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岳村政治-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民小组长还是入不了党。我儿子如果在部队入了党,我们杨家就有党员了,以后村里的事情我们也就有更多的发言权。
听杨的这种解释,感到有必要追究,民国的兵役制和现在的兵役制的区别及对乡村社会的影响。目前,应征入伍虽然可以给农户一定的经济权利。比如,在义务兵阶段,原来所分的田不用交,每年还可以享受村里面的一定补助。但更多家庭是从政治方面来考虑的。正如杨所言,如果将履行义务等大的方面和培养应征者进人主流社会不说,从村庄政治来说,应征入伍最直接的意义就意味着加入党组织,这对于家庭在乡村社会的地位是十分有意义的。因为现在农村党组织实际上掌握着村庄的主要权力,而村庄的领导者为了不使更多的人来分享这些权力,一般不愿意发展党员,有文化的年轻人,如果不是现权力体制中的一员,往往难进入党的组织之中。但只要到了部队,一般都能入党,而
复员回村后,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村庄权力的主流层。这也许正是许多家庭宁愿在经济上吃点亏,也希望自己的子弟能参军的主要原因?
还值得注意的是,农民眼中的乡村社会利益关系。农民对乡村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认识,关系到农民对国家的制度安排及各级政府管理行为的态度。在转型期,也关系到乡村社会对国家现代化的支持程度。从杨等人的言行中,是否可以理解为,农民目前对国家的税费还是认可的,对村干部的行为也表示了一定的理解,只是对乡镇政府收取的乡镇统筹之类费用多有指责。为什么如此?
此人热情正直,对许多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可作长期观察对象。
2。6
接着,在周秘书陪同下,访问另一杨姓村民。
杨某,绍庄村祝功组人。其住房紧靠村委会办公楼,属于新建,占地面积约有200平方米。因村委会办公楼破旧而无法办公,村里的干部经常在其家开会商谈工作,村党员和组长会也经常在其家召开。
看杨家正堂屋的祖先灵位,发现与前面的杨家有所不同,便问起其祖先来历。杨说,虽然都姓杨,却并不同宗。自己是个外来户,大约在他3岁时,从长沙市搬过来的。什么原因要从省城搬到衡山这个偏僻的地方,杨不愿意说,只是推说不太清楚。至于如何在这个村子落的户,杨说主要是由于其父有一个远房亲戚在附近的村子,帮他们买了些田,所以就在这里安了家。
从家里的摆设和待客来看,感到杨的家境较好,而且他本人也很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的生括情况,便问及了1999年杨家收支情况。
杨介绍说:1999年全家收入由农业收人和副业收人两部分组成。农业收入主要有:耕种水田10。6亩,共收水稻12360斤,按国家保护价计收人为6180元,养殖业1000元,种植业100元左右。农副业收入合计7260元。而支出也由生产性支出和日常生活支出。其中,生产性支出主要有:种子约200元,化肥1000元,农药为400元,请人耕种为2000元,水费为240元。非生产性支出有农业税220元,特产税41元,乡统筹302元,村提留48元,此类开支合计为4451元。收支相抵,农副业总收入为2819元,每亩收入约6为250元。
问:除了农副业收入外,还有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杨答:农闲时,小儿子到广东打工,大儿子在当地做工。大儿媳有时也出去做些事。他们的收人大约一年有8000多元。
问:生活性开支情况如何?
杨妻答:生活性开支主要有日常开支和人情往来费用,小孩子育费用是一笔大数目。现在农村人情往来也是笔很大的负担。
问:你感到现在的日子过得如何?
杨答:与人民公社时期相比,好多了。可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那的候,我们家可没有饭吃。
问:当年分田到户时,你是如何想的?
杨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当年40岁,已婚育有二子一女(分别为13、9、6岁),是一位普通社员。由于我从三十多岁时就开始患有慢性病,在生产队只能算是个半劳力,长年靠生产队照顾。从内心上来说,我不希望分田单干,感觉天要塌下来了。分组时大家都不是很想要我们家。我和老婆想,今后单干了,孩子太小,我们家分的田谁种,将来的生活如何办。但这种想法你还不好表示出来,不然大家会看不起你。因此,在生产队搞分田到户时,我还装积极,好像不靠你们大家我也能生活下去。分田后的第一年,我们全家老少都下田劳动,虽然感到很苦,还是走过来了。现在好了,孩子们都大了,苦日子总算到了头。我们家在村里的生活已算得上小康。
问:你如何评价现在的村干部?
