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可以说不-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流的产品自己使用,三流产品销往中国。丰田公司的
“Camery”及日产公司的“Maxima”这两种型号的车是专在欧美
出售的。而北京满大街跑的“皇冠”、“蓝鸟”、“公爵”之类的
车则是专门为中国生产的。由此可见,从汽车的销售策略上,我
们可以一窥日本这个民族的奇怪的文化心理,亦能映照出日本
人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所遵循的不成文的原则:面向欧美,背朝
亚洲。而且,日本对自身的“处身性”也极其暖昧和苦恼——
无论亚洲还是欧美,都没有真正地对它予以认同。
3。日本应该韬光养晦
不可否认,战后日本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世界上任何一个
国家都无与伦比的奇迹。对于整个亚洲来说,日本所带来的冲
击是巨大的。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亚洲现阶段飞速发展的经济,
日本也起到一种催化剂作用。
但我们同时也发现,当人们提起日本时,除了对它的国土
有所确认外,我们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一个经济体而不是一个国
家。如果作为一个国家,日本似乎还有致命的结构性缺陷。
二战以后,日本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它首先被
作为一种对抗共产主义火种的工具而被美国加以利用了。在日
本的军国主义思潮及二战后的“民主政治”之间,存在着一个
巨大的空洞——就是说,这种过渡是突兀的、被外来势力强行
附加的。在美国的精心持和喂养调教之下,日本长成了一个
奇怪的形态:它有着肥硕的身体,但脑袋很小;日本的面容上
是那种力图把桀傲不驯和狂深深隐藏起来的谦恭。可以说,虽
然战后五十年日本创造了惊人的物质财富,拥有了足以傲世的
高新技术和外汇储备。但是,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依然是痛苦的
和不被明确的理念所支撑的。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日
本人几乎个个都是工作狂,有很多人甚至恳求老板能让其留下
来加班,但下班后,日本男却很少有直接回家的,他们总是
想到酒馆去喝一气,对着卡拉OK吼几嗓子,然后才神智迷糊
地往家走。在接受西化时,日本并没有把西方人文精神的精髓
与自身的血液融汇在一起——他们只接受了表面的东西。正因
为如此,这样一个民族如果被一个邪恶的诱因所激发,必然还
会干出使世界骇然的事情来。
说得率直一点,日本想在亚洲坐正龙头老大的位置而且拓
展生存空间之梦想从来就没有彻底湮灭过。现在,端倪的显露
足以让我们警惕起来。
比如,现在日本国内有些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已经在为二战
中自己的行为而小声辩护:
“我们当初只是为了让亚洲从西方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
而实现共存共苛才这么做的,只是出于一种无法推脱的义务上
的考虑。”
我们只能把这种话语理解为“造势”,它和“进入中国”等
语汇一样,都是日本殚精竭虑仔细选择的。所以,为什么亚洲
国家(特别是中国、朝鲜、韩国)对日本的言论这么敏感,因
为,他们已经嗅到了其中的危险气味。
联系到台湾问题上日本的态度,还有中国的核试验问题,日
美新安保体系的确立,以及日本国内蠢蠢欲动的改宪论调——
美其名曰“在国际事务中起更重要的作用”,亚洲国家内心的想
法是:谁起作用都行,日本一起作用我们就忐忑不安。
日本的民间政策机构世界和平研究所最近发表了一份《日
本综合战略大纲》的报告。报告开宗明义地说,宪法并非不灭
的大典,从国家利益考虑为的正确的修订根据。这个研究所的所
长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日本前首相、被称为“超级鹰派”的中曾
根康弘。他竭力赞同在冷战后把中国作为“第一大假想敌人”进
行防卫对话,同朝鲜改善关系,投入25万亿日元的巨大预算,
推进中期防卫计划——而且这一切都要在不刺激中国的情况下
开展,也就是说,悄悄地、温和而坚决地推行。
日美安保体制的重新定义,其最关键的内容是针对中国的。
美国为了达到自己的长远战略目标,为了使这个战略目标中针
对中国的想法能得以顺利贯彻,克林顿在东京假惺惺对桥本说:
现在是美国和日本共同领导世界的时候了。并再次重申支持日
本得到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的座位。
