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庚者。好事者以为他带有“金”字,即视为“金神”,由此推演为财神,尊
奉为财帛星君,并以阴历七月二十二日为他们诞辰。
此外也有把太上老君当作财神的。据《新年神像》说,金银兑换商店奉
老君为祖师,因金银与熔铸、炉火有关,而太上老君拥有八卦炉也。凡此等
等,可见在行业崇拜的财神,有共同信仰神(如赵公明、关羽),也有出自
行业的特色而独树一帜的。
在多神崇拜的旧中国,财神究竟有多少个形象,他们为什么各有各的信
徒,那只有凭人自己理解和认知了。
(盛巽昌)
九天玄女娘娘是谁?
不少明清平话小说都分别提到有一位叫九天玄女娘娘的正宗神仙。九天
玄女娘娘,俗称玄女、九天娘娘,为上古颇有名气的女神,也是道教信奉的
一位超级女仙。她在民间很有影响。旧时南方一些僻野村镇,常见有玄女娘
娘庙。现在,在海峡彼岸的台湾岛,仍保留有十三座玄女娘娘庙,玄女娘娘
在那里有被称为“连理妈”的,“有大妈至九妈之九尊神像”(《台湾庙神
传》),它分布在基隆、高雄、台中和云林等地。此处玄女娘娘不胫而走万
里,甚至跨越海峡。其很大的知名度是依靠平话小说传布的。
明清平话小说有一种模式:作品里的英雄,当他落魄或失利、不得志时,
往往有一位女仙托梦或露身赐见,伸出相助之手,给他无限的安慰和鼓励,
而且还无报酬地送上一卷天书;这部天书放诸四海而皆准,每有疑难事宜,
只要翻翻,就可以迎刃而解。这部天书的编印者,就是这位善于雪中送炭的
九天玄女娘娘。
最始见于本本的是金圣叹评定的第一才子书《水浒传》。此中写了几个
神通广大的人和仙,如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但他充其量还只能算半仙,真
正的神仙只有一个,那就是宋江的影子后台九天玄女娘娘。
这位根据《大宋宣和遗事》“九天玄女授天书”故事移植的九天玄女娘
娘,无私地、高度信任宋江,是梁山水泊兴旺的图记。宋江一无卓绝的武艺,
二非世代簪缨,却能以郓城县一个小吏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而这在等级社
会又是极要紧的)很大程度就是有玄女娘娘面赠的天书。“宋星主,传汝三
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第四
十二回)。由此使他人望尘莫及,为他稳坐领袖位置投上最重的一块法码。
玄女娘娘赠天书,把宋江送上了神坛,为梁山领袖作了定位定点。后来,
当宋江粱山军征辽,为敌人“太乙混天象阵”所阻,也是全仗她老人家梦授
破阵机宜,而化险为夷、大获全胜的。
罗贯中此后或同时写的《三遂平妖传》、无名氏《杨家将传》以及清人
吕熊《女仙外史》、无名氏《薛仁贵征东》,都分别有九天玄女娘娘面授梦
授天书的插曲。明清诸家平话小说里的这位女仙都因有天书与兵家武韬拉上
了关系。
大概是称为“娘娘”吧,这位九天玄女娘娘在庙宇中的主体造像,其打
扮是明朝贵族命妇图式的,有《水浒》为证:头绾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缕绛
绡衣。兰田玉带曳长裙,白玉圭璋擎彩袖。脸如莲萼,天然眉目映云环;唇
似樱桃,自在规模瑞雪体。犹如王母宴蟠桃,却似嫦娥居月殿。正大仙容描
不就,威严形象画难成。
九天玄女娘娘在这里是一位美丽、端正而又庄重,威严的一位女仙。
这是传统文化环境圈里民众的玄女娘娘形象,也是现在已经定型的玄女
娘娘造像。
可是,从神话学和历史学视角来看,颇有人对玄女娘娘持不同的看法。
学者认为,在中国古神话里所称的“九天玄女’并非是女仙,当然更难
是什么“娘娘”。他只是一头大黑鸟(玄鸟)。这头大黑鸟是奉了天帝的命
令,展翅翱翔由九天之上飞临人间红尘的。他产下的鸟蛋,不知怎的却让帝
喾次妃贪吃了,由此生下了商的祖先契,“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
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史
记·殷本纪》)。因此《诗经·商颂·玄鸟》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被四方”。而这只大黑鸟就被殷商王朝尊奉
为开山祖师了。
还有一说是,九天玄女是人首鸟身的怪物。《隋书·经籍志》录有一部
《黄帝问玄女兵法》,记录了玄女下凡助黄帝战胜蚩尤事,“黄帝与蚩尤九
战九不胜。黄帝归于太山,三日三夜,天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
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问?’黄帝曰:‘小子
