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4099-史无前例的年代-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恩来在与病魔搏斗的同时,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据有关同志统计,他在病中: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161次;同中央部门同志谈话55次;接见外宾63次;在医院召开会议20次:离开医院出席会议20次:外出看望别人或与人谈话7次。
据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周恩来自1975年下半年卧床以后,叶剑英几乎天天来到床前看望。他一再指示医生说:“要想办法,能延长一天就延长一天,哪怕是多延长一小时、一分钟,只要可能,就要尽到医疗方面的一切努力和责任!”
叶剑英一次次轻轻握住周恩来的手。他们原来还能谈话,后来周恩来难以再说出声了,他俩就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嘴唇一样地动,一样地说不出话来了。
自1975年12月中旬以后,周恩来吃东西就全靠管子往胃里灌了。身上插了七八条管子。输液、输血、排液,可是头脑仍然清醒。天天坚持听读报、听国内动态、听广播。一次他在昏迷中醒来,用细微的声音问医生:“主席,主席身体怎么样?”
医生小声报告:“没有大的变化。”
周又问:“刘帅、刘帅,身体……”
他突然屏住了声,说不下去。
朱德、邓小平、李先念等同志都来看望周恩来。
共和国的几位元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等都在他昏迷之际,伫立在床脚,像雕像一般,默默地望着他,大颗大颗的泪珠,扑簌簌地滚下来。
1月8日晨9时57分,守在周恩来身边的张医生,绝望地凄凉的叹息一声:“不行了……”
光辉的一生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奉献了光辉的一生。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县。1913年他以翔宇名写的手迹“同心努力,万里前程指日登”,至今仍保存在中央档案馆中。1917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学校,后东赴日本留学。1919年归国后,他作为天津学生界的主要领导人,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参与创办进步团体“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参与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为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1924年秋回国,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并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副党代表,参加领导了两次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6年冬,赴上海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兼中央军事委员。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同年五月,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任中央军委书记。七月中共中央改组,任政治局临时常委。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后,1927年8月1日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起义军南下失败后,辗转到上海。1928年7月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上海领导地下工作,并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主持中央工作。1930年9月,与瞿秋白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李立三“左”倾错误。
1931年12月,进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33年春与朱德等人领导红军粉碎了国民党政府军的第四次围剿。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红军进入贵州后,周恩来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选为中央主要领导人之一,继续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会后成为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曾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斗争。参与领导红军的长征,到达陕北。
1936年4月,曾赴保安与张学良秘密谈判,达成红军与东北军互不侵犯、互通有无的协议。西安双十二事件爆发后。1936年12月,周恩来作为中共全权代表去西安,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37年2月至9月,作为中共首席代表同国民党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进行多次谈判,促进了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7年“七·七”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副书记、南方局书记;在重庆,负责领导华南、华中、西南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的统一战线工作。1943年8月,回到延安。1945年6月,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抗战胜利以后,周恩来同毛泽东一起参加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后,率中共代表团留在重庆和南京继续与国民党谈判。1946年11月回到延安,参与领导人民解放战争。1947年3月,国民党政府军进攻延安时,周恩来随毛泽东留在陕北。同年八月,兼代中共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与指挥参与人民解放战争。
全国解放后,周恩来一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曾兼任外交部长,并先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在1956年9月的中共八次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53年底,他代表中国政府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关系间的准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为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和亚非国家的团结反帝做出了贡献。
《史无前例的年代》 四清明起春潮(2)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他继续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1969年4月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73年8月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勤奋工作,鞠躬尽瘁,尽力减少“文革”造成的损失。他为中美、中日实现关系正常化做出卓越贡献。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1月15日,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致悼词,当周恩来遗体送八宝山火化时,上百万人伫立在十里长街默哀送灵。
愤怒的浪涛
周恩来同志的逝世,对于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都是巨大的损失。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都为失掉了擎天巨柱,陷入深切的悲痛。从首都到边疆,从北方到南方,从工厂、矿山到农村、军营,到处是擦不干的眼泪,咽不住的悲声……
在悲痛的日子里,“四人帮”大施淫威。他们不准人们佩黑纱,不准戴白花,不准开追悼会。凛冽的寒风里,正当人们无处寄托自己的哀思,无法抑制自己的怒火时,在周恩来追悼大会的前一天,1976年1月14日,“四人帮”控制的《人民日报》在头版通栏标题抛出《大辩论带来大变化》的文章,说“全国人民都在关心着清华大学关于教育革命的大辩论”,妄图用这种强奸民意的卑劣宣传,转移广大群众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感情。
人民愤怒了,许多读者撕毁了当天的《人民日报》。有的还直接向编辑部提出严重抗议:“你们是什么感情?”“全国八亿人民,全党三千万党员要审判你们!”
“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从反面教育了人民。广大人民按捺着心头的怒火,注视着斗争的动向,用传单、小字报、大字报等各种方式,像呼唤暴风雨的海燕,表达他们的意志和愤怒,声讨“四人帮”借“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进行篡党夺权阴谋活动。
二月初,山城重庆解放碑贴出一张大字报:《请注意当前斗争新动向》,尖锐提出“批右倾翻案风的矛头到底对着谁”的问题,提醒人们警惕一伙野心家纂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二月中旬,北京天安门、王府井、西单等地贴出传单:“起来!起来!战斗!战斗!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向叛徒、野心家、阴谋家张春桥、江青、姚文元之流进行坚决斗争!”“张、江、姚是林彪式的小舰队,陈伯达式的政治骗子,他们欲把大批老同志置于死地而纂党夺权,决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3月份,杭州市连续三次贴出“马天水想干什么”的大字报,矛头直接指向“四人帮”在浙江的老巢。
贵阳贴出长达三万字的大字报《对目前形势和新的任务的几点看法》,系统地从理论上宣传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预言:“更加光辉灿烂的新时期不可避免地必然到来!”