这无疑对日本打了一针强心剂。
并且使日本又进入新幻想时代。
其实,美国谁也不能领导,它只领导它自己。
日本谁也不能领导,它只领导它自己。
所以说,韬光养晦对于日本才是最重要的。韬光养晦,第
一是要自省,对自己以往的所作所为正确、深刻地予以检讨。如
果仍将自己视为美国监护下的孩子,日本的立国基础就总有崩
溃的那一天;第二,韬光养晦有利于日本培养自己的德行。人
要有德行才能立于世,国家也要具备德行才能赢得其他国家的
尊重。日本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具体到前面所说的“三流
产品”,具体到日本的一些很有名气的公司对其他国家特别是第
三世界国家的欺诈及以次充好的行为(北京的消费者对“松
下”及“索尼”的控告就是一例),具体到日本对中国的以怨报
德——这些表现难道不需要好好修炼吗?第三,作为无条件投
降的日本而且其认罪态度远比不上德国这一事实,考虑到亚洲
国家的敏感心理,日本在修宪、防卫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
例及跟美国结盟的限度上应慎之又慎,千万别一看气候适宜,马
上就想跳将出来充当角色——甚至要充当领导角色,这是一种
典型的暴富者心态。李光耀就曾经说过,他最担心的就是日本
在亚洲行使武力。
在某种意义上,日本的无所作为就是对世界和平作出了贡
献。
4。中国应同意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
当日本在世界各地鞠躬打揖,希望其他国家支持他们成为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同时,中国应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立
场:在目前的情况下,日本的想法不太成熟,我们不支持日本
获得这个席位。
联合国是二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会议精神由盟国倡仪成立
的。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虽然在战后五十年期间已经有了很大
的变化,把“放弃根据国权发动的战争”写进了宪法。但是,要
作为一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种要求显然对联合国的初始构
杨提出了道义上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并非说,将永远把日本排
除在将会对世界发挥重影响的国家之外。针对日本国内对二战
的认识远示得到澄清,而且,诸多事实表明,日本并没有真
正确立一个有保障的和平体制,现有面为常任理事国不合时宜。
日本在世界上不具有代表性。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必
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日本却没有这样的资格。单单作为一
个经济巨人显然不是能做为常任理事国的充足理由。作为日本
本身来说,正如中江要介所言:是一个丧失了国权的国家——
换言之,日本的国权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美国手里。因为日本
对待历史的态度,亚洲各国与它之间的鸿沟不但没有填平,且
还有加深的趋势,所以说,日本在亚洲地区的孤立是一桩事实。
一个唯唯诺诺,亦步亦趋跟着美国的国家如果成为常任理事国,
还不如干脆给美国两个席位得了。
如果谈代表性,亚洲的印度、印尼,非洲大陆有好几个国
家显然都能胜过日本。
甚至德国在道义上和人文理念上都比日本更有资格。
亚洲国家对日本的不信任应被充分考虑进去。如果日本真
心诚意地想为了促进亚洲的腾飞而作出贡献,起码的一点是必
须做到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在尖端技术合作及投资、经济援助
上不附加条件地帮助邻国。不能对欧美无原则的崇拜,对亚洲
邻国却当作穷亲戚而给脸色看,前倨而后恭,肯定不会赢得包
括东西方各国的尊重。
所以,日本还是暂时放弃对常任理事国席位的争取,留在
外围踏踏实实地多做点有益的事情为好。
附文:
太平洋地区的伙伴
美:查尔斯。克劳特哈默
9天来,克林顿一直在世界各地访问,访问的主要目的是推
动两个人的总统竞选:一是叶利钦,克林顿对他倍加称赞,并
访问了莫斯科;另一个是克林顿。对他来说,充当世界领导人
正是他今年秋天在电视上进行竞选宣传的素材。甚至派国务卿
克里斯托弗到中东促使以色列与真主党停战的次要访问也是为
了支持竞选,即佩雷斯的竞选。除非佩雷斯能对黎巴嫩目前的
战事拿出某种解决方法,否则他可能在下个月的以色列选举中
败北。
动机归动机,而在对外政策中最终起作用的是结果。甚至
