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猪业实录 作者:南方农村报-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某种猪场负责人表示,50元/头的母猪补贴对于当前种猪及肉猪价格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更何况,疾病导致猪只死亡的损失随时都可能超过补贴。有养猪户甚至担心,认为当前上报母猪头数可能在将来反而会招致更多的收费。他举例说:〃如今给你50元,日后可能会收回你500元,就以收检疫费用来说,一头母猪生20头小猪,每头小猪3元防疫费用计算,收费就已经要60元,也就是说,上报一头母猪,反而要多掏各种税费10元。以后再加上环保等费用就更加难以计算。〃另有养猪户对补贴政策是否能真正落实表示怀疑。高明谷维公司总经理张青毅甚至担心,一些不法商家会钻补贴政策的〃空子〃,如某些小型猪场为领补贴而将三元商品猪充当二元母猪使用。
  对于目前养猪行业的重大危机,种猪企业普遍认为关键是集中力量防控〃猪高热病〃,恢复养猪户的信心。余丽明场长认为,重要的是真正把养猪行业存在的问题解决好,让养猪户敢养猪、会养猪,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种猪市场冷清及〃猪荒〃的难题。广东猪病问题,对猪价问题不要再在饲养成本升高等方面〃兜圈子〃,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记者:钟怡群劳锦华《南方农村报》2007年7月10日)
  猪病阴影挥之难去,苏北养殖户对前景迷茫不已
  〃猪到底还要不要养?〃
  生猪收购价的持续升高不断刺激农户的养猪积极性,但养殖业的高风险也让养殖户们对前景充满疑虑。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行情和不定期发作的生猪疫病,养猪户如何自处?南方农村报记者2007年7月奔赴江苏探访当地农户饲养生猪的情况,希望他们的做法能够为读者朋友带来些许启示。
  55岁的黄殿喜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有养猪了,但听说村民要开会交流养猪心得,7月18日一早,他还是赶来了。会场就在陆口村村民陆树英家的院子里,大家虽然热闹了一上午,但他还是没下定主意,〃猪到底还要不要养〃。
  今年望猪兴叹
  黄殿喜是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一名普通农户,此前有着23年的养猪经历。而眼下还要不要养猪的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半年之久。
  7月17日,邻居家的一头母猪产下了11头小猪,按照当地目前6。5元/斤的生猪收购价(以下简称猪价),半年之后这批小猪长成就是一笔近万元的收入。
  最近,黄听村里猪贩说,广东猪价已经涨到了每斤8元,明年元旦前全国的猪价都会一直上涨。而河南一家食品企业的老板透露,现在养一头猪利润至少有400元。
  这么多的好消息让黄殿喜又动了养猪的念头,但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去年下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猪高热病〃中断了他连续23年养猪不赔钱的经历。
  〃6头母猪、33头80斤重的肉猪全部死亡,损失超过两万元〃,18日下午,记者在黄的猪舍里没有看到一头猪。
  在陆口村,黄殿喜去年养猪的遭遇几乎是所有养猪户的样板。据了解,去年年初全村养猪的共有50多户,现在只剩下不到20户。在凶猛的〃高热病〃面前,一半以上的养殖户选择了退出。
  猪,到底还要不要养?两个小时的交流没能给苏北农户一个直接的答案,但却带来了许多让他们感兴趣的消息。
  河南食品企业的老板说,从今年5月份开始,全国出现了猪肉供应紧张的情况,目前全国生猪的存栏量比去年下降了60%。
  农业专家说,去年在江苏出现的〃猪高热病〃今年又流传到了广东、广西,全国已经有25个省份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
  还听说,专门用来防治〃猪高热病〃的疫苗已经生产出来,四川、广东等地开始免费发放。
  会后第二天,黄殿喜和村里的几个农户一起到窑湾镇上打听猪苗的价格,60斤重,每斤6元;而当日的生猪收购价比昨天(每斤)又长了1毛。
  黄殿喜和他的乡亲们还在犹豫,去年猪病肆虐的阴影依旧笼罩在他们的心头迟迟未能散去。
  去年猪贱伤农
  与黄殿喜相比,村里继续养猪的农户不仅承受着随时可能反扑的猪病的压力,还承受着猪市行情跌宕的风险,去年上半年猪贱伤农的经历同样让他们不堪回首。
  开会前一天,张庆伟特地去镇上的食品公司打听肉价,生猪宰后每斤12元,比当地收购价几乎翻了一倍,〃现在养猪的也吃不起猪肉了〃。
  张庆伟是陆口村最大的养猪户,2005年他以每年900元的价格承包了村里的3亩荒地,建起了猪场,现在场内存栏200头商品肉猪,年出栏800头。
  张庆伟的猪场当天有40头肉猪育成出栏,猪贩以每斤6。5元的价格一次收购。这样的价格让他养的这批生猪每头利润超过400元,而就在一年前养一头猪还要亏50-100元,当时的收购价不到现在的1/3。
  张庆伟回忆,2004年火爆的猪市进入2005年后开始疲软,到了2006年上半年跌入低谷,生猪收购价徘徊在每斤2元的低价位,3-4月间最低时每斤只有0。9元,市场上最好的后腿肉也只卖到每斤4元,而现在的猪肉价格几乎翻了3倍。
  去年下半年,张庆伟的猪场同样没能躲过猪病的入侵,100多头生猪倒下,〃一年下来损失超过5万元〃。他听说城里人最近也在吵闹着猪肉涨价的事,还听说国家很重视,有可能给城里人补贴,让吃不起猪肉的人能有钱买肉吃,政府还要启动猪肉储备计划。
  于是,张庆伟有一个问题搞不懂,今年猪肉涨价,政府重视,报纸电视天天吵闹,国家还要给城里人发补贴;那为什么去年猪肉跌价,猪病流行,养殖户亏了那么多钱,却没有人理睬,没有人要给发补贴呢?
