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死亡联盟-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什么克呀?”别人上去一看,告诉他是“坦克”。他“噢”了一声,说:“原来是坦克啊。”弄得全场大笑。别看自己肚子里墨水不多,他却经常装出一副酷爱学习、满腹经纶的样子。他的办公桌上,1年365天放着一本《联共党史》。有人去找他请示汇报问题,他总是坐着不动,头也不抬,不住地翻那本《联共党史》。弄得别人走也不是,问也不是。老半天,他才抬起眼皮,用一副语重心长的口气说:“《联共党史》很重要啊,你们要好好学习啊。”
  “这篇文章,分量要重,时间要抓紧。‘五一’节作为《东北日报》社论发表。”高岗又强调说。
  “首长,是不是说说要点。否则,不好下笔。”秘书小心谨慎地说。
  “唔。”高岗沉吟了一下,说:
  “是要说说要点……这要点嘛,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解剖。公营工厂中没有阶级剥削,没有阶级矛盾,行政与工人的利益是一致的,行政与工会没有立场的不同。邓子恢说工会与公营工厂的‘具体立场不同’,是糊涂观念,是错误观点,应当坚决反对,狠狠批判!”
  “笔杆子”们唰唰地记着。
  高岗想了想,又说:“解放了,工人成了国家的主人,成了工厂的主人,这和解放前性质完全变了嘛。‘具体立场不同’,昏话!模糊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模糊了公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还模糊了……”
  高岗摸了摸脑袋,自言自语地说:“还模糊了什么呢……对,还模糊了本质上的区别,公营企业与私营企业本质上的区别。”
  “好吧,就这样吧。”高岗挥了挥手。
  秘书心领神会,带领“笔杆子”们退了出去。
  几天之后,文章写出来了。高岗看了,大体满意。他动手稍做修改,亲自拟了个标题:《论公营工厂中行政与工会立场的一致性》。
  按说,高岗作为东北局书记,完全有权指令《东北日报》将这篇文章做社论发表。可是,那样有可能引不起毛泽东的注意。为了给毛泽东留下深刻印象,高岗提笔给毛泽东写了封信:“主席:目前在工会问题上党内存在意见分歧。送上我们组织的《论公营工厂中行政与工会立场的一致性》一文,请您在百忙中帮助审改。此文可否在报上发表,请您决定。”
  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收到高岗的信和文章后,就此事写信向毛泽东和刘少奇报告,认为“具体立场不同”的说法,“确有不完满的地方”,但高文“用正面批驳的方法也不适宜。最好指出所以如此是有原因的,工会更应当重视工人的直接福利,许多工会不重视是不对的”。
  刘少奇同意胡乔木的意见,在胡的信上做了指示:“我意高岗同志文章暂不发表,待四中全会讨论此问题时,当面谈清楚。高文可送邓子恢同志一阅。”
  几天之后,刘少奇又写信给高岗说:
  “关于工厂与工会立场问题你写的文章,我已看过,已送交主席,可能主席尚未来得及看。我的意见以为四中全会即将召开并要讨论这个问题,子恢同志亦来,可以在那时加以讨论,因此,你的文章暂时以不发表为好。”
  高岗接到刘少奇的这封信后,气得面色发青。他狠命将信往桌上一甩,气鼓鼓地说:“哼!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黄昏时分,三辆用树枝伪装好的吉普车,越过鸭绿江大桥,向朝鲜境内急驶。
  朝鲜美好的三千里江山,正遭受血与火的考验。
  远处,不断传来隆隆的炮声。
  天上,不时掠过一队队美国飞机。
  四周的山林在哭泣,在燃烧。有的山头被强大的炮火和飞机上投下的炸弹夷平了,痛苦地裸露出灰白色的或褐黑色的岩石。有的山头虽未全部夷平,但已千疮百孔,比癞痢头还要难看。
  吉普车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跑跑停停。大概是暴露了目标,途中几次遇到敌机俯冲扫射。机关枪打得公路两旁尘土飞扬。司机一会儿加大油门往前冲,一会儿又来个急刹车,使车内的人前仰后合,颠簸得头晕目眩。
  第二辆吉普车内坐着高岗。他被眼前的战争惨状所震惊,也为敌人的战争罪行所激怒。只见他铁青着脸,眼中闪着怒火,很少说话。偶尔开口,也只是催促司机快点再快点。
  高岗这次入朝,是为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会见彭德怀司令员,一则慰问看望,二则听取对后勤保障的意见和要求。
  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身份,决定了高岗和抗美援朝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毛泽东眼里,一个彭德怀,一个高岗,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两大决定性人物。毛泽东诚心诚意地倚重他们二人。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了。
  战局瞬息万变。开始金日成指挥的朝鲜人民军进展顺利,3天即拿下了汉城,一个月多一点,即解放了南朝鲜90%以上的土地。可是,当美国伙同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16个国家,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直接进行武装干涉,尤其是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后,局势迅速逆转,朝鲜人民军危急起来。10月9日,美军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北部。10天后,平壤陷落了。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五星上将叫嚣,感恩节(11月23日)前打到鸭绿江,甚至公然宣称“鸭绿江并不是把‘中朝’两国截然分开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在这种形势下,要不要出兵朝鲜?
