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099-史无前例的年代-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身上七个窟窿,坐了七年监狱,这就是一个老红军的经历!”    
    多么令人不解啊!昨天的功臣变成了囚犯,渺小无闻的爬虫,却跃居了高官。顶天立地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转眼间变成了“叛徒”、“走资派”……而他自己也就在难以捉摸的政治旋涡里,陷入了深渊,莫名其妙地突然从负责岗位上跌进了铁墙冷院里。直到1974年11月14日,他被解除隔离,回到北京。    
    毛泽东作自我批评    
    杨成武押到武汉以后,先被看押在东湖宾馆地下室,不久又被转移到山坡机场的一间库房里。在此以后,他又被转移到河南洛阳、开封和山西临汾。在开封,他夫妇两人关押在曾是关押刘少奇的地方。在那里,他给党中央写了一封长信。信的最后一句话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在杨成武长达六年多的囚禁生活里,他70多岁的老母亲被折磨死了,大女儿也被整死了,一家前后死了三口人。    
    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已经升起。    
    1971年“9·13事件”后,党和国家和各方面工作都有了新的转机。    
    10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军委办事组,成立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主持的军委办公会议,负责军委日常工作。    
    杨成武回到了北京。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到医院看望他时,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    
    毛泽东说:杨余傅事件搞错了,是林彪搞的。    
    汪东兴又向杨成武传达了林彪事件的情况。    
    杨成武激动地说:“我要向党中央、毛主席反映林彪的问题!”    
    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八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的建议。他并且提议邓小平同志参加军委,任总参谋长。    
    12月21日,毛泽东在办公室里接见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同志时,他向大家做了自我批评。    
    毛泽东谈到贺龙同志,他说:“我看贺龙的案子搞错了,我负责恢复他的名誉。我当时对贺龙说,你是二方面军的旗帜,我保你,我是保他的。”    
    毛泽东侧身对周恩来说:“你也是保他的!”    
    周恩来点了点头。


《史无前例的年代》 二钓鱼台的风波(11)

    谈到“杨余傅事件”,毛泽东说:“杨、余、傅也要翻案呢,都是林彪搞的,我听了林彪的一面之词,所以我犯了错误。林彪说,罗瑞卿搞突然袭击,林彪对罗瑞卿也是搞突然袭击的。在上海,是我听了林彪的话,整了罗瑞卿。有许多问题听了一面之词,就是不好,向同志作自我批评,我向同志们作自我批评!”    
    在毛泽东接见之后,周恩来叫住杨成武,在小会议室里对他说:“成武同志,这几年你们受了冤枉,不要埋怨。挺起身子来干吧!”周恩来还亲切地对杨成武说:“在‘杨余傅’的事情上,我说过过头话……”    
    1974年7月,毛泽东亲自批准对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平反恢复名誉,并先后恢复了工作。    
    1974年9月30日夜晚,“杨余傅”三人在人民大会堂庆祝建国25周年的国庆招待会上相遇了。他们面对灯光辉煌的大厅,面对成百成千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有多少话要说啊!    
    傅崇碧说:“一场噩梦!”    
    余立金说:“过去的,让他过去吧!”    
    杨成武苦笑地说:“我们没被整死,要算不幸中的大幸!”    
    1979年3月,党中央发出专门文件,为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公开平反,指出对他们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都应予以推倒;受到株连的同志,一律平反,恢复名誉,认真落实党的政策。    
    1979年12月,在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为所谓“华北山头主义”平反的通知》,把钓鱼台风波引起的历史冤案,完全澄清了。    
    钓鱼台的风波,是一幕神经质的滑稽剧。野心家们利用一点小事,蓄意挑起事端,制造混乱,实现乱中夺权。所谓“乱了敌人,锻炼了群众”,实际上是“乱了自己,利了敌人。”


《史无前例的年代》 二被摧残的长城(1)

