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5525-镔铁-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生无常感。
这种“新现实主义”色彩实际上也体现在关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都市景象的快速变化和物质主义、消费社会对于年轻一代构成的青春虚无、都市冷漠以及个人孤独感等主题方面。翁奋2001年的《骑墙》系列是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神话的一种大众意识形态揭示,一个纯真少女骑在墙上仰望海市蜃楼般的现代主义摩天大楼,具有一种幻想性的后现代童话式影像色彩。翁奋的这一影像风格实际上代表了先锋艺术在九十年代末以来的一个倾向,即一种带有“新浪漫主义”的、酷的、全球化的、青春的、仿时尚图像的影像风格。这种风格在杨福东、杨勇、何岸、刘瑾、蒋志、杨振忠等人的青春主题的先锋摄影中代表了新一代的影像美学。
杨勇的摄影影像接近一种时尚杂志的酷摄影,主要表现在深圳的来自中国各地的都市酷女孩。她们在深圳迅速的去地方化,直接从内地封闭的城市或者乡村进入“挪威的森林”似的后现代都市。杨勇的《青春残酷日记》等系列表现出一种进入深圳的面临身处消费社会中新生蜕变的女孩在自我更新时刻的迷失和虚无的迷幻状态,以及一种大都会难以承受的个人的空洞化、虚无感和孤单的自我处境。杨勇的影像具有一种麻木而又富有戏剧性的经济增长时期的都市残酷感。比如,时髦女孩站在都市傍晚街头工地的石礅上点烟,像个绝望的天使;躺在个人公寓的沙发上眼神发呆,或者站在阳台上拿着玩具手枪无聊地向对面公寓楼瞄准。
青春艺术在视觉质感上,实际上已经具有了七十年代生一代人自己的美学语言和图像元素,而这都是建立在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都市文化迅速成长和去意识形态化的市民社会兴起的背景下。因此,在青春艺术的美学和视觉风格后面,实质上还反映着另一种艺术转变,即先锋艺术不再精英知识分子化,也不再像观念摄影时期那样具有一种小圈子的视觉特质的自我封闭气息,而是在影像气质上更接近大众社会和消费社会的市民文化特征。
杨福东的《第一个知识分子》虽然具有一种仿知识分子艺术风格,实际上仍然具有一种青春艺术的反讽知识分子的色彩。这幅摄影模拟了一种七十年代生一代人自我受困的新环境,即物质主义、大都会的个人绝对孤独、经济结构的制度性统治、处处受伤但找不到受伤根源的道德困境。杨福东虚拟了一个伤痕斑斑、拿着砖块在上海陆家嘴的摩天高楼群下要跟谁决斗的戴着眼镜的青年形象。此外,杨福东还拍了一系列带矫情风格的反讽都市小资阶级的图片。杨福东的表现方式实际上和很多青春艺术的表现方式相近,就是采用将内心翻转到外部的虚构形体和现场形态的寓言化方式。
刘瑾的影像方式是对亚当斯等经典摄影图像的仿照,比如亚当斯的《街头的枪决》等。他将那些经典场面改编成青春残酷现场的带有超现实幻觉的现代版。蒋志的摄影带有一种青春纪事式的童话风格,更多体现出一种这一代人在中国进入相对富裕社会时刻对于琐碎历史的不厌其烦的青春讲述。何岸和杨振忠的影像是制造一种消费社会对于这一代造成的伤痕感。
女性主义艺术在九十年代末是先锋摄影的一个重要倾向,相对于中国先锋艺术自八五新潮以来女性主义在先锋艺术层面参与人数和作品寥寥无几的弱势,在九十年代后期几乎形成一个在观念性和各种新媒介实验方面具有先锋水准的群体,这一个群体包括尹秀珍、崔岫闻、何成瑶、孙国娟、陈羚羊、冯倩玉等。女性的先锋艺术和摄影发生融合的演变过程几乎是和先锋摄影在九十年代同步发展的,并且在每个阶段都具有相应的女性先锋作品和影像风格。其中,大部分女性艺术家实际上并不认为自己是在从事女性主义艺术,实际上,像尹秀珍、崔岫闻、何成瑶等人的艺术观念性也比较中性化,艺术思想甚至比一些男性艺术家还更为理性。但她们的作品所关注的女性主题、女性意识和影像质感上的女性主义特征,还是适合作为一个现象框架和已经凸现的群体去观看。
《镔铁》 第二部分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6)
崔岫闻的代表作品《洗手间》反映了新一代女性在大都会城市的夜总会洗手间镜子前对女性形象近乎神经质的自我维护,为了在一个消费社会使用女性形象进行性交易获得资本。作品使用偷窥的视角限定了一种性别空间,并呈现在经济增长时期女性利用性交易进行自我拯救的近乎战场格杀的后现代气息。何成瑶的摄影主要是偏重于对观念艺术和行为表演的纪录,她的摄影性影像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女性身体对于男性的敬意和女性方式的挑战,前者体现为她对杜尚作品的深邃冷静的理性气质和思想魅力表示的敬意,后者则体现为她针对身体的挑战和精神分析性质的自我肖像的家族背景的讲述。尹秀珍对于摄影的使用实际上围绕着女性主义意识通过观念艺术进行自我表达的主线。比如1995年前后摄影作为她在野外装置艺术的一个纪录媒介,《尹秀珍》是一个将个人的肖像照结合私人物品(鞋子)的关于女性面对自我影像进行的一种自我意识深入和强化的观念作品,《Enjoy》是一个反映女性进入成年状态的一种微妙体验。冯倩玉的摄影是关于女性对于形象和环境空间的敏感,陈羚羊和孙国娟的影像方式都在于将自己的身体放入一种可以铭记的视觉仪式中获得自我超越。