  村里家家养猪
  张庆伟的养殖规模如果放在广东最多只能算个小型养殖户,但是在窑湾镇却是绝对的大户,也是陆口村里唯一有〃规模养殖〃模样的专业户。
  在交流会上,河南食品企业的老板建议建立规范的养殖小区,这有利于猪病防疫,听得当地农民一头雾水,〃啥是养殖小区啊?〃
  陆口村的农民更习惯把养猪称作〃喂猪〃,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看来,喂猪就是一家一户的事,院子里盖一个猪圈、养一头母猪,一年生两窝小猪,养大卖钱。
  在农业专家眼中,这是典型的农村传统分散养殖模式,弊端可以说出一大堆,但是要让农民改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陆口村农民还不知道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是什么概念,他们原始的生产方式在凶猛的猪病和跌宕起伏的市场面前不堪一击。
  黄殿喜曾经的养殖规模在陆口村的散养户中是最大的,6头母猪,一年生120头小猪,一年养猪的纯收入可以达到1?5万元,老黄用这笔钱供出了两个大学生。
  但即便有这么〃大〃的规模,老黄还是被扣上〃散养户〃的帽子,他的猪舍就建在院子旁边,对面就是邻居家的猪舍,相距不超过10米。老黄说,他喂猪23年从来没买过饲料,都是用地里的庄稼自己拌料。黄殿喜说,过了伏天,他就准备买猪苗,再喂猪,还在原来的猪舍里。
  (记者:赵威 谭翊飞《南方农村报》2007年7月26日)
  猪年养猪悲喜两极
  还没到春节,阳春的张先生就开始盘算2008年换台好车,皆因今年养猪赚到了钱。
  同样赚了钱的电白老杨计划在明年建个省原种猪场。
  广东某养猪企业负责人透露,今年大获盈利后,股东又筹集了5000万的资金准备收购或兴建新猪场。
  某某今年养猪将以前所有的债全还了,某某猪场今年赚几百万,将新建猪场的钱都赚回来了……如此的消息在2007年12月的养猪产业博览会上不绝于耳。
  猪年即将逝去,养猪人都在盘算猪年的养猪账,无论是赚了还是亏了,都在筹划着来年的发展……
  谈到猪年猪事,涨,让养猪人感受深刻。
  意料之外的〃涨〃
  〃今天卖了100多头猪,赚了6万多元。〃12月上旬,广州增城的张先生禁不住内心的兴奋,连忙向记者报喜。一头猪赚600多元,这是养猪户多年没遇到过的好年景。
  只有养猪多年的养猪户才能再次感受这种赚大钱的快感,因为上一次养猪赚大钱的日子要往上数到1996年。猪价在2007年里完全脱离了人们的想象力,不断地创出历史新高。7月中旬,广州地区生猪出栏价格创出了8。5元/斤的历史新高;12月下旬,广州地区又再次创出了9。0元/斤的历史新高。在猪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的同时,不少养猪户赚得盘满钵满。
  张华汉是其中的幸运儿之一,在今年年初才开始养猪的他,赶上了一个好年景。
  年初,他熟悉的一个猪场因经营不善要停止养猪,张华汉只思考了一天就决定自己接过来做。由接手到进猪,只用了不到半个月。
  〃我几乎向所有的亲戚朋友借钱,后来有人愿意赊猪苗和饲料给我,我才能将猪场接下来。〃讲起接手猪场,张华汉觉得不可思议。7月,张华汉向南方农村报记者透露,最早的一批猪已经获利十多万元。
  像张华汉这样的例子在今年的养猪业中比比皆是。据行业人士估算,在7月时,一头猪能赚上700元到800元,差不多是对半赚,这简直就是暴利,是完全不正常的暴利。
  养猪的暴利让人感到意外,猪价的上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导致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既有扶持养猪业的政策,也有平抑猪价的政策。但对于大多数养猪户来说,这些政策未免来得太晚。
  湖南湘潭老刘在2006年因亏损停止养猪,已经无法享受政府当前扶持养猪业的政策。他不由得叹息,政府在养猪业低潮亏损时没有扶持政策,现在供应紧张了,价格上去了,才来扶持养猪业,未免有点临时抱佛脚。一些行业人士及学者更质疑政府政策。广东某大型养猪企业负责人直言,政府的政策无助产业健康发展。南京大学王云林教授认为政策为下一轮猪价下跌创造了条件。