    受迫害的将军们    
    1966年10月5日,根据林彪建议,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发出《关于军队院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紧急指示》,取消了军委、总政为稳定军队曾经做出的许多规定,完全按照“16条”的规定,开展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于是,军校师生纷纷冲破所谓束缚群众的“条条框框”,走出校门,外出串联,到社会上参与造反夺权活动。各大军区、总部机关和军队负责干部,连连遭受冲击和批斗。11月,涌进北京的十万军队院校师生,有少数人开始了对国防部首脑机关的围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批将领受到诬陷、诽谤和残酷迫害。1968年7月21日,康生按照江青的要求,亲笔写了一封绝密信,信封上注明:“要件即呈江青同志亲启”,信中说:“送上你要的名单”。    
    在康生亲笔写的这个庞大名单中,中共八届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193人,有88人被分别诬陷为“特务”、“叛徒”、“里通外国分子”、“反党分子”。    
    在这个名单中,担任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的人民解放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61人,除六人已经去世外,有37人被点到。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朱德、彭德怀、贺龙、聂荣臻、陈毅、徐向前、叶剑英: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王树声、许光达、肖劲光、罗瑞卿、徐海东、粟裕、谭政;上将王震、乌兰夫、邓华、叶飞、吕正操、刘震、苏振华、李志民、杨勇、杨成武、肖华、肖克、宋时轮、宋任穷、张爱萍、周桓、洪学智、钟期光;中将万毅、王尚荣、王恩茂、张经武、廖汉生。    
    被诬陷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和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有李达、徐立清、唐天际、贺诚、傅连〖HT5,7SS〗日〖KG1/5〗〖HT5,6SS〗章。    
    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帮派骨干诬陷迫害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还有:王铮、肖望东、阎红彦、傅秋涛、刘少文、梁必业、刘志坚、李聚奎、饶正锡、李耀、彭嘉庆、汤平、赵尔陆、肖向荣、王平、蔡顺礼、刘道生、杜义德、陶勇、方正平、徐深吉、成钧、张廷发、聂凤智、吴富善、吴克华、欧阳毅、程世才、顿星云、崔田民、傅崇碧、庄田、晏福生、陈再道、钟汉华、杨秀山、刘培善、刘转连、黄新廷、郭林祥、甘渭汉、袁升平、秦基伟等。    
    在一次又一次的“横扫一切”、“大批大罢”和“揪军内一小撮”的极“左”行动中,人民解放军这座“钢铁长城”,在一个时期内几乎被险恶风浪冲垮了,许多指挥员被诬陷、迫害了。    
    据1980年1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庭起诉书》列举的第32条罪行,在他们制造的大批冤案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内有八万多人遭到诬陷、迫害,1169人被迫害致死。    
    八年抗日战争,我军在战场上牺牲的将军,有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和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将军。    
    三年解放战争中,我军在前线牺牲的也只有炮兵司令朱瑞将军。    
    但是,在“文化大革命”自相残杀的内战里,中国人民解放军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的元帅有贺龙、陈毅及高级将领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长张学思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傅连〖HT5,7SS〗日〖KG1/5〗〖HT5,6SS〗章 将军,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将军,总后勤部副部长汤平将军等许多优秀的军队干部,都在法西斯的残酷摧残下献出了生命。    
    射向贺龙的毒箭    
    1966年8月25日,总参出现“炮轰”总参领导的大字报。带头在大字报上签名的是一位部长,原是“二方面军”的,是贺龙的老部下,而总参的领导又是林彪所信任的。林彪一伙由此推论认为,这张大字报是贺龙支持的,是贺龙想夺总参权的一个信号。    
    于是,策划了一系列陷害贺龙的活动。    
    1966年9月,林彪主持召开军委常委会。他说他是奉毛主席指示,就贺龙问题向大家打一下“招呼”。林彪打“招呼”说,有“证据”证明,贺龙有野心。他列举了一些大字报的材料说,贺龙想在军内伸手夺权。    
    对林彪的“招呼”,参加会议的人都感到很惊讶。贺龙未参加会议,已被排除在会议之外了。    
    贺龙发现自己处境反常,打电话给林彪,想找他谈谈。林彪鉴于毛主席对贺龙的方针是“一批二保”,就答应贺龙来当面谈谈。不料这件很平常的事,却把叶群吓坏了。    
    叶群马上找来林彪的警卫秘书,要他马上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叶群说:“首长召开军委常委会,就贺龙问题打了招呼,能有不透风的墙吗?贺龙想见首长,准是为这事来的。他一定恨死了首长,见面后动了火,谁能保证他不先动手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首长的安全有了一差二错,怎么向主席交待呢?”    
    警卫秘书本不相信,经叶群这么一说,他就按叶群的指挥布下埋伏了。    
    贺龙平静地走进人民大会堂浙江厅,同林彪面谈以后,又从容地走去。在这当儿,叶群却如临大敌。她要警卫秘书带几个警卫埋伏在大厅的幕后,说:“你们几个躲在这里,把手枪拿在手里,把子弹推上膛。谁也不准咳嗽,谁也不能露一点动静。我在幕布的夹缝观察动静,一发现反常,我就一挥手,你们就赶快冲出去!”    
    叶群紧张得脸都变白了。直到贺龙大步走出,她才松了一口气。    
    警卫秘书对秘书们发牢骚说:“纯粹是吃饱了肚子撑的,没事找事!”    
    贺龙的外甥廖汉生是原“二方面军”的老红军,任原国防部副部长兼北京军区政委。1967年2月8日下午三时,突然被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造反派抄了家,连同他老伴扭送卫戍区司令部关押起来。    
    与此同时,北京军区贴出了由解放军报一位副总编辑和总政文化部长联名写的揭发廖汉生的大字报。令人奇怪的是,这两位都不是北京军区的干部,并且对廖汉生一向都很陌生,他们俩人怎么能写出这样的大字报呢?    
    原来这两位头发已经花白的军人,是在叶群专门指使下写的。叶群把两人召见在林彪的台球室里,要秘书将一大包揭发贺龙的材料交给他俩。叶群说:“这一包材料,就是炮打贺龙的重磅炸弹。首长信任你们,把重担交给你们,回去后,好好看看,归纳一下,明天把烧廖汉生的火点起来。”    
    两人果然欣然遵命,连夜赶写出大字报,把北京军区的火点燃了。    
    煽起一场风波