福建省三明市贴出点名“张春桥是个坏人”的大字报。“为了把他揭露出来,我杀头也甘愿!”
3月5日,“四人帮”控制的上海《文汇报》,在一篇报道里公然删去周总理的题词。
3月25日,《文汇报》又在一篇文章里提出:“党内那个走资派要把被打倒的至今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扶上台”,直接攻击周恩来总理。
联系南京路上刷出的要张春桥当总理的大标语,当天,上海工人到《文汇报》贴出大字报:“反周民必反,反周国必乱!谁反对周总理就打倒谁!”
南京是周恩来曾经出生入死战斗过的地方。《文汇报》制造的反周恩来总理事件发生之后,南京青年学生最早带头奋起战斗。
3月24日,南京医学院的师生抬着“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花圈,走向雨花台,在街上写出“警惕赫鲁晓夫式人物,篡夺党和国家权力”的大标语。3月28日,南京大学数学系四百多名师生,抬着周总理遗像和用白玉兰花制成的花圈,特意绕道市区最繁华的街道,去梅园新村悼念周总理,许多工人、干部自动加入悼念队伍。梅园新村和雨花台,淹没在花圈的海洋中。
3月29日,南京大学师生又分成20多个小组,奔向街头,在大街小巷,在开往苏北、安徽、浙江等地的长途汽车上,贴上“谁反对周总理就打倒谁”的大标语。当晚6时,南大学生来到南京车站,在车站工人协助下,在南来北往的列车上,用油漆刷上大标语:“揪出文汇报的黑后台!警惕赫鲁晓夫式的人物上台!”把声讨“四人帮”的信息,扩展到北京、成都等地。
3月31日,南京汽车厂职工公开贴出“打倒大野心家、大阴谋家张春桥”的大标语,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进一步鼓舞了斗争热情。
南京人民的英勇斗争,深深刺痛了“四人帮”。3月30日,王洪文给《人民日报》总编辑打电话,说:“南京事件的性质是对着党中央的,是转移批邓大方向。”4月1日晚,“四人帮”一伙就南京事件向江苏省委发出电话通知:“你们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全部覆盖这类大字报、大标语。”“对这次政治事件的幕后策划人,要彻底追查。”
4月2日下午,江苏省委向南京市和全省传达“通知”,同时出动大批人马,冲刷南京街头的大标语、大字报,并贴出大字报,诬蔑群众的行动是“为反革命复辟、政变制造舆论”,对南京人民进行残酷的镇压。
南京人民无所畏惧,继续英勇战斗。就在传达《通知》的当天,南京大学就出现了《捉妖战歌》,号召“学习总理,革命到底!”南京部队宣传站、虹桥、兰桥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捣毁《文汇报》土围子,向张春桥的修正主义文化部、宣传部开炮”的传单标语。4月3日,南京工学院的师生举行示威游行。4月4日清明节这天,南京市各单位到雨花台的人数达七八万之多。
声讨“四人帮”
南京人民的斗争,鼓舞全国人民掀起声讨“四人帮”的怒潮。
在北京,成群结队的人群,海潮般涌向天安门广场,开始了一场惊天动地的伟大斗争。人们抬着花圈,送来花篮,把朵朵雪白的纸花扎在广场周围的松柏枝上。笔者多次来到天安门广场,目击广大群众用花圈和诗歌为武器,向窃居高位的“四人帮”展开的特殊的战斗。
1976年3月19日,北京朝阳区牛坊小学的师生,向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了第一个花圈。接着,无数的花圈、挽联相继出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围。
3月30日凌晨,第二炮兵部队24人,冲破重重威胁,怀着“宁愿把头掉在天安门前”的决心,用八朵大红花和洁白的挽带,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了第一个来自人民解放军的花圈:“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
中午时分,北京市总工会工人理论组29位同志,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南侧的五四运动的浮雕下面,第一个贴出悼念周总理的悼词。悼词凝聚着对周恩来的爱和对“四人帮”的恨,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一群群人围拢过来,朗读着、抄写着讨伐“四人帮”的檄文。“敬爱的周总理……我们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向您庄严宣誓,誓与党内外的资产阶级血战到底!”
夜幕降临的时候,尽管黑暗笼罩着天安门广场,可是黑压压的人群,却用火柴、用手电点燃了点点光芒,屏声静气听一个女青年朗读诗文。那充满悲伤而又刚强的声音,呼喊着迎来了战斗的黎明。
《史无前例的年代》 四清明起春潮(3)
4月1日,纪念碑汉白玉的栏杆上,用透明塑料布罩着崇文区化纤厂一位青年党员的悼词。他举起拳头,率领大家在一片哭泣声中庄严宣誓:“我们要发扬敢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同赫鲁晓夫、林彪式的人物血战到底!”
在悼词中有一篇署名“革命继承人”的悼词,被人们辗转传抄,反复朗诵。“我们革命人民一定要撕下那些野心家、阴谋家的假面具,把他们丑恶卑鄙的伪善的嘴脸暴露在人民面前……”
群众在悼词、诗歌中热烈歌颂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一份唁幛写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