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5237-五胡录-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导,向前燕发起了东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北伐。燕国派遣大将慕容忠率领两万军队前来抵挡,桓温率军一阵猛杀,将军纪涣散的燕军杀得全军覆没,主将也被活捉。
晋军一路进攻,所向披靡,一口气杀到了金乡(今山东金乡),战况之顺利让桓温自己也感到意外。但战线一长军粮供应就成了困难,桓温就在黄河和汶河之间挖了三百里运河,将补给源源不断地由建康运到前线。
晋将对这种远程运送补给的方式心有顾虑,认为容易被燕军偷袭粮道,只有桓温拍着胸脯打包票,认为慕容恪已死,慕容垂又遭疏远,前燕早已经无人,不用害怕,众将心怀狐疑。
事情果然不出桓温所料,燕国朝廷又派遣大将慕容厉为大都督前来迎战,又被桓温轻松击败。桓温下令军队抓紧前进,一路上经过的城市纷纷倒戈投降,桓温一口气杀到离邺城只有三百里的枋头(今河南淇县)。
太傅慕容评这会儿可是全无招数,还是太后可足浑氏想了个办法,建议全体迁都回龙城,并向前秦求救,许诺事成之后割让虎牢关以西的土地给前秦(反正是要逃,谅前秦也没桓温的敌手,先许个大嘴诺也不迟,呵呵)。慕容昧一听认为这是个好办法,也不准备打仗了,下令全体收拾东西回家。
赋闲在家的慕容垂听说要搬家的消息后,进宫向慕容昧请战。安慰小皇帝说晋军主力是步兵,我们有马车,如果打了败仗再逃跑他们也追不上的。慕容昧同意了他的建议,慕容垂带领着弟弟范阳王慕容德率领五万人马前来抵御晋军,他们在半路碰上了前秦的两万骑兵,三方一道在枋头扎营。
五
身肩重任的慕容垂和桓温在枋头对峙。大名鼎鼎的桓温并不把慕容垂放在眼里,当时的慕容垂在中原还是个无名之辈。慕容垂也知道桓温的厉害,毕竟燕军是连败之师,就先挂起免战牌,又偷偷地让弟弟慕容德率领一万骑兵深入晋境袭击桓温的粮道。
桓温也不愿意这样耗着,就下令兵分多路向慕容垂大举进攻。慕容垂则集中手头的骑兵,专门伏击千余人一组的晋军,打了就走,反正敌人也追不上。这样让晋军连续吃了几个败仗,连晋军的向导段思也被活捉斩首了。桓温被耍得晕头转向,却总是摸不着慕容垂的主力。
不久,经过艰苦行军的慕容德终于摸到了金乡运河,占领了运河上的水闸,不许运粮船通过。没几天桓温就吃不上饭了,只好下令烧光辎重立即连夜撤退。
《五胡录》 第二部分第五章 大哉前秦(6)
燕军获得意外之胜,当然精神大振。诸将纷纷向慕容垂请缨要求追击。慕容垂却不慌不忙地对大家说:“桓温用兵如神,这次退却必定会派名将劲兵断后,追击不见得能打赢。不过敌人害怕我军追击,必定会日夜兼程逃跑。我们不如在敌人的屁股后面跟着,等他们跑累了再打也不迟。”于是让主力回去请功,自己只带领慕容德率领八千骑兵循着晋军撤退的脚印慢慢地溜达。
桓温的主力是步兵,就算逃命也跑不过燕军的骑兵。晋军不眠不休连跑了七百里,半路上又累又饿,好不容易跑到了晋燕两国的边境上,桓温才下令全军停下来休整。
燕军的侦察兵发现了晋军的大营,慕容垂就分兵一半给慕容德让他绕到晋军前面埋伏起来,自己率领四千骑兵杀向晋军大营。晋军跑了好几天,正是士气最低的时候,当然抵挡不住慕容垂的精兵,只好且战且退,正好跑到慕容德的埋伏圈。慕容垂兄弟俩前后夹击,晋军顿时精神崩溃,只好各自逃命。乱军中八千燕军竟然消灭了敌人三万多人。晋军只有一万多人从鬼门关里跑了出来。
看热闹的前秦援军觉得自己在枋头之战中没帮什么忙,很过意不去,就跟着慕容垂一溜小跑捡半路扔掉的装备,正好碰上东晋的败军。这又是一阵好杀,晋军又有万余人掉了脑袋,最后只有六七千人跟着桓温死命逃回了建康。(在原野作战中,骑兵比步兵更具优势。面对攻击力强大、机动性又好的骑兵,步兵必须保持高昂的战斗意志才能顶住骑兵致命的冲击。一旦士气低落战况就变成了一边倒。所以步兵高手桓温、冉闵等都必须和将士打成一片,诸如慕容恪、慕容垂这样的骑兵天才和他们正面交锋时也难讨便宜。只可惜桓温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刚愎自用,以致这次最有希望的北伐功亏一篑。)
