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共和之路-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忙于革命,需款正急,未能尽力。于是孙眉只留其侄、孙中山之子孙科在檀香山上学,带着母亲杨氏,弟媳卢氏,两侄女孙诞、孙婉等全家迁居香港,在九龙牛池湾,借了一笔钱,盖了三间茅屋,经营小农场,以种植果菜、饲养鸡豚等养家,此外别无所有。孙中山已经很久没有同家人团聚了。眼见革命形势日日见好,有人竟这般造谣,目的何在?不是要瓦解这个组织吗?再说这么多年,他孙中山为人做事,光明磊落,并没有丁点儿私欲之心,这是众所周知的。包括他的生活用品、衣着,都是节省再节省,俭朴再俭朴。他吃饭并不讲究,花钱比谁都吝惜。因为他时刻都在提醒自己,自己是革命领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对这种谣言的出现他怎么也想不通。这件传闻是好友黄兴直言告诉他的。他信任黄兴,如同信任自己。黄兴也说,可能是保皇派使坏,拉拢党内立场不坚定的人。想到这里,他又多了一丝安慰。敌人要失败了,因而像疯狗一样要发疯咬人了。但是怎样平息这场风波?他又想到了黄兴。半夜里,他推开了黄兴的门。◎晚年的孙眉倾全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终至毁家纾难;而早年兄弟之间却因观念不同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前排中为孙眉)。

    〃总理,这么晚了,还没休息?〃黄兴一愣,因为孙中山深夜敲门还是第一次。

    〃睡不着啊。昨晚,你告诉那事,使我难安啊!〃中山道。

    〃区区小事,何以挂心?〃黄兴道。

    〃不,这是敌人在借刀杀人,怎么说是小事?〃

    〃那你说怎么办?〃

    〃这不,我不是来找你商量的吗?〃

    黄兴请孙坐下,两人坐在床沿上商量起来。

    末了,只见黄兴熄灭了烟说:〃这样吧,谁怀疑,就让谁去专门调查,然后把调查结果大白于党内。〃

    〃也好。〃孙中山点点头,站了起来,〃因是关于我的事,就由你老兄安排了。〃

    〃明天,我就派他们去调查。〃

    调查人出发了。

    在邓荫南经营的家场场部——一幢简陋的二层砖木结构的红色楼房前,两个中年男子跳下马车,和邓荫南交谈。

    乘车人出示身份证件道:〃我们是同盟会南洋支部成员,奉派来此调查。〃

    接着又说:〃东京总部,有人印发了《孙文罪状》,我们想来核实一下。据说他贪污捐款,给他哥哥在这里盖了一座洋楼。〃

    〃洋楼?〃邓荫南苦笑了一下,〃有一座,是我们合伙帮他哥哥盖的。喏——〃他指着远处雨雾迷蒙中的一座茅屋,离此有百米远。

    沿着田间小道,调查人向茅屋走去。

    这是一座三间大的陈设简陋、光线暗淡的茅屋。

    孙母杨太夫人病卧在床上,孙眉和两名调查人员默立一旁。

    杨太夫人发出剧烈的咳嗽声。

    卢夫人赶紧过来给她捶背,转头又低声嘱咐孙婉:〃快去给婆婆端药……〃

    调查人有些窘迫地对视了一眼:〃那我们……先告辞了。〃

    孙眉默默地送他们出来。

    一名调查人在门外停住,掏出一沓钱送给孙眉:〃这一点钱请您留下。〃

 有人毁誉,说孙中山私吞革…

    孙眉摇摇头:〃我知道革命经费的困难。〃他做了一个手势,〃不留你们了。事情都已清楚。〃

    调查人看了看孙眉,感动而又愧疚地点点头:〃再见……〃

    马车在泥泞中远去……

    到香港九龙进行调查的华侨回到新加坡、日本后公布了调查材料,总部和南洋广大华侨对孙中山更加信赖和敬仰了。

    在东京,日本朋友宫崎寅藏看了调查书,激动地说:〃孙君在个人生活上极为俭省,是中国人的榜样,也是日本人的楷模。若是为了帮助穷苦朋友们,或为达到革命目的,孙先生是相当敢用钱的。但他自己的生活却非常朴素而简单,既不喝酒,不玩女人,更不花不必要的钱。有电车的地方,他一定坐电车,就是坐小包车,也是算得很精,从不随便乱花。并且不管天气怎样,他经常带着大衣和洋伞走路。这样,万一下雨,他还是可以去任何地方。〃

    〃风波〃不但没有给孙中山抹黑,相反却给他增添了光彩。

 庆龄对孙中山说:爸爸给我…

    庆龄对孙中山说:爸爸给我们看过您的照片。他说,中国是睡着的,这个人却是醒着海风习习,汽笛声声。

    1907年12月上旬的一天,一艘由日本开往越南河内的法国邮轮起航了。

    孙中山和他的同盟会随员与岸边的日本朋友挥手告别。

    为了组织广西镇南关起义,孙中山决定亲自督阵。

    大海起风了,波浪掀得山一样高。

    面对着大海,孙中山有多少感慨啊!自广州起义,十多年了,他有国不能回,有家不能归。从兴中会到同盟会建立,尤其是同盟会成立的近三年,是他最为操劳忙碌的三年。这三年可用六个字概括:〃宣传、筹款、起义。〃苦口婆心的宣传,无疑唤醒了沉睡的民众;频繁的边境起◎孙中山、黄兴在镇南关起义中亲冒炮火,激励将士。

