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385-韩国四总统合传-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处出动,搜寻绑架者和受害人,日本警方立即下令封锁所有机场和海港,并指示全国警察严密监视一切场所。  美国中央情报局判断,此事可能是韩国中央情报部所为,为防止将金大中绑架出日本,驻日美军派出直升飞机协助搜寻。  8月8日下午,汽车出了市中心,就上了高速公路。金大中身上盖着大衣,嘴被堵着,仍然被特工踩在座位底部,稍一动弹,就被他们用脚狠命地踹着。金大中动弹不得,辨不清汽车向什么方向开,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最后汽车停下来了。  轿车疾驶来到大阪偏僻处,特工们把金大中推进一座大厦里,解开捆着的绳子,扒下他的西服,拿走他身上的20万日元、手表、身份证,然后脱下金大中的衣服鞋袜,换上另外一身衣服,又重新捆住他的手脚。除了鼻孔,他整个脸部,包括嘴巴、眼睛、耳朵都被缠满了胶带,看起来就像一颗重度烧伤的脑袋。  在大厦里呆了大约两个小时,特工们又把他推进汽车后座,按在座位底部,仍然将他踩在脚下。  汽车飞驰了大约三十分钟,金大中隐隐约约听到了海涛声,来到海岸。金大中又被带到一条舢板上。  这时金大中神智已经清醒,他问劫持者是干什么的。  对方回答:“我们是韩国爱国青年救国队队员。”  特工们把一个口袋套在他头上,金大中以为马上要被扔进海里了,他想自己曾在从木浦到光洲的公路上,从独裁政权制造的车祸中侥幸生还。这一次还有生还的机会吗?愿万能的上帝快来拯救我吧!心里这样想着,他就用被捆着的手划了一个十字。他这一动,有人朝他的腹部狠踢了一脚。  到了半夜时分,他们又换乘一艘大船,这是韩国中央情报部的工作船“金龟号”。大汉们将金大中拉上甲板,撕掉了缠在他头上的胶带,然后将他双手合拢着重新捆在胸前,又在他的后背绑上木板,他的双腿也被缠上五层胶带。另外,还在他的嘴里塞进碎木棍,再用胶带将嘴封牢,用绷带将双眼缠起来。最后,在他的手腕上系上一块50公斤重的铁砣,这样,金大中看起来就像一具被捆得结结实实的干尸,直挺挺地躺在甲板上。  特工们干这些活的时候一直默不作声,动作很麻利,直到这时候,才开始低声交谈:  “有这块铁砣,他怎么挣扎也浮不上来!”  结局已经很清楚了,他们要把金大中沉入大海,金大中绝望了,被扔进大海后只消一两分钟,一切都会结束了,他所经受的苦难到此休止!  “注意,扔下去啊!”  他的灵魂简直开始出壳,嘴被堵住喊不出话来,他的胸中爆发出一股强烈的求生欲望,以致躯体抽搐起来。   “坏了,飞机盯上我们了!”  突然,金大中感觉到特工们一阵慌乱的脚步声,甲板上一片光芒,船的上空出现了一架飞机,绑架者们惊慌起来,船也加大马力全速前进,那强烈的轰鸣声一直跟随着船。  原来,美国中央情报局发觉了绑架者的行踪,美国政府已向朴正熙政权提出警告,并派出直升飞机跟踪监视。在飞机的轰鸣中,绑架者拼命地加快了船速。新出现的情况使绑架者们不敢再下毒手,他们被迫再次改变计划,将金大中活着押回汉城。上岸后,在海边一个偏僻的地方,金大中又被监禁了四天。后又被带上汽车。  汽车开到汉城东桥洞金大中的家附近,绑架者打开车门,金大中被推出车外,金大中戏剧般地出现在自己汉城东桥洞住宅门前。  这是晚上10点15分,家人听到敲门声,打开房门。一个汉子倒在门前,仔细辨认,才认出是金大中。  金大中衣衫褴楼,浑身是伤,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嘴角肿得老高。在这被绑架的六天时间里,暴徒们对他动辄拳脚相加,金大中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后来金大中才知道,是美国的介入才使他得救,沉尸大海的阴谋败露使他第四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当夜10时20分,汉城各大报社均接到自称是“爱国青年救国队”的电话,称金大中已经回到自己的家中。许多记者纷纷前来访问。  金大中介绍了被劫持的经过。“那些来历不明的人一再警告我,说不允许我在海外进行违背国家利益的活动,在国内也是如此。他们称是根据上司的命令将我释放的。”  最初,汉城和在东京的韩国大使馆都矢口否认韩国政府卷入此事。事件发生后,国务总理金钟泌说,立即逮捕和严惩绑架金大中的犯罪分子,并在汉城警察署设立了搜查总部,但搜查总部同时还要调查这样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受害者”本人自己策划和实施这次“劫持”,以此来引起宣传上的轰动,从而达到大噪其名的目的。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金大中被迫流亡东京(3)

