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乞丐调查 作者:于秀-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这样流浪在成都算了。
可是我劝她还是回家吧,再不好也是自己的家呵,象我们这样在外边被人欺负,迟
早要吃大亏,我是心有余悸。
我现在在等着父母来接我们回去,原来总希望远离家门,自己出来闯荡,可这次对
我们来说也真是受了教育。
听说我父母还同学校的老师打过官司,因为我们是学校还在上课时走的,那时离放
暑假还有几天,所以,我父母认为我们的失踪学校有责任。
我知道这次离家出走主要错误在我,可是对学校的老师我也是挺有意见的。
因为在我们那样的重点中学,老师只喜欢那些学习好的,有希望的学生,象我和袁
娟这样的差生根本没有人来关心。
老师总是批评我们成绩越来越差,把成绩册“啪,啪”往我们面前摔,根本没有问
我们到底为什么成绩下降的这么快。
当时考进这所学校的时候,我们的成绩都不错,都是好学生,可是,现在都成了老
师看见就皱眉头的差生,我想这里面老师光知道抓分数,以分数来取人的做法也是有责
任的。
我的班里墙上有个排行榜,每次考完试,成绩都要上墙,成绩好的同学自然很骄傲,
因为红旗插在最前面,可象我们成绩差的学生,不但是插黄旗、黑旗,有时候还被老师
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示众,警告别的学生不要象我们。
每到这种时候,我就想找个缝钻进去,都是一样的孩子,人家考的好我就考不好,
我真是有些不甘心。
开始我还努力的往上赶,也用过功,可是到了后来,没什么效果,我的努力老师根
本没有看到,看我的时候还是那副;日面孔,我心里彻底失望了,我想,我已经给老师
留下了坏印象,就是再怎么努力,在老师的脑海里我也是个没出息的学生,所以,我开
始破罐破摔。
袁娟跟我差不多,她学习成绩下降主要是因为父母离异、家庭的关怀没有了。外婆
年纪大了,只能管她吃饱穿暖,至于学习上的事儿根本没有能力去问。
袁娟本来还是班里的团员发展对象,可是不知为什么父母的离婚对她的影响那么大,
班里组织的团小组活动也不让她参加了,好多同学一开口便是,你的家庭那样,有些活
动就别参加了,影响不好。
有很多同学为这事瞧不起袁娟,让她也挺伤心的,她说:“父母要离婚我也没办法,
跟我有什么关系,凭什么瞧不起我。”
可是说归说,袁娟在班里渐渐也成了不吃香的学生,成绩也下降的很快,这样我们
俩同病相怜,成了比以前更好的朋友,可是,如果我还回原来的中学读书,我很想对老
师说:‘老师,我们不想当差生,我们需要老师的关心,我们也想做好学生。’
只是,老师会不会原谅我们,毕竟开学这么长时间了,我不真的很想念学校了。
我想如果老师和妈妈一样也原谅我们的话,我会真的从此回家做个乖女孩,我再也
不想让妈妈伤心了。
我现在明白以前妈妈都是对我好,她是很爱我的,只是她很少这样说。
采访者思绪:
两个花季的少女,一段有惊无险的经历,我的成都之行真是收获多多。
可是采访完这两个女孩,我心头沉重的如坠了铅抉,多么可怕,两个纯洁的女孩差
点因为自己的轻率坠入低层的黑暗,多亏那位举报她们的市民,这样才抢救了她们,也
抢救了她们的家庭。
无论是柳柳父母在失去女儿后的互相指责,还是袁娟外婆为寻找孙女命丧黄泉、这
起不折不扣的悲剧有大多要我们反思、警省的问题。
那位爱自己的女儿胜过一切却从来不会说出口的妈妈,她唯一表达爱的方式便是让
女儿练琴,学习好,以便将来成龙成凤,可是过分的期望却让女儿望而生威。
那两位为了自己的幸福各奔东西,却把15岁的女儿独自抛下的父母,在享受重新获
得的幸福时,是否时而能咀嚼出这幸福中的苦涩,因为,这是用牺牲女儿的幸福来获得
的。
还有学校的老师,好学生差学生原本都是可爱的孩子,可是,他们做法让差学生以
为自己成了坏孩子,而愈法不再努力,而那排行榜上的红黄旗子,将再一次宣布差学生
的不受欢迎。
连大人有时都很难承受别人的偏见,更何况心地单纯的孩子,于是,在老师眼里不
吃香的差生莫名其妙就失去了很多爱护,无法承载这种落差的心灵总有一天要倾斜。
包括袁娟,这个性格内向,文静秀气的女孩,父母的离异带给她的不仅仅是生活上
的烦恼,精神上她受到折磨,因为班上活动不再找她参加,她在同学们同情。可怜的目
光中又找出了别的东西,那是一种她无法承受的轻视。
