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动了娱乐圈 作者:于蕾-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见到我先嚷起来:“大腕来得早啊,还没到中午呢!”我知道这一天吉米早早就到了,然后就一直没停手地工作。我觉得不好意思,于是赶紧坐下,对他说:“随便给我化几下就行了,反正我也不是主角。”吉米工作起来是不含糊的,见我这样他的气也消了,于是开始照常上粉底画眼线涂胭脂描嘴唇。     
  “头发怎么弄好呢?”最后他对我嘟哝。“越简单越好,”我说,“就扎个马尾得了。”吉米二话不说把我的头发往后拢,高高紧紧地吊了起来,好像京剧演员“勒头”一样,我觉得头皮一阵发疼。“你的头发太多了,我都抓不过来……不行,手没劲了,”他想找人帮忙。“你没问题的,我觉得你手劲挺大——你是不是练过拔河呢?”我逗他说。     
  说得吉米和我都笑了,同事帮我们拍下了这一刻。     
  很高兴认识吉米这个朋友。     
   
14、我所不喜欢的窦文涛     
  和电视上的表现正相反,在私下里他是一个沉默孤僻的人,神情始终冷冷的,很少笑。但我还是适应了这种反差,因为在那之前我刚见过一次周星驰,他在私下里也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严肃沉默有过之无不及。每个人不可能只有一面。     
  做记者接触的人多,其中当然就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        
  没接触采访对象之前,有的人我原本对他印象不好,可是见了面聊过之后觉得还满不错,那么从前似乎是一场误会;也有的人是在见面之前远距离的感觉还好,可是一见面就失望,甚至觉得还不如不见。     
  这两种情况在我曾经采访过的每个对象身上都有发生。而“名嘴”窦文涛给我的印象类似于第二种。     
  一个灵牙利齿无所顾忌的男人当然不会被归类为“大丈夫”,但是只要不特别讨人厌,懂得扬长避短把握先机,他也许就会成事。如果他从事的碰巧是一个抛头露面的职业,即使形象并不出众,现在的人承受力普遍比较强,见识也广博,照理说也不难接受这种人。窦文涛算是占了个便宜的,他首先很聪明、善于学习,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又有很好的播音功底,而凤凰卫视地处香港,空气自由,也给他提供了一个施展的舞台。     
  在主持风格上来讲,窦文涛随意调侃的风格其实比较常见。因为就男主持人来看,不论是香港的曾志伟还是台湾的吴宗宪,大家都是这种外形很抱歉风格却很醒目的类型,嬉笑怒骂自成一体,只不过这两个人主持的是综艺节目。这样看来,窦文涛在港台地区的男主持人里并不算最出类拔萃的,而他之所以能够走红全国,其实还是因为凤凰卫视立足香港却辐射国内的优势,让内地观众看起来比较新鲜。     
  2000年11月,我在北京友谊宾馆采访了窦文涛。和电视上的表现正相反,在私下里他是一个沉默孤僻的人,神情始终冷冷的,很少笑。但我还是适应了这种反差,因为在那之前我刚见过一次周星驰,他在私下里也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严肃沉默有过之无不及。每个人不可能只有一面。     
  像很多人一样,我最初也是对窦文涛的节目感兴趣,“锵锵三人行”是一个很鲜活的谈话栏目,很“市井”,尤其是到后来,几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小道消息传播中心。而一直以来,窦文涛就是那个不知疲倦的组织传播者,如果是在生活中,男人以这个形象出现是很讨人嫌的,甚至会被人骂,但是电视毕竟是一个开放的大众传媒,展示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每天有这样三个人在电视里聊着最新发生的事,其实也是一个放松神经的机会。     
  即使他的外表“冷冷的”,但是在谈话的两个小时时间里,我发觉窦文涛的心理状态其实并不平静。     
  记得他当时曾经对我描述过自己面对痛苦时的感受——“每个人都有这种时候,有一次,我想索性就好好感受一下,然后我就什么都不干,一个人躺在床上。这时候你当然睡不着,我发现他刚开始的感觉是有点恶心,可能是血液集中到了脑部,导致胃都不消化,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第二天,你会觉得心脏像被一条小虫子咬着的那种痛。第三天,痛苦不再持续不断,而是像潮水,在你不期然的时候涌上心头……等再过了两天,痛苦带给人生理上的不适就完全消失了,再要痛苦那就是精神上的执著了。”说实话,当时看他神情投入地说着这些,我是非常吃惊的,因为我发觉窦文涛内心其实很不快乐。     