  一个多月后,9月18日,搜查总部公布了一个月来的搜查情况,但连一条线索都没有发现。  韩国国民都估计此事系当局所为,他们把目光转向在野党,希望有人说话,追究当局的责任。慑于当局的政治高压,作为第一大在野党的新民党党首柳珍山等人,明哲保身,其他人也大多敢怒不敢言。  只有金泳三挺身而出,他对当局的这种恐怖恶行非常气愤,在国会上发表讲话,严厉斥责朴正熙当局的恐怖行径。他说:  “为了绑架金大中,使用了船舶、汽车,花费了巨额资金。显然,绑架事件非个人或私人团体所能承担。对此,总理的看法如何?直到如今,政府从来没有搜捕过搞政治恐怖活动的人,即使是为了涤除日本舆论对我国的蔑视,也应该搜捕罪犯并予以严惩。政府应作出保证,确定查出凶犯的最后期限。如果到时不能逮捕凶犯,内阁应负责任。  “歹徒绑架金大中在韩国登陆后,居然径直经过包括汉城市中心地带的无数路段而未被发觉。政府一向说国家的安全保卫状况固若金汤。请问政府对此作何解释?  “目前,金大中仍然被软禁。我们弄不清他是嫌疑犯,还是受害者。政府允许日本驻韩大使会见他,而不允许新民党人士同他晤面,理由何在?政府是否准备给金大中迁居的自由和包括政治活动在内的行动自由?  “很早以前我曾不止一次地正告政府,恐怖活动和情报政治是破坏民主和自由、摧毁国家的野蛮行径。但是至今,恐怖主义政治愈演愈烈。请问政府,要把这个国家带到何处?  “为了恢复在国际社会中丧失的威信,这一次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将政治恐怖犯缉拿归案,严惩不贷,以取信于国人。否则,政府在国民面前抬不起头来,在国际社会中也无法维持主权国家应有的体面。”  金泳三在发言中指出了在案件侦破过程中的多处疑点,并指出政府在该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认为韩国中央情报部长官李厚洛应对此事件负责,要求当局撤销李厚洛的职务。  11月1日,外务部长官金溶植宣布,韩国与日本已经就处理“金大中案件”达成协议:第一,将与金大中事件有牵连的原驻日使馆一等秘书金东云免职;第二,对于事件发生前金大中在美国和日本逗留期间的言行不再追究责任;第三,国务总理金钟泌亲赴日本道歉。第二天,金钟泌飞往日本,向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转达了韩国政府的歉意。双方领导人最后同意,金大中案件就此了结。  12月3日,朴正熙撤销了他最信任的助手之一—李厚洛的中央情报部长官职务。  那么,金大中被绑架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直到1977年,这个真相才彻底揭开。1977年,流亡美国的韩国中央情报部前任部长金炯旭在美国国会揭露了1973年金大中被绑架事件的实相。他说:  朴正熙对金大中怀有近似仇恨的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他深深的自卑,严密注视金大中一举一动的朴正熙,对金大中在海外的活动十分恼火。关于绑架金大中的事件,虽然无法证明确系朴正熙亲自指挥,但如果没有他的许可,这么重大的计划是无法实施的。  最后,金炯旭说绑架事件的指挥官是中央情报部的李厚洛部长,他不惜一切手段除掉金大中,遂制定了绑架、暗杀金大中的计划。  参与者的名单如下:  总指挥:  李厚洛——中央情报部部长  国内策划指挥:  金治烈——中央情报部副部长助理  日本总指挥:  金在权——韩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  行动小组:  尹振元——第一小组组长  尹英老——韩国驻日本大使馆参赞  金东云——韩国驻日本大使馆一秘  柳春国——韩国驻日本大使馆二秘  洪成采——韩国驻日本大使馆参赞  白哲铉——韩国驻日本大使馆一秘  俞永福——韩国驻日本横滨总领事馆副领事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金泳三当选最年轻的新民党总裁(1)

