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阳的女儿-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会说不会写,不会弹不会画,不会歌不会舞,学起东西来又慢得要命;我瘦得皮包骨头,小眼睛塌鼻梁大嘴巴,两排又大又歪的牙齿,加上手上从小到大多次受伤,留下大大小小惨不忍睹的伤疤。我没有钱,害怕跟同学一起去逛街,连件真正属于自己的合身衣服都难找。
几年前,一个同学半开玩笑地说我笑起来像个僵尸。一次跟同学扳手腕儿时,她看到我的手惊恐地尖叫起来;去学跳舞时教者不耐烦地扔下一句:“蠢!”;一个老师问为什么我的衣服总是宽大无比。我觉得我自卑地只能用眼泪来表示自己还拥有作为一个女性的最敏感的灵魂。
恨自己为什么会这般穷,如果家庭条件好些,我就可以去消除这些伤疤;可以去医院矫正这难看的牙齿;可以从小就学琴棋书画;可以不用捡别人穿剩的衣服;可以昂首挺胸地跟人逛街。如果只是穷也就罢了,为什么我还长得这么丑,先天与后天的丑一起逼进我心头,烙下永久的痛:
如果我长得一般,我可以开心时就开口大笑;有话时就主动大方地说出来;走路时可以自然无虑地把手亮出来。也许我长得这般丑也就罢了,为什么我还这么蠢,如果我聪明灵巧一点,我就不会学了很多遍也不会让人厌恶。
我梦想着可以写出行云流水的文章让人折服;可以想出新颖出众的创意让人羡慕。也许我不这么聪明也就罢了,为什么我还是个女的,如果我不是女的,我就可以少为自己的脸蛋难过了;可以少些逛街的忧患;可以少担心别人的眼色。
可是没有美貌、没有过人的智慧。那一阵子我甚至觉得穷得只剩这干枯的躯壳,里面装着自卑而压抑的灵魂。我于是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对谁都不热情,对什么都不再关心。我不是美女,也不是才女,自卑压抑得我喘不过气来,哭过了,恨过了,泪水浸过每一个细胞,恨不得这个世界永远只是一 场梦。
第三部分删除贫穷(6)
告别脆弱的昨天
我高中同学送别时说:“你成绩这么好,考进厦大一定会很优秀。”老师微笑地对我说:“真是个勤奋而坚强的孩子。”我离开家时,父亲灰白头发被风撕扯着,到现在我一闭上眼睛,就浮现出他驼着背渐渐远去的瘦小身影。我不是我自己一个人来上学的,我带着全家的希望,带着全族的希望,带着一个拯救家乡的雄心壮志来的!我怎么可以心安理得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钱,却自私而无能地让自己在这里浑浑噩噩地过四年!我曾经勤劳勇敢,曾经坚强乐观,曾经不顾一切,曾经勇往直前。为什么我要自私地把自己锁在个人的圈子里,我不能也不该不顾父母,不顾家乡,不顾乡亲。我曾经优秀过,我还可以优秀的;我曾经无畏过,我还可以不在乎的;我曾经开心过,我还可以开朗的。我为什么要把自己锁在女人的纤弱和美女的低俗里?我应该扬长避短,面对现实,充分地释放我的善良、热情、细腻、坚强、勤快,跟同学们坦诚交流,积极参与各种 活动。
刚到大学时,我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但是老师鼓励我,不要老盯着自己的弱点,人无完人。我放下包袱,积极地做事,慢慢地才知道自己原来可以做很多事。
身为一个女性,我就必须直面很多东西,而不该消极地逃避。面对自己纤细敏感的神经所带来的软弱,面对很多时候很多细节的不公正,面对自己时不时涌上心头的依赖感,面对让自己迷惘的自我定位和理想追求……在这种种迷惘之中,我没有忘记老师鼓励的微笑,同学自强不息的追求,没有忘记家乡父母亲人期盼的眼神,是这一切让我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找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女性的理想和追求。
是的,我不必埋怨而应该庆幸,我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女性解放的时代,它所给与我的,不仅仅是和男孩子一样的上学机会,还有和他们一样,作为一个平等的人的自我追求和自我实现的机会。我们不仅以女性的特殊性而存在,更应肩负着对社会贡献的责任,。
首先,我们女大学生应该知道,在当今社会,女性已经不再是附属品也不再是装饰品,我们拥有着独立的人格、独立的尊严。女性以其自尊自爱自强的形象,生活在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里,我不断地告诉自己: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寻找并确立自我的人格与价值,既不能靠天赐,也不能指望别人给予,必须靠自我奋斗来实现,靠自我批判来激励。
张洁曾经这样阐述过她对女性人格的看法:“妇女自身存在的缺陷很多。必须将自己弄好了,才能要求别人尊重你,自己如不争气——愿意当花瓶和贱货,那则是无可救药。”这一段话措词不无激烈之处,但的确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女性自省的必要和重要。女性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那就不能不彻底改变旧有的心理结构,就不能不通过对新东西的认同、吸收和改造,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批判,自我整合,以提高女性的自我的质量,乃至重铸女性自我的灵魂。女性只有经过自我批判与自我奋斗的双重努力,方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得到自己营造的“方舟”。