克林顿对外政策的最严厉的批评者也必定会承认,在这次世界
之行的其中一站,克林顿取得了重大成功。
在东京,他使日本第一次同意在和平时期把军需品转给美
军,并研究在发生危机时与美国进行军事合作的可能性。现在,
这看来可能像是外交方面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它向亚洲其他国家、尤其是向中国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日本终
于准备考虑在太平洋地区与美国采取共同的军事行动了。
这是重要的新闻。
我们不是为了享有日本完美的音像器材而征服日本并按照
我们的想法重建日本。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及在二战以前就显示出某种——我们可以这样说——军
事才能。我们想控制并利用这种才能,把它入在我们一边。
50年来,它实际上一直在我们这边,但是受到了抑制。麦
克阿瑟将军把保持日本的安宁写入了宪法,但50年后的今天,
光有安宁是不够的。
日本是强大的,中国正蒸蒸日上,而美国虽然是强大的
国家,但已经累了,特别是单独行动很累。在朝鲜战争和越南
战争中,我们几乎是单枪匹马。我们的确与一些较小的盟国一
起战斗,但不是与日本。
不能再这样了。随着冷战的胜利,美国人已厌倦承受监督
世界的负担。这是可以理解的。尽管美国在军事上有能力单独
对付亚洲的任何侵略者,但在心理上它没有这种能力。如果日
本在发生冲突时采取旁观态度——例如台湾——那么将来的任
何一位总统都将很难获得渡过难关所需的国内支持。
这就是4月18日的东京联合宣言如此重要的原因。其重要
性当然不会对中国没有影响。不言而喻,美日的重新结盟就是
针对中国的。中国立即提出了抗议。实际上,中国的强烈抗议
再次证明,日本与美国开展积极的军事合作的历史性转变意义
重大。
克林顿的转变不像日本的转变那样有历史意义,但同样受
人欢迎。3年来,政府一直把日本看作经济掠夺者和实际的敌
人,现在终于弄明白了。日本是朋友,如果说该地区存在潜在
敌人的话,那是中国。
政府是花了一段时间才认识到这一基本事实的。中国在高
度民族主义的独裁统治下,经济增长率达两位数,这并未引起
政府的多少担心。它1994年在南中国海争夺岛屿(其他5个国
家对这些岛屿提出了主权要求)的行动也未引起多少担心。它
向巴基斯坦和伊朗出口核武器和化学武器技术的行动也是如
此。
引起政府担心的似乎是中国上个月对台湾明目张胆的军事
威胁。实弹军事演习、导弹发射和海军对部分地区的封锁很难
使美国不加重视。挨了当头一棒以后,政府看来已经认识到消
极地与中国打交道以及与日本对抗的政策造成了多大危害。因
此才有今天这样的转变。
当然,克林顿与日本人交好可能仅仅是选举年的一种战术,
为了在东京有一个良好的、没有摩擦的接受宣传媒体拍照的机
会。把主题从经济转为地缘战略仅仅是况选策略吗?这只有克
林顿知道。我们必须观望,看看如果克林顿得以连任的话是否
会保持这种转变。
如果他保持这种转变,克林顿在莫斯科的第三次首脑会晤
及克里斯托弗第21次访问大马士革都不会载入史册,但克林顿
的东京之行会作为一个重大的开端载入史册。
新的对日本政策分清了敌友。它开始把日本作为与美国一
起监督太平洋地区的伙伴——虽然是小伙伴,但最终成了伙伴。
最重要的是,它为迎接2‘世纪的重大挑战——遏制中国——奠
定了基础。
(摘自美《华盛顿邮报》)
焚烧好莱坞
与政治上咄咄逼人的态势和蛮横一样,以巨大投入制作、包
装出来的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所谓“美国文化”,正对全球各地
实施着侵略。充斥着极度暴力场面、性犯罪的好莱坞电影,强
烈地刺激着人们的观感,侵略的结果不仅使许多国家和地区的
电影工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更使它们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
明受到残酷的绞杀。
1。“天生杀人狂”和“救救孩子”
如果说好莱坞电影曾以歌颂人性的善良、博爱、自由、平
等而赢得世界的尊重的话,那么现今充斥着色情、暴力、犯罪
等所谓社会问题、探讨人性扭曲的电影在对人们的感官进行猛
烈地刺激之后,留给人们的无疑只剩下躁动、恐慌和心灵的迷
失了。
1995年秋天,笔者因一项社会调查任务到达了中国西部一
个较为落后的省份宁夏。在其首府银川市,笔者注意到这样一
个现象:人们对好莱影片的热爱远远超过了香港电影和国产
电影。且不说当时正在放映《真实的谎言》、《生死时速》等好
莱坞大片的电影院门前人满为患,就是一些镭射(当时因中美
知识产权谈判正激烈地进行着,镭射放映还没有取缔)电影厅
里也挤得满满当当。因好友的盛邀,笔者有幸观看了一部叫做
《天生杀人狂》的美国影片。这部影片的导演正是赦赦有名、专
门拍社会问题让美国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