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动了娱乐圈-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除了接连不断的绯闻之外,也曾经出现了她的好几个年幼的追星族因痴迷偶像而自杀、离家出走的事例。我知道,赵薇的这个偶像明星做得并不轻松。    
      在谈话过程中,我发现赵薇比我想象中要成熟得多,而且她的思路很清晰冷静。    
      我问她:〃今年你25岁了,是不是已经从'小燕子'似的小女孩变成一个女人了?〃    
      〃我的确觉得自己长大了。而且,好多东西是不知不觉在改变我。我发觉有好多事情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一定会发生。我知道自己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起来,我满喜欢这种改变的。〃她说。    
      那一次我们在电话里聊了将近一个小时,直到赵薇的手机没电。她给我的感觉是很坦白和真实,同时也自有一套应对记者的分寸,她对感情问题避而不谈。我想这是长期和媒体〃周旋〃的结果。    
      隔天我按时交出了赵薇的专访,近4000字,题目是〃赵薇:惊变之精变〃,写了她的近况和我对于她成熟转变的一些感觉。    
      执行主编让我再接再厉,顺便把那组时装大片一并编辑了。在选封面照片的时候,社长和执行主编咨询了一下大家的意见,看选赵薇的哪一张照片比较好,我们普遍觉得这组时装图片色调太暗,于是最后选了一张白色调子的图片作为封面,同时内文的彩页中也选了几张图片。当时谁也没发现,彩页有一张图片,赵薇穿的是“日本军旗装”。    
      大家在工作状态里注意的只是图片质量、页码排列和文字是否准确。时尚类杂志向来和政治离得很远,大家的脑子里普遍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而且,我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许会认识日本国旗,对于日本海军军旗确实没有概念。    
      杂志出版之后我曾经给赵薇打过一个电话,是陈蓉接的,她说邹雪已经给她看过杂志了,她和赵薇都觉得效果不错,还向我道了谢。    
      在一切正常地度过了几个月之后,〃赵薇军旗装事件〃爆发了。    
      就这样,我成为了同行眼中的〃始作俑者〃,同时也成为了很多打电话到杂志社的人的攻击对象。对于这件事情,我承认自己是有责任的。我缺乏这方面的认识,虽然我还是觉得自己有点委屈。    
      不论如何,我应该感谢〃赵薇军旗装事件〃这段经历,它让我了解到了一个〃娱记〃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作为一个〃娱记〃,不仅需要眼疾手快,更需要〃心明眼亮〃。    
      “军旗装”后和赵薇的一次真情对话    
      虽然和赵薇的第二次合作没有如期进行,但是通过这一次对话,我们心理上的那片阴影已经完全消失了。    
      2002年7月,一年之后,当〃军旗装事件〃已经成为过去的时候,《时装》杂志又有了一个勇敢的决定重新给赵薇做一次专访,同时拍照。    
      社长把这个任务直接交给了我。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吓了一跳,那件已经被遗忘的麻烦事又跳出来了,我想。可是说实话,我很佩服杂志社做出了这个决定,因为一段时间以来,赵薇和军旗装都已经成为了大家心里的一片阴影,巴不得早一点把它剔除。    
      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是正视问题,我鼓足勇气拨通了陈蓉的手机。一番开场白说得出乎意料地流利,我首先对杂志给赵薇造成的影响表示歉意,然后说明了我们希望再一次合作、共同打造新形象的想法。    
      陈蓉的态度很温和,她初步同意了我的提议,但是时间却很成问题。〃我们明天再通个电话,我看能不能安排出一点时间。〃她说。    
      第二天上午,我再次联络到了陈蓉。    
      〃我们刚刚到了香港,〃她有点歉意地说,〃过来得很急,而且最近的一段时间都会在这里拍戏,我想如果再合作需要过一阵了。〃    
      我觉得有一点遗憾,但是事情也只能如此。    
      〃你好,于蕾吗?我是赵薇。〃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声音,〃我们最近要在香港一段时间,大概一个月之后回北京,到时候我们再联络啊。〃    
      好象有一片阳光照进了窗子,我觉得豁然开朗:〃好啊,等你回来我们再联络。〃    
      后来赵薇因为的时间问题,《时装》杂志没有能再次与她合作。但是作为〃赵薇军旗装事件〃的始作俑者,我心里的那一片阴影已经彻底消失了。    
      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结局。    
    


幕后双雄——他们掌握娱乐界陈淑芬——女经纪人的传奇(1)

