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死亡联盟-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毛泽东见大家都表了态,需要拍板定下来了,便点了点头,环顾全场:“怎么样?还是少奇同志主持吧!”
刘少奇仍然固执地推辞:“我看还是轮流或恩来主持好。”
彭德怀忍不住来了一句:“这又不是写文章有稿费,还有什么推辞的呢?”
毛泽东带头笑了:“老彭说得对。就这样吧,我外出期间,中央的日常工作由少奇同志主持。”
全场一片肃静。
毛泽东把手中的烟头掐灭,丢进烟灰缸里,然后开始交代工作。
“少奇同志主持中央日常事务,我提议书记处好好抓一抓党内团结问题。可以搞一个增强团结的决议,对全党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毛泽东脸色严峻起来,“现在北京有两个司令部,一个是以我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阳风、烧阳火;一个是以别人为司令的司令部,就是刮阴风、烧阴火。”毛泽东打着手势,上下比画着说,“中央的风这么吹,他的风却那么吹,其目的就是要刮倒阳风、灭掉阳火,打倒一批人。我们大家要注意!”
毛泽东炯炯的目光扫遍全场,接着问:“怎么样?赞成不赞成?”
“赞成。”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彭真等异口同声。彭德怀使劲点点头。
高岗慢了半拍,也说:“赞成。”
坐在边上的罗瑞卿注意观察高岗,他发现高岗脸色通红,表情很不自然。
灯光下,罗瑞卿在家里打点行装。他忙着找去杭州必带的文件、书籍,妻子郝治平给他收拾必带的衣服和其他物品。
毛泽东已经确定,明天动身去杭州。这一去,时间肯定短不了。
桌上,清脆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罗瑞卿拿起电话,里面传出高岗的声音。
“罗部长吗,我是高岗。”高岗的话语显得亲切有礼。
“我是罗瑞卿,高主席有事吗?”罗瑞卿也有礼貌地问。
“罗部长,我一会儿到家里去看你。”高岗热情地说。
罗瑞卿感到有点意外。白天他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见到了高岗,高岗并没说有什么事。以前,高岗很少给自己打电话,更不用说到自己家里来看望。高岗这是什么意思,他摸不准,但他既不便拒绝,又不便让高岗来。高岗是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自己仅是一名部长,怎么能让高岗来家里看望自己呢?于是,他回话说:“高主席不用来,有事我去你那里谈。”
“那好吧,你到我这里来谈。我确实有事情要谈。”高岗同意了。
罗瑞卿放下电话,立在那里思考了好一阵子。心想:高岗的电话来得真不是时候。不去吧,不合适。去吧,谁知道他要谈啥?毛泽东已经给自己透露了高岗的问题,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也谈了有人吹阴风,刮阴火,搞地下活动的事。高岗家里,别看前一阵子门庭若市,是块圣地,下一步,就门可罗雀,是块是非之地了。自己不知情便罢,若知道了还去,弄得不好,就会牵连进去。到时候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想到这里,他决定先到毛泽东那里报告,然后再定。
罗瑞卿驱车直奔中南海。
毛泽东听完他的报告,指示说:“快去,看他说什么。”
罗瑞卿来到东交民巷高岗的家里,高岗已经早早在会客室里等候了。
高岗见到罗瑞卿,急急地说:“罗部长,你随主席外出,责任重大。要很好地注意主席的健康,毛主席检查身体时要在附近不离左右地看着。”
罗瑞卿说:“好的,我会注意主席的健康,主席检查身体时我不会走开。”
高岗接着交代:“主席的健康一定要注意,还有安全保卫,千万不要马虎。”
罗瑞卿连连点头:“请高主席放心,我一定照办。”
高岗谈论毛泽东的健康,其实是抱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态。他担心毛泽东的健康出问题,一旦毛泽东不能视事,他就担心刘少奇、周恩来执掌权力。在他看来,这和毛泽东重庆谈判回延安后病得很重的形势一样。这是他不愿看到的。但有时候,他又自认为羽翼丰满了,不免生出一种跃跃欲试的激情。前几个月,他在南方周游期间,毛泽东生病了。他甚至有点幸灾乐祸,对秘书说:“你要注意,一接到毛主席病重的消息,我们就要立即返回北京。因为现在党内没有一个人能撑得起来。”他还自鸣得意地说,“我离开北京,毛主席休假也不放心。他要靠我做经济工作,他才不喜欢那个恶霸……”