  作为一个喜欢体验也敢于面对一些事情的人,经历应该使他成熟。窦文涛属羊,那一年大约33、4岁,但我觉得他还是浮躁,并且总能在言行中流露出痕迹。比如说,在谈话的时候他会不自觉地抖腿,我发觉之后提醒他,他就笑:“有的嘉宾也提醒过我,说是‘男抖穷女抖贱’,但是我发现这是一种不自觉的动作,控制不了,只要精神一放松就会如此,所以也就改不了。”     
  我觉得他看起来和电视节目里不大一样,于是他说:“我觉得自己的性格是反复无常的,今天的我和明天的我会完全不同,所以我现在说的话只代表此时此刻。”同时,他说自己喜欢随波逐流,最不愿意做规划,“喜欢做计划的人其实最缺乏安全感,”他说。     
  窦文涛算是活得很真实的人,想到什么就说出来,不管是不是好听。很多人想做到这一点,只是不能。他的这种生活状态很随性,很不在乎,并且有一点放肆。     
  在没有见面之前,我觉得自己并不讨厌电视上那个挥洒自若的主持人窦文涛,甚至还觉得这个人有趣。但是很遗憾,见了面却让我觉得有点后悔。     
  其实这和窦文涛本人没有太多关系——我只是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男人。     
   
15、徐静蕾导演     
  很多年轻貌美的女演员都在抓紧时间为名利而奋斗,青春耽误不得; 同行竞争更是激烈。。而徐静蕾这时候开始做导演了,她没有停留在自己的演技和美丽那里,而是继续往前走了,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     
  京剧有“四大名旦”,如今影视圈有“四小名旦”。不用我说也都知道,这是四个年龄都在二十多岁的女演员——赵薇、章子怡、徐静蕾和周迅。现在的艺人出道早,遇到的机会      
'        
更多,所以成名的年龄也都提前了。     
  这些早早出名的年轻女孩子把人的心都搅乱了,尤其是一些艺术类院校学表演的新生们,眼看着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同样还是在校生的师兄师姐们都成了明星,而自己还不知道前途如何,难免会心浮气躁。前两个月,有一次和几个朋友吃饭,晚到的两个人都是演员,其中一个长得满秀气的女孩子据说是电影学院表演系2002级的,她就坐在我的旁边。后来聊起天来,她告诉我说自己刚刚从电影学院退学,我听了很奇怪,忙问为什么,她淡淡一笑说:“已经念了一年我才知道,这四年本科下来,能学到多少东西先不说,有什么机会都耽误了。你看现在外面做模特做演员的女孩子一个比一个年轻,竞争激烈得要命,而且学费又这么贵,我想还是趁年轻多找机会发展,赚点钱要紧,念书的事以后再说吧。”看看这女孩的年龄也就在二十岁左右,可是却说出这么现实的话来,我觉得吃惊。     
  记得当初我在“中戏”的时候,第二学年开学,表演系1996级来了一个叫梅婷的女生,因为之前她演过几部戏,所以入学以后很受人关注。但是念了还没到一年,梅婷就退学了,据说是因为当时她要要接演一部叫做《红色恋人》的电影,而学校规定表演系学生在第一学年不能到校外拍戏,即使是大二的学生可以出去拍,剧组也要给学校交保证金。但是当时才念大一的梅婷坚持要演电影,和校方谈“崩”了,于是索性不念了。梅婷后来发展得也还算不错,这条路是她自己的选择。     
  其实这两个退学的女孩子都是为了抓住一个发展的机会,也可以说她们很现实,因为好机会不等人。只是这一步既然已经迈出去,接下来就要看她们的运气了。     
  “四小名旦”之一、出名很早的徐静蕾运气好,自从电影学院毕业后,电视剧电影广告拍个不停,也连续不断地得奖,最近又拿了一个“百花奖最佳女主角”。但是她并不满足于做一个演员,更懂得为自己制造机会、开拓更广的空间。     
  在2002年初,徐静蕾做起了导演,她自己编写的电影剧本《我和爸爸》顺利通过审批,成为了中国第一部民营公司“独立出品”的电影。     
  2002年4月的最后一天,也是徐静蕾导演的这部电影拍摄的最后一天,我在北京朝阳医院对面的一个小楼上见到了她。在那之前,媒体已经对这部还没有完成的影片做过很多报道了——徐静蕾不仅自己投资、自编自导自演,而且还邀请了三个著名导演张元、姜文和叶大鹰客串演出,叶大鹰更是勇挑重担,出演了男一号“爸爸”。     