      陈淑芬,香港娱乐圈称呼她为“陈太”。    
      早在1970年代她就做过邓丽君的个人演唱会,之后又见证了港台娱乐业兴衰起伏的20几年。记得她曾经微笑着对我说,自己经过了香港流行音乐的各个年代。    
      她也曾是张国荣、张学友和周华健的经纪人,帮助他们完成了各自演艺事业里重要的一      
    段,让他们“巨星”的光环更加耀眼。近期她的名字之所以被频繁曝光更是与张国荣有关,作为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她第一时间目睹了张国荣在自己面前跳楼身亡。    
      让我好奇的黑衣女子    
      这个女子是谁?好奇心告诉我,她比周华健更值得我关注。演唱会进行完之后的第二天,我接到了主办方宣传人员的电话,寒暄过后想起了印象中的那个女子,就问她是谁。    
      把记忆倒拨回1997年秋天周华健北京演唱会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因为迟到了几分钟,我到达发布会现场的时候,主席台上的演唱会主办方已经开始了讲话。记者席上很热闹,镁光灯闪烁的声音响成一片。    
      在周华健讲话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工作人员不时地把一些字条递给他身边一位短发黑衣的女士,她先安静地逐一过目,再从中挑选出一些来交给周华健;在发布会进行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几个工作人员轻轻走到她身后俯身耳语,然后再听她掉转头轻声交待几句。最后,发布会进行完散场的时候,她更是微笑着走在周华健的身边,不时为他挡一挡摄影记者伸过来的长镜头。    
      这个女子是谁?好奇心告诉我,她比周华健更值得我关注。    
      演唱会进行完之后的第二天,我接到了主办方宣传人员的电话,寒暄过后想起了印象中的那个女子,就问她是谁。    
      〃那是陈太啊,你不认识她吗?她是香港娱乐圈的幕后传奇人物,几乎所有圈中人都知道她。〃那个企宣快人快语地说。    
      陈淑芬的工作档案    
      在看到她的简历之后我吃了一惊,心想, “资深”这两个字只有用在她身上才算没有浪费。    
      1973年主管香港〃华星娱乐有限公司〃,这是首家聘请外国音乐人来港表演的华人娱乐公司    
      1976年首办〃华人歌手个人音乐会〃,其中包括著名歌星汪明荃、邓丽君、许冠杰、罗文、徐小凤和后期的梅艳芳、张国荣等    
      1982年〃华星〃成立唱片部,发掘了新人梅艳芳、吕方、杜德伟等人,公司同时把他们推向了国际音乐市场    
      1987年创办〃恒星娱乐〃,开始培训歌手及做歌手经纪人,当时的张国荣、沈殿霞、利智等均为其签约艺员    
      1992年主办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魔术师大卫·柯波菲、歌星惠特尼·休斯顿、迈克尔·杰克逊等到香港的演出,同时把内地歌手毛阿敏、那英、成方圆、蔡国庆等推广到海外演出    
      1995年陈淑芬创立香港〃天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举办了音乐家雅尼、歌手张学友、草蜢、Beyond等的音乐会及演唱会    
      1996年12月至1997年初,为张国荣举办告别歌坛7年之后首次个人演唱会,连演24场爆满    
      1997年3月,陈淑芬策划、制作并出品、张学友创意并主演的音乐剧《雪狼湖》在香港首度公演    
      1997年7月1日,陈淑芬代表香港〃庆祝回归委员会〃邀请作曲家谭盾谱写交响曲〃天·地·人〃公演,并有大提琴家马友友、歌手张学友同时加盟……    
      揭开她的面纱——两个女人的对话    
      陈淑芬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女人。她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我想这些都应该是她的经历带给她的,她管理的艺人应该以她为骄傲。    
      〃我最初是学商业管理的,毕业之后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他当时是娱乐公司的老板。我为了帮他的忙,就进入了他的公司打理事物,这就算入行了。这么长时间以来,我觉得自己是在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因为每一次工作的过程中都可以学到东西。〃她对我说。    
      当陈淑芬和她的先生一起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有点怀疑自己认错了人。在老公身边的她好像一只依人小鸟,语气轻柔和缓,举止沉静温婉,和一般的居家女人没什么两样。    
      〃这20多年来,你觉得香港的娱乐业有什么显著的变化吗?〃我问她。    
      〃变化是每天都有的,因为时代在进步,娱乐业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些年来娱乐业可以说是进步得很快,也出现了更多的种类,回想1970年代彩色电视还不普及呢,可是现在有了那么多种娱乐设施和方式……娱乐业是在随着时代变化的。〃    
      〃你觉得自己对艺人的培训和发掘都有哪些经验?〃    
      〃一直以来,每一个新人对自己都是看得不那么清楚的,但是他可能有成为巨星的素质,他的这种素质需要有人告诉他、指导他,这就需要你的耐心和眼光。每个艺人都有自己的天分,他适合在哪一方面发展、他的潜力怎么发掘,这些需要你和艺人一起努力。〃    
      〃代理过那么多知名艺人,你和他们的关系都是怎样的?〃    
      〃平时大部分时间在一起工作,大家都很融洽,因为首先要想到一起,才能去做。我和一些艺人平常也会有交往,比如张国荣,我们认识的时间很长了,也经常会有一些私人交流,这是很自然的。〃    
      〃女人做这一行有优势吗?〃我问。    
      〃做任何行业都一样,男人女人都可以做。在这个行业做事更需要有恒心和毅力,这样才能做好。〃陈淑芬语气坚定地说:〃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第一个',所有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好的开始。〃    
      〃这么多年来,你有没有什么难忘的人或是经历?〃    
      〃说到难忘的经历,遇到我先生算是其中一个,因为如果没有遇到他,我就不可能进入这个行业。至于其他的,二十几年来经历过的事情太多,我觉得过去的已经过去,没有必要记得了。〃她淡淡地说。    
      陈淑芬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女人。她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聪慧、稳健、务实,勇于为他人承担重任。我想这些都应该是她的经历带给她的,她管理的艺人应该以她为骄傲。    
      ———1997年给陈淑芬的专访    
          