所以,孩子们忍受不了的时候,总会爆发、总会做些惊天动地的事情来证明她们的
存在是不容忽视的。
于是,在再一次没有考好后,她们远离了家乡,颠沛流离成为流浪儿,成为乞丐,
甚至成为行骗的乞丐,这种坠落的轨迹不能不让人深思。
没有不一样的孩子,只有不一样的爱和教育。
孩子是棵小树苗,这个大家都知道,可怎么给他们输送爱的养份,让他们长得更壮
更健康,怎么给他们施之以教,让他们长成栋梁之材,这对全社会来说都已成为最重要
的课题。
孩子是永远谈不完的话题,他们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正如柳柳所说,她们可能不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但是,她们也绝不是坏孩子,她
们也很想通过努力来做个好学生,可惜的是这些努力老师全都没有看到。
我真的很想做她们的老师,看她们成长,我会关注她们一点一滴的努力,对她们的
进步表示由衷的高兴。
我相信经历了这次“历险”,她们会倍加珍惜重新回到学校的机会,会努力去做一
个好孩子。
有时候经历,点挫折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也不是坏事,至少他们会在打击中
变得成熟起来,我曾对这两个女孩来讲,这可能是她们流浪了半年之久的最大收获。
令人担忧的是那些曾经利用她们,又欺骗过她们的人,如果这些人还在社会上横行,
那么,还会有更多的人成为受害者,我们期待他们会受到制裁。
孩子找回来固然可喜可贺,可怎么抚平她们心灵上的创伤,不但需要时间,还需要
真正的关怀与爱。
因为时间关系,我在收容所没有等到柳柳的父母,可是,我很想对柳柳的妈妈说一
句:
“如果你爱女儿,就应该大声说出来。”
乞丐现象大家谈
为了了解人们对乞丐现象的真实看法,我在结束《中国乞丐调查》一书的采访后,
又在街头做了随机抽样调查,采访了很多市民,请他们直言对乞丐的看法,现整理如下:
王军 教师
乞丐问题呵,这是个问题,现在这乞丐越来越多,尤其是北京,哪儿热闹哪儿就有
乞丐,这些人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真让人瞅着心烦。
这不前几天我们家门口的天桥上躺着一个乞丐,缺胳膊少腿的,怪碜人,孩子看了
都哇哇乱叫。我还想呢,象他这种残废怎么会爬上那么高的天桥,今儿早上我出来晨练
的时候,街上还没有什么人,敢情几个小伙子把他抬上去的。
本来我还挺可怜他,掏出两毛钱给他,可这样一来,我想他们是有预谋的利用个残
废赚钱,这样的话我就不干了,我不会再同情这种乞丐,因为他也是为别人打工的。
刘江江 大学生
我经常在马路上碰上乞丐,一般的情况下。我不去理睬他们,因为我觉得这些人都
是不务正业,好吃懒做才沿街乞讨为生的。
可是,有时候,碰上那些年纪特别大的老太太,我会很可怜她们,因为我觉得我奶
奶同她们一样年纪,可是,我奶奶就很有福气。我最多的时候,给过一个老太太十元钱,
她看上去几乎走不动了。
我不知道她是什么地方来的,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儿女,我想如果她有儿女的话,看
到母亲这样,他们会怎么想。
我曾经很想问问她,可是一想我只是个学生,一个只消费不赚钱的学生,我就是知
道了她的身世我也帮不了她,所以,我给她十元钱就走了。
以后,我在那个地下通道里经常碰上她,时间长了,也就不再觉得她可怜,尤其是
有一次,我发现她正在往袖子的折缝里塞钱,我就更断定她根本不是无法生活才乞讨的,
也许,做乞丐就是她职业。而这种职业不但不会退休,还越老越好干,所以,我就不再
觉得她值得同情。
刘晓军 工人
我是从来不可怜乞丐的,别看他们破破烂烂的样子,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比我们可有
钱,而且,这个职业还自由,没有钟点限制,想干到什么时候,全是自己说了算。
当然有些不能自食其力的残疾人乞丐是可怜,可这种职业不也相当于自谋职业么。
但有的时候,街上这种人多了,我就想是不是咱们国家对残疾人的关怀不够呵,那
么多的残疾人都走到街上乞讨,这的确是不太好看。
可后来看到报上讲,这些人都是被控制的,而且,收入还挺高,我就觉得这样也不
错,充分显示了人们的爱心嘛,但我是没有钱给他们的,一家人下岗的下岗,打工的打
