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5985-王芳回忆录(选载)-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抢锸堑钡刈罡叩囊蛔剑礁吡置埽匦胃丛樱阌谝危歉霰冉侠硐氲牡胤健W吡艘灰梗颐堑搅四锨接焐较隆7⑾稚较掠猩诒诒囊路臀颐且谎晃试词亲荻踊睾吞匚裢牛窃谌站砟脸厍把杆俪防耄惭×苏飧龅胤剑璩扛系秸饫铮任颐窍壬狭松健!
等我们上了山,已是早上八九点钟,由于纵队机关的目标很大,日本鬼子追踪发觉后迅速包围了这座山。纵队特务团和日军打了整整一天,我们勇猛反击,阵地始终没有被敌人占领。但是我们部队的弹药和粮食很有限,必须在夜里突围出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问纵队参谋处的人员纵队机关往哪里去?他们说往蒙山方向。我认为往那里突围,方向是正确的。我决定跟他们一起走。我知道那里是敌占区和根据地交界,日军力量相对薄弱,便于展开敌后工作。
突围开始了。我指挥大家跟着纵队机关走,他们有部队,情报也清楚。开始果然比较顺利,但经过芦山时,此地已被日军占领,中了敌人埋伏,发生了战斗。好在是夜间,目标不清楚,互相对射,伤亡不大。可是纵队机关被打散了,部队和机关部分人员突围出去了。幸好我们一旅机关没有被打散,也没有伤亡。没有突围出去的300多名纵队机关的同志要求和我们一起行动,合在一起,我们队伍增加到千余人。这时天快亮了。我们处在芦山脚下,山上是日本人,一旦发现我们就会被歼灭。
必须赶快离开这里。但是往哪里走?芦山在我们的北边,西北方向的黄草关已能隐约看见日本军旗——那里被敌人占领了;西边是丘陵地带,虽然便于隐蔽,但村庄多,容易暴露目标;南边是敌占区,后面又有敌人在追击。这时东边已开始露出晨光。敌人近在身边,随时有被敌人发现的危险。
《王芳回忆录》 第一部分大王庄突围(2)
最紧张的时刻到了。我知道这时干部和家属的眼睛看着我,等我作出决定,景宜亭和马冠三不熟悉周围地形,也急切地催我赶快下决心。千钧一发,事不宜迟。而我作出的最后判断是错是对,关系着千余人的生命。有几个胆子小一点的干部家属紧张得哭出了声来,有人在轻声安慰他们。这些家属和女同志绝大多数没有打仗的经历,遇到这种情况,难免非常害怕。这时我一再告诫自己,必须镇定和冷静,绝对不能盲目指挥。如果我选择的突围路线错了,我们这个1000多人的队伍,很难在敌人枪口下脱险,难免遭到全军覆没的命运。我17岁入伍,4年来,第一次接受这样危急的任务,压力是很大的,但我头脑始终是清醒的。我仔细地看着地图,脑子在迅速思考着、比较着。最后我把突破口选在大王庄的西南方向,那里有一条大河,地形开阔,冬季水较浅,可以渡过去。我估计敌人不会在那里设埋伏,很可能是个空隙地段,因为我当时考虑敌人这次“扫荡”重点是山区村庄,他们会认为只要守住道路村庄,占领山头就行,不会想到我们会从大河过去。
我的决心一下,大家立即行动。
河水冰冷刺骨,河中间有两三尺深。河面有六七十米宽,开始时卷着裤腿,但很快被浸透了。男同志扶女同志,体强的帮体弱的。我在队伍中间,一边蹚着水,一边轻声鼓励大家。只听到哗哗的涉水声,部队紧张而有秩序地前进。到对岸了,大家拧着湿透的衣服裤子,跺着冻得发麻的双脚。我注视着四周的动静,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内心稍许安定了一些。但我清楚,敌人离我们路程很近,不能有丝毫麻痹。我说我们还没有完全从敌人包围圈中突围出去,这里依旧很危险,不能停留,加快速度,直奔黄豆山。我们跑步行进,家属和女同志跑在队伍中间,一口气跑了四五公里路。这时大家不仅不感到冷,反而额头冒出汗了。
上了黄豆山,太阳出来了。我们千余人安全突围,没有一个伤亡,没有一个掉队。尤其是家属们,虽然受了惊,吃了苦,这时显得特别高兴。
不久,在芦山被打散的纵队敌工部的一部分人,通讯营的两个连,还有反战同盟的全体人员,包括10来个日本人,也跑到山上来了,要求和我们一起行动。他们吃惊地问我们是怎么来到山上的?我们告诉他们突围的路线时,敌工部通讯营的营长说,你们如果走别的任何一条路,肯定全军覆灭,根据得到的情报,敌人已经盯上你们了。你们虎口逃生,真是好运气。
这时还得知,纵队后勤处的一名科级干部带领10几个人没有跟我们一起突围,隐蔽在芦山脚下树林里,想等到夜里天黑再走,结果被日本鬼子发现包围后都被残忍地杀害了。
我说大家绝对不能麻痹,我们还没有最后脱离敌人包围圈。但是不少人经不住两天紧张和疲劳,随便躺下睡着了。我毫无睡意,依旧百倍警惕地注意四周的一切动静。我反复考虑选择一条路线,如何安全地把千余人带出敌人包围圈。
