党政府北平反省院,同为“难友”。考虑到日寇魔爪已深入华北,全国抗日运动再度掀起高潮,而中央北方局开展工作又严重缺少得力干才,经主持北方局工作的中央代表刘少奇建议,中共中央特殊批准,这61人在监狱主管者印好的“反共启事”上签个字而离开了监狱。安子文出狱后,参加了晋冀豫和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创,曾接替薄一波担任过太岳区党委书记。而太岳区属中央太行分局领导,薄一波是中央太行分局的副书记。安子文是1945年8月调延安担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的。
  安子文和薄一波,既是老战友,又是上下级,彼此熟悉,关系自然比较密切。
  安子文和刘少奇,也是彼此熟悉,互相了解。安子文调延安出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是刘少奇选定的。抗日战争结束后彭真被派往东北,中组部的工作一度由安子文代理,负全责。解放战争中,蒋介石重点进攻陕北,胡宗南闪击延安,形势危急。1947年3月底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工作,坚持作战;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以刘少奇为书记,东渡黄河,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安子文又兼任了中央工作委员会的秘书长。在艰苦、险恶的环境中身负重任,共同战斗,历时两年多,安子文和刘少奇自然结下了深厚情谊。












  全国解放后,安子文在党内继续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1950年9月又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中央人事部部长。这样,安子文手中就干部和人事大权在握了。在中组部内,除开部长彭真,安子文是老资格。
  彭真此时身兼数职,忙得不可开交。除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中组部部长、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外,还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中央政法小组组长等职。为了让彭真集中精力做好政法口和北京市的工作,中央决定另任命一位中组部部长。
  安子文虽然已经当了六七年常务副部长,但他在党内的职务毕竟不够高,既不是中央委员,也不是候补委员。刘少奇提出将各中央局书记调京,充实中央机构的力量,毛泽东同意了,并委托刘少奇具体办理此事。刘少奇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