  金泳三当选最年轻的新民党总裁,与朴正熙会谈却大受蒙骗  金大中被押送到韩国后,被扣以“叛国”、“颠覆政府”、“违反选举法”等罪名判刑五年,后来提前释放,1973年12月,金泳三作为新民党骨干人物,在韩国国会、记者俱乐部等场合,多次公开抨击朴正熙的维新体制。“李承晚违背民意,独断专行,到头来身败名裂,遗臭万年。这就是历史的教训,希望朴正熙不要重蹈覆辙。”  12月24日,在野政界、舆论界、宗教界、学界等各界代表三十余人,发起了“百万人请愿改宪签名运动”。  运动发起人之一、统一民主党最高委员张俊河先生以市民代表身份,在大会上说明了这次运动的宗旨:“在经济破产、民心混乱、再次出现南北紧张局势的情况下,我们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解决这些问题的惟一方法,就是修改宪法恢复民主。”  运动开始刚过两周,参加签名的人已超过三十万人。  以柳珍山为首的主流派领导人主张与朴正熙政权妥协,金泳三是强硬派的代表人物,强烈要求柳珍山总裁将改正维新宪法确定为党的方针,在党内受到排挤。但金泳三的主张受到在野政界和国民的共鸣,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党员的支持。1974年1月18日,新民党召开政务会议,最终采纳了金泳三的主张,确定近期的斗争目标是促成修改宪法,并在党内设宪法制度审议特别委员会,以统筹改宪运动。  1974年4月28日,新民党总裁柳珍山同意新民党选出新的总裁,新民党立刻在党内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之争,妥协派的另一个实力人物———李哲承暂时接替柳珍山掌握党权。  由于妥协派对政府采取合作政策,朴正熙政权暗中公开给予李哲承各方面的扶持,包括舆论、资金支持,甚至放出“希望由李哲承出任新民党下届总裁”的风声。在当时的政治高压之下,当局的干预左右着在野党领导人的遴选。  当时大家普遍认为,由于金泳三反政府的坚定立场不为政府所容,金泳三当选总裁希望微乎其微,鼓吹“中年旗手论”的金泳三身处逆境却百折不挠。  1974年6月,他结束对美国的访问回国。旅途中,金泳三会见了《每日新闻》记者,公开表示了参加新民党总裁竞争的意向。他说:“新民党能否成为真正意义的在野党而不是摆设,取决于由谁担任总裁。我已下决心进行竞选,把新民党建设成为深受国民信赖的在野党,旗帜鲜明地为恢复民主而斗争。”  金泳三通向总裁之路的第一步就遇上了麻烦,他预定与同僚在1974年8月18日早晨去韩国问题研究所,准备在那里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他参加总裁选举的决定。刚迈出门槛,中央情报部的十来名人员挡住了去路,他们没收了为记者招待会准备的全部印刷品,中央情报部的来人声称,金泳三的竞选纲领中,写有“将重建真正的在野党,为恢复民主而斗争”的内容,违反了《总统紧急措施》的有关规定。  但在新民党临时全党大会召开一周之前,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在8月15日光复节纪念仪式上,旅日朝侨文世光向正在宣读纪念词的朴正熙总统开枪,未击中朴正熙,将身旁的第一夫人陆英修女士击倒,陆英修当场气绝身亡,这个事件打乱了朴正熙支持李哲承竞选总裁的计划。  文世光是从日本警察派出所偷出手枪,来到汉城行刺朴正熙的,由于行刺准备在日本完成,而所用的手枪又是日本警察的,因此韩国国内对日本警察的谴责陡然高涨起来,韩日关系再次急剧恶化。由于这种原因,朴正熙既要承受丧妻之痛,又要修复对日邦交,支持李哲承竞选总裁的计划便不了了之。  1974年8月22日,金泳三、李哲承等五位候选人争雄,参加总裁竞争,结果金泳三力挫群雄,登上新民党的第一把交椅,时年46岁。继创下最年轻的国会议员、最年轻的院内总务部长的记录之后,他又创造了最年轻的在野党总裁的纪录,由金泳三领导在野党的时代由此拉开了序幕。  选举揭晓后,金泳三发表了讲演:  “我把这个光荣归于我的前辈和同志们。我就要挑起在野党总裁这副光荣的重任。我深知它的分量。为了恢复韩国的民主,我们必须毫不懈怠,不畏艰难险阻。我们要同国民站在一起,捍卫从前辈手里传下来的在野党并使之发展壮大。”  金泳三举行记者招待会时,说了一句名言:“轻蔑政治的国民只能享受轻蔑自己的政治,轻蔑在野党的国民只能拥有受轻蔑的在野党。”  在金泳三和新民党的推动下,一直慑于当局淫威、敢怒不敢言、备受压制的舆论界活跃起来。1974年10月24日,《东亚日报》编辑部和所属的东亚广播电台的数百名记者,发起召开了“言论自由行动大会”,在大会上,各新闻媒体联名发表了《言论自由行动宣言》:“我们决不屈服于任何企图限制言论自由的压力,我们要作出一切努力,创造自由民主社会赖以存在和自立的基本条件。”  针对舆论界的攻势,当局加紧镇压,《东亚日报》首当其冲。朴正熙当局用各种手段施加压力,迫使广告客户解除与《东亚日报》预定的一切广告合同,该报的财源有枯竭之虞。  在《东亚日报》面临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