在山上紧张地过了一个白天,我决定晚上向太、泗、宁地区转移。因这一带的地形和地方政府我都熟悉。这里是平原,我们沿着太、泗、宁公路一侧小路走。一边走一边观察公路上敌人的动向。天亮前,我们到了下峪。这里有上峪、下峪两个村庄,村民同喝一口井水。由于我们队伍中日本反战同盟的几个日本人要睡觉,我们就安排他们住进老百姓的家。这几户老百姓听到这几个人讲日本话,第二天早晨到上峪打水时说,下峪被日本兵占领了。当时上峪有秦启荣的部队,一听下峪有日本人,吓得立刻跑了。如果秦启荣这个反动顽固分子知道我们的真实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我让大家在下峪稍事休息,天一黑,赶紧上路。紧急行军一夜,全体人员到了马头庄。这里的老百姓告诉我们,二团的部队就在离马头庄不远的查河一带。马头庄在平甫山的半山腰上,在山顶放两个哨,可以监视远处孙村伪军和张庄煤矿、新汶铁路的敌人活动情况。因此部队暂时驻扎在这里是比较安全的。
安排好队伍,和马冠三、景宜亭商议了一下部队紧急事项,我立刻骑马赶到二团驻地。团长吴瑞林、政委李伯秋还有副旅长胡奇才见了我很高兴。他们吃惊地问我突围的情况,并告诉我,纵队和旅领导及部队都已成功突围。我一直提着的心一下子放下来了,讲了十来分钟带领旅机关安全突围的经过,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几宿没有好好合眼了,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之中。现在一松弛下来,困意就挡不住了。他们把我搬到一张板床上,总算美美地睡了一个舒坦觉,醒来,已是傍晚时分。
与此同时,二团派人去马头庄与马冠三、景宜亭联系,迎接全体人员胜利突围。
在这次敌人的大“扫荡”中,我根据地遭受巨大破坏,许多村庄变成了废墟。马牧池一村,曾遭敌三次纵火,沂水南寨村仅130户人家,青壮年被敌人抓走80人。但是,根据地人民群众以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敌人斗争,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发扬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革命精神,为赢得反“扫荡”的胜利作出了无私贡献。
《王芳回忆录》 第一部分出任保卫部长
出任保卫部长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第五个年头,鲁中地区与整个山东形势一样,遭到敌伪严重的分割和封锁。我与敌、伪、顽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斗争极其残酷和艰苦。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1942年8月1日,中央军委指示:山东纵队所属部队划为地方军,山东纵队改编为山东军区,黎玉任政治委员,王建安任副司令,许世友任参谋长,汪洋任政治部主任。鲁中、鲁南、胶东、滨海、渤海均成立军区,以原山东纵队机关为主成立鲁中军区。我随即从一旅调到鲁中军区任敌工科长兼鲁中三地委敌工部副部长。1943年3月,山东分局、山东军区根据中央指示,为了进一步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主力部队地方化,成立了新的山东军区,罗荣桓任司令兼政委,肖华任政治部主任,李作鹏任参谋处长。鲁中军区,王建安兼任司令,罗舜初任政委,周赤萍任政治部主任。1944年11月,我调山东分局党校学习。地方都是地委负责同志参加,部队也都是团以上干部,校长李培南,政治部主任是舒同兼,我在部队班当班长。1945年5月,我学习结束后,调到山东军区独立第四旅任政治部主任。不久,日寇宣布投降。
1945年8月,我被调回鲁中军区任保卫部长。军区机关驻在博山一个叫“四十亩地”的地方,是当年日本鬼子的军营。不久,部队就遭到国民党飞机的轰炸,我们只好转移到附近的农村。1946年7月开始,内战全面爆发。为适应战争需要,军区机关分前线、后方两部分,保卫部也分成前线、后方两部分。副部长张国峰和保卫部大部分同志在后方;警卫员王汝良、侦察员周恒葆和一个马夫随我到前线行动。战时的部队保卫工作,除了锄奸肃特,最根本的目的是要保证一线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战斗在哪里打响,前线指挥在哪里,哪里战斗最艰苦,我们就在哪里。这是我们的规矩。因此,我很少呆在保卫部机关,除了部队搞整训,凡有作战任务,我就到师旅团和师、旅、团领导一起,贯彻上级指挥意图,完成作战任务。