慕容垂一战成名,成为鲜卑族的大英雄,太傅慕容评马上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出现了危机,就处处给慕容垂小鞋穿,不给立功的将士们发奖金。慕容垂又生气又伤心,就和慕容评在宫殿里大吵起来,触怒了垂帘听政的可足浑氏。可足浑氏本来就和慕容垂有仇,结仇的原因也很奇特,慕容垂的皇妃段氏性格刚烈,不愿意讨好可足浑氏,妯娌之间的关系很紧张。后来可足浑氏当了太后,就借口段氏在宫廷里放蛊,把段氏抓进大牢里活活打死。而且指定慕容垂娶可足浑氏的妹妹当续弦,两个关系自然不会好。慕容垂思念前妻,经常去老丈人家里怀旧,时间一长没出嫁的小姨子感觉慕容垂心地厚道,就暗地里以身相许。两人私通的消息被太后的妹妹知道后就进宫诉苦,可足浑氏和慕容评一商量,准备布置阴谋处死慕容垂(呵呵,也不怕妹妹守寡)。
慕容垂英俊潇洒(缺了门牙,形象也没受损,够牛的),才华满腹,兼之礼贤下士,以诚待人,是邺城年轻人的偶像。参与太后和慕容评阴谋的很多人都跑来向慕容垂告密,催促慕容垂先发制人,除掉握有兵权的慕容评,慕容垂却认为宁可自杀也不愿意骨肉相残,危机就在这不停的争执中逐渐来临。
文武双全的慕容令是慕容垂的大儿子,此时他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对慕容垂说:“父亲心情不好,是不是因为皇上年幼,太傅妒贤忌能,有功高震主的危险呢?”
慕容垂非常惊讶,回答说:“是啊,我好不容易为国家化解了这次灾难,想不到功成后竟然无立锥之地。你既然知道我在想什么,有什么好的主意吗?”
慕容令早就胸有成竹:“这次太傅恐怕要动真格的。咱们不如先逃到龙城,占据一方,等着皇上醒悟。如果皇上不谅解,我们也可以把守龙城天险自保,这个主意如何?”
慕容垂采纳了慕容令的建议,带着自己的追随者往龙城方向逃跑,到了邯郸,慕容垂的小儿子慕容麟却起了悔意,偷偷逃回邺城向慕容评告发亲爹要谋反(这小子肯定是太后的妹妹生的,居然谋害他爹),慕容评就派部队追杀慕容垂一行。燕军追到了范阳,被万夫不当的慕容令单人独骑吓退。
慕容令就对慕容垂说:“本来要逃到东都举事,现在秘密已经泄露,不如逃到苻坚那里去吧。”拿不定主意的慕容垂只好听任儿子摆布,一行人又逃回了邺城。到了城外,慕容令又建议慕容垂偷袭邺城,慕容垂认为这个计策过于大胆,没听从他的建议,大家偷偷地渡过黄河,斩杀守卫,逃到了前秦。一行人有慕容垂、慕容令,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隆、慕容恪的儿子慕容楷、小姨子小段氏等,只有慕容垂的正妻,太后的妹妹被他扔回了邺城。
苻坚早就有进攻前燕的想法,这回听说威震天下的慕容垂前来投诚,苻坚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外迎接,把慕容垂大力表扬了一通。并赐予重赏,慕容令和慕容楷等都被加封为将军,前秦的老百姓也听说过慕容垂的大名,这回慕容垂到长安的消息更是妇孺皆知(整个长安城的人都成追星族了)。
苻坚每次上朝时都当着百官的面近乎肉麻地吹捧慕容垂,时间一长王猛就有些嫉妒了(老臣谋国,未必是嫉妒)。他偷偷地向苻坚进言说:“慕容垂父子乃人中龙虎,必不肯久居于人下,将来万一有差错必生异心,最好早点除掉为上!”而乐天派苻坚则对他的话颇不以为然,呵呵一笑说:“我现在正在收纳四海英雄,这样的天下奇才都要杀,将来谁会为我打仗呢?况且匹夫尚且一诺千金,何况国王?”不久又加封慕容垂为冠军将军。
前秦帮助前燕打败了东晋后,两国之间交流逐渐频繁起来。双方互派大使明里改善关系,暗地里其实都是干着间谍的勾当(看样子外交人员当间谍自古就有了),不久前燕就派遣梁琛前来刺探前秦国情。
苻坚接见了梁琛,让他敦促慕容评赶快交出当时许诺的虎牢关以西的割地。梁琛又会见了王猛,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为欣欣向荣的前秦国势所震惊。回到邺城后梁琛就对慕容评说:“苻坚最近日夜操练军队,肯定对我国不怀好意。从前桓温入寇我国,他们发兵支援不见得是好事。最近吴王又跑到长安,太傅最好早做准备!”
慕容评对此不以为然,讥笑梁琛说:“既然苻坚不是笨蛋,他该知道燕强秦弱。又怎么会相信我国的叛臣,自毁秦燕两国和睦的关系呢?”
慕容昧又召见了梁琛,询问他前秦的情况和苻坚、王猛君臣的为人。梁琛回答说:“苻坚多谋善断,王猛名不虚传,现在吴王又归顺他们,将来不免有伍子胥之祸。最好加强洛阳、太原和壶关的防备!”