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大学为我们每个人都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为我们在更高层面上的自我完善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我所要做的,不单单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还应该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健全自己的人格,完善自己的品格,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造,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要和价值。确立主体意识,以期能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自觉地进行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激发主体的内在潜力,鼓励自己积极地工作,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活动,以便取得最佳效益,并通过正确的自我评价,有效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向那个懦弱依赖、过分敏感的昨天告别。
其次,我也明白我有女性特有的纤细敏感的心灵,我要充分利用这点,热情而富于同情心,充满母性的包容和宽广,告别冷漠,用女性与生俱来的善于爱和善于被爱的性格,软化这个社会刚硬的线条,为其注入难能可贵的爱的因素。不会忘记父母的爱情,不会忘记那个贫穷却充满爱和快乐的童年。曾经迷恋于母亲的温柔,曾经感动于母爱的深沉,曾经沉醉于母性的热情。是的,不论人类文明发展到多么高明的程度,不论一个人在社会中成功还是失败,母亲,是我们永恒的开端和永恒的归属。而我要庆幸自己是一名女性,我要有一份博大而宽广的胸怀去容纳所有的对与错,有一份似水的柔情去弥补所有的创伤,应该温柔,更应该坚强,要充满了自我牺牲与乐于奉献的精神,用爱去弥补周围人的伤口。
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虽然我还不是很优秀,但我乐观开朗,坚强勤奋,更重要的是我已告别脆弱的昨天。
快乐前行
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高考时的千钧压力,曾经的十年寒窗苦读,那些泪洒课堂的沉默光阴,都在我手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得到了回报,心情是无比的轻松和惬意。我想:大学——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也许也正是我人生的真正开始。
一位外国总理在清华大学访问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学,是创造未来的地方。”一句话让我掂量出了大学四年的份量。我想:在大学,学习知识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就是规划人生、奠基人生。当我们进校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当我们走出了大学校门,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人生状态。有人意气风发,成了社会的中流砥柱,弄潮击水,自在前行;而有人则庸庸碌碌,浑浑噩噩,不知生活意义何在。有人仍在为五斗米苦苦挣扎,而有人则大展宏图。我想,这差别最重要的形成期也就是在大学。当我们为自己的人生选定了轨道,就真的可以上路了。
人生是什么?曾经怀疑自己脆弱的灵魂是否可以承受生活的重荷;曾经忧虑自己稚嫩的双肩是否能够担负乡亲们的希望。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想着自己在闽西偏僻山沟里的贫困家乡,望着那扑朔迷离,若隐若现的未来,我迷惘了。闲时喜欢去操场跑步,而且一跑就是四五圈,每次顶着风跑完,心里都有一种征服的喜悦感。有一天,在操场跑步的时候,忽然想到:绕操场跑步的过程中,每一圈的终点都可以算是一个小目标,每跑完一圈心中都喜悦异常,靠着这股喜悦的激励,我才有精力和勇气继续前行,挑战下一个终点。
人生可能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并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而我们无须定一个多么宏伟的大目标,逼自己一次性完成,相反,把人生分成若干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设定一个小目标,按部就班地完成,不急不躁,这样就更能举重若轻。等到我们完成最后一个小目标时,也许就会惊喜地发现,我们已经达到了当初设定的以为遥不可及的宏大目标。