在逝去的老人、后革命一代的青春、阶层分化的身份和以及后革命社会的女性意识,这些主题都是关于中国的“新社会”状态以及对于这种背景的个人化的文化批评以摄影影像的方式强调的新艺术主题。实际上这些主题的作品沿用了先锋摄影在过去形成的影像模式,但并不刻意强调一种先锋摄影的性质,更多的是一种个人对中国“新社会”状态的一种文化反省。但在图像美学和思想背景上,九十年代末以来的先锋摄影开始受消费文化、全球文化以及市民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并且在视觉上更强调一种影像的情感强度的表达。
这个背景也体现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的主题。影像的后殖民性视觉在九十年代末以来也是一个主要先锋摄影主题,这方面的艺术家包括缪晓春、张卫、王庆松、施勇等。缪晓春的摄影总是设置一个忧郁的关于传统文人的幽魂似的身影出没在现代性世界,这种设置在影像层面似乎构成了一种无言的静默的紧张气息,并且将一个现实的场所转变成一个关于来世的另一个陌生场所。缪晓春的摄影的影像张力实际上通过一种虚构人物强化一种关于空间的心理氛围,这个氛围似乎不在于中国本身,而在于整个由西方主导演变的现代性世界。张卫的影像是一种关于艺术史和文化史在电子图像中的文化对话的虚构,比如美国现实主义画家霍柏笔下的中产阶级“太阳下的人”在看王希孟的山水画,中国和美国两代女性主义者在女性主义象征绿房子前,美国影星朱丽亚·罗伯茨给中国明代画家唐寅的早餐。张卫的电子拼贴假设一种错位式的对位,是一种在图像文本层面进行影像符码游戏的较早开始的视觉文本实验。王庆松的众多表演摄影模拟了一种后殖民文化的寓言性现场,比如攻打麦当劳、守卡、前卫艺术圈向西方展示的异国情调。王庆松的影像有一种后现代对于意义和崇高的消解特征,同时,也具有中国在消费全球主义背景下的“新社会”形态的一种迷乱、浮华和动荡不安的夸张模仿的风格化特征。施勇的摄影总是反讽亚洲现代社会对于西方生活情调的模仿,其影像模仿时尚图像的酷感,近期作品越来越倾向于一种上海作为后资本主义国际酷都市的时髦和失重感。
先锋摄影的这种在影像美学上的变化,比如施勇、杨勇等带有仿酷摄影的作品表现出一种与近年在上海广州崛起的“新现代”城市摄影在图像质感上的相近性,比如像王耀东拍摄的上海街头,弥漫着一种缠绵的感伤的动荡不安的关于上海日益东京化的影像讲述,每个景象充满着时髦、变动、时光高速地流逝、人物在楼丛和街道间恍惚地行走那种全球化的酷和现代主义的无常感的混合气息。这种风格使得先锋摄影和城市摄影在图像形态上的区分和概念界限变得模糊,并在美学上具有相互吸收的成分。
先锋摄影在九十年代末以来,总体上具有一种微妙的文化态度的转变,即试图在视觉重新回到“新社会”的动荡不安的文化变异中寻求新的艺术主题和影像美学,并且,九十年代中前期的精英色彩和严谨的观念艺术气质也在逐渐被一种更富有感性和情感色彩的影像形态所取代。
在九十年代,中国出现的先锋摄影新浪潮,其意义并不仅在于作为先锋艺术的一个部分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并且,它对中国广义的所有摄影领域都正在产生观念上和影像风格上的巨大冲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的先锋摄影运动的主要起源,在于不仅中国前卫艺术需要摄影的文献记录,也需要影像视觉来丰富它的表现手段,在观念艺术自九十年代前期对于新媒介狂热的实验热情的寻找下,摄影被导入了先锋艺术领域,随后摄影迅速地渗透到先锋艺术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并成为九十年代十年先锋艺术的一个媒介。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先锋摄影的影像实验也对中国先锋艺术的视觉观念和艺术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事实上,在九十年代后期,先锋摄影开始影响绘画和雕塑视觉,摄影的图像概念被引入绘画图像的对比,以及电子美学的认同。
《镔铁》 第二部分公共图像与艺术(1)
易英