  中央政治局几次开会研究,意见分歧,争论激烈。开始多数人不同意出兵。理由是,新中国刚刚成立,解放战争尚未结束,海南岛、西藏、台湾等地还没有解放;中南、西南、西北等边远地区还有国民党残存的军队上山为匪,残害人民;经过几十年的战乱,百业待兴,人民迫切需要和平安宁的环境来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在相当一部分群众中,尤其是在中小资产阶级中,有崇美、恐美思想,认为和头号帝国主义交手,未必打得赢。从我军和美军的实际情况看,武器装备上差距甚大。比如,美军一个军有各种火炮1500门,而我军一个军仅有火炮36门。美军有制空权,而我军一开始无空军参战,我们训练的第一批空军要到1951年2月才能投入使用,也不过只有300多架飞机可以用于作战。
  高岗和多数人一样,也反对出兵。他特别赞赏林彪的意见。林彪在军委常委居仁堂会议上说:“为了拯救一个几百万人口的朝鲜,而打烂一个五亿人口的中国有点划不来。我军打蒋介石国民党的军队是有把握的,但能否打得过美军很难说。它有庞大的陆海空军,有原子弹,还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把它逼急了,它打两颗原子弹或者用飞机对我大规模狂轰滥炸,也够我们受的。因此,我不赞成出兵,最好不出兵。如一定要出,那就采取‘出而不战’的方针,屯兵于朝鲜北部,看一看形势的发展,能不打就不打,这是上策。”
  可是,高岗毕竟和林彪有所不同。林彪只是在中央决策时发表意见,高岗却要直接对付战争。从8月下旬,美军飞机侵入东北安东市(今丹东市)上空,并向民船射击,杀死船工。9月22日,美军飞机轰炸了安东市。东北已经处于战争的边缘。












  高岗忧心如焚。中国重工业的半数在东北,东北的工业半数在南部,都在敌人轰炸威胁的范围之内。两个月来,美军飞机已侵入东北领空12次之多,一旦美军飞机向重工业城市投弹轰炸,那损失可就大了!于是,高岗向中央提出,东北工业设备需要尽快迁移。周恩来没有同意高岗的意见,他认为与其消极迁移,不如加强防御。
  毛泽东一直是注意加强防御的。早在朝鲜人民军进展顺利时,他就估计到了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认为金日成不会迅速取胜。他从7月份就下决心调集重兵,限期开抵鸭绿江畔,以防不测。到8月5日,总共有25.5万人的部队,集结在中朝边界。
  毛泽东是主张出兵的。在反反复复的开会研究中,他权衡利弊,力排众议,决心应金日成10月1~3日的两次来电请求,出兵支援。
  毛泽东说服了政治局的绝大多数,其中包括高岗。
  抗美援朝的统帅,毛泽东开始看中的是林彪。林彪解放战争期间在东北呆过,对那里的情况熟悉。集结在中朝边界的第十三兵团,是四野部队。四野司令员林彪指挥起自己的老部队来,自然得心应手。但林彪以身体有病为由,不愿担任志愿军司令员。毛泽东这才点彭德怀的将。彭德怀不愧为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大将军。他10月4日被从兰州用飞机接到北京,受命后没有推诿,8日就和高岗一起去了东北。
  临行,毛泽东紧紧握住彭德怀的手,说:“彭大将军,宝刀不老哇!我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毛泽东又紧紧握住高岗的手,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志愿军的一切后勤保障,就交给你了,高岗同志!”
  1950年10月19日晚,早已摆在东北边防地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6个军和3个炮兵师共26万人,乘着夜色,从三个方向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进入了朝鲜境内。
  一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
  …………
  深夜时分,高岗一行终于来到了志愿军司令部。
  志愿军司令部设在一座大山下的坑道里。里面灯火通明,气氛紧张。通讯员、参谋人员脚步匆匆地进进出出,好几排报务员守着电台,急速地手按电键,“答答答”的发报声响成一片。电话铃声接连不断,大概由于线路不好,通话要放开嗓门,大声喊叫。
  隔着一道帆布门帘,彭德怀正和志司其他几位首长围在一张巨大的朝鲜地图前,比比画画地研究着战事的最新发展。
  “彭总,我来啦!”高岗进门就兴奋地说。
  “老高,你来得正好哇!”彭德怀起身和高岗紧紧握手。
  “我首先代表东北人民,向彭总致敬,向志愿军慰问!”