1946年12月,国民党出动了他们的精锐部队,蒋介石的第一快速纵队和二十六、五十一师等5万多人从徐州经台儿庄、枣庄向鲁南解放区进攻,他们的进攻目标是华野总部的所在地临沂。他们行动迅速,来势凶猛,临沂告急。
为了对付国民党的机械化部队,陈毅司令命令,部队火速开赴鲁南参战。鲁中军区部队从诸城出发到临沂,一部分部队是坐大客车到临沂的,我坐吉普车到临沂。当时山东军区8个师,滨海是一师、二师;鲁中是三师、四师,以后又成立了九师;胶东五师、六师。鲁中军区部队后来划到华东野战军时改编成八纵,下辖3个师(三师去了东北,四师改为二十二师,九师改为二十三师,再加泰安警备旅改为二十四师),一个炮团。
当部队赶到临沂时,华东野战军司令兼政委陈毅和副司令粟裕正在召开会议,布置作战计划。当陈毅问到八纵队来了没有,王建安司令回答说:“已经全部赶到!”陈毅一拍桌子说:“好!我们今天就不动了,明天继续开会!”后来才知道,总部正准备撤出临沂,给敌人设下“空城计”。
等敌人进了临沂城庆祝“胜利”时,整个战场就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我们八纵是打太子塘。战斗打响的那天晚上天气阴沉,飘起了雪花。战斗一开始就打得很激烈,从晚上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上午。开始敌人用坦克群向我部发起冲击,在被我击退后,由于天气不好的缘故,敌人未能出动飞机。中午时分,围歼战斗开始了,我带警卫员王汝良等人离开了指挥部,来到前沿阵地观察,只见火光闪闪,火球四溅,烟雾腾腾,黑烟、白烟、青烟和着轻重机枪的怒吼声,再加上战士们的滚爬射击、冲刺,错综交织,构成了一幅激动心弦的壮丽画面。
不到一个小时,一批批俘虏开始押下来。枪声开始稀疏下来时,我们向坦克、汽车成堆的地方走去。汽车发动机还响着,坦克的顶盖都开着,但坦克内空无一人,大炮大部分原封不动地挂在汽车后尾,车底下有死伤的国民党兵,有的汽车还在燃烧,战场一片狼藉。
这里我遇到并处理了两件事。
一件事是因为误会,八纵和四纵各一个连互相对射,双方都有伤亡,以致争论不休发生扭打。我对他们说:双方不要再争吵了,因为误会才发生交火,事出有因嘛!造成自己部队伤亡是很痛心的,双方都作自我批评,接受教训,大家各自归队去。经我一说,两个连队的干部互相认了个错,就把部队带走了。发生误会的原因是四纵穿灰色军装、八纵穿黄色军装。因为当时国民党军队大部分穿黄色,有一部分也穿灰色军装,加上天气阴沉,视线不清,互认为对方就是敌人。
还有一件事,当时我们第一次见到美式榴弹炮,大家都很新鲜。部分战斗部队的战士,爬上刚缴获的牵引榴弹炮的十辆大卡车,乱拆大炮上的附设部件,如潜望镜等一些小部件。有些部件叫不出名堂,也不知道其用途,反正认为这是战利品,喜欢的就拿。他们根本不管这些部件少了一样就不能打仗。场面很乱。我看了立即登上一辆大卡车的顶部大声高喊:在场的各部队同志注意啦,这大炮谁也不准乱动,大炮上的零部件谁也不准拿走,更不准破坏,大炮已经被我们缴获,就是我们自己的装备,今后还要用它来打仗,大家都有责任保护它。谁拿走一个物品,谁破坏一个零部件,就处分谁。大概战士们不认识我,讲了一通不理,也可能大家因为胜利的喜悦,高兴得大喊大叫,听不清楚我在讲什么。我气愤地跳下车对王汝良说:你快去把他们的领导叫来。最后,总算找来了他们中的最高领导,一个副指导员,我向他讲了刚才的道理,他表示坚决按我的指示办,把部队带走。后来八纵队炮兵团来了个副营长,带了十多个战士来接收大炮,我说太好了,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鲁南战役后,华东野战军成立了炮兵纵队,主要装备就是这些大炮。105口径的大炮,射程有10公里,在当时有这样的大炮,也算得上是新式装备了。
鲁南战役歼敌5万人,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稳定了鲁南战局。鲁中军区所属部队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并取得了参加大规模作战的经验。鲁南战役结束后,已是1947年1月,快要过春节了。按照华野总部的指示,鲁南战役中的国民党校级军官战俘,由我负责审查处理。当时我任鲁中军区保卫部长,对友邻部队比较熟悉,由于长期搞敌工工作,对地方政府也比较熟悉,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