《史无前例的年代》 二被摧残的长城(2)

    1967年3月,全国解放军几乎全部卷入“三支两军”工作,为交流“支左”的情况与经验,周恩来总理和叶剑英副主席在汇报会上,听到不少同志建议,希望军委召开一次军级干部会议。    
    当夜,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顺便提了军队干部的建议。毛泽东当场批准周恩来的建议。第二天,周恩来亲自给林办打电话,要秘书转报给林彪,林彪也表示同意。    
    叶群借此又煽起一场风波。    
    一天下午,叶群从钓鱼台打电话给林彪办公室秘书说,她正在钓鱼台11楼和8楼,同江青、康生商量一件事情。她听说,总理向主席建议要开军级干部会议,主席同意了,然后,总理才把这件事报告首长。这样做,就把首长架空了。叶群说:“首长是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又是国防部长,军内要召开这样大的会议,为什么不先经首长同意后再找主席呢?如果什么事都先报主席,后报首长,那还行吗?所以康老说,此例不可开。我也同意康老的看法。”    
    叶群要秘书马上报告林彪。叶群回到毛家湾,立即又找到林彪。两人商量后,叶群随即找到康生,两人一同到毛泽东那里告总理一状。    
    毛泽东没有深究此事,只是说:总理是应当先向林彪同志通通气。    
    周恩来听到信息,特意写信给林彪,表示完全接受主席和林彪的批评。周恩来说明当时的客观原因,开会的事是在向主席汇报工作时提出来的,当时林彪已休息,不便打扰,但作为他是不可原谅的。周恩来在信中保证“今后决不重犯”。    
    林彪听秘书念了周恩来的检讨信,当即口授了一封复信。大意是:“看到你的信,我深受感动,我应当向你的谦虚精神学习……”    
    林彪还告诉秘书:“叫叶群再看一看!”    
    叶群看了林彪口授的信稿,立时火冒三丈:“开玩笑!写什么信?最多打个电话应付了事,为什么给人家留下文字根据呢?”    
    “千年文字会说话。”在叶群的执意坚持下,林彪同意将信作废,改由叶群给周恩来打个电话,表示一下安慰。    
    秘书们告诉笔者,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到“夫人专政”的深刻影响。作为国防部长、副统帅林彪,能指挥千军万马,但在家里他却受老婆的指挥。“9·13”林彪可耻的叛逃,叶群起了重要作用。    
    所谓“第一个战斗号令”    
    1969年9月11日,周恩来总理和苏联柯西金总理在北京机场举行会晤。为缓和边境局势,中苏两国政府商定,要在北京开始举行两国边界问题的副外长级的谈判。    
    9月22日,周恩来在全军战备工作会议上说,目前国际形势紧张,我们要准备打仗,特别要防止敌人突然袭击。    
    1969年10月,党中央政治局开会分析形势,怀疑苏联政府可能把谈判作为向我发动突然袭击的一种烟幕。因此,经中央政治局研究,决定加强全国战备工作,“以防患于未然”。毛主席说:“苏联亡我之心不死”,号召全国“准备打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