  政府的政策在短时间内的确起到了平抑猪价的作用。在5月到7月的第一轮猪价猛涨周期里,政府频频出台平抑猪价的政策,或者发布猪价将在什么时间将下跌的言论。受此影响,猪价在8月以后出现了下跌,广东猪价由最高的8。5元/斤下跌到最低的7。1元/斤。那段猪价下跌的时间里,养猪户纷纷致电南方农村报记者,询问猪价会不会再跌,哪里是猪价的底线?茂名的老陈更是将之前囤积的200多头猪在7。5元/斤的价位时卖掉。
  〃病〃是〃涨〃之源
  但价格最终还是由市场决定,猪价在11月又重拾上涨的势头,突破7月纪录,并在元旦前夕创9?0元/斤的新纪录。一位活跃在生产第一线的兽医专家表示,疫病的威胁一天没有根除,猪价始终难以下跌,因为这次猪价猛涨的根源在于一个〃病〃字。
  正是因为这个〃病〃字,让不少养猪户在猪价暴涨的今天还不能赚钱,甚至亏损。
  如粤东某猪场,上千头母猪一场病后只留下了不到400头;茂名的曹华忠几百头肉猪发病后几乎全军覆没;博罗某猪场的钟老板面对高涨的猪价无奈地说,猪价再高对他来说也没意义,只会增加自己的痛苦,因为足足半年,猪场的保育栏没有一头猪。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对于这些养猪户来说,病比涨更让他们刻骨铭心。
  但对于全国范围来说,广东已经是疫病控制得较好、损失较小的省份。11月上旬,湖南株洲的一位饲料经销商刘先生向南方农村报记者透露,在某些原来几乎是养猪专业的乡镇,如今连一头猪的影子也见不到了,而一些饲料经销商,几乎要关门停业。刘先生表示,这主要是疫病给养猪户,特别是散养户造成了一种危惧心理,即使是猪价再高,也不敢补栏饲养。
  从另外的一些角度亦可以印证猪病对养猪业的影响,对猪价上涨的影响。据一位从事贩猪的人士透露,在11月以后,湖南、江西等地难以贩猪到广东。原来每天有8车猪贩运到广东的湖南某地,如今每天只能发一车。该人士表示,虽然有燃油价格上涨造成运费上涨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当地缺猪,猪价上涨使当地猪价与广东猪价的差距不足以弥补贩运的费用。广州嘉禾生猪批发市场的杨善终经理亦曾到湖南等地寻找猪源,但结果不理想。这些情况显示疫病造成的肉猪供应越来越紧张。
  在12月中旬召开的广东养猪产业博览会上,多名养猪人士向南方农村报记者表示,当前猪场普遍存在母猪难配、产仔率低、成活率低等现象,对后期养猪生产恢复影响严重。据分析,2007年广东每头母猪平均提供上市商品猪数量可能不足16头,这可能是近年来的新低。
  病是涨之源,这是养猪行业的普遍观点。〃猪高热病〃从2006年开始肆虐养猪业,2007年影响到国计民生。更导致养猪大赚的当前,仍有部分养猪户不敢补栏,延缓养猪市场的恢复。
  无可奈何的〃涨〃
  如果说,病还可防疫治疗,那么,以饲料为主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让养猪人无法逃避;如果说,猪价上涨让大多数养猪户欢天喜地,那么,以饲料为主的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却让养猪人感到无奈。
  自今年8月以来,饲料价格就开始出现了高速上升。
  阳春市养猪协会的何宏林老师负责养猪协会饲料原料价格采集,自己也养有200多头母猪,对饲料价格的变动十分清楚。提到饲料升价的幅度,他不由得盘算起来:〃10月涨了三次,一共10元,11月又涨了两次,每次4元……前后涨了差不多20元。〃根据饲料企业的统计,2007年全年猪料的涨幅大概是550元/吨,其中大部分是在8月以后涨起来的。
  〃42。65元!〃这是南方农村报记者给南海西樵梁老板算的账,是饲料价格上涨后导致增加的成本。8月初,梁老板以380元/头的价格从广西购进了53头猪苗,这些猪苗只有12斤重。除了饲养过程中死掉一头外,其他的猪都在12月22日以8。30元/斤的价格出售。据梁老板统计,饲料用了3。3万元,平均价格约1。33元。饲料涨价导致的成本增加大约为43元/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