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书评 选集-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错特错了。事实是,林彪竭力把武汉军区的“路线错误”渲染成“兵变”,
从而搞掉陈再道的老上级徐向前,这涉及到了军内更大的、更高级别的
派系之争。
尽管作者正确地指出,文革期间毛从未完全控制局势,他有时会向
干部、军队或群众组织让步,但他的了解仍然是抽象的,在分析具体情
况时就会出偏差,这里仅举两例。
1967 年2 月5 日,毛泽东批准成立“上海人民公社”,由于叶剑英
等人的反对,2 月12 日毛召见张春桥和姚文元,使他们于2 月23 日将“上
海人民公社”改为“上海市革命委员会”,这是毛向党内、军内抵制文
革派的一次退让。但作者却认为,公社应该导至直接民主,由于名不符
实,毛才决定改名(页165,175)。这种对民主的迷恋,并非属于毛泽
东,而只为作者自己所有,书中甚至认为,“革委会是经过民主选举产
生的。”(页581)
从1967 年底到1968 年初,毛泽东和文革派要求造反派克服派性,
《解放军报》还发表社论,强调“支左不支右派”,这也是毛泽东改变
原来方针的一次战略退却。在1967 年1 月,毛下达军队“支持左派”的
命令,导致军队在东北等地镇压、取缔保守派组织。同年7 月,他公然
指示:给左派发枪,武装左派。这段时间,毛是要彻底摧毁保守派,群
众组织进入革委会的只能是造反派。但夏季之后,毛改变了态度,不再
坚持“革与保的路线斗争不可调和”,对群众组织,只要求联合,不再
苛求是否为左派。比如广东的“东风派”,曾被定为保守派,但在这一
政策变动之下,也和造反派“红旗派”平起平坐,签订协议,进入革委
会。大多数造反派不愿转弯,坚持“路线原则”,他们高叫“支左”,
意为只有他们才能得到军队支持,进入权力机构。“支左不支派”是针
对他们的,是从以前“支左”政策后退,是让地方军区支持保守组织取
得合法性。但作者将其用意理解反了,以为是要让未得到地方军区支持
的一派(即造反派)参加革委会。(页191—192)
三、对红卫兵运动及派别斗争不清楚
红卫兵运动的兴起以及复杂的派别斗争是文化大革命中最为引人注
目的现象。与其他问题相比较而言,西方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是最为详
尽和深入的。李鸿永、陈佩华、安德佳和斯坦利·罗森在70 年代中期发
表了一系列论文和著作,代表了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丰硕的研究成果。
《剑桥中国史》第15 卷的作者论述这方面问题时基本上是照搬他们的材
料和观点,这本无可厚非,但上述学者研究的不足和缺陷也就随之带入
此书。再加上本书的论述不可能像上述4 位作者那样充分细致,因此本
书关于红卫兵的种种说法显得零碎和混乱。
简单说来,上述4 位学者研究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看到保守派
和造反派(本书称为“激进派”)的派别斗争,而不知道在大多数情况
下,保守派被彻底打垮后,学生的派性斗争主要表现为造反派内部两派
的斗争;二是对学生参加什么派别的原因分析太简单,不全面。下面来
看看本书论述的几点主要失误。
第一,对派别斗争过程不清楚。作者断言,“从一开始,红卫兵运
动就为严重的派性所困扰”(页150),这是不对的。首批红卫兵无例外
地奉行“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在1966 年10
月以前,红卫兵运动是他们的一统天下,不容他人置喙。之后,在中央
文革派的支持下,才出现造反派的红卫兵,两派的斗争才愈演愈烈。作
者还说,1967 年1 月以后,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出身问题不能进入权力
机构,群众组织又分裂为保守派和激进派(页579,582),情况并非如
此。1967 年1 月之后,情况大体上可分为两种。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几
个大城市,局势稳定,军训开始。这时保守派已不存在,有合法地位的
造反派分成较激进和较温和的两派(虽然温和派被指责为吸收了不少前
保守派人员),比如北京的“四·三”派和“四·四”派。而在全国多
大数地方,由于“二月镇反”,在1966 年底垮台的保守组织纷纷卷土重
来,造反派多被取缔或自行瓦解。只是在4 月之后“反击二月逆流”,
造反派才重振旗鼓,依各地情况不同,迅速地摧垮保守派,或艰苦地把
保守派压下去。
第二,完全不知道派别的分化和发展。大致说来,各地的保守派红
卫兵组织,如北京的“联动”、上海的“总部”在1966 年底至1967 年
初已被冲垮,有的地方在2、3 月份有过复兴,但随后又被压垮。以后的
派别之争基本上在造反派内部进行。如北京的天派、地派,四·三派、
四·四派;山西的“红总”和“红旗”;河南的“二·七公社”和“造
总”;同时,河北的“大联指”和“狂人公社”;湖南的“长河高司”
