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099-史无前例的年代-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李伟信交待,在讨论“接班”问题时,周宇驰说:“如果等和平过渡的接班,得五六年,可能时间还会更要短些。”    
    林立果说:“可能不止五六年,B—52的身体(笔者注:林彪一伙蔑视毛泽东的代称)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呢!就说五六年,这中间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很难说,首长的地位不一定能保得住。”


《史无前例的年代》 三林家王室的覆灭(5)

    周宇驰说:“就目前情况看,首长被赶下台,被人接班,一下还不可能,最起码三年以后。”    
    林立果摇摇头:“B—52威信高,他要叫谁倒,还不是一句话!再说,他可以让你靠边站,名存实亡!”    
    李伟信供述,林立果在密谈时认为,林彪随时都可能被人赶下台,因此,应先下手为强,加紧策划反革命政变,着手“提前接班”!    
    对提前接班,他们提了两种办法:一是把他们所说的“文人势力”搞掉,以保证林彪的地位不变,再搞“和平过渡”;二是直接谋害毛泽东主席。    
    周宇驰气汹汹地说:“如果一定要这样做,也可以想办法,例如:可以把毛泽东软禁起来谈判,也可以在谋害毛主席以后嫁祸于人,抓几个替死鬼就掩饰过了,古今中外搞政变不都是这样干的吗?那时,反正首长掌权,有关事后处理,首长可以出来说话。”    
    林立果经过密谋,认为必要时可以利用他们可以调动的部队,“控制上海,然后串连全国力量,发表声明,逼中央表态支持,如果有人‘出兵干涉’,便‘保卫上海’形成对峙,再谈判。最坏的打算上山打游击,先往浙江方向。”    
    这伙反革命分子最后决定,先做两件事:第一,制订武装叛乱计划,林立果按照“武装起义”的谐音,订为代号《“571工程”纪要》,林立果说:“这个计划就按在杭州商量的框框,由于新野起草。”第二、组建十支反革命武装。林立果说:“以培养基层干部的名义,搞一个教导队,一百人左右,要精干、保密。”确定这支反革命武装由“上海小组”来抓。    
    于新野1971年3月23日至24日起草的《“571工程”纪要》,在“9·13”林彪叛逃后,在林立果设在空军学院的秘密据点里缴获了。    
    这几页印着横格的活页纸上,用潦草的笔迹,写着以下的主要内容:《“571工程”纪要》的主要内容共分九个部分:即可能性;必要性;基本条件;时机;力量;口号和纲领;实施要点;政策和策略;保密和纪律。    
    《纪要》主要原文如下:    
    可能性。9·2后,政局不稳,统治不稳,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右派势力抬头,军队受压。    
    十多年来,国民经济停滞不前。    
    群众和基层干部、部队中下干部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不满情绪日益增长,敢怒不敢言,甚至不敢怒也不敢言。统治集团内部上层很腐败,昏庸无能,众叛亲离。    
    (1)一场政治危机正在酝酿。    
    (2)夺权正在进行。    
    (3)对方目标在改变接班人。    
    (4)中国正在进行一场逐渐地和平演变式的政变。    
    (5)这种政变形式是他们惯用手法。    
    (6)他们“故伎重演”。    
    (7)政变正朝着有利于笔杆子,而不利于枪杆子方向发展。    
    (8)因此,我们要以暴力革命的突变来阻止和平演变式的反革命渐变。……一旦他们得逞,不知有多少人头落地,中国革命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9)一场新的夺权斗争势不可免,我们不掌握革命领导权,领导权将落在别人头上。我方力量经过几年准备,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的水平都有相当提高,具有一定的思想和物质基础。    
    在全国,只有我们这支力量正在崛起,蒸蒸日上,朝气勃勃。    
    革命的领导权落在谁的头上,未来政权就落在谁的头上。    
    在中国未来这场政治革命中,我们“舰队”采取什么态度?    
    取得了革命领导权就取得了未来的政权。    
    革命领导权历史地落在我们“舰队”头上。    
    和国外“571工程”相比,我们的准备和力量比他们充分得多,成功的把握性大得多。    
    和十月革命相比,我们比当时苏维埃力量也不算小。    
    地理回旋余地大。空军机动能力强。    
    比较起来,空军搞“571”比较容易得到全国政权,军区搞地方割据。    
    两种可能性:夺取全国政权,割据局面。    
    必要性、必然性    
    B—52(注:指毛泽东)好景不长,急不可待地要在近几年内安排后事。    
    对我们不放心。与其束手被擒,不如破釜沉舟。    
    在政治上后发制人。    
    军事行动上先发制人。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正在受到严重威胁。笔杆子托派集团正在任意篡改、歪曲马列主义,为他们私利服务。    
    他们用假革命的词藻代替马列主义,用来欺骗和蒙蔽中国人民的思想。当前他们的继续革命论实质是托洛斯基的不断革命论。    
    他们的革命对象实际是中国人民,而首当其冲的是军队和与他们持不同意见的人。    
    他们的社会主义实质是社会法西斯主义。    
    他们把中国的国家机器变成一种互相残杀、互相倾轧的绞肉机(式的)。    
    把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变成封建专制独裁式的家长制生活。    
    当然,我们不否认他在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革命者)在历史上曾给过他应有的地位和支持。    
    但是现在他滥用中国人民给其信任和地位,历史地走向反面,实际上他已成了当代的秦始皇。    
    为了向中国人民负责,向中国历史负责,我们的等待和忍耐是有限度的!    
    他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是一个行孔孟之道、借马列之皮、执秦始皇之法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    
    基本条件    
    国内政治矛盾激化,危机四伏。——独裁者越来越不得人心。——统治集团内部很不稳定,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几乎白热化。——军队受压,高级中上层干部不服、不满,并且握有兵权。    
    ——一小撮秀才,横行霸道,四面树敌,头脑发胀,对自己估计过高。    
    ——党内长期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被排斥和打击的干部敢怒不敢言。    
    ——农民缺吃少穿。    
    ——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    
    一红卫兵初期受骗被利用,充当炮灰,后期被压制变成了替罪羔羊。    
    ——机关干部被精简,上五七干校等于变相失业。    
    ——工人(特别是青年工人)工资冻结,等于变相受剥削。