欲万战万胜,万隐万匿,首当从何起?’遂得战法焉。”在这里,玄女已人
化了。大概此说仍是由大黑鸟(玄鸟)嬗化而来,因为鸟能下蛋,所以伪托
的《黄帝问玄女兵法》把它界定为雌性,而且想当然地把它由帝喾时期提到
黄帝征蚩尤时期。
另据《山海经·大荒北经》称,黄帝因蚩尤请风伯、雨师助阵,他就向
玄女(天女魃)求助,“黄帝乃下天女魃,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
说这位天女魃身着青衣,鸟身不得衣衫,看来她已完全人化了。古神话蕴含
初民原始思维,所以这里的玄女娘娘虽涵盖鸟的图腾痕迹,但它毕竟是人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道教的本本所述,在这里,九天玄女娘娘并非无拘无束、
至高无上的女仙。她只是太上李老君门下、王母娘娘属下的一位“高级干部”。
黄帝大战蚩尤,不分胜负,“居数日,大雾冥冥,昼晦。玄女降焉。乘
丹凤御景云,服九色彩翠之衣,集于帝前。帝再拜受命。玄女曰:‘吾以太
上之教,有疑可问也’。。玄女即授帝六甲六壬兵信之符,灵宝五符策使鬼
神之书,帝遂率诸侯再战,。。遂灭蚩尤于绝辔之野”。(宋张君房《云笈
七签》卷一一四)。这大概是玄女娘娘纳入道门之始,这段文字虽仍胎自为
黄帝助阵战蚩尤,但她却全是神仙味了,也就是九天玄女娘娘庙的美丽主神。
玄女娘娘因为出处虚渺,至今台湾也“有谓女蜗氏即九天玄女”(《台
湾庙神传》)之说。此说当然混淆,但也反映了人们对她认知的多元。看来,
九天玄女娘娘也就是神话、传说、文人创作的产物,按时空的变迁各自圆其
说罢了。
(盛巽昌)
王母娘娘的形象是怎样嬗变的?
中国民间传说天上有两个主宰:一个是玉皇大帝,一个就是王母娘娘。
有一种说法是,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是夫妻俩。他们有如人间帝后,还
先后生育了七个女儿,其中最小的七仙女,私自下凡嫁给了孝子董永。后来,
玉帝和王母知道了,用暴力逼她回天宫。董永故事源出于宝《搜神记》,刘
向《孝子传》等,但均泛称“天帝”,这里显然是含有农耕社会那种男耕女
织的意蕴。
而见于著名神魔小说《西游记》中蟠桃会上的王母娘娘,似与玉皇大帝
非夫妻关系,也不臣属灵霄殿。她在西方瑶池自成体系,浑然是女界领袖。
她的最重要工作也就是筹备和主持一年一度的天界蟠桃大会,那可是普天同
庆的超级联欢活动哩。因此,这位王母娘娘的来历,也自然引起后人探究了。
半人半兽说。《山海经》神话将王母说成是半人半兽的怪物,“西王母,
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郭璞注:主知
灾厉五刑残杀之气也)”(《西山经》)。“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
名曰西王母”(《大荒西经》)。按:“王母,西王母也”(《后汉书·张
衡传》注)。《山海经》是战国到西汉初时的作品,此时人们想像中的王母
是似人似兽、半人半兽的中介体。他有人相,但也有兽的部分,更重要处是
住在地洞里,而不是天上,看来是原始社会的穴居人。至于豹尾虎齿很可能
是装饰,由此以显雄威。“西王母半人半兽的怪模样,源于我国古代的动物
崇拜和图腾崇拜。古人崇拜虎豹等猛兽,西王母部族大概将虎、豹作为部族
图腾神,即部落保护神”(《华夏诸神》)。因为称“西王母”,由此被误
识为女性,这也许是人们最初的单向思维定势,但不管怎样,也反映了对王
母的一种形象的认可。
部族领袖说。西王母是商周时期西方的一个图腾部落。“西王母在西,
皆四方昏荒之国”(《尔雅·释地》)。这个部族住在哪里?一是昆仑山。
“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史
记·大宛传》)据《台湾庙神传》考证,此瑶池即今新疆阜康也。但也有作
甘肃酒泉的,“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
山。有石室、王母堂”。(《括地志·肃州酒泉下)二是玉山。“玉山,是
西王母所居也。”(《山海经·西次四经》)”此山多玉石,因以名云。《穆
天子传》谓之群玉之山”(同书郭注)。按《山海经》所列地名多莫须有,
但也不无可查考,此处似在新疆和阗、墨玉一带;三是崦嵫山,《穆天子传》
称周穆王访两王母,登弇山,名之为西王母山。弇山,即崦嵫山,在今甘肃
天水西境。据称周穆王乘八骏会西王母于瑶池,也就是这个地方。这个西王
母部族,也有说是中国最早有女儿国的记载。如果是这样,它还正处在原始
社会母系家长制的初级阶段,穆王拜访之后,这个部族也就失踪了,由此留
下不少神话传说:“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李商隐《瑶池》)