    义,虽然失败,但却给千年的封建帝制敲响了丧钟。这次广西镇南关是第六次起义,孙中山对此充满信心。1907年,是孙中山组织发动起义次数最多的年份:5月,发动潮州黄冈起义;6月,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9月,发动钦州、廉州、防城起义。虽然这些起义很快都失败了,但孙中山并不气馁。对即将发动的广西镇南关起义,他充满信心。他把目光坚毅沉稳地移向远方。远方是祖国大上海的吴淞口了,邮轮将在那里加油休整,然后绕香港,直达越南的河内。

    法国邮轮中途停泊在上海吴淞口时,因为孙中山不能下船,只好约好友宋嘉树前来相见叙谈。

    孙中山站在甲板上,望着熟悉的港口和那边雾气腾腾的都市。正在感慨中,甲板的另一侧,身穿黑色教士服装的宋嘉树走了过来,老朋友相见,亲热无比。孙中山紧紧握住宋嘉树的手。

    宋嘉树道:〃听说有位过路的友人要我到船上会面,我就想到了是你!〃

    孙中山叹息:〃祖国的土地,我竟无权登岸。不过,用不了多久了……〃他凭栏凝望远方,兴奋地告诉宋嘉树,〃十多年来,兴中会孤军奋战,借重会党,随聚随散,难免挫败。现时成立同盟会,集合海内外笃信共和主义、学识丰富的志士,形成国民革命中坚,大业可望及身而成。〃

    宋嘉树显然兴奋起来:〃太好了……你这次去越南……〃

    孙中山道:〃宣传,筹款,发动武装起义。〃

    他们手扶栏杆沉思。

    海关的钟声隐隐传来,灯火星星点点……

    宋嘉树指指孙中山身后:〃你看,我把孩子们也带来了。〃

    孙中山转过身,只见倪桂珍正微笑着从甲板那头走来。身旁是两个秀丽的女孩。一个约八九岁,一个稍长一些。个个如花似玉,出水芙蓉一般。

    孙中山指着稍大一些的姑娘,高兴地问:〃如果我没猜错,是霭龄吧?〃

    宋嘉树笑了:〃不,这是庆龄,那是美龄。霭龄已经在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学习了。〃

    孙中山深怀感触:〃时光如流……孩子们这么快就长大了,我都不认识了。〃◎宋庆龄与孙中山的卧室。

    宋庆龄有些羞涩地望着孙中山,突然用一种清朗悦耳的声音说:〃先生,可是我认识您。〃

    孙中山:〃哦?……〃

    宋庆龄:〃爸爸给我们看过您的照片。他说,中国是睡着的,这个人却是醒着……〃

    宋美龄也不甘沉默:〃妈妈说你是一个危险分子……可是你一点儿也不让人可怕。〃

    倪桂珍轻声制止:〃美龄!〃

    宋美龄却大胆地跑过来,用英语对孙中山说:〃先生,我喜欢您。〃

    孙中山被这真挚的语言深深打动。同时,他一定也想起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几乎是怀着一种母亲的温柔说:〃我也喜欢你们,可爱的孩子们。……属于你们的未来世界,定会比我们的现实美好得多!〃

    中山深情地望着孩子们,一会儿又道:〃中国非改革不可,我们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数十年后,中华民族一定能振兴,东亚睡狮必将震动世界。到那个时候,民众有权选举自己的领导者,选举自己的立法者。〃

    孙中山的话音刚落,宋嘉树就说:〃那是将来。可如今,到处都是暗探,我很为你的安全担心。〃

    〃你不必为我担心,为了使中华摆脱专制枷锁,总有一些人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我孙文要为革命生,也要为革命死!〃此时大海像凝固了一般,宋嘉树深为中山先生的豪迈誓言所感动。