工,生活刚刚温饱,也就没有这个力量献爱心。
何晓佩 公司主管
乞丐嘛,我不大碰的到,因为我上下班开车,从来不走那些天桥,地下通道什么的,
就是有时候,星期天逛街,容易在人多的地方碰上他们。
一般来说,我是从不理睬的,因为我觉得大家都赚钱不容易,乞丐嘛也是些不爱工
作的人,所以,我没有必要来同情他们。
有时候心情好,我也会多看他们几眼,因为有些乞丐是比较可怜,但我从没有施舍
过,我想正是人们这种总要施舍的行为,才使乞丐越来越多,在某种意义上讲,施舍就
是纵容他们,所以,我不支持施舍者。
从另一方面来讲,乞丐也是国家应该重视的社会问题,乞丐多对一个国家来说并不
是什么好事,至少在市容方面很让人讨厌。
但是,我们公司里的外国同事对乞丐看得就比较平常,他们认为那是生活方式的选
择不同而已。
因此,受他们影响,我现在对乞丐基本上没有什么感觉,我不讨厌他们,也不关心
他们。
他们的生活与我无关。
刘桂娟 退休工人
我是最容易同情别人的,虽然我收入不高,但是要遇上那些特别可怜的乞丐,我还
是会给他们几角钱,因为大冷的天,咱们坐在家里还嫌不舒服,他们在外面天寒地冻的,
真是让人可怜。
可是我老伴就老说我,咸吃萝卜淡操心,自己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还去救济什么
乞丐。
他说那些人除了好吃懒做,便是坑蒙拐骗,根本就不是什么真正的乞丐,可我说真
正的乞丐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我可怜他们是因为我小时候也讨过饭。
我小时候讨饭是因为打仗,到处是兵荒马乱的,在乡下活不去了,才出来乞讨,现
在这社会也不知怎么闹的,刚刚解放的时候,哪里有这么多乞丐,都被遣送回乡下种地
了。
也许真的是观念变了,过去人家把乞丐叫做穷要饭的,可现在听人家说,有些乞丐
干一年就是个万元户,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过,有一次我就亲眼看见一个乞丐在墙角蹲着吃盒饭,那盒饭估计怎么也得五、
六块钱吧,能吃得起盒饭也算不错了。
人的同情心也是有限度的,我们老俩口都是退休工人,收入不高还有孙子孙女什么
的,有时候,想想我们也够困难的,可是又有谁来救济过我们呢?
所以,我现在心肠已经硬多了,对路边的乞丐也不太在意,毕竟,我们都辛苦过,
可是他们有很多人什么都不干也能发财,这让我们的心态开始不平衡。
现在的人也不是缺乏同情心,只是让这些真真假假的乞丐给弄得无法去相信他们。
象我这样年纪的人都开始看透他们,你说那些年轻人不就更觉他们无所谓。
这倒是让那些真正吃不上饭的乞丐,越来越得不到别人的可怜了。
冯晓 小学生
我挺害怕乞丐的,我觉得他们又脏又破,简直象从垃圾箱里爬出来的。可是,我也
很可怜他们,特别是有些象老奶奶似的乞丐。
有时候,我会把妈妈给我的零花钱拿出来给他们,但不多,一角两角的,不能让我
妈知道,我妈知道她会不高兴的。
有一次,我出来买早点的时候,把剩下的钱多买了两根油条给了一个乞丐奶奶,我
妈就说我胆子太大了,竟敢乱花钱,尤其是给一个乞丐。
我妈就是教育我的时候,才提起乞丐,她总说:“瞧见了么,不好好学习”那你也
只有上街要饭去!”
小时候我最怕听我妈说这句话,可是,上学以后,我觉得妈妈只是在吓唬我,她永
远不会舍得让我去当乞丐。
但是,我还是很可怜做乞丐的人,我希望有人会来帮助他们,让他们不要再在马路
上磕头讨钱,但我不知道该由谁来帮助他们。
王红彬 机关人员
对乞丐,我想过是国家政策的问题,现在社会开放了,人们的观念也跟以前不同,
特别是农民,在地里干上一年,不如他在城里转悠上半年,所以,你想他们会怎么选择。
尤其是乞丐这种职业,它不需要什么成本,穿得破一点,把脸涂的黑一点,甚至包
扎上带红颜色的纱布,随便往哪儿一蹲,钱就来了,对于许多人来讲这无疑是一条不错
的发财之道。
这是现在城市里,尤其大城市里乞丐越来越多的原因之
再就是那些残疾人,许多残疾人也许本来有一份福利工作可以干,可现在各行各业
都不景气,他们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收人,所以,上街乞讨是最简单的事儿。
有许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