“罗部长,主席的安全和健康,是第一位的。你可一定要注意呀。”
高岗翻来覆去就是这么几句话,说这些话时态度不那么自然,甚至有点慌乱。这些,都被罗瑞卿看在眼里。
“主席去杭州,主持起草《宪法》,这可是桩国家大事啊!”高岗总算换了话题。
“是啊,国家的第一部《宪法》,确实重要啊。”罗瑞卿附和道。
“有了《宪法》,就要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的体制就要变动了,设部长会议。部长会议的事,我赞成林彪。”
高岗谈到了实质性问题。他知道罗瑞卿和毛泽东接触多,深得毛泽东信任,就想把自己的观点加给罗瑞卿,再让罗瑞卿在毛泽东面前吹风,影响毛泽东决策。他哪里知道,毛泽东已经找罗瑞卿谈过这件事了。
罗瑞卿一听高岗这么说,马上想到了毛泽东对他的谈话,“你认为他真拥护林彪吗?到时候林彪就没有了……他不只要打倒刘少奇,是要打倒我,也会打倒林彪。”罗瑞卿感到有点好笑,这个高大麻子,还在这里吹这个风,毛泽东已经看穿你了,已经在布置对付你了。你也是个睡在鼓里的人呢。
忽然,罗瑞卿甚至有点可怜眼前这个高高大大,梳着漂亮的大背头,大名鼎鼎的高主席了。
“高主席,部长会议的事,主席可能不赞成你的意见。”
“不见得吧?中央正在酝酿讨论,主席并没有表态嘛。”
“可是,你知道,林总的身体也不太好,难以胜任繁重的政府事务。”
“罗部长,人吃五谷杂粮,还有不生病的?林总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再说了,工作先由副手干着嘛,林总只要挂帅就行。我这个人没有野心,干个副手就行了。”
罗瑞卿面无表情,默默地望着高岗,不再说什么。
高岗热情地请罗瑞卿吃水果,罗瑞卿谢绝了,客气地问道:“高主席还有没有其他事?如果没有,我就告辞了。明天随主席动身,我的行李还没有打好呢!”
高岗还想再聊,听罗瑞卿这么一说,赶忙起身送客,一迭声地嘱咐道:“那快去准备吧!罗部长,请你一定保护好主席,一定注意好主席的健康……啊,对了,到了杭州,见到林总,请代问他好。”
罗瑞卿离开高岗的家,直奔中南海,把高岗的话一字不漏地报告给了毛泽东。
杭州刘庄,是毛泽东休假下榻之处。
刘庄是广东香山举人刘学询所建,坐落在美丽的西湖湖汊中,设计为典型的岭南园林。庄中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池塘水流间,环境优美而安静,比起北京的颐和园,更胜一筹。毛泽东不喜欢颐和园,喜欢刘庄。因为一到颐和园,他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慈禧太后。他讨厌那个老太婆。再说,在京城,找他请示事情的太多,要休养或写东西,颐和园不是地方。除开刘庄的典雅环境,西湖醋鱼也极为有名。毛泽东喜欢吃鱼。
这次毛泽东来杭州休假,带的秀才是胡乔木、陈伯达、田家英等。毛泽东和秀才们一起研究大思路,然后由秀才们拿出提纲,毛泽东再和他们研究提纲,再由秀才们起草,毛泽东再和他们一起反复修改。
这样的工作方式,就决定了毛泽东有时忙碌,有时轻松。加上他前段曾生过病,身体需要调养,因此,罗瑞卿等也尽量给毛泽东安排些休息的项目,让他放松放松,不至过于紧张。
毛泽东在杭州休假,北京那边中央日常事务,由刘少奇主持,但重大问题,还是要请示报告毛泽东。有些重要外宾,中央也安排到杭州来,由毛泽东出面会见。
说是休假,在毛泽东的心中,却始终有两件事放不下心来,一件是宪法的起草,另一件就是高岗、饶漱石问题的解决。
到杭州后不久,就使他发现了高岗的一个问题。
这天,毛泽东来了兴致,吩咐罗瑞卿把江华找来打几圈麻将。想不到罗瑞卿用电话找到江华,江华竟然不知道毛泽东到了杭州。因为没有人通知他。
江华和毛泽东极为熟悉,他是毛泽东的同乡,瑶族,当年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在红四军时担任过毛泽东的秘书。江华与毛泽东的熟悉和亲密程度,有两件事可以证明。一件是,江华与妻子吴仲廉的结婚报告,是毛泽东亲手批的。毛泽东批准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他们俩是老同学、老战友了,可以结婚。”另一件是,1938年江华要离开陕北去山东军区,本来毛泽东舍不得他去,但他坚决要去,毛泽东也只好依了他。可是要出发了,江华却坐在毛泽东的窑洞里磨磨蹭蹭不肯走,原来他想借毛泽东的望远镜带到山东去。毛泽东听后哈哈大笑,说:“原来你是要我的望远镜!这个现在可不能给你,我还准备在陕北打游击用呢!这样吧,我给你两盒烟吧。”在党内敢向毛泽东要东西的想必不是很多,除非熟到家了。可毛泽东到杭州来,竟然没有人通知江华这个省委书记!