  “做演员的时候,常常庆幸有一个好本子、一部好戏找到了我。也许我非常幸运,每年都遇到一两部好戏。但是,为什么我的机会都是别人给的?如果碰不到好剧本、好戏怎么办?那是非常被动的。”拍完一个镜头之后坐在自己的车里,徐静蕾点燃一支烟,对我说。“其实做导演不累,打个比方,就像手机,导演总是处于待机状态,而做演员就像不停地开机关机,其实更费电。”     
  第一次见到徐静蕾,我觉得她的性格和她的外形截然相反,非但不柔弱,反而有些强悍之气,做事有主见,带有一种不服输的“韧”劲儿。在拍摄现场,徐静蕾并不张扬,但是非常认真和严肃,剧组里的人也都不敢马虎,大家叫她“老徐”。     
  一个成功的年轻女演员,其实可以过得很舒服,如果觉得拍戏太累,那可以接广告,酬劳一样可观。很多年轻貌美的女演员都在抓紧时间为名利而奋斗,青春耽误不得,同行竞争更是激烈。就前面提到过那两个退学的女孩来说,她们的选择并没有错,只是想要“搏一下”。     
  而徐静蕾这时候开始做导演了,她没有停留在自己的演技和美丽那里,而是继续往前走了,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     
  “你想和演员生涯告别了吗?”我问她。     
  她送给我一本自己新出的写真集,一边在书上给我签名一边说:“……怎么可能?一生长着呢,也还有很多机会,我可不想那么早给自己下结论。”     
  这个回答很聪明。     
  2003年11月,《我和爸爸》为徐静蕾赢得了“金鸡奖”的“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16、“裸照风波”后的刘嘉玲     
  而正是因为有同行的支持和劝慰,当时的刘嘉玲决定勇敢面对,她最终站出来对大家说:……我选择坚强。     
  如果没有当初那个勇敢的决定,现在刘嘉玲就不会风采依旧地在这里了。     
  2003年9月的最后一天,我离开媒体整整一年了。     
  也正是这一天,原来《时装》杂志的一个同事约我出来吃饭,想让我见见几个杂志社的新人。“是做人物方面的编辑,经验和关系都不算太多。主编说了,让你有空给传授点拨一下,”他在电话里对我说,即使很久没见面,大家感觉还是很亲切。     
  让我传授什么呢?我又不是老教授。但是大家见面聚一聚总是好事,当天晚上,在灯光摇曳的后海,一个人气鼎盛的餐馆里,我又见到了以前的同事。“过几天马上有一个刘嘉玲的采访,你能帮我做吗?”饭吃了快一半,大家聊了很多最近发生的趣事之后,对面那个很文静的女孩对我说,“你的东西我都看过,我想让你来写。”当时这本书刚写了一半,日程很紧,我每天都在家里对着电脑和自己较劲,完全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我找一个文笔更好的人来帮你写,怎么样?”我笑着对她说。     
  采访定在10月7日。可是前一天晚上,我找好的记者突然打来电话,说自己对刘嘉玲不是很熟,想上网查查资料,电脑又坏了,“现在怎么办?”她着急地问我。     
  “……这样吧,明天我们一起去,采访我来做,稿子你写。”我想这样一来就省事多了,写作时间耽误一点也倒没什么——只是,我就要重操旧业“客串”一次“娱记”了。     
  我们到了的时候,刘嘉玲还在拍照。中间我去了一趟化妆间,刚在门口晃了一下,就觉得里面有一道目光扫了过来,冷艳不可方物——那是坐在化妆镜前补妆的刘嘉玲。     
  见有更多的人来,她的话明显地少了,只在镜头前冷冷地摆姿势。但是没过多久,助理就开始把她逗笑了,随后,趁着摄影师换胶片的空挡坐到沙发上和大家谈笑。我觉得她其实很活泼。     
  为了引出话题,我对刘嘉玲说自己刚刚看了那部《无间道II》,“我最欣赏你在里面打陈冠希耳光的一段。”     
  “是吗?是不是觉得我有暴力倾向?”她笑着说。     
  刘嘉玲应该算是一个开朗的人,喜欢交朋友、爱喝酒,据说酒量还不错。只是一年多以前的“裸照风波”让她变得沉默了。     
  每个人都知道2002年底发生在香港的那个娱乐事件。一家有影响的周刊在封面位置刊出一张陈年照片,大标题为“字母女星受虐裸照”,尽管照片经过了处理,很多人还是可以认出,那个人是刘嘉玲,照片是十几年前她得罪“道中人”被绑架之后拍的。作为香港开埠以来娱乐圈发生的最轰动事件,它曾经引发了群情激动的大游行和声讨活动,香港演艺界数百人举着“天地不容”的大标语上街抗议,引起了政府当局的关注。而正是因为有同行的支持和劝慰,当时的刘嘉玲决定勇敢面对,她最终站出来对大家说:……我选择坚强。     
  如果没有当初那个勇敢的决定,现在刘嘉玲就不会风采依旧地在这里了。     
  “你觉得自己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