杨答:现在的村干部已不像原来的大队干部了。那时的大队干部比现在的村干部牛皮得多,很少劳动,好像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我们也比较怕这些人。背后称他们是土皇帝。现在村里各种各的田,只要交了税费和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谁也拿你没有办法。我们村没有什么集体经济,所以村干部自己也得种田,不然就会没有办法过生活。他们现在唯一可得的好处,就是开村干部会议时,经常在我们家办餐,用公款吃喝点。
问:现在村干部管不管事呢?
杨答:一般来说,村干部还是想管事的。可是现在他们没有多少事可以管了。计划生育和收缴上交提留又是得罪人的事,谁也不愿意管,也不能真的拉下脸面去管。现在村里的公路需要修,水渠也要修了,可村里没有钱,他们也没有办法。
问:你认为,你们村谁在当家?
杨答:当然是村支部书记。可这几年搞村民选举,好像村委会主任也有些权力了。我们村较有威望的还是那些退休回家的老干部。
此时,陪我来的村秘书有事先走了。杨的妻子很神秘地看了看门外,见没有人,便压低嗓子对我说:你是上面来的干部,我有一个重要情况向你反映…下。我儿子,高中毕业回家务农,是村里面算得上少有的文化人。他也很要求进步,入党申请书都写了几年了,我也向村里的支书及来我村蹲点的镇干部讲了多次,可他们就是不让他人党。
在谈到为什么要入党时,杨说,虽然农村的党员不是干部,可许多事情上,党员还是能起作用的。我们村里的许多事,都是通过党员开会决定的。讲实话,现在这样的社会,家里有一个党员,就会感得腰都硬些。我们家作为外来的小户,这些年搭帮邓小平的好政策,赚了点钱,但我还是希望我儿子能在政治上有点发展。
我表示,我们只是搞些学术研究,这些事不好过问。在他们表示理解后,我接着问,你现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杨答:主要怕生病。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生病。现在的医药费这么贵,如果一生病,那可不得了。我们这个家也就完了。所以,现在农村的人生了大病基本上是在等死。根本不可能去治疗。
从杨的讲述中,大体可以认定他们是这场农村改革真正的受益者。从没有饭吃的苦日子到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使他们对现在政策充满了感激之情。只是由于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建立,他们在高额的医疗费用等问题面前存在着担忧甚至可以说是恐惧,这或多或少都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的信心。
2。7
12月11日至14日,安排小任遍访绍庄每一农户。送立成回湘潭后到衡山县档案馆查阅有关档案资料。
12月17日,就有关衡山县政权建设问题,再次走访原衡山县人大主任、现衡阳师范学院党委唐君成书记。唐书记介绍了一些情况,并强调说,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是个政策性很强的政治问题。这个问题很复杂且具有全局性。因此,我们在研究时,应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先要搞清楚基本事实,不要急着下结论。
12月20日至25日,到衡东县和南岳区查阅原衡山县的有关档案资料。基本上搞清楚衡山县农村党组织的发展情况。
2000年1月18日,白果镇彭书记、杨镇长和衡山县委办公室陈副主任到衡阳市参加衡阳经济工作会议,晚上到宾馆就有关乡镇职能和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进行探讨。
2。8
为分析乡村社会控制及政治资源分配情况,统计了有关农村党组织发展情况。
1950年到1959年,为加强对农村的控制和适应集体化动员的需要,共产党在农村大力发展共产党员,9年内全县共发展党员6555人,是1950年的25。7倍。
1966年到1982年,在政社合一的体系下,党对农村的控制相对较强,政治资源与各种利益联系十分明确,既得利益者已基本形成,但由于个人利益尚不是党所提倡,党员发展尚属正常。16年间,共发展党员2348人,1982年是1966年的1。39倍。
1984年到199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对个人经济利益的提倡,既得利益者对农村政治资源的垄断意识加强,党员发展人数明显下降,1984年有7975人,到1990年有7936人,为0。995倍。
根据这一时期的访谈和有关档案资料统计,需要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其一,农村党组织作为执政党最基层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乡村社会主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但是,党组织作为一个政治团体,并不对社区的每一个居民同等的开放,其组织成员必须是符合其纲领和条件而且按一定程序才能获得这一资格。而乡村社区的成员则是因出生就获得了成员资格。这种获得资格的方式和程序的不同,决定和影响了乡村社区成员成为社区管理者的路径。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党组织或成为党员是一种政治资源,而且是一种直接与其利益相联系的资源。谁掌握了这种资源,谁
就在事实上控制了乡村社会。在个人利益已有分化并得到一定提倡的乡村社会,垄断这种资源完全可能成为某些既得利益者的目标。党员身份作为一种政治资源并被少数人垄断,是否意味着现阶段乡村政治结构的社会基础具有了一定的垄断性?