江华急匆匆地来到刘庄,客厅里已经摆好麻将牌,就缺他了。
毛泽东见面就笑着嗔怪:“你这个江华,当了省委书记就架子大起来啦,还要八抬大轿抬你不成?”
江华赔笑道:“主席,我冤枉啊!刚才电话里我跟罗部长说了,没人通知我,我不知道主席来杭州。”
毛泽东不相信:“你是省委书记,还会瞒你?”
江华口气很硬:“确实没有人通知我。”
毛泽东沉下脸来,布置罗瑞卿:“你回去给我查查,是谁捣的鬼。”
毛泽东向前挪了下藤椅,招呼起来:“来吧,下手。我说过: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第二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是打麻将牌。”
毛泽东伸开大手,哗啦哗啦地洗了几下牌,又停下来,解释说:“不要看轻了麻将,牌是184张,要按自己手上的牌,桌上打出来的牌,别家打出来的牌路,来判断自己和每家的输赢趋势。你要是会打麻将牌,就可以更了解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麻将牌里有哲学噢。”
众人一起笑了。
毛泽东的麻将牌玩得十分开心。然而由此引发的江华不知道毛泽东来杭州的调查,却使毛泽东十分生气。没等罗瑞卿回京,他就查明,原来是高岗和饶漱石搞的鬼。高岗说江华1945—1949年在东北工作期间反对过林彪。于是高、饶串通一气对江华实行了封锁。他们吩咐有关人员:凡是毛、刘、周、朱等中央领导人到杭州,一律不要通知江华!毛泽东听了罗瑞卿的调查汇报,说了句:“高岗不是封锁江华,是在封锁我。他要断我耳目!”
毛泽东对高岗就更加恼火了。
毛泽东的恼火,在会见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冶金工业部副部长捷沃西安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公开对外表露出来。
捷沃西安是1953年12月下旬来中国参加鞍钢扩建落成典礼的。捷沃西安在东北时,高岗亲自陪同,利用接待外宾的机会有意识地突出自己,抬高自己的地位。捷沃西安到北京不久,毛泽东就邀请他和尤金到杭州会谈。毛泽东指定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师哲陪同。师哲在延安时曾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俄文很好,曾随毛泽东访苏担任翻译。
毛泽东在对若干问题做了一般了解后,便向捷沃西安和尤金介绍起党内和国内的情况来。
毛泽东慢条斯理地说:
“你们二位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朋友,实不相瞒,我们党内,或许也是国内,要出乱子了。有人搞分裂,搞地下活动,搞阴谋诡计。在中央内部,在高级干部中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唯恐天下不乱。自然,我今天说的只是一种可能性。将来情况如何变化,还要等等看。这个乱子的性质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有人要打倒我。”
捷沃西安和尤金惊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瞪着惊恐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着毛泽东。
“我们中国历史上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叫做战国七雄。战争的最后结局,是秦灭六国,秦灭了楚。秦就是他们陕西。”
说到这里,毛泽东用手指着师哲。师哲是陕西韩城人。
“楚就是湖南。”毛泽东用手指着他自己。
“这是历史上的事实。那么现在怎么样?还要等等看。”
毛泽东轻松地谈古论今。说完,头向后往沙发上一靠,闭目养神了。
捷沃西安和尤金交换了一下眼色,以为是师哲要打倒毛泽东。他俩再看师哲时,眼睛中顿时充满了敌意。
毛泽东睁开眼来,自信地说:“秦楚之战,很快就有结果。不像对付日本,要打持久战。到时候我们会通报你们的。”
师哲坐在旁边,坦然自若。他已经听出,毛泽东所说的陕西,是指高岗。
这次极其出奇而又不寻常的谈话,是毛泽东有意放出的探空气球。他要试探一下苏联方面对搞掉高岗的反应,他知道高岗在苏联影响很大。尤其是斯大林,对高岗是很信任的。好在斯大林已经去世,问题不那么复杂了。他还要试探一下党内的反应。
这一天,是1954年1月3日。
北京和杭州,密切配合,打响了毛泽东所说的这场“秦楚之战”。
在北京主持工作的刘少奇,按照毛泽东的布置,加紧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定》。
起草工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