《史无前例的年代》 三林家王室的覆灭(6)

    ……    
    时机    
    敌我双方骑虎难下。目前表面上的暂时平衡维持不久,矛盾的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是一场你死我活斗争,或者我们把他们吃掉,或者他们把我们吃掉。    
    战略上两种时机:一种我们准备好了,能吃掉他们的时候;一种是发现敌人张开嘴巴要把我们吃掉时候,我们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这时不管准备好和没准备好,也要破釜沉舟。    
    战术上动机和手段    
    B—52在我手中,敌主力舰,均在我手心之中。属于自投罗网式。    
    利用上层集会一网打尽。先斩(局部)爪牙,(先和B—52)既成事实,(逼)迫B—52就范。    
    逼宫形式    
    利用特种手段如毒气、细菌武器、轰炸、543(指一种武器代号)、车祸、暗杀、绑架、城市游击小分队。    
    政策和策略    
    打着B—52旗号打击B—52力量。    
    缓和群众的舆论。    
    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解放大多数;    
    集中打击B—52及其一小撮独裁者。    
    ……    
    “三国四方会议”    
    1971年3月31日深夜,一架军用飞机在上海市郊军用机场降落了。一个身材矮小、伪装重病的人,脸上戴着大口罩,被人扶下飞机,抬上担架,被汽车送进上海岳阳路的一个招待所里。这个人就是被周恩来斥之为“蒋干式”人物的江腾蛟。    
    江腾蛟是个奸谋多诈的人。1964年,叶群、吴法宪在江苏省搞“四清”运动时,当时他在上海空军当政委。他经常看望吴法宪,利用送礼勾搭上叶群。“文化大革命”开始,林彪把儿子、女儿送到上海、杭州,托江腾蛟照顾。    
    叶群对江腾蛟说:“林彪同志就这两个孩子,像他的眼珠子一样,把他们托给你,有你照顾,我们就放心了。”    
    江腾蛟含着眼泪说:“请放心,有我江腾蛟在,就有他两人在。”    
    从这时起,江腾蛟就加入林彪的“舰队”了,很快由上海空军政委升任南京军区空军政委。接着,林彪、吴法宪又要提拔江腾蛟任空军政治部主任。毛泽东知道后,批示“此人不能重用”。    
    1969年10月,林彪背着党中央,把当时没有任何行政职务的江腾蛟,委派为空军政治部党委书记。    
    林彪对吴法宪说:“江腾蛟这个人要用,不但要用,而且还要重用。像江腾蛟这样的好干部要是不用的话,就再没有可用的了。”    
    江腾蛟说:“首长和副部长救了我,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死,也要跟着林副主席干。”    
    3月31日夜九时,来自浙江杭州的空五军政委陈励耘、上海空四军政委王维国、南京空军副司令周建平,同来自北京的江腾蛟都到齐了。    
    主持会议的林立果,摆着“司令官”的架势说:现在的情况是,军队受压,军委办事组受压,他妈的,我们也是到处受压,周副司令在南京受压,南京军区还要抓江政委、陈政委的“5·16”,看样子,他们不抓出点名堂来不放心。    
    林立果又说:“现在从表面上看很平静,实际上是平静中潜伏着险情。人家的力量组织得很快,这是决战前的寂静,我们可不能像关云长那样,大意失荆州呵!”    
    林立果还说:“当前的斗争,是接班人之争。斗争的重点在上海。双方都在准备力量。根据目前的情况,我们要临危不惧,不能等着挨打卜要做最坏的准备,要防止对方搞突然袭击,打我们的闷棍,这是对方惯用的手法,有好多人都坏在这上头了。”    
    接着,林立果宣布:“今天,我们开的是‘三国四方会议’,上海以王政委为头,杭州以陈政委为头,南京以周副司令为头,还有江政委,他是你们的老政委,由他负责拉总,有什么事情可以请示他。”    