与“湘江风雷”和“省无联”;云南的“八·二三”和“炮兵炮”,成
都的“红成”和“八·二六”,重庆的“八·一五”和“反倒底”等等。
只有广东、广西、辽宁、江西、新疆、内蒙、西藏几个地方保守派和造
反派的斗争贯穿始终,直到双方共进革委会。在大多数地方,进革委会
的两派指造反派中的对立两派。因此,作者说各地组成省革委的群众代
表是保守派与激进派(第584 页),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说错了。作者在
全书中论述派别斗争一直只讲保守派与激进派,从未涉及造反派内部两
派,表明作者不了解实际情况。因此,作者把北京天派地派的斗争当成
与广东“东风派”、“红旗派”一样的保守派与造反派的斗争(页582—583),是完全错了,虽然这错误显而易见来自李鸿永。'1'
第三,对学生派别归属原因的误解。作者认为,参加造反派的人是
党的阶级路线的受害者,因此倾向于攻击党的机构,而保守派是既得利
益者。(页151—152),这种看法是似是而非的。如前面所说,运动开
始时只有所谓“红五类”子女才能干革命,保守派和造反派都只能这些
人当。作者的观点无法解释大学中为什么有那么多造反派。因为按作者
的说法,上大学的人是阶级路线的受益者。诚然,如作者列举的统计数
字说明的(页151),保守派中出身好的居多,造反派中出身中等或差的
居多,但这并不是学生们根据自己利益自觉选择的结果,而是运动过程
造成的。如前所说,红卫兵的发起者推行血统论,他们排斥和虐待非“红
五类”,当1966 年10 月份中央文革批判血统论,“解放”受压制的学
生时,他们自然而然地站在保守的“老红卫兵”的对立面,追随中央文
革小组当造反派。这是对大多数人而言,对少数首领而言情况是这样的:
少数干部子女出于本能要保自己的父母,也出于以往政治运动经验主动
积极地打击传统的“阶级敌人”,但他们不知道这次运动目标和以前不
同,毛泽东要打倒的正是他们父母这样的老革命;最早的造反派是这样
的人,他们政治嗅觉灵敏,善于揣测毛泽东的意图,能从社论中筛选出
与平常情况不同的信息。作者提到,在搞“教育革命”时,保守派强调
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而造反派倾向于批干部
子女享受的特权教育(页588),这显示了两派组织成份差别引起的对立,
情况确实如此,但这是以后的事,它不能说明派别划分的原因。
第四,不知道两派分野的焦点。作者说,“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之
间的分歧围绕着60 年代初的教育政策所导致的错误方针”(页150—
151)。如刚才所说,这是不确切的。应该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应该贯彻党的“阶级路线”在运动初期和整个运动中都是所有学生的共
识。分歧在于是不是要完全听工作组的话,反工作组算不算反党。几乎
没有什么例外,反工作组的学生都被视为造反派,不管在此之前是否反
对学校党委,也不管以后立场有什么变化。反对工作组意味着和派遣工
作组的上级——省委或市委发生冲突,因此和那一段时间主持中央工作
的刘少奇相对立,这正是毛泽东和中央文革小组所期待的。
第五,对派别和后台的关系不清楚。作者说:“对于产生的分歧,
文革小组一般站在激进派一边,解放军站在保守派一边。周恩来表面上
站在双方之间斡旋,实际上则倾向于保守派。”(页583)这不确切,只
是对文革小组说对了。军队并非一律站在保守派一边,尤其是当保守派
已经不存在时,军队只能在剩下的造反派的不同派别中作选择。说周恩
来实际上倾向于保守派可能不错,但他的公开表态从来没有和文革小组
不一致。比如在保守派和造反派斗争最激烈的两广,周恩来于1967 年4
月中旬在广州宣布为在“二月逆流”中被镇压的造反派平反,于8 月下
旬支持广西造反派“四·二二”。
四、对经济损失认识不足
作者断言:“经济上,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阶段中国遭受的损失惊
人地小。”(页211)“混乱基本上限于1967、1968 和1969 年3 年,工
业和运输业的破坏最厉害,但只是在1967 和1968 年。”(页501,译文
有改动)“工人的罢工、工人与红卫兵的冲突,用铁路运输将红卫兵带
往全国各地串联的做法,只使中国产量下降了两年,仅仅如此而已,至
少在短期内是这样。”(页503—504)
作者的说法令人震惊,它与每一个经历了文革的中国人的直接观察
不合。人们记得,在1966 年后4 个月到1967 年初,1300 万以上的学生
可以在全国旅行。1967 年春季、夏季全国处于“全面内战”状态(不少
地方武斗延至1968 年年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多数生产单位处于全
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每一个单位对干部、群众的揪斗和批判以及批判“经
济主义”对于人们生产积极性造成巨大打击,这一切造成的经济损失怎
么可能“惊人地小”?
