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本章新增知识点权威解析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1)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提出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原则,哲学的历史悠久,学派纷呈,哲学基本问题为我们划分哲学上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同时它也是我们反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
(2)哲学基本问题是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基本问题。它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也是引导我们不断更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现实地变革自己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强大工具。
二、本章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核心概念
1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社会意识形态。
2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两者谁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两者有无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基本原理
1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要首先回答的问题,从而决定了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2)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从而决定了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根本出发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所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是实践性,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二是它的阶级性,公开声明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和斗争性的统一,成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有所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依据: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大量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思想精华。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要求:第一,始终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第二,增强全党的总体理论素养,提高全党的总体水平;第三,始终站在时代高度,树立全球意识;第四,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第五,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第六,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
(4)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本章常考知识点
从历年命题特点来看,本章属于历年考试命题中必有的章节。近几年的考题,较多的是对一些名言实质的判断,如“画饼充饥”、“意念移物”、“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等等,前几年命题较多的是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名言的认定,对机械唯物主义名言的认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认定,以及对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特点的认定,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点的认定等等,如“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对“世界统一于存在”、“世界是观念的集合”、“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世界是感觉的复合”、“我思故我在”、“存在就是被感知”、“万物皆备于我”、“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等名言实质的认定。
总之,本章历年命题的常考点是:(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点的认定;(2)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不同的特点的认定;(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同观点的认定;(4)唯物主义不同形态的认定;(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理论特征、基本特征的认定。
本章很少出大题,仅在1998年出过一道辨析题,“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二、本章2005年试题标准答案分析
本章去年没有考题。
三、本章2006年重点预测
要能够辨别分析哲理名言中,尤其是东西方古代哲学名言中或者目前流行的哲学观点中所表现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产生根源,复习重点放在选择题上。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之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D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3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4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5马克思主义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
A思维B物质C存在D实践
6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A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相对主义、绝对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7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A唯物论与辩证法相脱离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8中国唐代哲学家刘禹锡提出:“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这种观点是()
A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不同回答D对意识有无能动性的不同回答
10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
A多元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
11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为人民服务的观点B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C求真务实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
12马克思在哲学上最伟大的贡献是()
A创立了唯物史观B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
C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统一起来D确立了能动的反映论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
A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B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统一起来
C把哲学与无产阶级统一起来D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4“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
15“心想事成“这一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能动反映论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16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
17“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最终将导致()
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教条主义D折衷主义
18《易传》说:“易……之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无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这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D二元论的观点
19“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本身的主观映象。”这一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20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D二元论和诡辩论
21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特点()
A发扬人道主义,提倡以人为本B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
C高扬人的主体精神D反对科学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22“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种观点是()
A辩证法的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A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B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
C坚持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D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24“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候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一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25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理在事先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C万物皆备于我D上帝创造世界
26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心外无物B世界是意志的表象
C物是感觉的复合D世界是绝对理念的产物
27中国古代哲学家陆九渊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这一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28“天命难违”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9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
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D自然观和社会观相分裂
30哲学上的二元论是()
A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
B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导致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
C唯物主义的一种特殊形态
D唯心主义的一种特殊形态
31“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A先验论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经验论的观点
32“人是目的,也是手段”,这一观点()
A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观点B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D科学主义的观点
33列宁说:“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所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C物质是否能为意识所正确反映D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
34主观唯心主义最终导致()
A唯我论 B个人中心主义 C唯意志论 D超人意识
35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近代哲学具有的共同的特点()
A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脱离
C都是不可知论哲学D都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2旧唯物主义的缺点()
A具有形而上学性B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C机械性D唯心主义历史观
3任何哲学都是()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4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
A人生观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组成部分B世界观、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观
C世界观和历史观可以代替人生观D人生观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现实表现
5凡是唯物主义都主张()
A世界是可知的B世界是不可知的
C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