         
         
    


幕后双雄——他们掌握娱乐界陈淑芬——女经纪人的传奇(2)

      张国荣事件——艺人对经纪人依赖的极致    
      张国荣的一生都离不开陈淑芬,他在事业上进展的每一步都和他的经纪人息息相关,直到陈淑芬在现场亲眼目睹了他的死亡。这是一个明星对于经纪人依赖的极致。    
      作为经纪人,让陈淑芬经历传奇的人是和她合作十几年的张国荣。    
      可以说,张国荣从起步到辉煌直至陨落,他在事业上进展的每一步都和他的经纪人陈淑芬息息相关。    
      1980年代是张国荣在歌坛崭露头角的时代,当时他的经理人就是陈淑芬,作为一个资质过人但是缺乏经验的新人,他的发展道路的确需要计划。陈淑芬比张国荣稍大,做事沉稳,1980年代初刚成立〃华星娱乐〃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相识,等到几年后陈淑芬的〃恒星〃成立,他们正式开始做起了拍档,随着陆续推出的几张专辑,张国荣在歌坛声名鹊起。    
      当时的香港歌坛是三足鼎立的局面,谭咏麟、梅艳芳、张国荣分别占领一方,就好像后来1990年代〃四大天王〃的情形一样。而香港歌迷的组织阵营也就是在1980年代开始形成的,包括各种歌迷会在这时候纷纷成立,为自己的偶像摇旗呐喊。在这势均力敌的三方之中,谭咏麟和张国荣之间的竞争尤其激烈,因为都是当红,而且同样擅长演绎慢板情歌,他们的成绩不分伯仲,风头难分彼此,这时候两个人的歌迷阵营纷争不断,各自维护自己偶像,极力排压对方,甚至到了让人感叹〃既生瑜,何生亮〃的地步。    
      在压力下生存了几年之后张国荣也感觉到疲惫了,1989年他宣布退出歌坛,并在陈淑芬的协助下完成了告别歌坛演唱会。从此以后的7年,在香港歌坛的热闹喧嚣中没有了他的踪影,他自己也把兴趣转移到电影方面。    
      在接下来的几年,张国荣和陈淑芬的来往始终没有中断,他们成为了彼此了解和相知的朋友。张国荣生性敏感,和好朋友喜欢交心,他曾说:〃名和利是可以自己争取的,但一个人的'心'是无价的。我是个很容易交心的人,就算是第一次见面,我也可以跟人讲心事,所以我很害怕被人出卖,尤其是当我真心对人的时候,这比失去了名和利来得更痛苦……我只和我喜欢的人交朋友。〃而也许是实在难以割舍对歌唱的兴趣,1996年,已经在电影方面拥有杰出表现的张国荣决定重返歌坛。这个决定的做出应该和陈淑芬有很大的关系。    
      于是在这一年年底,陈淑芬推出了精心策划之后的张国荣复出歌坛演唱会。很多人都还记得当时现场的盛况〃这一次的张国荣复出演唱会以《风再起时》开场,当哥哥摘掉面具,露出了久违的迷人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