作者列举了一些工业和农业数字产量以支持自己的判断(这些数据
的准确性令我怀疑,但现在无法详细讨论数据统计问题),但作者似乎
忘记了,这些数据既不全面,也不直接说明问题。以下最能反映文革中
经济损失的数字不难知道(比如柳随年、吴敢群主编的《“文化大革命”
时期的国民经济》,出版于1986 年),但作者却未引用:1967 年财政收
入比前一年减少25%,1968 年在此基础上又减少13。9%,两年工农业总产
值损失达1100 亿元;1966 年至1976 年国民收入共损失5000 亿元,这相
当于以前30 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80%,超过30 年全国固定资产总和。
中国领导人断言,文革使中国的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这一说法得
到了中国经济专家和广大人民的认同。说文革,而且是其中破坏最甚的
两年中国经济遭受的损失惊人地小,不仅使人费解,而且要令人气愤!
作者认为文革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基本上是短暂的”(页507),只
限于1967 至1969 年3 年,这也不对,10 年间经济的起伏挫折发生多次。
比如,林彪事件之后,周恩来主持全面工作,经济形势日见好转,但毛
和中央文革马上来了个“批林批孔”,使一大批刚回到领导岗位的干部
无法工作,派性斗争复燃,局势动荡不宁。1974 年国民经济指标大部分
未完成,主要产品产量低于上一年。1975 年在邓小平主持下,在各条战
线搞整顿,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但紧接着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使刚开始恢复的经济秩序又陷于混乱,使得1976 年全国国营企业亏损总
额达177 亿元,国家财政收入比上一年下降。
作者的谬误不仅在于断言文革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低、时间短,更在
于认为这种影响“是大多数国家都不时经过的”(页507),这意味着是
正常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作者认为:“文化大革命最具破坏性的后
果,并不是红卫兵年代无秩序造成的,而是长期奉行独特的发展战略和
伴随此战略的计划和管理的质量所致。”(页507)作者看到中国经济长
期、一般的问题固然不错,但忽视文革这场浩劫的异乎寻常的破坏性就
不对了。1000 多万人在大半年占用国家的水陆运力去搞大串连,大部分
地方用机枪、大炮、甚至坦克、船舰战斗,大学连续6 年停止招生,研
究生连续12 年不招生,这还不算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吗?下面仅用一个例
子反驳作者的观点。
作者说,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影响,是使得计划官员软弱无力,失
去主动性,他们明哲保身的办法是:以前怎么做,现在就如法炮制(页
508、509)。实际情况比这严重得多,他们被迫执行各种“革命”政策,
放弃以前行之有效(至少是相对合理)的方针,比如搞高积累、与国力
不相称的外援(以“消灭帝修反”)、为备战而把工厂迁到边远的山区、
放弃生产指标、成本核算、质量检查、考勤奖惩,等等。
作者说:“文化大革命基本上没有波及中国农村。。理查德·鲍姆
在对中国农村文化大革命详细研究时发现,中国报纸报道了在1966 年7
月至12 月有231 个地方发生了农村骚动。在这些骚动事件中,42%发生
在郊区县,尤其是北京、上海和广州周围;另外22%发生在距大中城市
50 公里的地方。相比之下,不到15%的骚乱事件发生距城市100 公里以
上的地方。”(页211,译文有改动)这段话充分证明西方研究者受消息
来源限制而得到的错误印象。如果作者知道四川泸州地区武斗双方参与
者均上万人,知道湖南道县参与杀人和被杀者均逾万人,广西宾阳县在
11 天中就死人3 千多,他就不会说上面的话了。
五、中文译本的问题
社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