我们现在谈当代艺术,谈得比较多的是人文精神、批判精神、前卫意识等,不太关注本身的语言形态。当代艺术的语言形态是什么?后现代主义以来,对现代主义里面的形式主义批判得比较厉害,很容易把现代主义、形式主义、前卫艺术作为批判的对象,好像到了后现代主义时期艺术主要关注的是社会、题材、媒介等问题,形式的问题则过时了。实际上,形式的问题仍然存在,只是不像早期现代主义那样对形式的关注集中在结构、色彩、线条等绘画与雕塑的语言形态上,而是关注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在呈现方式中图像是比较重要的问题。
公共图像是后现代主义的形式问题之一。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先把概念清理一下。什么是公共?什么是图像?由于近几年城市雕塑的发展,我们接触“公共”的概念很多,如公共空间、公共交往、公共艺术,等等。公共首先是指所有的人,包括普通的老百姓都能共享的场所和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一般说来,公共艺术首先要放到公共场所,如广场、车站、街道、商店、体育馆、影剧院等,人们都可以去,这是一个现实的公共场所。在公共空间的概念中还包括公共媒介,由公共媒介构成虚拟的公共空间。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比如说你在家里看报纸、看电视,尽管是在一个私人的空间里进行这些活动,但接受的信息是通过公共媒介传播的信息。那么公共的概念与图像联系在一起,就是说所有公众都可以接受到的图像。图像是什么意思?可以说是人造的视觉产品。帕诺夫斯基说过:“艺术作品是要求人们进行审美体验的人造物品。”在美术史学的历史上,本来只有绘画、雕塑、建筑才作为美术史的研究对象。到19世纪下半叶,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建立起来的时候,美术史的对象已极大地扩展。由于考古学、人类学、人种学等学科的发展,原来认为不能作为美术史的对象的东西,但包含了人的审美意识,要求人们进行审美体验的物品,也应该作为艺术的产品,当然也成为美术史的对象。比如说,一个原始时代的打制石器,其功能是狩猎,但碰巧赶上一个审美感受很好的猎人,他在制作这个石斧的时候,总是会把自己的审美感受投射在他的对象上,他做的石斧就可能会比别人做的更好看一些。打制石器具有美的造型,也就进入了美的视野,成为美术史的研究对象。从这个原理来看,人造的视觉产品与艺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纯粹具有生产功能或物理功能的人造产品不属于视觉产品的范畴。只有在某种程度上要求进行审美体验的产品才能作为人造的视觉产品。当然,就图像而言,它又不包括三维的产品,如建筑、雕塑或三维的工艺品。图像主要是平面的,即英文的graphic。图像的概念非常广泛,除我们非常熟悉的造型艺术中的油画、水墨画、版画等传统的人造物品外,在当代社会中,摄影、电视、电影、数码图像、计算机图像、商业广告、平面设计、商品包装等都在图像的范畴之内。这些视觉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全民共享、公众共享的,在当代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强行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不管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它会以各种方式渗透在你的生活里面,进入你的私人世界,使你不自觉地受它的影响,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公共图像的概念实际上是现代文化、当代文化的概念,在19世纪以前,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在图像的生产和制造方面,都还处在非常原始的阶段。比如,教堂里的壁画、《圣经》手稿的插图、酒店的招牌,等等,虽然说非常少,但也是那个时代的公共图像,这种图像都是在一种自然状态下出现的。它是一种手工产品,生产这些图像的人,也就是艺术家,都是处在一种自然人的状态,根据自然的形态来制造图像,生产图像。而且它们的传播也是极其有限的,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就是版画,可以成批地复制,当然数量是很有限的。有些图像实际上也起到了文字的作用。在欧洲中世纪的时候,甚至连国王都不识字,识字的人,有文化的人,大多是僧侣和修道士。当时的绘画,不管是教堂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