  “你这个老高,向我致什么敬哟!向志愿军慰问我收下,战士们打得好哇!”
  “彭总啊,瘦啦。怎么样,身体还顶得住吧?”
  “这把老骨头,还经得起摔打。”
  通讯员为高岗倒上一搪瓷缸子开水,彭德怀先接过来,亲手递给高岗:“来,先喝口水歇歇。路上情况怎么样,有没有碰到险情?”
  高岗接过水,咕咚咕咚一饮而尽,掏出手绢擦了擦厚厚的嘴唇,说:“挨过冷炮,遭到几次敌机扫射。不过,美国鬼子眼瞎,老子命大!”
  彭德怀说:“我军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制空权,敌人有空中优势,对我狂轰滥炸。这样,我白天运动很难,只好靠夜战近战,迂回包围穿插。不过,敌人怕的就是这个打法。”高岗说:“你这边有什么要求,尽管交代。前边靠你,后边靠我。咱俩可是一根线上拴的蚂蚱,搞不好,谁也向毛主席交不了账!”
  彭德怀哈哈一笑,说:“是喽。”
  彭德怀抓起一支红蓝铅笔,在地图上大体向高岗介绍了当前的敌我态势,然后严肃地说:
  “敌人凶、狠,怕它个鸟!我怕就怕在自己的后勤供应中断。几十万大军,武器、弹药、吃的、用的、被服、药品,还有兵员补给,主要得靠后方供应,不能有任何中断。我们的对手是帝国主义头子,打的是现代化战争。物资消耗之大,是国内解放战争根本无法相比的。别的不说,一次20多分钟的炮火准备,就要用去弹药一千八九百吨。吓死人哟!巧妇难为无米炊。没有这些,老高哇,你说这个仗我还怎么打!”












  高岗双眼紧盯着彭德怀,赞同地说:“后勤供应,主要靠铁路、公路。我们没有制空权,吃老鼻子亏了!前段,有个汽车团一次就被敌机炸掉73台车,全团不才一百多台车吗!还有个车站一次被炸,就损失物资80多个车皮!原指望苏联空军,可斯大林就是不给。”
  彭德怀不满地说:“他小气!”
  高岗狡猾地眨眨眼:“他小气,你就得逼他,将他。上次,我随少奇秘密访苏,我还不是硬‘将’他的‘军’,要来3亿美元贷款。想不到这回周总理秘密访苏,干打雷,不下雨,没有谈成几件事……唉,还是在斯大林那里没有分量啊!”
  高岗所说的周恩来秘密访苏,是指政治局定下中国出兵之后,中央派周恩来和林彪于10月8日动身飞往苏联,同斯大林、莫洛托夫等会谈中国出兵抗美援朝和苏联给予中国军事援助及向志愿军提供空军掩护问题。斯大林在提供空军掩护上犹豫不决,最后还是没有答应。他担心苏联和美国直接对抗,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彭德怀听出高岗在抬高自己,贬低周恩来,就岔开话题说:“老高,这次你来正好,和洪学智副司令员好好商讨一下后勤供应问题。他主管后勤供应,有一肚子话要向你汇报。你们这两个麻子好好切磋切磋吧。”
  高岗咧嘴一笑,叫苦说:“彭总啊,你要理解我高麻子,我难处也不小哪!”
  彭德怀两眼一瞪:“你高麻子难,他洪麻子不难?我彭德怀不难?不管怎么说,后勤上,你得给我保障好!”
  高岗讨价还价:“那你得先给我保住鸭绿江大桥!”
  彭德怀点点头:“这个要求不过分。我给你加派两个高炮团,一个工兵团,坚决保住鸭绿江大桥!”
  高岗高兴了:“那我就敢打保票,后勤供应绝不会中断!”彭德怀反问一声:“一言为定?”
  高岗一拍胸膛:“一言为定!”
  彭德怀大叫一声:“倒酒!”
  通讯员应声,从军用水壶里倒了满满两搪瓷缸子酒。彭德怀端起茶缸,对高岗说:
  “我代表志愿军全体将士,衷心感谢全国人民的支持!也感谢你高主席的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