明白了这些之后,我一下子觉得大学生活豁然开朗起来。大一刚进校时的彷徨已经日渐消失了,我根本无须急功近利,也无须好高骛远,只要自己努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走,就能走到终点。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从大学到社会的过渡,相信也就是其中一个小目标涵盖的内容。也许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已经成为了社会人,不知不觉走过了这一路征程。记得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这爱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无论是在阳光下,还是风雨里,都可以闪耀出一种读之即在的光荣了。体验了亲情的深度,领略了友情的广度,拥有了爱情的纯度,这样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人生。”
这又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诠释人生了。人生中许多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就好像前面说到的亲情友情爱情,这些因素组合起来,才能构建一个完美的人生。我想,这也涉及到我们应该注意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心理因素。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看你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它。一个人一生遇到的事很多,会快乐,会难过,会高兴,会失望。人们总是在得到与失去中徘徊。但是只要你用一种珍惜的目光来看待,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你的人生就会别样精彩。也许会有遗憾,会后悔,会有烦恼和忧愁,但是那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没有遗憾的人生是不完美的。”所以不必去苦苦询问自己失去了什么,也不必苦苦苛求自己得到了什么。让自己轻松点,放开一点,用乐观的心态面对遇到的事,让自己开开心心地做每一件事,热情地对每一个人。其实根本不用让自己背那么多包袱,也不用去想自己到底得到或失去了什么。不要频频回头去看些什么,沉迷留恋与回顾于事无补,让自己轻松点,不要被什么牵绊住。勇敢地往前走,一定会找到自己的。
我的生活是拮据的,我的物质是贫穷的,但我知道,在这个属于我的世界里,贫穷两个字已被彻底地删除了。
(前行 整理)
第三部分我是村边的那条小河(1)
中央民族大学 肖宏鹏
我的小名叫田儿,据父亲说1982年那阵子村里搞改革,分田到户,我刚好那年出生,因此叫田儿。现在这个大名肖宏鹏,是上大学时取的,当然有女子不比男儿差,人穷志不短的双重含意了。从出生到上大学,短短二十来年,我的经历就像村边的那条小河,弯弯曲曲,深深浅浅,清清浊浊,但总是冲过重重障碍,朝前流淌。
童年在风雨中度过
肖家住的那个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可肖家是个大户,人丁兴旺,但祖祖辈辈都穷得叮 响,到了田儿父亲这一辈,还是老样子。在田儿生下不久,父亲分家单独过了,一间半破房,还有一千五百元债,家里无法养活田儿,就把田儿送给人家。后来人家也无法养活田儿,十岁那年田儿又回家了。
家境虽然清贫但在田儿记忆中也有快乐。太姥爷最喜欢田儿,他瘦脸尖下巴,额头布满皱纹,翘着山羊胡子,爱在小院子里栽花种树。小院子的鸡窝顶上都长着小小的叫“黄喜菜”的花儿,地角墙根也栽上“狗尾巴”,那花可鲜了,火红火红,像绸儿一样。还有一种叫“熟菊”的花,长得高高的,一串串像鞭炮一样。每年春夏,蜜蜂嗡嗡叫、蝴蝶飞来飞去可热闹了。到了这个季节,田儿常常轻手轻脚地来到花旁,悄悄伸出两指,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夹住了花蝴蝶的翅膀,乐得田儿合不拢嘴。田儿还用长竹竿做成网袋,网袋上裹着蜘蛛网,在高高的杨树上扑抓知了。
院里还有几棵不高的杏树,那花是白里透红的,风一吹,满地都是花瓣,结的果子很小。田儿摘下吃过,天啊!又酸又苦,嘴都歪了。
最有趣的是田儿跟着太姥爷去田地里挖虫给鸡吃。太姥爷说:“鸡吃了虫子长得快,下的蛋个儿大。”田儿挎个竹篮,在后面跟着,太姥爷走路爱把双手放在背后,弯着腰不慌不忙朝前走,田儿也学他的样子,太姥爷笑着说:“田儿!你也快变成老头啦!”回到院里之后,肥硕滚圆的大白虫子,弯弯扭扭满地爬,把鸡吓得“扑扑”乱飞。但它们还是啄住虫子,一条条往肚里吞。
太姥爷有几手绝活,会做捕鸟的工具,会做芦花折的椅子。他还有两样特别的东西,有块不大的石头,毛毛糙糙的,专门用来磨脚;夏天有一把马尾巴毛,专门用来驱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