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362-政治理论基本教程-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展与“全球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本章在历届考研中出过选择题、辨析题和分析题,题量少,但由于本章阐明的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动力和历史的创造者,理论内容十分重要,并涉及许多社会热点,出分析题的可能性较大,分值较高,是考研重点之一。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我国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1999年以来,只考过一次分析题,有再考的较大可能性。
科技革命的作用、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关系,是社会热点之一;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本章联系最为密切,这几年考研中没有出过高分值试题,应引起更多的注意。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择。)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B阶级矛盾
C人与自然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生产力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D社会基本矛盾
3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就是认为()
A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B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只有一个
C社会发展动力只能在经济领域中寻找D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4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生产关系问题上,无产阶级政党的政策是()
A不断变革生产关系B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
C不断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D建立和完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5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B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C它是否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D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6阶级斗争是()
A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党的群众观点的首要内容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B相信群众的观点
C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D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8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B发展先进文化
C发展科学技术D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杰出人物的产生是()(1999年以来,本章考研未出单选题)
A必然的B偶然的
C有些是必然的,有些是偶然的D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择。)
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因为()
A它能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提供较好的社会形式
B它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C它能使技术设备和自然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
D它能使生产力潜力大大发挥出来
2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3科技革命()
A大大提高了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B将导致生产力革命,并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C不断变革着人的精神面貌和思维方式
D将促使一切社会矛盾自行解决
4“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命题表明()(1992年理科多选题第23题)
A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
B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
D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5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A具有客观性
B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C它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和体现
D它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6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是因为()
A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归根到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方向
B社会发展规律通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实现出来
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D社会发展规律以人民群众的意志为转移
7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2003年多选题第17题)
A人人创造历史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8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这一变化体现了()(2004年多选题第16题)
A政治文明的进步B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C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D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
E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三)辨析题
1析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
3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4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5析“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6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1999年文科辨析题第30题)
(1999年以来,本章考研只出过一道辨析题)
(三)分析题
1试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试述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
3试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其关系。
4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孟子》(《尽心》下)和《荀子》(《王制》)
材料2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饮冰室合集》十六册和《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和《精神现象学》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5以下是有关我国所有制结构问题的材料(2000年理科材料题第35题):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情况:
在工业经济领域(以产值计算),国有经济由1978年的78%下降到1997年的265%,集体经济由218%上升到405%,非公有制经济由02%上升到33%。在商业领域(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算),国有商业由1987年的546%下降为1997年243%,集体商业由433%下降到182%,非公有制经济由21%上升为575%。
1997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公有制经济占67%,个体工商业占159%。到1997年底,个体工商业固定资产投资达3426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5%;私营企业96万户,从业人员1399万人。1979…1997年,外商实际投资2201亿美元。
摘自国家体改委研究所组编《中国所有制改革20年》
材料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所有制结构条文的修改情况:
1982年宪法1988年宪法修正案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第六条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十一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第十一条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材料3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上半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2264亿元,增长101%,其中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1…7月总产值的综合增长速度同比为16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当月增速同比也达到145%,非国有企业的当月同比增速超过25%。该省省长说:“没有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就不可能有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浙江省的“共同发展”所形成的所有制结构是:国家、集体、个体私营、“三资”的比重是115%、403%、425%、57%。
摘自《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0日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材料1,说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1与2,说明我国宪法修改的理论依据。
(3)分析材料2,指出我国宪法第六条修改前后所保留的共同内容及其原因。
(4)结合材料2与3,说明我国宪法修改的现实意义。
6试分析“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1999年以来,本章只出过一道分析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Ⅰ
1D2A3D4D5D6D7A8D9D(二)选择题Ⅱ
1ABCD2ABCD3ABC4ABD5BCD6ABC7BCDE8ABCD(三)分析题
1(答案要点参见本章“考点分析”(一)、2)。
2(答案要点参见本章“考点分析”(一)、3)。
3【答案要点】(1)江泽民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2)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的原理。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对历史唯物论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特别体现了历史唯物论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历史唯物论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和阐发,特别体现了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的原理,社会意识和文化具有巨大的批判和维护的功能。代表中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的原理。为人民群众服务是党的最高宗旨。
(3)“三个代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是统一的整体,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基础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发展;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又要依靠人民群众及其实践,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4【答案要点】(1)材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