慕容昧听了以后吓了一跳,赶紧召见慕容评。慕容评洋洋得意地说:“秦国经济实力衰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垮台。吴王逃过去正叫做‘寒蝉抱枯杨,不久一块死’。梁琛这个人真是庸人自扰,杞人忧天啊。”
慕容昧认为慕容评说的有理,就不再对前秦加以防备。
《五胡录》 第二部分第五章 大哉前秦(7)
不久苻坚派遣使者石越前来索要虎牢关以西的割地,慕容评极尽奢华装修宫殿,向石越展示前燕的富有。石越对此付之一笑,他不卑不亢地对慕容评说:“敝主还望贵国早日交出所许之地。”
慕容评大概是受了张仪的影响,对石越说:“那大概是路边的行人随口胡说的吧。邻居之间互相接济互相帮助是人之常情,据我所知好像没人说过要割地的话啊?”
石越大怒:“难道大人就不怕两国之间兵戎相见吗?”
慕容评呵呵冷笑:“刚才将军也看到了,我国物产丰富,国力强盛,真正打起仗来,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六
石越回到长安后把前燕拒绝割地的事情向苻坚做了汇报,苻坚正愁讨伐前燕师出无名呢,听了石越的报告,马上下令由王猛统兵三万进攻洛阳。
洛阳守将慕容筑听说前秦要大举进攻,立刻派使者向邺城告急。这时候已经到了十二月份,邺城正准备过年。慕容评看了告急文书后,认为苻坚不自量力,就把告急文书往废纸堆里一丢,传令等过了年再说。
慕容筑等了一个月,援军就是不来。这时王猛派人来劝降,慕容筑寻思了半天,心想像慕容垂这么有能耐的人都投降了前秦,自己肯定也撑不了多久,于是检点军队,开门投降。王猛取得大胜,留下邓羌镇守金墉城,
战事结束后,王猛带着礼物亲自去看慕容垂。慕容垂开始并不知道王猛对自己不怀好意,还以为王猛为人彬彬有礼,就大摆宴席招待王猛,并把儿子托付给他。在酒宴上,王猛对慕容垂说:“在下即将远离京城,先生准备送给我点什么吗?让我看到您的礼品就想起您?”
慕容垂被他搞得莫名其妙,就解下自己贴身的佩刀作为礼物送给王猛。想不到王猛回去后就下令全军立即起程杀往洛阳,到了洛阳后王猛花重金买通慕容垂的侍卫让他把慕容垂的佩刀送给慕容令,并让人仿照慕容垂的口气写了封书信,说:“我父子奔入关中无非是为了逃命,不料又招到王猛的嫉妒。秦王虽然表面上对我们厚道,内心却不可捉摸。现在听说燕国已经悔悟,所以我决心回国,现在已经走在半路上了。你也要赶快逃跑!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以我的佩刀为证。”
慕容令没出席慕容垂招待王猛的宴会,一看爹的佩刀也不是假的,他反复琢磨了一天,才偷偷地跑出军营,打算投奔邺城。王猛下令守卫故意放慕容令过河,然后立即将慕容令叛变的消息上报苻坚,并设法让慕容垂知道。慕容垂听说儿子跑了,只好也星夜逃跑,半路上被追兵抓获。苻坚亲自解开慕容垂身上的绑绳,安慰他说:“您国家失和,才投靠于我,贵子也是好人,知道归依祖国,倒也不便谴责。只是燕国马上就要灭亡,慕容令去了也不见得就会兴旺,只是没福气而已。而且父是父子是子,本来就不应该连坐,何必如此狼狈呢?”反而对慕容垂更加信任。而逃到邺城的慕容令被慕容评当作奸细抓了起来,押往龙城东北六百里的沙城(大概是今天的吉林长春一带吧)干苦役。
倒霉的慕容令到了沙城后发现自己上当了,气愤之下,就纠集一批失意的苦力准备造反,想不到又被他的弟弟慕容麟(这个家伙简直就是慕容垂家的丧门星)告了密。慕容令只好单人逃跑。他跑到一个叫做薛黎泽(兴凯湖?)的地方被杀。
王猛听说苻坚放过了慕容垂,知道这次珍贵的机会白白丧失,心情当然不佳,对慕容垂更加仇视。
(对于王猛使用卑劣手段陷害慕容垂这件事历代史学家都颇有微词,司马光对王猛看法就非常差。他说:从前微子投靠周朝,商朝就革命了;由余投靠秦朝,西戎就衰弱了;伍员投靠吴国,楚国就失败了,陈平投靠汉朝,项羽就自杀了;许攸投靠曹操,袁绍就被灭了;可见敌国的栋梁为我所用是天赐的良机。而王猛知道慕容垂时间一长就会有反意,只不过其时燕国还没被灭,慕容垂才高功大,无罪见疑,逃到秦国,没发现什么异心就要被杀,是助燕为虐,堵塞人才之门,怎么能这样做呢?所以苻坚尊重慕容垂来收买人望,亲近慕容垂来联络感情,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