其二,有许多研究者认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组织对村民已失去吸引力。从绍庄村的情况来看,这种“村民没有入党要求”的结论并不完全正确。这在于,目前,虽然有一部分有能力者已脱离了乡村社会而到城市或他乡寻求发展,但大量的村民还是以村庄作为最基本生存空间的,他们需要在乡村社会的环境之内寻找到发展的机遇或体现其价值,而加入共产党是成为村庄权力主流层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途径。当然,这种动机也许并不纯洁,但却是乡村社会政治状况最基本的现实。
3。1
决定对村民进行问卷调查。这次问卷调查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问卷调查对象为村民和农户,范围以白果镇的绍庄和同心两村为中心区域,同时考虑到区域代表性和各行业及经济状况等情况。调查资料的收集采用二种方法:一是设计基本问卷表《中国农村问题调查》(村民卷),以了解村民对目前的土地制度、各种税费及村级组织的认知和意愿状况。二是设计各种农户经济状况的基本数据统计表,在调查人员的参与和指导下据实填写,以了解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2000年1月15日至20日,设计和印刷《中国农村问题调查》
(村民卷)2000份。该表分为四个部分:基本情况部分、对土地制度的认识、对各种利益关系的认识、对村级组织的认知状况。
3。2
2000年1月21日,没有与衡山县有关人员联系,只与任江华带着500份前一天印制的《中国农村问题调查》(村民卷),直接到了白果镇。
上午10时30分到白果镇,首先到镇政府。因镇里所有的干部均下乡收缴统筹提留,只得在镇办公室等待。
刚坐下,就有一对青年男女走进来。那男青年将几张缴费单放在我面前,有点气愤地说,“我们双方家庭把所有的税费都交了,应该给我们开结婚证了吧!”听此言,我大惊,细打听才知,他们是…对已达结婚年龄的未婚青年(男26岁,女25岁),都在深圳打工,这次回乡办结婚证,准备在春节期间举行婚礼。但根据镇里面的规定,凡要开结婚证的男女,双方家庭都得完成税费任务。如果没有按规定完成,就不准开结婚证,而不开结婚证就领不到准生证,就不能生孩子,否则就违犯了计划生育政策。因他们见过世面,认为这种规定违反了国家的婚姻法,所以上次来与镇干部吵了起来。但最终迫于无奈,只得按此规定办理,所以当他们认为我是镇干部时,心中的不满就对我而发泄了出来。
我向他们解释说,我是来这里搞社会调查的,也在等人。听我这样讲,两个年轻人不好意思起来。但他们到过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很快就找到了新的话题。为了表示友好,他们主动地要过两张调查表,认真地填写了起来。
他们将表填完后,我看了一下,发现他们对有关村委会选举的问题讲得比较清楚,便问起他们是否参加过村委会选举。
男青年说,1999年初举行的第四届村委会选举参加过。当时,为了参加这次选举他还是提前从深圳请假回来投票的。可是,经过这一次选举后,感到非常失望。因为,现在举行的这些选举,并不公平,基本还是镇干部和村里那几个当权的在操纵选举。比如,在提候选人时,就将他们要选的人定下了。普通村民根本没有办法选上。
问:你是否愿意参选,并回村来任村干部?
男青年答:当然愿意。现在我们在深圳打工,虽然能赚一些钱,可并不是长久之计,将来总要回到村里面来的。现在我们这里很落后,不改变肯定不行。而要改变靠原来的村干部肯定不行。一些有文化的年轻人现在在村里讲话没有影响。我们几个在外打工的,计划等几年回来,团结起来参加村委会选举,将我们中间的兄弟们选上去。这样,就可以将在深圳等地学到的东西带回来,肯定能改变我们这里的面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