这里的西王母是部族的领袖,似乎已是个体化了,而且是女性。按《穆
天子传》纪周穆王西征,相传出自晋咸宁中汲县魏王墓,可能系战国末期作
品,书中有穆王拜见西王母,借瑶池举办答谢宴会,双方且对歌,约定三年
后再见面。“这里的西王母已经不是‘豹尾虎齿’那样的异相,而颇似‘人
王’。”(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因为他在歌中有“嘉命不迁,我为
帝女”说,似乎开始与“天帝”挂上钩,但上古酋长如尧舜,都与“天帝”
拉血亲的,所以西王母还只能是部族女领袖罢了。
一般仙人说。西汉初奉行黄老无为之术,故多有求长生以延年。著名神
话《嫦娥奔月》即涉及西王母,“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
(《淮南子·览冥训》),司马相如为迎合汉武好神仙的心理,写了《大人
赋》,此中西王母形象,有似《山海经》,但却增加了“皬然白首”特点,
“必长生若死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是一个制造不死药使他人和
自己长生不老的正宗女仙。
但她形象并不美丽、壮严,仅是与人以多寿多福的慈善相罢了。
仙人班首说。西晋张华《博物志》和伪托东汉班固写的《汉武内传》、
《汉武故事》都写了汉武帝会见西王母故事,此处西王母已经升华为神仙中
人,“王母上殿东向坐,着黄金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
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元璚凤文之舄;视之可年
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汉武内传》)
跟着她有“群仙数千,光耀庭宇”,“别有五十天仙,侧近鸾舆”,其增饰
之迹,显然是汉晋皇帝的排场。“这是西王母神话的最后演化。西王母神话
的修改增饰,至此已告完成,然而也就完全剥落了中国原始神话的气味而成
为道教的传说了。”(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
因为西王母送汉武帝仙桃以延寿,从而她被定位为赐福、赐寿的女仙道
家女仙领袖说。王母有多称,如西王母、金母、金母元君、九灵太妙黾台圣
母,《云笈七签》称为“上圣白玉黾台九灵太真西王母”。《列仙全集》说:
“西王母,即黾台金母也,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于伊川,姓缑(一作杨),
讳回,字婉龄,一字太虚,配位四方,与东王公共理二气,调成天地,陶钧
万品,凡上天下地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云笈七签》称她的职
能是“下治昆仑,上治北斗”。因此道家将西王母列为“七圣”之一,顶礼
膜拜。她那壮丽的容貌就此定型,成为唯一模式的造像了。由此广大,成为
女仙之主。至今在台湾,王母娘娘是所有民间信仰中“组织最严密、系统最
单一、服饰最统一的一支庞大的信仰系统”(刘还月《台湾岁时小百科》,
台湾台原出版社1989 年)。它有两个系统,拥有百余座大小庙宇,一是慈慧
堂,信仰者称金母,烧香祭祀时全着青服;一是胜安堂,信仰者称王母,烧
香祭祀时全着黄服。
王母娘娘的形象嬗变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它有原始神话、传说和后
来人不断的加工、创造,此中诸论,看来还可以从多元之角度寻找、深化对
它的认知。
(盛巽昌)
李瓶儿是个性格分裂的人物吗?
李瓶儿是明代小说《金瓶梅》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小说第一人物西
门庆的爱妾。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寓意说中认为,“《金瓶》一
部,有名人物不下百数,为之寻端竟委,大半皆属寓言。”小说写李瓶儿这
个人“孟云贪欲嗜恶,百骸枯尽,瓶之罄矣,特特撰出瓶儿,直令千古风流
人物同声一哭”。
文学史家在谈及《金瓶梅》在人物塑造上的创造性成就时常举出西门庆、
潘金莲、应伯爵等人物为例加以论证,而将李瓶儿作为在人物刻划上的缺点
和不足的例子提出,认为她的性格前后分裂,从而影响了形象的完整和统一。
对这样的观点,当然也有专家提出异议。
有人提出,李瓶儿原是个性格柔弱的女子,但是她向往爱情,期待能过
上和谐美满的夫妻生活,她本是大名府梁中书的小妾,梁中书死后,嫁给了
花太监的侄子花子虚,谁知花子虚终日游荡于妓院中,使她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