    〃我也决心要和你一样!〃宋庆龄突然响亮地说。

    孙中山高兴地说:〃好!你愿意帮助我,我非常感谢你。不过,搞革命可要吃苦啊!〃

    〃我不怕。〃

    〃说不定要被杀头。〃

    〃当我去做那些革命的事情的时候,不管有什么意外发生,我都不会害怕!〃宋庆龄坚定地回答。

    宋嘉树望着女儿,对孙中山说:〃对于一个十三岁的姑娘来说,她是过于老成了。〃

    〃革命是会让她们过上好日子的。〃中山说完笑了。

 反清二十余年,孙中山亲自…

    夕阳西沉。

    孙中山一行登上了一座山梁,山梁上有一个村子,名叫弄尧屯。再向上爬一个坡,就是炮台了。他们在村中一个木棚下稍作休息。屯里的人,只有少数人和一些小孩子在家,大部分人已经撤离了。孙中山一行来到这里,惊奇的孩子们见孙中山大眼睛高鼻梁,身着洋式服装,以为是外国人,有的大胆走过来,有的吓得跑开,有的站在远处大声喊:〃老外来咯!〃〃老外来咯!〃孙中山和蔼可亲地对孩子们说:〃我是中国人,不要怕,不要怕!〃〃炮台现在是我们的了,一会儿我领大家可以上去玩玩,我们不久一定能够推翻满清,届时大家就可以自由自在,不受压迫欺负了!〃孩子听后高兴起来,又挥手向远方的孩子示意,让他们也过来。孩子们越聚越多,里三层外三层,把孙中山围得密不透风。

    孙中山又问:〃你们屯里的人哪里去了?不能只有这么多人吧?〃

    〃前几天,我们屯就没有人了,都被大炮赶跑了。昨天我们才赶了回来。〃孩子照实回答。

    孙中山又看到一个小姑娘头上扎着一根白头绳,便俯下身来问:〃家里出什么事了?〃

    姑娘回答:〃我妈妈被那边的大炮炸死了。〃小姑娘说完用手指一指清军的阵地。

    孙中山把小姑娘抱起,亲了亲她:〃他们太可恨了。我们的大军很快就要到了,一定狠狠地消灭他们。你说好吗?为你妈报仇!〃

    〃谢谢叔叔啦。〃

    孙中山又道:〃走,你们愿意看炮台的,跟我们一块看炮台去。〃

    〃好,看炮台!〃孩子们喊叫起来。在孙中山的带领下,点燃火把,大家欢欢喜喜地跟他上炮台去了。

    他们先到镇北炮台。这是三座炮台中最大的一座,用花岗石砌成,高居峰巅。起义军先期占领了这座炮台,他们用锣鼓军号欢迎孙中山一行。孙中山与同来的同志向前与革命军官兵一一握手,在炮台前发表了即席讲话:

    〃感谢大家此次奋勇举旗起义!我们要同全国同胞一起把清朝皇帝、民贼推翻,建立新的富强的共和国,四万万同胞都成为国家主人翁,享受独立自由之幸福。外国人不敢欺侮我们了,大家都有田地耕种了。同志们,我们就要直下南宁、广州,北出长江来和全国同胞打到北京去!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是最得民心的军队,到处都有人民来帮助,力量最大,贼军必败,我们必胜!兄弟此次入关,是和大家一起奋斗,把革命革到成功。〃孙中山讲话时态度和蔼可亲,官兵们深受鼓舞,全场气氛十分热烈,爆起一阵阵掌声。

    接着,孙中山又到镇中、镇南两炮台视察,每炮台有炮十一门,但配件多不完备,也无标尺,还不如镇北炮台火力完备。

    当他重回到镇北炮台时,敌人可能闻见动静,炮弹飞来,孙中山立即命令大家卧倒。他为伤员包扎后,即用望远镜观察,命令炮手还击,炮击清军大营。随着孙中山发出口令,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打得好哇!给我狠狠地打!〃孙中山见战士发炮准确,大加夸奖。

    其他炮台也相继向敌营发炮,黄兴和法国武官狄氏又发了一炮,也击中了敌营。敌营里黑烟翻卷,顿呈乱状,击毙清兵六十多人。

    〃来,我也操炮一试!〃孙中山也亲自发炮。

    〃击中了!敌人在逃窜!〃炮手高兴地叫道。

    孙中山兴奋而感慨地说:〃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自发炮击中清军耳!〃

    有的义军战士负伤,孙中山立即为他们包扎。

    黄兴走过来协助:〃先生,您可真熟练啊。〃

    孙中山双手不停:〃十年前,我在伦敦就译过《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呢。〃

 最后撤离炮台,孙中山感慨…

    神兵天降,炮弹在敌营开花,发发命中。

    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守镇南关的清军参将陆荣廷吓坏了,当天派一樵夫登山,送密信约降。信中说:〃……然时不我与,屈志事仇,食其禄有年矣。私心怏怏。每愧日月之明,尚乞君等谅之。今次君等起事,可疑者,实力不足。惟君等背后有大豪杰孙逸仙策划一世。彼之军,略与太平天国同,起事于边城,俟得天下民心,然后理攻北京。仆等之疑遂尔冰释。比日来,受猛烈炮击,方知孙统领亲临阵地,极操纵之妙。风云际遇,今始知觉,务望将仆陆荣廷之名,投于君等麾下。〃

    孙中山接到此信,便与大家商量,多数同志认为陆荣廷不可轻信。〃求和是假,拖延时间是真。〃大家还认为,革命军的形势不容乐观。〃我们虽占领炮台,可清军本营尚在敌手,且龙州援军不日可到,难以持久。再说三炮台中其他两炮台,炮位南向,一时难以移动,不能用以炮轰清军,而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