    江腾蛟说:“我只能当参谋,我们都听林副部长的指挥。”    
    林立果马上说:“你们几个要加强团结,互相支持。首长说过,现在谁也不能拆台,大家是同舟共济,命运把大家拴在一起了。”    
    陈励耘、王维国、江腾蛟纷纷表态。    
    4月1日凌晨四点多,所谓“三国四方会议”收场了。他们来到楼下的餐厅里,在一阵阵碰杯声中,相互祝贺胜利。会后,“联合舰队”更加疯狂地进行着各种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他们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加紧修建秘密据点;    
    他们加紧“教导队”的武装训练,配备了车辆和武器;    
    他们在北京、北戴河进行穿梭飞行;周宇驰进行直升飞机训练之后,8月8日,将两辆水陆两用汽车运到北戴河,供林立果进行加强训练。    
    就在这个时刻,毛泽东主席开始巡视南方了。    
    “庐山这件事没完……”    
    1971年8月15日,一列深绿色的专车,驰过绿波荡荡的原野,从北向南奔驰……    
    毛泽东乘坐专列,冒着炎夏酷热,风尘仆仆地“周游列国”,开始了对南方的巡视。从8月16日至9月12日,他先后在武汉、长沙、南昌、杭州和上海,召见五个大军区和十个省市党政军负责人,分别就庐山会议后的形势,同“各路诸侯”进行了多次谈话。    
    8月16日,毛泽东到达武汉,找了武汉军区政委刘丰和同行的汪东兴谈话。华国锋专程从北京到达武汉后,先向毛主席汇报了几句工农业生产问题,毛泽东摆了摆手,用手拍着自己的额头说:“我看你是满脑子的农业,我是满脑子的路线斗争。……工农业要抓,但当前主要应该抓路线斗争。农业也有路线斗争。”    
    8月27日晚,毛泽东主席到达长沙,连着接见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政治委员刘兴元、广西军区党政军负责人韦国清、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福建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会见时,华国锋、汪东兴在座。    
    毛泽东详细谈到党的历史,谈到十次路线斗争,他说:我有三个希望,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史无前例的年代》 三林家王室的覆灭(7)

    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这个党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大的路线斗争有十次。这十次路线斗争中,有人要分裂我们这个党,都没有分裂成……”    
    毛泽东指出:“庐山这件事,还没有完,还没有解决,他们要捂住”。他接着说:“我们党有人搞了十次分裂,我看还可能搞十次、二十次、三十次,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反正我信。”    
    8月26日,正当毛泽东正在南方巡视谈话时候,林彪的“联合舰队”也进行了一次形势分析。于新野的记录这样记载:    
    “会议:1971。8。26    
    成绩很大要看到不足,与形势不适应东西。    
    不要麻痹,要有思想准备。    
    由对外斗争转为巩固阵地。    
    ‘战争’的突然性很强,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也一样。    
    思想、组织、行动上加强‘战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